【原文】
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①犹轴转斛,南至琅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荒亡之行于身。”
桓公退。再拜命曰:“宝法也!”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生。此谓道之荣。”桓公退。再拜:“请若此言。”管仲复于桓公曰:“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而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唯君子乃能矣。”
桓公退,再拜之曰:”夫子数以此言者教寡人。”管仲对曰:“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静无定生,圣也。仁从中出,义从外作。仁故不以天下为利。义故不以天下为名。仁故不代王。义故七十而致政。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是故身在草茅之中,而无慑意:南面听天下,而无骄色。如此。而后可以为天下王。所以谓德者不动而疾。不相告而知。不为而成,不召而至。是德也。故天不动。四时云而万物化:君不动。政令陈下而万功成:心不动,使四肢耳目而万物情。寡交多亲,谓之知人。寡事成功。谓之知用。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孝弟者。仁之祖也:忠信者,交之庆也。内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泽②其四经而诵学者,是亡其身者也。”
桓公明日弋③在廪。管仲、隰朋朝。公望二子。弛弓脱钎而迎之曰:“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夫唯有羽翼以通其意于天下乎?今孤之不得意于天下。非皆二子之忧也?”
桓公再言,二子不对。桓公曰:“孤既言矣。二子何不对乎?”管仲对曰:”今夫人患劳,而上使不时;人患饥,而上重敛焉:人患死。而上急刑焉。如此。而又近有色而远有德,虽鸿鹄之有翼。济大水之有舟楫也。其将若君何?”
桓公蹴然逡遁。管仲曰:“昔先王之理人也。盖人有患劳而上使之以时。则人不患劳也;人患饥而上薄敛焉,则人不患饥矣;人患死而上宽刑焉。则人不患死矣。如此。而近有德而远有色,则四封之内视君其犹父母邪!四方之外归君其犹流水乎!”
公辍射,援绥④而乘。自御,管仲为左。隰朋参乘。朔月三日,进二子于里官,再拜顿首曰:“孤之闻二子之言也,耳加聪而视加明。于孤不敢独听之,荐之先祖。”管仲、隰朋再拜顿首曰:“如君之王也,此非臣之言也。君之教也。”
于是,管仲与桓公盟誓为令曰:“老弱勿刑。参宥而后弊。关几而不正,市正而不布。山林梁泽。以时禁发而不正也。”草封泽盐者之归之也。譬若市人。三年教人,四年选贤以为长,五年始兴车践乘。遂南伐楚。门傅施城。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叔,布之天下。果三匡天子而九合诸侯。
桓公外舍而不鼎馈。中妇诸子⑤谓宫人:“盍不出从乎?君将有行。”宫人皆出从。公怒曰:“孰谓我有行者?”宫人曰:“贱妾闻之中妇诸子。”公召中妇诸子。曰:“女焉闻吾有行也?”对曰:“妾人闻之,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今君外舍而不鼎馈。君非有内忧也。妾是以知君之将有行也。”公曰:“善。此非吾所与女及也。而言乃至焉。吾是以语女。吾欲致诸侯而不至。为之奈何?”中妇诸子曰:”自妾之身之不为人持接也。未尝得人之布织也。意者更容不审耶?”
明日。管仲朝。公告之。管仲曰:“此圣人之言也。君必行也。”
管仲寝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讳也。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⑥之?”管仲未对。桓公曰:”鲍叔之为人何如?”管子对曰:”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桓公曰:“然则孰可?”管仲对曰:“隰朋可。朋之为人。好上识而下问。臣闻之,以德予人者谓之仁。以财予人者谓之良。以善胜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者。未有不服人者也。于国有所不知政。于家有所不知事。必则朋乎!且朋之为人也。居其家不忘公门。居公门不忘其家。事君不二其心,亦不忘其身。举齐国之币。握路家五十室。其人不知也。大仁也哉。其朋乎!”
公又问曰:“不幸而失仲父也。二三大夫者。其犹能以国宁乎?”管仲对曰:“君请矍已乎?鲍叔牙之为人也好直。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宁戚之为人也能事。孙在之为人也善言。”
公曰:“此四子者。其孰能一人之上也?寡人并而臣之。则其不以国宁。何也?”对曰:“鲍叔之为人好直,而不能以国诎⑦: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而不能以国诎:宁戚之为人能事,而不能以足息:孙在之为人善言。而不能以信默。臣闻之。消息盈虚,与百姓诎信,然后能以国宁勿已者,朋其可乎?朋之为人也,动必量力,举必量技。”
言终,喟然而叹曰:“天之生朋。以为夷吾舌也,其身死。舌焉得生哉!”管仲曰:“夫江、黄之国近于楚,为臣死乎,君必归之楚而寄之:君不归,楚必私⑧之。私之而不救也,则不可:救之,则乱自此始矣。”桓公曰:“诺。”管仲又言曰:“东郭有狗嘊嘊⑨,旦暮欲啮我。猳⑩而不使也。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安能爱君?君必去之。”公曰:“诺。”
管子又言曰:“北郭有狗嘊嘊。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君必去之。”公曰:“诺。”管子又言曰:“西郭有狗嘊嘊,旦暮欲啮我。狼而不使也。今夫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是所愿也得于君者是将欲过其千乘也。君必去之。”桓公曰:“诺。”管子遂卒。卒十月。隰朋亦卒。
桓公去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五味不至。于是乎复反易牙。宫中乱。复反竖刁。利言卑辞不在侧。复反卫公子开方。桓公内不量力。外不量交。而力伐四邻。公薨。六子皆求立。易牙与卫公子内与竖刁。因共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故公死七日不殓。九月不葬。孝公奔宋,宋襄公率诸侯以伐齐。大败齐师,杀公子无亏。立孝公而还。襄公立十三年。桓公立四十二年。
【注释】
①游:出游。
②泽:离开。
③弋:射。用带绳子的箭射猎。
④绥:登车的绳索。
⑤中妇诸子:古代掌教宫女之官。
⑥移:变动,改变。
⑦诎:通“屈”。弯曲。
⑧私:偏爱。
⑨嗤嗤:狗露齿要咬的样子。
⑩狠:通“枷”,用枷锁锁上。
【译文】
桓公准备东游,问管仲说:“我这次出游,想要东起之罘,南至琅邪。司马却提出意见说,也要像先王的出游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管仲回答说:“先王的出游,春天外出,调查农事上经营有困难的,叫做‘游’;秋天外出,补助居民中生活有不足的,叫做‘夕’。那种人马出行而吃喝老百姓的,则叫做‘亡’;尽情游乐而不肯回来的,则叫做‘荒’。先王对人民有游夕的事务,自己却从没有‘荒’、‘亡’的行为。”
桓公退后拜谢说:“这是宝贵的法度。”管仲又对桓公说:“没有羽翼而能飞的是语言,没有根底而能巩固的是感情,没有地位而尊贵的是心性。您也应巩固感情,谨慎言语,以严守尊贵的心性。这就叫道的发扬。”桓公退而表示感谢说:“愿从此教。”管仲又对桓公说:“负担重莫如身体,经历险莫如口舌,时间长莫如年代。负重任,行险路,长期坚持,唯君子才能做到。”
桓公退后再拜说:“夫子快把这方面的言论教给我。”管仲回答说:“饮食作息,是心性的保养;好恶、喜怒、哀乐,是心性的变化;聪明处事,是心性的德能。因此,圣人总是调节饮食而安排作息,控制六气的变化,禁止声色的侵蚀,身上没有邪僻的行为,口中没有背理的言论,静静地安定着心性,这就是所谓圣人。仁是从心里发出的,义是在外面实行的。仁,所以不利用天下谋私利;义,所以不利用天下猎私名。仁,所以不肯取代他人而自立为王;义,所以年到七十而交出政务。因此,圣人总是以德为上而功业在下,重视道而贱视物利。道德在身,所以不被物利所诱惑。因此,即使身在茅舍之中,也毫无惧色;坐南面而治天下,也没有骄傲之态。这然后才可以成为天下之王者。其所以叫做有德,就是不必发动,人们也知有所努力;不用言语,人们也能够理解;不自为,事情也能成;不召唤,人们也能到。这就是德的作用。所以,天不用动,经过四时的运行,下面就万物化育;君不用动,经过政令的发布,下面就万事成功;心不用动,经过四肢耳目的使用,万事万物都感知其意图。交游少而亲者多的,叫做知人。用力少而成效好的,叫做会办事。听一言就能够贯通万物的,叫做懂得道。多言而不得当,不如少言;博学而不会反省,一定产生邪恶。孝悌是仁的根本,忠信是交游的凭借。内不思考孝悌,外不正行忠信,离开这四条原则而空谈学问,是会自亡其身的。”
第二天,桓公在米仓附近射猎,管仲、隰朋同来朝见。桓公看到两人以后,收弓脱铠而迎上去说:“那些鸿鹄,春天北飞秋天南去而不误时令,还不是因为两只翅膀的帮助才能在天下畅意飞翔吗?现在我不得意于天下,难道不是你们两位的忧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