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4494900000025

第25章 放飞希望,成就梦想(2)

我回头在黑板上写上“用途:吃。”又问,还有吗?

王爽摇摇头坐下了,郭中旺说,地瓜可以卖钱,去年我们家的地瓜就卖给桃花峪做粉皮了。

我点点头,在黑板上又写下“卖钱”。问郭中旺你知道多少钱一斤吗?郭中旺说知道啊,个大的贵几分,个小的便宜。平均也就一毛五六吧,三亩地收了五千来斤卖了八百多块钱。

我在黑板上的“卖钱”二字下面写上“5000斤,800元。”我问郭中旺,桃花峪那家为什么买你们家的地瓜?

郭中旺说,他挣钱啊,买了好大一堆几十万斤吧。

我问大家,还有谁家卖给他地瓜了?

五六个同学举手了,说俺家卖了俺家卖了。我又问,有到城里买过烤地瓜吃的吗?好几个同学举手说买过。

我叫凤英让她说。

凤英说那次俺爹病了,我去县城医院看他,在中心医院门口遇见几个卖烤地瓜的,一边烤一边吆喝卖,烤多少卖多少,好多人都买,咱整天在家里吃地瓜没吃过那个味儿,甜甜的浓浓的地瓜味老远就闻到了。就让我哥哥买了两个,真是好吃啊。

我问还记得多少钱一斤吗?凤英说一块钱啊,我记得很清楚,两个地瓜二斤六两收了俺两块五,卖地瓜的是咱西边香炉石村的刘延吉,俺哥认识他,让了一毛钱。

我在黑板上写下“1斤,1元钱”几个字。又从袋子里拽出半张粉皮,问学生这个认识吗?

大家又笑了,齐叫:“粉皮”。

我问谁知道粉皮多少钱一斤?郭中旺站起来说,两块钱,俺爹赶集常买。

我问谁知道几斤地瓜做一斤粉皮?郭中旺说去年俺卖地瓜时俺爹问了,用不了四斤,当时俺爹还说,我一毛五卖给你做成粉,一斤就赚我好几毛啊,做粉皮的说我要买机器啊,还拿税啊,还有雇人的工钱啊。我爹说你还是赚我好几毛啊,那人说老李你尽说废话,我这么折腾不挣钱我有病啊。

我在黑板上写下“做成粉皮,每斤2元。地瓜:每斤五毛。”

从袋子里我又拿出一把粉条和一把粉丝问大家,有谁知道这个多少钱一斤?

有学生说,比粉皮还贵好几毛呢。我点点头,又从袋子里摸出几块地瓜糖、地瓜枣、地瓜果脯分给学生,说大家尝尝这些东西,都是用地瓜做成的。

大家好奇地撕开塑料包装,一个个兴奋地品尝着。

我问好吃吗?学生齐说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我说其实大家吃的这些都是地瓜,可价格却是地瓜的好几倍呢。地瓜枣、地瓜果脯是一块八一斤,地瓜糖是两块二一斤。在黑板上我又写下这几个数字。

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我也开始总结了。

地瓜是我们这里世世代代的主粮,每口人一亩山地,好的年景好的收成,一亩地收三五千斤。按郭中旺家卖的价格收入是400多块钱。去掉化肥、农药、地瓜秧钱、耕地钱,出的力就不计算了,每亩地收入200多块钱,这就是种地瓜的主要收入。咱们刚才都算清楚了,做成粉皮、粉条、粉丝,每斤可以增值3毛多,制成烤地瓜卖一块多,做成瓜糖、瓜枣、果脯两块多,制成地瓜烧酒卖得会更多。还有,地瓜还是一种工业原料,日本把我们的瓜干收回去都用于工业原料,价值更高。当然这里边包括工人的工钱和机器成本。

说到这里,我开始使同学们的认识升华:从这节课中,你们受得到了哪些启发?

郭中旺说,我明白了光靠种地瓜卖地瓜是富不起来的。

王健美说,我懂得了咱们要想富起来就得把地瓜制成地瓜粉皮、粉丝、地瓜枣、地瓜糖、果脯去卖。

吕树华说,光靠种地是脱不了贫的,还要做买卖搞商品生产。

王爽说,光靠勤劳出大力是不能从根本上致富的,要多动脑子才能致富发家……

达到目的了,我欣慰地笑了。我说,你们还小,不可能现在就去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咱们父母不识字没文化,祖祖辈辈都是如此走过来的。今天回去,你们就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去熏陶、影响,甚或改变他们,逐渐斩断这些年来的不良循环。等你们长大后,我相信咱们的家乡在你们的手上会有新的变化,你们有信心吗?

“有信心!”学生们众口一词,一个个声音洪亮,昂首挺胸。

七、用眼睛去听

李翊菱

我习惯带着照相机出门,在生活中随机捕捉摄影题材,演讲时搭配这些生活剪影,用来谈孩子的教育,效果不错。

“感官信息转换语言能力”是我的演讲主题之一,当人的感官觉知潜能都被唤醒时,无论听、说、读、写,孩子的语言、作文能力都能得以提高。

我曾拍摄过一张色彩、层次分明的照片,画面为满布坑洞的沙滩,深蓝的海水及高挂远处淡蓝的天空。我常借助它,跟一群孩子讨论他们所看到的景象,有趣的对谈中,能了解孩子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初始,孩子们只能就传统思维,凭着目之所见,毫无创意地叙述场景,如:沙滩、海水、天空。于是我引导孩子们进行联想。聪明而胆小的青青,举起手,小声地说:“我看见螃蟹在走路。”“太好了!”我惊喜万分。原来,青青把沙滩上的坑洞,幻想成螃蟹的足迹。

为诱导他们寻找沙滩坑洞真正的形成原因,我拿出浑身解数表演,可爱的孩子们就是想象不出,最后只好明示,是“风”造成了沙坑。问道:“小朋友,听见风了吗?”此刻终于打碎桎梏,创意出现了。所有人争先恐后地抢答:“我听见海沙在说话”、“我听见海盗船的号角”、“我看见一群海鸥”……即使创意有限,但至少跨越旧定式,勇敢展开自己的想象。

无论照片或绘本故事,都是我用来启蒙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工具。利用材料,引导他们思索画面以外的事物,即“非语言”的信息,可整合各种经验的联想力,如:听觉音响的辨别、视觉图像的色块、味觉品尝的形容、嗅觉灵敏的表现、触觉及情绪感受的记忆等。

巧妙地诱导孩子,就能在故事情节里产生创意。假如能长期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的“感官信息转换语言能力”,我们何需再担心他们文章写不好或话说得不动听呢?

八、我最好的老师

[美国]大卫·欧文

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第一堂课上,他向我们讲了一种叫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仔细地做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他把我的卷子发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画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肯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原原本本按照怀特森先生说的回答的呀!接着我注意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一切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东西都是他编造出来的,从来没有这种动物存在过。因而,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错的答案难道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我们全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得上什么老师?

我们本该能推断出来,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在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实际上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一切有关这种动物的东西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先生描述了它皮毛的颜色,它惊人的夜间视力,还有很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为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而我们也没有起一点疑心。

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件事当中学到些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能总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够总是正确的。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者课本上错了,就勇敢地说出来。

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好似一种不寻常的探险,现在有些科学课我仍然差不多能够从头到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整整两天我们才拼凑了一篇他那里能通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仅知道什么叫生物,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我们把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麻烦。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就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假若要我给我们的课堂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肯定会推出怀特森先生。我虽没做出过什么伟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等重要的东西,那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讲给另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异常,“他不该如此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他全错了。

九、童心童趣

——来自天籁的声音

王小琴

9月6日,星期一

难舍最后一口

全班小朋友都端端正正地坐着,等待我给他们上课。

一个小家伙突然往桌子下面一伸手,迅速掏出一个苹果,咬了一口,又将苹果放回去,重新坐好,接着嘴巴却不停地嚼动着。

刚上课就这样,那还行啊。我大声道:“把苹果扔到垃圾桶里去!”

小家伙倒还挺利索,拎着那个被咬过几口的鲜红的苹果,站起来就朝垃圾桶走去。到了垃圾桶前,他犹豫了一下,拿起苹果又狠狠咬了一口,而后“嗵”的一声把苹果扔进了垃圾桶,转身回到座位上。嘴里却嚼动得更快了。

我一下子傻了眼,这苹果的诱惑力还真大啊。

我静静地等待小家伙把嘴里的最后一点苹果咽下去之后,才开始了这一节课。

下课后,我坐在办公室里,眼前不时晃动着那个被咬了几口的鲜红的苹果。

9月7日,星期二

“a”出巧克力

“aoe……”在游戏中不断变化地进行着……

“来!开个火车吧!这一列同学先开始。”

(第一个小家伙没有反应,“火车”动不了。)

“你怎么了?小玉!你是火车头呀!你不开,火车就跑不了了。不怕,读a——”。

(小家伙双唇闭紧,还是不做声。)

“怎么了?你开口呀!”我有点沉不住。

小家伙睁大眼睛盯着我直愣愣地,双唇依旧紧闭,表情有些紧张。显然从我脸上读出了严肃。

“a——”

伴着“a”的发音,“啪”的一声,从她大张的嘴里跳出一粒什么东西来,打在桌面上。

“哈哈哈……老师,她在吃巧克力!”教室里顿时闹哄哄地笑成一团。

小家伙红着眼圈,一脸的惊恐。

原来如此!可见几天来的常规训练还没有到位,我有点想发火。可面对着她那就要滑落的两颗泪珠,我忍住了。

“同学们,刚才小玉这个‘a’发音又响亮、又悦耳,口型也十分准确。要不是巧克力在捣乱呀,那可就更好了。文倩,你说对吗?”

小家伙点点头,全班同学停住了笑声,有点不解地望着我。

“好,我们不让巧克力捣乱,让火车开起来。”

“aoe……”

“火车”欢快地起动了。

9月9日,星期四

不怕老师们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