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哉游哉
【德国】海因里希·伯尔
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衣着寒碜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
一位穿着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景色: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红色的渔帽。咔嚓!再来一下,咔嚓!德国人有句俗语:“好事成三。”为保险起见,再来个第三下,咔嚓!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他睡眼惺忪地直起身来,开始找他的烟盒。还没等找到,热情的游客已经把一盒烟递到他跟前,虽说没插到他的嘴里,但已放到了他的手上。咔嚓!这第四下“咔嚓”是打火机的响声。于是,殷勤的客套也就结束了。这过分的客套带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游客操着一口本地话,想与渔夫攀谈来缓和一下气氛。
“您今天准会捕到不少鱼。”
渔夫摇摇头。
“不过,听说今天天气对捕鱼很有利。”
渔夫点点头。
游客激动起来了。显然,他很关注这个衣着寒碜的人的境况,对渔夫错失良机很是惋惜。
“哦,您身体不舒服?”
渔夫终于从只是点头和摇头到开腔说话了。“我的身体挺好。”他说,“我从来没感到这么好!”他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自己的体魄是多么的强健,“我感到自己好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愈加困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这疑问简直要使他的心都炸开了:
“那么,为什么您不出海呢?”
回答是干脆的:“早上我已经出海了。”
“捕的鱼多吗?”
“不少,所以也就用不着再出海了,我的鱼篓里已经装了四只龙虾,还捕到差不多两打鲭鱼……”渔夫总算彻底打消了睡意,气氛也随之变得融洽了些。他安慰似的拍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的担忧虽说多余,却是深切的。
“这些鱼,就是明天后天也够我吃了。”为了使游客的心情轻松些,他又说:“抽一支我的烟吧?”
“好,谢谢。”……
他们把烟放在嘴里,又响起了第五下“咔嚓”。游客摇着头,坐在船帮上。他放下手中的照相机,好腾出两只手来加强他的语气。
“当然,我并不想多管闲事”他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三打、四打、五打,甚至十打的鲭鱼。您不妨想想看。”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游客接着说,“要是您不光今天,而且明天、后天,对了,每逢好天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您知道那会怎么样?”
渔夫摇摇头。
“顶多一年,您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两年内就可以再买一条船,三四年内您或许就能弄到一条小型机动渔船。用这两条船或者这条机动渔船您也就能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将会有两条机动渔船,您将会……”他兴奋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您将可以建一座小小的冷藏库,或者一座熏鱼厂,过一段时间再建一座海鱼腌制厂。您将驾驶着自己的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寻找更多的鱼群,并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机动渔船,到别人不能去的地方捕鱼。您还可以开一间鱼餐馆,用不着经过中间商店就把龙虾出口到巴黎--然后……”兴奋又一次哽住了这位游客的喉咙。他摇着头,满心的惋惜把假期的愉快几乎一扫而光。他望着那徐徐而来的海潮和水中欢跳的小鱼。“然后”,他说,但是,激动再一次使他的话噎住了。
渔夫像拍着一个卡住嗓子的孩子。“然后又怎么样呢?”他轻声问道。
“然后,”游客定了一下神,“然后,您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再不就眺望那浩瀚的大海。”
“可是,现在我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本来就优哉游哉地在码头上闭目养神,只是您的‘咔嚓’声打扰了我。”
显然,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他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曾几何时他也认为,他今天工作为的是有朝一日不必再工作。此时,在他的心里,对这个衣着寒碜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
(雷夏鸣译)
懒惰哲学?超然心境?
--《优哉游哉》赏析
两个人物(游客和渔夫),一个场景(海边码头),一番对话,给读者的启示是丰富深刻而饶有趣味的。
“穿着时髦”的游客在闲游海滨时,偶然发现“衣着寒碜”的渔夫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对于这位渔夫在这样的大好时光里不出海捕鱼,游客感到他“错失良机”而大惑不解,由关注而同情,由疑问而惋惜;随着他的一次次询问和“启发”,以及渔夫以“点头”和“摇头”为主要方式的一次次言简意赅的“回答”,将读者带入一种关于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的富含哲理的思索之中。
游客的生活态度显然是“积极”的,他的人生追求也显然是“奋斗”型的。他正是本着这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对“优哉游哉”、不求“进取”的漳夫进行开导和启发。他是以“假如你增加每天出海捕鱼的次数”其结果“将会怎样”作为设问的出发点,来进行推理和发挥想象的。将会怎样呢?游客对渔夫说,随着捕鱼量的逐日增加,你可以买一台发动机,再买一只船,也就是说你将拥有两条机动船;你会捕到更多的鱼,再扩大投资;然后建冷藏库,或者熏鱼厂,进一步还可建海鱼腌制厂,甚至“驾驶直升飞机”去寻找远海鱼群;你可以开一间鱼餐馆,可以直接将龙虾出口到巴黎,成为富翁……游客为渔夫勾画的蓝图真是美好而令人神往,他甚至越说越兴奋以至“哽住了喉咙”。文章写到这里,沉稳寡言的渔夫终于忍不住发问了:“然后又怎样呢?”
“然后”,游客定了一下神,“然后你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再不就眺望浩瀚的大海”。
这样的“然后”,也就是“结果”吧,应当说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今天的拼命工作是为了有朝一日不必再工作。”蓝图是美好的,结果是令人神往的。
然而,渔夫的回答却出其不意--
“可是,现在我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本来就优哉游哉地在码头上闭目养神,只是您的‘咔嚓’声打扰了我。”
多么精彩而又意想不到的回答,真使人忍俊不禁,顿感意趣无穷。
“结果”回到了“开头”,“目标”转回了“起点”--优哉游哉、闭目养神……只是“过程”被“省略”了,或者被“精简”了,真是匪夷所思,耐人寻味。难怪,这位滔滔不绝、本来想“启发”、“开导”渔夫的游客,反而从中受到了启发与开导,不禁“若有所思”,开始“反思”自己那“奋斗”式生活方式是否正确,甚至“对这个衣着寒碜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游客从开头的自信与“雄辩”,一变而为对渔夫生活态度的“认同”,甚至带有揶揄和自嘲的成分而产生“嫉妒”,这样的衍变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平心而论,渔夫所谓的“优哉游哉”,与游客主张的“优哉游哉”,二者在“形式”(表象)上似乎“一致”,其实质、其内容却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建立在“安贫乐道”基础上的悠闲;而后者则是在艰苦创业、积累财富之后所得到的悠闲。这两种主张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与生命追求,是颇具典型意义的;而人群中的大多数,可以说都是“游客式”的奋斗型、进取型,这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事实。但是“渔夫型”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是不是就值得否定,甚至应当批判和摒弃呢?我看也大可不必。渔夫的主张,虽然带有消极怠惰的成分,甚至可以被指责为“懒惰哲学”;但是,“渔夫式”的知足常乐、安贫乐道,未必不是一种可以理解、可以原宥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物欲的追求表示“漠然”、“超然”的恬淡心境,未必不是一种豁达、睿智的生命形态。这很有点类似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和老子所主张的“清静无为”。老庄哲学虽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社会里,其“遁世”的主张确也为为数不少的人们找到了一块心灵的“避风港”,使他们在与世无争的自我调节中,获得了暂时的精神寄托与心理平衡。
这篇文章中的渔夫,他的“得过且过”与悠然自得,也就是这种心理平衡的表现形式。这位生活在欧洲西海岸的渔人,若把他称作老庄哲学的“洋信徒”,我看也未尝不可。实际上,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倾向”也是明显的--他让游客先是“同情”渔夫,继而滔滔不绝地“开导”渔夫,最后却反被渔夫的“优哉游哉”所“开导”甚至开始“嫉妒”渔夫了。作者显然不是在鞭挞渔夫的“懒惰”。是否可以说,这是大工业文明激烈竞争、弱肉强食的“残酷性”,在作者心灵中投射的阴影,然后又在“渔夫”这一典型形象身上的某种寄寓和折射而已。
从艺术上讲,这篇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游客的滔滔不绝、“诲”人不倦、富于想象,无一不显露其热情型的个性;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渔夫以点头和摇头为主要方式的“沉稳”型性格,而渔夫最后几句话的“结论”则显现其以少胜多、二两拨千斤的睿智与练达,很恰当地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归谬法”,读之令人解颐,甚至于会心一笑,给人的启迪是意味深长的。描写照相机的三次“咔嚓”声与打火机的两次“咔疗”声,于宁静的港湾中起到“动”与“静”的对比效果,同时也在文章的一头一尾,紧扣渔夫所说是您的‘咔嚓’声打扰了我”,对“优哉游哉”的心境和环境都起到一种反衬与烘托作用。照相机和打火机作为“小道具”,在作品中所产生的戏剧性“效果”是恰如其分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回运气好,没有风
【南非】C·班纳德
那是在克尼斯纳,一个老林工正在解释如何伐树。他指出:要是你不知道那棵树砍了会落在哪里,就不要去砍它。“树总是朝支撑少的那一方落下,所以你如果想使树朝哪个方向落下,只要削减那一方的支撑便成了。”他说。我半信半疑,稍有差错,我们就可能一边损坏一幢昂贵的小屋,另一边损坏一幢砖砌车库。
我满心焦虑,在两幢建筑物中间的地上画一条线。那时还没有链锯,伐树主要是靠腕劲和技巧。老林工朝双手啐口水’挥起斧头,向那棵巨松砍去。树身底处粗一米多。他的年纪看来已六十开外,但臂力十足。
约半小时后,那棵树果然不偏不倚地倒在线上,树梢离开房子很远。我恭贺他砍伐如此准确,他有点惊讶,但没说什么。不到一个下午,他已将那棵树伐成一堆整齐的圆木,又把树枝劈成柴薪。我告诉他,我绝对不会忘记他的砍树心得。
他举起斧头扛在肩上,正要转身离去,却突然说:“我们运气好,没有风。永远要提防风。”
老林工的言外之意,我在数年后接到关于一个心脏移植病人的验尸报告时才忽然明白。那次手术想象不到地顺利,病人的复原情况也极好。然而,忽然间一切都不对了,病人死掉。验尸报告指出病人腿部有一处微伤,伤口感染了肺,导致整个肺丧失机能。
那老林工的脸蓦地在我脑海中浮现。他的声音也响起来:“永远要提防风。”简单的事情,基本的真理,需要智慧才能了解。那个病人的死,惨痛地提醒我们“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个道理。纵使那个伤口对健康的人是无关痛痒,但已夺了那个病人的命。
那老林工和他的斧子可能早已入土。然而,他却留下了一个训诫给我,待我得意之时用来警惕自己。人人都得意洋洋时,我会紧紧盯着镜里的影子,对自己说我们这回运气好,没有风。”
牢记生活的训诫
--《这回运气好,没有风》赏析
现实的生活将会给我们每个人许多训诫,许多警示。这篇文章写了其中的一种:当我们按照常规的经验办事的时候,当我们注意到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或轻视那些非常规的、次要的(有时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面;否则,事情的结局有时就可能走向希望的反面。
可不是么?在正常情况下,伐木工砍树时,“树总是朝支撑少的那一方倒下”;可是,如果加进了“风”的因素呢?当突如其来的风力足以改变树被砍倒时既定的倾斜方向时,树就会不听“指挥”地逆向(或“偏向”)倒下,以至砸坏房屋、砸伤人畜,造成意想不到的灾害。所以,“永远要提防风”;也就是说,永远要提防“意外”。
推而广之,“风”已经成了“非常情况”或“意外情况”的代名词。
作者的这一“经验教训”是从一位“老林工”那儿听来的。但是它的“言外之意”(即“广义”),则是在工作中的“惨痛教训”之后才真正明白。作者是一位着名的外科医生,他所经历的一次心脏移植手术,居然毁于病人腿部的一处微不足道的小伤口,“伤口感染了肺,导致整个肺丧失机能”,因而使病人突然死亡,手术也前功尽弃。在这里,造成感染的小伤口就是前面所说的“风”,就是非常规的意外情况。
在中国的古语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在特定条件下(比如树被砍得只剩“极少的支撑”时;再如像心脏移植这样性命攸关的大手术),次要矛盾(比如突然而来的风;再如小小的伤口感染)便“转化”成了“决定性”的主要矛盾。(比如风使“摇摇欲坠”的树改变了预定的倾倒方向;又如小伤口使手术病人致命)。
懂得了这些“哲理”,我们做任何事就不会盲目乐观、得意忘形,就不会在成功的当口疏忽大意,放松警惕。
作者不是干巴巴地讲道理,而是讲了两个生动的小故事,由事入理,寓理于事。从面上看来,一件事是砍树,另一件事是做手术,似乎各不相关;但二者之间的“内涵”是一致的,其经验的核心是一致的,因而从中引出的教训也是一致的。“永远要提防风”,既形象化又典型化;生活的训诫,既浅显又深刻,使人永远难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