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都遗迹
45006300000037

第37章 被遗忘了的古迹

在实

一、新石器墓葬遗存

(一)高台新石器墓葬

位于本县高台乡庙儿沟与上套子二村之间的山梁上。墓地属上套子村。

墓葬形制现已无法知道,因为是众人乱挖的,据调查,当事人众说纷纭,真相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根据出土文物看,主要是陶器。由于距地面太浅,器物多破损。我所见到的一件是黑陶罐(但据说不是高台墓中的,是否有假,尚难鉴定)。一件为夹砂小罐,有烟痕。

出土石器如石斧石铲等已被外人贩去,实为可惜!听说有件玉琮,但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了,或许亦被外流。

据高台乡的一位教师说:听说古人有用陶罐作棺材的。其实这就是古代的瓷棺,十分珍贵,遗憾的是该棺却被挖墓人捣碎,实是一大损失。因为在菜园遗存和罗山遗存中还没有发现这种墓葬形制。

从出土遗物分析,高台墓葬与菜园及罗山等处墓葬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二)罗山新石器墓葬

位于罗山乡卷槽、陈堡二村西面的山梁上,当地人称珍珠梁,距二村约四、五里。整个山梁全是某社员的责任田,呈鞋底形,当地群众认为是宝葫芦(略像其形)。墓葬占地约15亩,可惜已被群众挖的千疮百孔。

由于墓地已严重破坏,其墓葬形制难以调查。据掘墓者说:人体遗骸头向基本都朝山顶,只在山的北面发现了两具头朝山下的遗骸。在山梁的细腰处(两侧)发现两具屈肢葬遗骸。其他多为仰身葬,也有俯身葬的,侧身葬的有无现已不明。

在葫芦后部靠南的细腰处,有一堆灰土,似乎是烧制过东西的地方,但据说没有挖出什么遗物。

最为奇异的是该墓葬地分为上中下三层(据掘墓者口述),为何采用这种埋葬方式尚难定论,还有待考证。

出土文物以陶器为多,多为橘黄色素面陶,也有彩陶、灰陶以及少量夹砂陶。夹砂陶外部有烟痕。石斧、石铲、石凿较多,骨器有骨针、骨锥、骨珠等,玉器有玉琮、玉璧等。

墓葬属新石器晚期(马家窑或齐家文化),与“菜园文化”似有共同之处。

△1992年6月实地考察笔记。

二、古建筑遗存

(一)西安州北滩

遗址在今海原县西安镇园河行政村北滩,即东西为大沟门至北坝,南北为古墩子至柴塘子之间。园河(古之肥水)流其东,西华山(天都山)横亘西南,隔河东南处为南牟会古城。

该遗址处在古墩子、大沟门、付套、北坝四村的中间地带,占地近百亩,虽为耕地,但砖瓦残片比比皆是,尤其是琉璃瓦、屋脊兽、大方砖等物件,为其他古城所少见。疑为西夏时元昊所建行宫遗址。

由于山洪冲毁,遗址上已看不出古城墙痕迹。

(二)庙山

位于本县高崖乡西南约5公里处,海拔1644米,南北长2500米,东西宽1800米,面积约5.65平方公里,平银、海同两条公路绕山而过。

日本昭和十四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日本参谋本部陆军测量部新绘制的军事秘密地图——高崖子,将今庙山称“北五当山”,海拔1970米,以石峡口为界,北为“小阴子山”,南为“大阴子山”,而将“红古城”标在今红古西湾台上。

清代《海城县志》“全境图”将今高崖至兴隆这条山脉统称为“印子山”,而把“红古城”标在今高崖行政村附近。

明代《嘉靖·万历固原州志》“山川”——“青羊山”:山顶有泉,故名。“在平虏所以西四十里”。印子山:“绝顶有印迹,如篆刻状,故名。在红古城西南十里。”州志“古迹”——石峡口:在红古城西五里。

《嘉靖·万历固原州志》:平虏守御千户所——在(州)东北二百一十里(成化十二年设)。红古城堡——在州北二百二十里,(弘治十七年设)。

清代《盐茶厅志备遗》“印子山”:“山绝顶有印迹如篆刻状,故名。在红古城西南十里(出州志),山高七、八里,山下有泉,相传汉时有白马跑之,泉水涌出,当时感其神异,敕建池寺。今泉犹存,甘洌异常,冬夏不竭,祷雨多验云。”

《海城县志》“印字山”:“今悬崖中有白鹤双栖,并有石羊出没其中,或十数或三、二十成群云”。

通过对庙山遗址考查,发现了许多遗物,方砖、琉璃瓦、瓦当、脊兽比比皆是。还有很多砖雕装饰品,如龙、马、人及一些物兽的残片。

在山巅上筑有一个4~5米高的长方形台,板筑层厚约10厘米,为尖底杵。开南门洞,为石条砌成,门洞上原有观音殿,穿过门洞,迎面依次向北是过庭、中殿、后殿、三官殿。台面上西为西天(悟空)、三霄;东为东天(二郎),子孙宫。洞门南面有戏台,旁面建有阎君殿。土台西北、东西两个小山头上有二亭。上述建筑均毁于清代同治年间,今遗址犹存。

在庙山西南为关桥河,石峡口水库尽收眼底。山坡下俗称“和尚坟”,据说有几十座,大多数已夷为平地,少数还依稀可见。南坡下有一条沟叫井沟,在峭岩绝壁下有一眼小泉,水质甘淳。据说在泉的北面岩石上篆刻有“白马刨泉”四个大字。相传山上有个道士出门找水不得,发现一匹白马在半山腰的岩石上用蹄子刨地,泉水涌出,白马越岭而去,岩壁上的蹄印历历在目。现在泉的南面的梁上散布着许多残砖碎瓦,还有半截石墙根,说明这里曾有过寺庙之类的建筑物。可惜的是“白马刨泉”四字已不复存在。50年代当地政府派民工炸石开泉,欲引此水灌地,但事与愿违,泉水未见增多,反而减少以至断流,遂放弃此举,后该泉又逐渐恢复原状。

山上曾出土了一个铁牌,呈云字形,牌有一圆眼,似为悬挂之用,上铸三个信士的名字,题为“万历十二年三月吉日造”。还有少数瓷器,为碗、碟、杯之类。其中一个碗底有“成化年间造”字样,器皿图案多为花草,也有龙形、寿字等。

庙山因其上有庙而得名,这大概是民国以后的改称。“五当山”一名据说是“五道山”的误称,当初山上有五个道士修炼,故名。老年人传说该山古代松林茂盛,石羊成群,景色宜人。如今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只是怪石,山势陡拔,登高四望众山小。

△1990年实地考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