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霭、霾有多大区别?
雾是悬浮于地面附近大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距离小于1000米的现象。当气温在0℃以下时,雾就由过冷水滴或冰晶组成,温度越低,冰晶所占比例越大。如果情况相似,但能见距离在1000米到10000米之间时则称为轻雾或霭。雾与霭的区别除了相同体积空气中含水量的不同外,水滴的大小也有很大的差别。雾的水滴半径约万分之一厘米或更大些,而霭的水滴半径则小于万分之一厘米。雾和霭只是指悬浮在近地面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当大气因许多杂质如尘土、沙等悬浮物质使能见距离小于10000米时则被称为霾。
海雾就是发生在海上的雾吗?
海雾是雾的一种,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发生在海上的雾就一定是海雾吗?让我们先看看海雾是怎么定义的吧!海雾是指在海洋的影响下出现在海上(包括岸滨和岛屿)的雾。也就是说,只有受海洋影响产生的雾才能称为海雾。那些在陆地上生成并随天气系统移动到海面上去的雾不能称为海雾,只能叫做“海上的雾”。在冷、暖空气交界地区出现的雾是一种受天气系统锋面的影响产生的雾,陆地上有,海上也有。虽然海洋也可给以一定的影响,但它的生成却出于陆地天气系统,因而不能列入海雾的范围。反之,受海上的影响生成并随风移动到沿岸的雾,虽然发生在陆地上,却被叫做海雾,如青岛夏天出现的雾大部分就是由海上吹过来的海雾。
海雾有什么种类?
海雾造成的灾害虽然都是由于对能见度的降低造成的,但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它被划分为许多不同类型的雾。一种是平流雾:当暖湿空气流到温度较低的海面上因冷却形成的海雾,称为平流冷却雾;当气温低于海水温度时,海水向流到海面上的空气中蒸发水分,增加空气的水汽含量,在合适的条件下凝结成的雾叫做平流蒸发雾。第二种为混合雾:冬季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靠近极地海区冷空气与海面暖湿空气混合形成的雾和夏季巴伦支海暖空气与海面冷湿空气混合形成的雾都是典型的混合雾;第三种雾为辐射雾:高纬度冷海面上由于辐射冷却作用使海面附近水汽凝结形成雾;第四种为地形雾:从海面吹向岛屿的暖湿空气在岛屿的迎风面上因气流的强迫上升凝结成雾。
海雾对这怎么影响海上交通?
浓雾漫漫,周围的一切都似真似幻,给人以缥缈的感觉。但这种天气对海上交通安全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000年夏天,一艘外轮在进入青岛港时,因海雾弥漫偏离了航线,差一点冲到岸边鲁迅公园的浅滩礁石区中,造成搁浅毁船的事故。许多轮船碰撞造成的海难事故与海雾有密切的关系。日本是航海大国,日本近海发生的海损事故每4起中就有一起是因海雾的原因造成的。据统计,在1958年~1974年间,航海船舶的碰撞有70%发生在雾天。当飞机场处于浓雾的笼罩中时,飞机无法进行正常的起飞和降落。运输机因气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中,接近一半是与雾相关联的。
雾对海上交通的影响主要是能见度太低,影响人的正常判断造成的。就是在陆地上,出现浓雾弥漫的日子里,大家外出的时候也千万要对交通安全提高警惕哟。
有雾的天气风速会很大吗?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有雾的天气通常风速都不会很大。原因在哪里呢?
我们已经知道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大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凝结这些水滴或冰晶的水汽一般来自地球表面。只有维持近地面大气中水汽的饱和状态,雾才能不至于消散。当风速很大时,雾便会被风吹散为低云或者趋于消散,不利于雾的生成和扩展。但风速太小也不利于海雾的扩展。因此,青岛有海雾的天气,风速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一般在2级~6级之间。
世界上第一本《海雾》专著出自何人之手?
科学界对海雾的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了。可是,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本《海雾》的专著是谁在什么时候出版的吗?世界上第一本《海雾》的专著是1982年由海洋气象专业的王彬华教授撰写,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部专著系统地总结了1982年以前有关海雾的研究工作,分析了海雾的特点、成因以及海雾的预报工作,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科学见解。《海雾》出版以后,又先后被国外气象学家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什么雾帮助诸葛亮完成了“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草船借箭”。吴国都督周瑜欲利用军令杀害诸葛亮,让他在3天内造10万枝箭,否则按军法从事。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利用大雾弥漫的天气到曹操的军营“借”了10万枝箭,展示了惊人的智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你可知道当时发生在长江上的大雾是什么性质的雾吗?
根据书中的描写,“草船借箭”的时间发生在早晨。当箭“借”到以后,东吴的战船回撤时,雾已开始消散。什么种类的雾有这种特点呢?是辐射雾!赤壁之战是在冬季进行的,靠近地面层的大气温度由于地面辐射冷却的作用在清晨达到最低,使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形成雾,太阳升起后,这种雾会随着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升高,水滴不断被蒸发而最后消散。
美军是怎样被雾捉弄而惨遭损伤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进行了突然袭击,使美国海军遭受重大的损失。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不到一小时,驻扎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美军就接到开战的速报,立即紧急备战。但日军空袭美国空军克拉克和伊巴两机场时,却发觉美军毫无防卫。一阵狂轰滥炸使美军损失100多架飞机,死亡80人,伤150人。是美军麻痹大意,不做准备吗?这也不是!而是由于台湾南部的大雾对美军的捉弄造成了日军的可乘之机。
日军飞机是从台湾南部两个机场起飞执行空袭美军机场任务的。但按原计划时间起飞时,高雄处于浓雾的笼罩中,海军航空队的轰炸机无法起飞,只有驻恒春机场日军陆军轰炸机没有受到雾的影响,空袭吕宋岛北部的美军机场。由于美军已有准备,没有造成很大损失。美军飞机根据日军的活动规律升到空中严阵以待,在空中一直等了三四个小时。当美军认为日军不会马上袭击,飞机降落机场休息并加油时,日军海军航空队才飞临美军机场上空。原来,在雾消散后台湾南部大雾对两个机场的不同影响产生的“时间差”使日军海军航空队晚起飞了几个小时,给美国飞机的迎战造成了“死角”时间,日军乘虚而入,给美军造成了惨重的损伤。
什么是逆温层?
在汉语中,“逆”是与“正”意义相反的字。在大气垂直方向温度的变化中,逆温就是与正常温度变化特征相反的另一种分布特征。由于加热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表面,因此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升高是逐渐减小的。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大约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1℃。如果空气中没有水汽或水分含量很小,当气温降低的幅度大于每100米1℃时,空气就会因不稳定而产生对流运动。温度随高度降低幅度越大,对流运动就越猛烈。当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时,温度随高度降低的幅度小于每100米1℃就可以发生强烈的对流。
如果在两个高度之间空气的温度出现了上暖下冷的情况,则这两个高度之间的大气层就形成了逆温层。逆温层是一个强稳定的气层,不会有对流运动出现。如果逆温层的位置高于凝结高度,则逆温层以下有可能发生对流,但对流的高度只能达到逆温层的底部。除非对流运动非常强,将逆温层破坏掉。
逆温层多在冬季出现,与地球表面的强辐射冷却有关,也与低层冷空气的平流运动有关。大气中的锋面因为冷气团在下,暖空气在上,就形成了非常稳定的逆温层。
逆温层对有害雾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随着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的增多,雾的水滴中溶有不利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已不再是个别的现象。逆温层存在时,对逆温层以下的大气对流运动来说,相当于扣了一个盖子,它抑制了空气因上下对流运动造成的交换。在某些特殊的天气条件下,逆温层的高度比较低,底层的污染物质都被限制在地球表面附近,使有害物质的浓度非常高,有利于有害烟雾的肆虐。
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的首都伦敦正处于高气压的控制之下,地面无风并有浓雾。高空的温度比低空高,出现了逆温层。工厂和家庭炉灶排放的烟尘经久不散,徘徊在楼宇、街道的上空。污浊的空气严重地损害了伦敦人的健康,仅4天的空气烟尘就造成了伦敦市区4000多人死亡,慢性病的死亡率也成倍增长。
雾与云有多大区别?
实际上雾与云的性质没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出现的高度和水滴的大小了。一般雾中的水滴小于云滴,特别是小于云中的雨滴。当雾因某种因素抬升脱离地面到空中时,从地面看雾就变成了云。“腾云驾雾”这个词将云和雾联系在一起是非常有道理的。峨眉山的雾,黄山的云海,泰山的云,都是因人所在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因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有差异。如以“地球表面附近空气中凝结的水分”作为定义,则山腰附近的“云”也可以叫做“雾”了。
哪些地方有“雾都”之称?
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重庆是有名的山城。每年重庆平均雾日多达103天,最多的年份出现过206个雾日的记录,也是世界上雾日最多的城市之一,有“雾重庆”和“中国雾都”的称号。
英国的首都伦敦是著名的“雾都”,平均每5天有一个雾天。
日本海、千岛群岛附近和鄂霍茨克海南部海雾发生频繁,在那里有“海上雾都”之称。
“雾岛”就是海洋中的岛屿吗?
我国的峨眉山是雾日最多的地方。它平均每年323.4天有雾。7月~10月平均每月只有两天没有雾,而每年的12月是雾日最少的月份,还平均每月有雾日24天呢,是全国最高记录。
可是,峨眉山的雾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山顶和山麓的雾都不多。登上峨眉山金顶向下望去,弥漫的云雾烟波浩渺,一直连接到天边,把群山笼罩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由于峨眉山的山顶少雾,突出于“雾海”之上的山峰就像大海中的岛屿,形成了独特的“雾岛”景观。
峨眉山位于我国内地四川省,与海洋远隔千里。大家可不要被“雾岛”误导哟。
“雾窟”在什么地方?
世界上海雾特别多的地方在北美洲东部纽芬兰岛附近。最多的月份,雾日有20多天,是名副其实的“雾窟”。你知道我国的“雾窟”是在哪里吗?它是在山东半岛最东部的成山角外海。在那里,每年的平均雾日达到80天以上。成山角又名成山头,深入黄海,三面环水,周围礁石林立,海流湍急,波涛汹涌,是航海的危险地带。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成山头,成山头,十个艄公九个愁。”
哪些海区的海雾多?
海雾对海上航运安全的影响非常大,但并非所有的海区都经常出现海雾。一般来说,全球海雾出现最多的海区是中纬度西风带的海域,也就是说大洋的西部海区多于东部海区,沿岸地区多于大洋中部。由于海雾受海流的影响很大,在暖流和寒流交汇处多海雾出现。海雾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夏季节出现海雾的次数远多于秋冬季节出现的次数。北太平洋的海雾主要集中在北纬25度以北,西部4月~8月为雾季,东部1月~3月为雾季。南太平洋海雾多出现在南纬40度以南。南印度洋的海雾多集中在爱德华王子岛附近的海域。大西洋中的海雾都出现在高于南、北纬35度的海区上空。加拿大东南部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全球最著名的多雾区。
我国东部沿海的海雾与渤海海冰有关吗?
不但青岛初夏的多雾与沿岸向南的低温海流关系密切,就连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的海雾也都与沿岸冷流有关。每年3月~7月,东南季风把南方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带到北方冷海面上来,于是长江口以北的地区开始了雾季。沿中国沿岸流上空的海域雾区很多,如黄海北部、成山头、大连和山东半岛南部海区等。山东的龙口、烟台和长江口以南地区很少有海雾,从长江口往南,水温和气温的差别越不明显,海雾出现的次数越少。对气候预测来讲,如果较为准确地提前得到低温海流强弱的信息,则有利于估计海雾的多少。由于沿岸低温海流与较高纬度海洋中冬季海冰的多少关系密切,因此渤海、日本海冬季海冰的多少对于来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雾的预测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海雾对青岛的气候有多大影响?
海雾有遮蔽阳光的作用,青岛之所以成为国内著名避暑胜地,就与海雾的作用有很大关系。3月到7月是青岛的雾季,而6月和7月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每年的7月,青岛的平均雾日有11.7天,崂山太清宫一带的雾日更多,可以达到20多天。但是,进入8月份后,青岛的雾日就开始明显地减少,因此,青岛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是出现在每年8月份而不是7月份。由此可见,海雾也是影响气温的一个重要因素。
青岛的初夏为什么多雾?
青岛全年平均约有53个雾日。大多都是受海上平流雾的影响。海雾生成于海洋上,并随风播散到沿海陆地上。从黄海北部有_股向南的海流,叫中国沿岸流。这股低温海流从渤海绕过胶东半岛,再贴近中国海岸到达中国南部。每年的3月~7月,青岛近海的水面温度比气温低1℃~4℃,这期间青岛盛行东南风,多海雾出现。到了8月上旬,上述海区的水温和气温的差别消失,水温并逐渐高于气温,雾日也大幅度减少到每月不足3天。到这时,风弱云稀,温度高,湿度大,也就到了青岛的盛夏季节。
什么是“雾凇”?
雾凇是低温有雾天气下,过冷雾滴或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结在地面物体上的冰晶物。外观呈白色或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到许许多多重叠的小冰珠或小冰晶。当雾凇附着在树枝或景物的突出部位时,给人强烈的美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按照生成原因和结构特点,雾凇一般分为针状晶凇和粒凇。针状晶凇出现在寒冷且风速比较小的天气,外形为枝状白色晶体,结构松散,一有震动便会跌落。粒凇由过冷雾滴附着在物体表面迅速冻结形成,外表较粗糙,在迎风方向增长比较迅速。浓雾、微寒和有风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出现。
“雾凇”多出现在中高纬沿海地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