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煜辉分析说:“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债权人,这种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对债权人肯定是不利的,实际上是你的债权的一个稀释,另外一个对中国更重要的冲击可能来自于对实体层面的冲击,实体经济的冲击,因为中国是一个两头在外的国家,受到资源和市场的约束,现在是一个全球的衰退期,中国(对国际)市场这块肯定指望不上,而中国的资源这块,由于美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的话,会刺激全球商品市场重新开始上涨,这对中国来说,就面临着一个比较大的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这对中国制造来说,盈利的空间很可能要被收窄。对中国来说,我觉得实体层面的冲击可能更大一些。”
为了减少美国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政府应该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按照国家的既定政策,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好的化解危机的办法。中国经济自身平衡了以后,减少对美元、对美国经济体的依赖,从而减少它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作用,这是最主要的。
5.房冷带动卖地收入暴减,
地方土地财政压力凸显
“经营城市”一度成为中国市长们的治市理念。这个理念在说明房地产业对政府财政的重要性。曾几何时,房地产行业的土地出售收入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然而,从2007年底开始凸显的房地产泡沫,再加上爆发于美国房地产行业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低迷。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不振扑朔迷离、工业经营也难言回暖等现实状况直接影响了城市土地的交易。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几个主要大城市的土地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双双大幅度下跌。
北京2008年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土地出让价款约503亿元,其中不包括通过协议出让方式获得的土地收入。而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37.3亿元,据此计算,2008年北京卖地收入超过了财政收入的27%。
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开资料统计,截至2009年3月18日,北京2009年总共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成交土地39宗,交易金额约17.7亿元。而2008年1~2月份,上述数据分别为38宗和约254亿元。
广州2008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减收105亿元,下降37.7%。广州市财政局还将2009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计划调减为149亿元,要减收24.6亿元。
上海全年土地成交情况显示,除去工业用地,2008年经营性土地成交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达44%,楼面地价下跌45%。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2009年初曾表示,土地出让市场何时能够走出低谷,将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股市信心的恢复,和工业、经营性投入的上升等因素。未来五年的商品房市场走向依然不清晰,当前的存量房源也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去消化,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不敢轻言拿地。
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受损失最大的首先就是地方财政收入。由于房地产投资大幅缩减,2008年大部分城市的土地拍卖价格较2007年下降了一半左右,这大大降低了政府可用财力的可持续性。
由于土地价格的下挫,导致地方财政盘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财政”收入急剧缩水,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
土地收入是许多地方特别是城市的主要收入来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现行财税体制使得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事权的不断下放,地方政府逐渐掌握了发展经济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无论是基于政绩的需要还是迫于地方政府之间展开的竞争,地方政府的很大职能以及主要工作都是围绕着发展经济而进行。当房地产发展繁荣的时候,地方政府借机出售土地收入归入到地方财政,也曾一度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跟随而来的土地的增值收益也已成为不少地方创造政绩、增加财政收入、改善部门福利的不二选择。因为在现行税制下,与土地有关的收入,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是属于地方可独享的收入来源。因此,扩大这些地方可支配的收入来源,就成了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收入,来满足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所需资金,从而逐步形成以土地增收的思路。
眼下因为土地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的并行下挫使得“土地财政”缩水,使得地方财政陷入窘境。众所周知,一些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的困境较为凸显,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的阻碍。而在一个经济出现下行的困难时段里,地方财政的困境无疑将体现得更为明显。
最近几年,中央政府提出为了使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要求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这些都是需要雄厚的财力来支撑的。但是,地方政府的财力又明显与其承担的事务不成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侧重于预算最大化,因为只有预算最大化才能满足其产生政绩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显然,这种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建立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不能满足未来政府职能的需要。一方面,这会刺激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对抬高房价,形成房地产泡沫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一旦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放缓,可供开发的土地日益减少,目前这种将几十年后的公共财政收入提前进账的土地出让模式,也会使未来的公共财政状况受到严峻考验。
地方财政来源依赖单一收入模式是不安全。地方政府必须克服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寻找多元化、可持续的财源,这就需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尽可能使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相一致。在财政体制进行根本变革前,目前可适当将原先由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税种——比如增值税——朝地方倾斜,使地方分享的比例更多一些。
在税收改革方面,尽快建立专属于地方的财产税。中国的财产税可先从物业税开始,建立以不动产税收支撑的地方财政。
在全国经济复苏转暖、房地产市场回春之前,地方“土地财政”缩水,对地方财政的冲击是难免的。从长远来看,须对地方政府处置土地出让金的权力进行限制,比如,通过建立土地出让金收支专户,使土地出让金全额进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地方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给后任政府预留一些发展建设资金等。短期里,则更要提倡有困难的地方过紧日子,规范财政支出。
鉴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过重,要减低地方政府谋求预算外收入的动机,还必须将现在的“投资性政府”变为“服务性政府”,政府退出对市场要素的垄断,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形成多元化的城市公共投资机制。例如,在确保政府控股的前提下,可向资本市场融资;或实行政府与私营部门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机制,推行BOT等方式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进行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这里特别要强调重视培育市场竞争力量,打破垄断经营。总之,实行多元化筹资,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渐使地方政府不再作为城市投资的主导者,而只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地方政府将承担更多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凸显不能归结于房地产市场的兴衰。地方政府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职能,采取有效的筹资措施和多元化融资渠道来努力服务于一方百姓,警惕地方政府以财政压力为由成为它们“不作为”的借口。
6.提防外资减持百亿银行H股的图谋
高尔夫球是贵族运动,一般人玩不起,更主要的是一般人看不懂其内涵。玩投资和资本运作与玩高尔夫球运动一样,一般人玩不起,更是看不懂资本运作的奥秘。所以面对国际上天天都出现的资本运作的经济事件,作为局外人只能从外局进行猜测,臆想推断。
2008年末与2009岁初,外资机构在香港市场掀起联袂减持中资银行H股旋风,短短半个月里,共减持107.78亿中资银行H股,在已解禁的股份中,除交行没有被汇丰套现外,其余都遭减持。一时间,市场风声鹤唳,各种解析推断层出不穷,各路经济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甚至业余博客写手都争先恐后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诸多媒体上抛头露面各表其言:外资机构此种群体性行为究竟是套现自救?还是看空中国银行业的前景,或是抢在银行股大小非解禁前出逃?背后有什么巨大阴谋?纷纷扬扬的大声讨、大辩论再一次把媒体业推向了新的高潮,媒体业是否“火了一把”暂且不表,姑且也凑一份热闹分析外资机构减持百亿中资银行H股的背后阴谋何在,作为知识理论的拾漏补遗。
2008年的最后一天,H股市场的中资银行股开始遭遇外资机构连续大规模抛售。这使得中资银行H股这一在港股市场中一直较为抗跌的品种新年伊始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该板块A股对H股溢价率大幅攀升。
2008年12月31日,瑞士银行(UBS)抛空其持有了三年、占中行总股本1.33%的33.78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8.08亿美元。
2009年1月2日,摩根大通以14.52港元的每股平均价,减持了244.6万股招商银行H股,套现3552万元,减持后持股比例由18.02%减至17.92%。
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以每股3.92港元的价格抛售了建设银行56.2亿股H股,持股比例由19.13%减至16.6%,减持价格较当日收盘价4.45元折价11.9%,净赚10亿美元。
2009年1月8日,李嘉诚基金会以每股1.98至2.03港元的价格向投资者配售中行H股,套现约5.24亿美元。
2009年1月12日,未来资产环球投资公司减持招商银行H股252.1万股,每股平均价13.694港元,持股量由7.08%减至6.99%。而仅仅在13天前,2008年12月31日,未来资产环球投资曾增持招商银行H股473.55万股。
2009年1月14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将其被锁定持有41个月的中国银行108.1亿股,以1.71港元每股的价格尽数沽出,套现约24亿美元。当天,中行H股15分钟内近200亿港元的超级成交额震惊港交所。
外资机构在短时期内的这一系列密集抛售中资银行股票的动作不得不让经济学家们,特别是骨子里充斥着民族经济主义的经济学家们的猜度和怀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说,外资银行减持中资银行H股是一种去杠杆化行为,是其在全球降低风险操作中的一部分;金融危机以后,外资金融机构感觉负债率太高,因而要进行资产负债的重新调整;有选择地出售一部分资产,对其财务状况能起到一定粉饰作用。
美国银行发布财报,2008年第四季度该行爆出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额达17.9亿美元。同日,美国政府宣布向美国银行再注资200亿美元,并为该行价值1180亿美元的资产提供担保,旨在帮助该行顺利完成对美林证券的收购。此前,政府已向该行注资250亿美元。
陷入困境的瑞士银行也同样接受了瑞士政府52亿美元的注资,与此同时,瑞士央行还宣布从瑞士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移除600亿美元不良资产。
而在2008年11月,RBS也接受了英国政府290亿美元的注资,并收缩了原来的扩张业务,回归到本土业务。
金融危机之下,金融投资机构是“现金流”为王。外资机构在本土老巢发火燃烧之时,正逢股票解禁期限到期,它们这样做也在情理之中。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在禁售期满后的抛售完全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况且外方所抛售的股份所占各中资银行全部资产的份额很小,因此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大,中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对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银行发言人王兆文也对瑞银出售中行股份的决定表示理解:按照双方协议,在锁定期结束之后,瑞银可以选择持有也可以选择出售。
中国工商银行投行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史晨昱认为,中资银行在将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应更加谨慎,下一步引资可尝试换股或交叉持股等多种形式,增强中外资银行战略合作的稳定性,以避免资金抽离可能对自身造成的损失。
史晨昱的谨慎态度不无道理。因为在这次抛售风潮中,那些与中资合作伙伴业务联系紧密的外资行仍会选择坚持,德意志银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股市低迷、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德意志仍然选择增持华夏,其实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由于多年的业务往来愈加紧密,外资行参股中资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个体,想要抽身并非易事。
史晨昱的谨慎态度还表现出另一种猜度。外资机构的高密集度的撤离,存在着幕后串通之嫌,似乎隐藏着什么商计好的大阴谋。解禁到期和资金回流支援老巢只是借口。联想美联储的早先放风回购美国国债意图美元贬值是不是有重大关联。
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区间时,外资机构通过减持金融企业上市股份、并把投资和利润兑换成为外汇撤离中国。当美元大幅度贬值,逼迫人民币升值,通过政治手段强迫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当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时,美国必定会维护美元国际货币霸主地位重新提升美元,中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也将使人民币不得不大幅度贬值。外资机构此后可再利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贬值,进一步增持或收购中国金融机构股份,外资机构通过这一升一降,可以大赚狠赚。
中资银行高层虽然可以理解外资机构面对金融危机下的难处,可以坐视并自我安慰地认为外资机构疯狂抛售中资银行股份是为了套现,回笼资金自救。但也不能不防外资机构同西方政府勾结起来正实施一个庞大的骗局。不要忘记美国的索罗斯曾经欺骗了亚洲,美国的麦道夫欺骗了全世界的名人富人,美国的金融机构就不会联手“八国银行”欺骗一次中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