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四根结实的木头钉在地上的四个角落作为立柱,木头之间的距离约与身体长宽相符,再用四根粗树枝搭在立柱的外侧凹槽上,用绳结绑牢,形成一个框架,再用较细的枝条在框架的四边顺次编成床板。
2.取七根树枝用绳索绑牢搭成屋顶的框架。屋顶要搭成人字形,雨水可顺势流下,也可撑住屋顶的重量。要把整框内架牢牢绑在四根立柱上。
3.在两侧的屋顶绑上更多树枝,然后挂上大片的叶子。每片叶子的侧边要交叠,叶柄朝向上方,光滑面朝外挡。
在热带丛林中行进,为防止蚊子、蚂蟥、毒蛇等的叮咬,应穿靴子,将裤腿塞进靴子里边,要扎紧裤腿和袖口、领口并戴上手套。衣服颜色不要太鲜艳夺目,因为容易招惹野峰的追逐。在鞋面上涂驱避剂和肥皂,可防止蚂蟥上爬。为了防止毒蛇的袭击,行进中可用木棍“打草惊蛇”。同时,休息时也应注意树下有无毒蛇,要仔细观察后再坐下。遇到马蜂或毒蜂时,应该快跑或者蹲下,用雨衣遮挡皮肤暴露部位或潜入水中。在热带丛林,藤蔓竹草交织,带路者应准备一把砍刀开路前进,要点是“刀磨快,把握好,三砍两拨就成道”。也可以沿着野兽踩出的路行进,但要注意猎人设置的陷阱。
在穿过丛林时应该沿林间主干道或小道行走,并做好定向,以防迷路。在穿越热带丛林时最好穿长袖衣裤,就可以避免和减少草木的树枝刺伤或划破皮肤,同时还可以避免蚊子叮咬;系好鞋带,可将鞋带围绕踝关节一圈系紧,避免过长的鞋带被树枝挂松而影响行进。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行走时要推开挡路的树枝,这时要注意后续队员的安全,当放开手中树枝时,应该回头看看,以免树枝打到后面的队友,或喊一声“小心树枝”,提醒队友的注意。在行进中注意勿被地面的树桩或藤蔓绊倒。
2.灌木丛林穿越技巧
灌木丛林使徒步穿越变得危险又艰辛。灌木丛林掩盖了悬崖、漂石、峡谷,容易发生危险。灌木丛林生长于潮湿地带、低纬度地区、以及树木稀少的亚高山地带。经常变换河道的河流不利大树生长,却很适合灌木丛林密生。
走灌木丛林要戴上眼镜、帽子,拉上冲锋衣的拉锁,小心观察路线及走向,避免迷途。队员之间至少要保持15米的距离,防止前面的队友带倒的树枝反弹回来伤到自己,或因距离过远而迷路。徒步经过灌木丛林时要注意灌木多带短刺,且林中蚊虫较多,建议穿高帮防滑鞋底、纹路大且凹凸较深的丛林靴,要穿长袖、长裤,注意脸部的保护,准备皮质的手套。最好扶着枝干新鲜且可以做支撑的活树枝,换手扶枝要牢固,落脚要稳要慢。要时刻留意草丛中的洞穴或石块,以免失足掉入或摔倒,同时留意草丛内的蜂巢或蚁穴。要利用树枝拨开草丛荆棘,并提膝踏步前进,以减低受蛇虫侵袭的危险。
穿越灌木丛林须找出最短的路径,要尽量在长而直的倒木上行走。推开或拉开灌木枝,较低的枝条要用脚踩,抬起或攀着高处的枝条以便通过。碰上陡峭的地形,要利用强壮的枝条作为抓手的地方。尽量利用山径,走五里山径比穿越一里的灌木丛林轻松。溪底和谷底往往满是灌木,如果溪旁一侧长满灌木,要观察另一侧是否比较好走。路线若与溪流平行,可以考虑直接沿河道走。溪流或许在灌木桩中形成隧道,便于行走,但必须涉水。干溪流很理想,但要注意在深峡谷中,溪流有可能会被倒木阻断或是形成瀑布。如果山谷两侧有绝壁,可以往绝壁脚下走,绝壁下往往都已经形成了平坦开阔的走廊。
3.山地行进技巧
山地行进中要集中注意力,观察是否有断崖滑坡,防止跌伤。上山时,应选择脚跟落在坚硬凸起的石块上,使整个脚掌在局部形成平面;下山时则相反,前脚掌应选择凸起的石块作为落脚点。这样既可以保持身体平衡,又可以节省体力。沿山体斜面行进时,身体尽量向山体一侧倾斜,两脚侧面用力。
在山地行进,极易迷失方向。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按照有道路不穿山林,有大路不走小路,走高不走低的原则,在行进中要大步快走、小步慢走和休息交替进行。大步走一段,再放松缓步慢行一段,或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调整呼吸。站着休息时,不要卸掉装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若天气冷,不要坐在石头上休息,石头会迅速将身体的热量吸走。可沿山脊行走,也可沿山体斜面行走,这样便于夜间观察目标和方向。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如果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行来休息,而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出几十米。山地行进要尽量避免在碎石地行走。在过碎石地时,先试探石块是否稳固,应避免一下子用力踩在石块上,然后失去平衡而滑倒或受伤。山地行走,经常会遇到各种岩石坡和陡壁。因此,攀登岩石有时候是免不了的。在攀登岩石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在登山一节已有叙述。
在行进中不小心滑倒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伸直两腿并把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速度,并设法在滑行过程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雨季在山地行进,应尽量避开低洼地,如沟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如遇雷雨,应立即到附近的低洼地或稠密的灌木丛去,不要躲在高大的树下,那样容易使人遭到雷击。避雷雨时,应把金属物品暂时存放到一个容易找的地方,不要带在身上,也可以寻找地势低的地方卧倒。如遇风雪、浓雾、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行进,躲避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气候好转时再走。
4.徒步渡河技巧
在过河时,先要仔细观察水流的情况。水流缓慢的,可以选择在较浅处渡过,并在容易上岸的岸边登陆。在瀑布的正上方或旁边,河流通常都较深,且水量多,因此绝不可轻易渡过。
1.先用绳子将一根长木头跨放到对岸,可在木头尾端用一块短木抵住,短木要用木桩固定在地上。
2.当第一根木头定位好再推动第二根木头,使之前端抵住对岸,并顺第一根木头紧密排列。
3.借由初步搭好的木桥走到对面,再用一短木垫在长木头下方,防止木头扎进泥里,再用木桩加以固定。
4.沿着前两根长木头放置第三根木头。将这一端的短木也架在长木之下并固定。桥也可以搭得更宽,但通常三根就够。
1.将绳索固定在石头上,由一人B负责,较强壮的人A抓住绳索另一端渡河。A同时也抓住第二条绳索的一端,另一端由第三人C负责。A要用树枝等试探水的深浅。
2.当A安全渡河后,就将第一根绳索的另一端绑在对岸的石头上并将钩环固定在第二根绳索中部,再钩挂在第一根绳索上。C将钩环拉回原河岸,B扶着绳索前进,C放松绳子,A在另一端收紧绳子。
3.每个人渡过河岸后要将钩环自腰带上解下,拉回原河岸,运送背包等过河。要绑紧以免背包泡到水。
4.最后一人将第一根绳索从石头上解开后再渡河,要将绳索绑在自己身上,试探着慢慢前进,其他队员将绳索拉回并准备随时协助以防渡河者跌倒。
河道较窄的上游,趟水过河也许可行,但首先要用一根与自己身高差不多的木棍在前探路。利用棍子当前导,当做第三条腿使用,移动时重心放在棍子上。登山绳也是很好的工具,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河岸,另一端绑在走在最前面的人的腰部,走在后面的人也就较有保障。当遇到河水比膝盖浅时,才可以考虑趟水过河。夏天可以卷起裤管,慢慢渡过。涉水渡河时一般要采用斜线渡河方式,要将上岸目标定在下游方向。面对彼岸,身体与河道有一个倾斜角,水流会帮助你向对岸移动。步距不可过大,拖着脚走。避免光脚,不要脱鞋比较安全。河中有露出水面的石头可以踩踏时,要选择干燥的石块走,潮湿的石头容易滑倒。并且要确定石头不易摇动后,再移动重心。有些石头容易摇动,会造成骨折等意外事故。也可人为地放置石块,帮助自己过河。
三人过河时,可以围成三脚架形状一起渡河,手臂互相抓紧,身体向中间靠,腰稍微弯下,最强壮的人应该站在上游处,并相应移动,另两人应予以扶持以防跌倒。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水浅而急的水域。
数人一起渡河时,可以排成直线,也是身体最强壮的人站在上游处,并扶持可能会跌倒的人。领队决定由何处渡河,并先踩出每一步,其他人手臂互勾,体质差的人站在中间,小心行进,每一步都要慎重保持平衡。
遇到河水深时,除非水流特别缓慢,否则不要冒险渡河,考虑绕路,或者想其他方法。非渡河不可时,则应准备粗而长的木杆,插入河底以为支撑。将杆子往前移时,插入的地点要比前一次的地点稍稍往下游一点,不过仍要在所处位置的上方。往前行进时,脚踩在杆子下方。保持杆子倾斜,水流会使杆子抵在你的肩膀上。长裤或登山浮袋可代替游泳圈,木头可善加利用以利渡河。在裤脚处打结,两手抓住裤腰处,在空气中摆动几下使裤管充满空气。立即将裤腰收起来抓紧,放到水里,使空气不致逃逸。河面较宽时,中途要多充几次气。将两个或多个塑料袋灌满空气,然后扎紧袋口也可以做漂浮物。
1.脱下衣服,将衣服和装备用防水袋装在一起,使之保持干燥。
2.下水时要谨慎。在预计上岸的上游处下水,留出被水流冲往下游的空间。不能将全身重量压在防水袋上,要将手臂靠在袋子上,用脚踢水前进。
有条件又有能力时,可捆扎浮排泅渡过河。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张雨披,那么就可以做一个灌木筏或者澳洲雨披筏。用这种筏可以将装备安全运过水流不太急的河流。灌木筏如果做得好,可以承受100千克左右的重量。制作该筏需要雨披、新鲜的嫩灌木、两棵小树、一根绳子或藤条。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收集灌木来做灌木筏,也可以做一个澳洲雨披筏。这种筏比灌木筏更防水,但是只能承载30千克左右的重量。这种筏需要两张雨披,两根12米长的杆子或树枝,绳子、藤条、鞋带,或其他类似材料。在过河前,先将筏放到水里几分钟试验一下,确保它能够漂浮。如果水太深,不能涉水而过,那么游泳时将筏放在你前面,推着它游。
河流三角湾外通常波涛汹涌,河面也很宽,有些河流甚至会受潮汐影响,不要在此处渡河。除非有木筏或浮艇,否则还是应向上游前进,寻找适合渡河的河段。水温过低时,可以制作木筏,当你到达对岸时,只是湿了双脚,可以及时生火烘干。在宽阔河面,尤其是靠近入海口处,即便拥有木筏与浮艇,也不要轻易渡河,因为很可能会被河水冲走,离对岸越来越远。不过这也要根据水流和风浪的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准备过一条急流或者危险的河流,要脱掉裤子以减少水流在腿上的摩擦。不过要穿着鞋子,保护脚和脚踝免受石头伤害,并且可以使你立足更稳。将裤子和其他一些重要物品紧紧绑在背包顶部,这样,在不得不放弃背包时,所有的物品都会在一起。一旦立足不稳,可以马上松开背包。如果不能迅速脱掉背包,它很可能会把哪怕是最强壮的游泳者拖入水中。
5.过独木桥技巧
在一些溪流河谷或是山崖栈道的边缘,经常会遇见很多敷设很久的独木桥。通常是由1~3根不等的木头并排架设在一起,由于少有人踏足、少见阳光,桥面会很湿滑或者长有青苔。在通过的时候独木桥还会一晃一闪的,对身体的平衡能力及重心的掌握要求比较高。在穿越独木桥之前首先要观察独木桥的风化腐烂情况,用脚在上面轻轻测试独木桥的稳定状况及桥面的湿滑状况,评估桥面的最大受力度,以决定是否可以安全通过。特别是多天的穿越活动中,背负的装备物资又比较重的情况下,更要留心观察仔细考虑。
在过独木桥的时候,可以考虑用竹竿或者登山棒做平衡杠来调节身体平衡,像杂技演员般的慢步而过,脚成外八字。注意力集中,眼看桥头或前方,不要看脚下,尤其是桥底下溪流很急的情况下。通过速度的快慢要根据独木桥的长短、宽窄而定,如独木桥又窄又长,要小心慢行,一步一步移动通过,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如果桥身不长,稍微快点会比慢走好得多,只要保持平衡就能很快通过。平衡能力不好的队员最好解下背包,空身而过,背包由平衡能力比较好的队员协助背运过去。如果队伍带有绳子,独木桥又不太长,而且队员比较多,这时可以考虑由平衡能力比较好的队员牵着绳子的一头先过去,将绳子找地方固定好,作为“护栏”,其余队员就可以扶持着通过独木桥了。
6.土路的行走技巧
土路主要是因为石头风化和没有植被覆盖的地表经过人们的长时间踩踏而形成的。雨季时这种路面就变成烂泥路了,非常容易跌倒,伤到膝盖。雨天走在泥泞的道路上,最头痛的就是泥土粘脚的问题,行走非常困难,同时还容易滑倒。这时可以向当地的农民买双草鞋,相比其他的鞋,草鞋不易粘泥,并且在爬坡时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买草鞋时要尽量买大的,可以套进自己的鞋里穿。如果没有草鞋就只好不时地用一片竹片刮泥巴了,还要将鞋带系紧些,有些泥坑会将鞋子粘脱下来。在泥里爬坡时最好用上鞋爬子或手杖。
大雨过后经太阳的曝晒,土路表面已经被晒干,但这个时候上下山时却很容易出现危险,一不注意就会一脚踩进很深的烂泥里。春秋两季时昼夜温差大,雨雪天后,土路路面非常容易结冻,危险系数会更高,遇到这种情况上下山时要充分利用登山杖和可以攀扶的东西,注意攀扶物体时要先确保是牢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7.沼泽地区的行走技巧
行进于沼泽地区时,不要踏着别人的脚印走,彼此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一旦陷入泥沼里,要保持冷静,不能惊慌挣扎,要卸下背囊装具,身体向后倾,轻轻的躺下,张开双臂,如果距离硬地很近,可以利用身体翻滚,从泥沼中摆脱出来。也可以将身体向前延伸一段距离,然后攀扶干燥的地面以及其他附着物;当感到疲倦时可以伸开四肢,躺着不动。救援者应该垫上树枝,匍匐前进,用木板、树枝铺在被困者身边,再将其拖到较坚实的地面。
四、徒步穿越中的饮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