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创新生活
45077400000010

第10章 健康饮食(1)

一、食品的色、香、味

食品色,多数是制作时人工加入了食用色素。也有的是因为本身含有某种天然色素:也如青菜的茎叶与未成熟的水果所呈现的绿色是由于含了叶绿素,西红柿的红色是蕃茄色素,虾蟹的外壳含有蜊蛄红素,遇热后能呈现红色。

食品的香气来源于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挥发性物质。鱼、肉、蛋里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本身并无鲜味,但是煮熟后,水解成了多种氨基酸,氨基酸则具有鲜美的味道。在氨基酸中,要算谷氨酸的味道最鲜美了。而味精就是谷氨酸和钠盐。因此烹饪食物时,加入味精,食物的味道会变鲜美,也就不必惊奇了。现在,科学家又研制出一种由谷氨酸钠与肌苷酸钠混合制成的强力味精,其鲜味是味精的40倍。虾、蟹、螺、蛤的体内含有很多琥珀酸,故有被人们所喜爱的独特鲜味。桂皮的香气是由于含有桂皮醛,曲酒的香气则来自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杂醇和酯类。香蕉的香气是挥发出来的乙酸异戊酯,柑桔的香气来自所含的橙花醇。至于糕点、糖果的香味,则是由于加了人造果味香精。

“味”是由于食物中含有某些物质对味觉神经的刺激,引起的不同感觉。在我国,人们习惯于把味道分成酸、甜、苦、辣、咸“五味”。

酸味是各种有机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所致,酸味的强弱决定于氢离子浓度的大小。食醋中大约含有3%~5%左右的醋酸,酸菜中含有乳酸,水果、饮料或糖果中的酸味,来源于组成它的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以及维生素C等成分。

甜味是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糖类物质引起的。制作糕点、饼干、冰棍、冰淇淋时,还常常加入适量糖精,以增加甜度。糖精的化学名称叫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它的甜度是白糖的500倍左右,不过它没有营养价值,只能刺激人的食欲。

含有生物碱的物质多数具有苦味,像黄连、可可等。茶叶中含有5%咖啡碱,茶水越浓,其味越苦。

辣椒含有辣椒素,大葱、大蒜中含有蒜素,生姜中含姜油酮,芥末和萝卜的辣味来自芥子油,胡椒含有胡椒碱。

谁都知道,食盐是咸的,当化合物里同时含有1价阳离子和1价酸的阴离子时都有咸味。例如钾、钠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对于不能食用盐的肾脏病患者,可食用也能产生咸味的苹果酸钠盐来代替。

除了这“五味”以外,味道中还有一种,就是涩味,某些水果如柿子、李子中因含有鞣酸而具有涩味。

二、食品色素、香精

商店货架上五颜六色的糖果、色彩鲜艳的饮料、豆绿的粉丝,这些食品大都鲜艳欲滴,极大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习欲。而这些鲜艳的颜色都是生产中加入色素的缘故。

食品色素有两类:一类是天然色素,它是直接从动植物体中提取出来的。如从胡萝卜中可以提出黄色的胡萝卜素。从红苋菜中可以得到一种称为苋菜红的紫红色素。从胭脂虫的身体和它的分泌物中提取红色素;另一类是用化学方法制造的人工合成色素,这类色素大都以煤焦油为原料合成。

一般说来,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优点多,许多天然色素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例如姜黄是从中药姜黄的根、茎中提取的,具有活血、散淤、舒肝、解郁的作用。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但从动植物体内提取天然色素很不容易,产量不高。且天然色素的稳定性差,经不起高温,怕遇上酸、碱,颜色容易改变和消失。而合成色素则克服了以上缺点,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成本也低,但人工合成的色素大多为分子很大的芳香族化合物,人吃了一般不能消化,也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只起到增色的作用,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食品中加入香精,能使食品产生令人喜爱的香气,增进人们的食欲。

食品香精按其来源也可分为天然食品香精和合成食品香精两大类。天然食品香精主要是从天然果实中提取。如咖啡、可可、杏仁、桔子、菠萝、杨梅等。这种天然香料可直接添加入果汁、汽水、罐头中去,其香气与天然果香一样,惹人喜爱。

但是,天然香料由于受到来源、数量的影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近代的食品加香技术已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人们借助各种精密仪器,分析研究各种食品的香味,鉴定出其中的发香物质,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这样就完全可以人工模仿、合成它们。然而,各种食品的香味各不相同,成分也相当复杂。比如苹果中被鉴定的香气成分有81种之多。西瓜香味中的香料成分也有80种以上。鸡、肉、鱼等食品的香味就更复杂了。所以,人工合成各种食品香精是一件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这种调香技术也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食品调香工艺师可以把多种天然香料、合成香料以及适当的调和剂、辅助剂等调配出名目繁多、香味逼真的各种食品香精。

食品色素和食品香精是随食品进入人体的,所以它们的卫生、无毒问题十分重要。

三、“味精”的食用

“味精”也叫“味素”,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出现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1861年,德国人第一次从小麦的面盘中提取出谷氨酸。1908年,日本的池田菊苗又从海带煮出的汁当中,分解出味精,作为人工调料第一次投放市场。目前,国外均是以糖、蜜作为原料来生产味精,而在我国,则用的是玉米或者大米等粮食作物来生产味精。玉米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人们把它们放到稀盐酸中煮沸数小时,使所含蛋白质水解,变成各种氨基酸,然后把溶液在低压下蒸发、浓缩,加入碳酸钙和适量的石灰,除去过剩的盐酸,再加入酒精,这时谷氨酸就以谷氨酸钙和氯化钙的复盐形式沉淀出来。把沉淀分离,溶解于水,再加入碳酸钠,蒸浓,便得到白色谷氨酸钠结晶体——味精。

谷氨酸钠能水解成谷氨酸,谷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据实验,味精用水稀释3000倍后,仍有鲜味。谷氨酸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因此味精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炒菜、做汤时加点味精,会使汤、菜更加鲜美,因此能使人增加食欲,诱发消化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味精又有补充营养之功。

有人认为味精吃多了会中毒,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保健组织和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早已确认,长期食用味精不会中毒。人的大脑组织能氧化谷氨酸,所以食用味精有利于改进和维持大脑的机能,使精神振作。对神经衰弱以及改善神经有缺陷的儿童的智力,均有一定疗效。味精还可作为药剂来使用,医疗上常用口服或静脉滴入的办法,治疗肝昏迷病人。因为谷氨酸钠和血液中过多的氨结合成谷氨酰胺,可以使肝昏迷病人症状迅速好转,血氨值下降,很快恢复到清醒状态。

不过,使用味精应特别注意温度,注意烹饪方法。烧菜时,不要过早地放入味精,如果烹调加热至120℃以上,谷氨酸钠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鲜味减退,还有轻微的毒性。所以炒药、做汤时,应在临出锅时放入,且不要把它放在加有碱或小苏打的菜中,以免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变成谷氨酸二钠而失去鲜味。

至于味精的用量,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会导致高血糖。另外,味精也不是越多越鲜,炒菜、做汤时,放适量味精,能起到增鲜作用就可以了。味精放多了,反而会感到舌头发麻,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

四、糖与健康

糖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主要功能是提供供人体消耗的能量。糖极易为人体所吸收,吃糖后3分钟,即可增加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因此,食糖是病人、老人和儿童的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糖虽然不能用于合成蛋白质,但能起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在糖供应充足,糖代谢正常的情况下,有利于组织内蛋白质的合成。反之,当糖缺乏或糖代谢失常,蛋白质分解就会增强,会出现氮的负平衡状况。在此情况下,则不利于组织内蛋白质的合成。

糖虽然具有很高营养价值,但仍要注意科学食用糖。

吃糖的最佳时机①洗澡之前:洗澡时要大量出汗和消耗体力,需要补充水和能量,吃糖可防止虚脱。②运动之前:运动时也要出汗和消耗体力,糖能比其他食物更迅速地提供热量。③疲劳饥饿时:糖能比其他食物更快地吸收人血,快速提高血糖。④头晕恶心时:吃些糖可升高血糖,稳定情绪,利于恢复正常。⑤呕吐腹泻时:因消化功能失调、脱水、营养不足,吃些糖或喝少许加盐的糖水,等于口服补液。

不宜吃糖的时候①饭前:吃糖会使食欲降低。②睡前:糖遗留在口腔里,利于细菌繁殖,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形成龋齿。③饱食后:这时再吃糖,会使人发胖,促发糖尿病。④有牙病者:吃糖会诱发牙痛,加重病情。

糖吃多了害处大。白糖吃进人体后,就变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又变成丙酮酸。白糖吃得过多,丙酮酸就会迅速增加,使血液显酸性。而人体血液必须保持弱碱性,才能使身体健康。于是,人体就要动用体内的钙等碱性物质去中和过量的酸,这就可能导致人体缺钙。据研究,钙的摄取量跟癌的发病率成反比例,钙愈少,患癌的机会愈多。老人缺钙能使骨质疏松,脆弱易折;儿童缺钙易患软骨病。

吃糖过多还有下面一些害处:

(1)容易变成脂肪贮存起来,变得肥胖,使胆固醇多起来,从而容易引起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病。所以点心、糖果应少用。

(2)儿童长期大量吃糖,易患龋齿。

(3)孕妇吃糖过多,会夺走胎儿体内的钙,使胎儿头盖骨变软,分娩时通不过产道,有时还能引起脑内出血或因脑性麻痹种下残疾的祸根。

对于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病的人,应控制吃糖,因为糖可以诱发血液中胆固醇、三羧酸甘油酯增高,促进高血脂的发展,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五、“万能”的食盐

食盐除食用外,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纯碱、火碱、盐酸、聚氯乙烯塑料等。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取金属钠。农业上用食盐溶液选种,以保证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生长强壮,提高产量。在大城市里,环卫工人用喷洒食盐水的方法融化道路上的积雪,以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在医院里,可用食盐水代替消毒剂清洗伤口,因为食盐的浓溶液能强烈吸收细菌体内的水,使其新陈代谢作用紊乱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