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发生的农药中毒事件大多是由有机磷农药残留在蔬菜中引起的。什么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为什么会导致人中毒?怎样才能及时发现蔬菜和水中存在残留农药?哪一种检测方法适合于各类人员能方便、准确、快速地进行检测呢?
自从1944年德国化学家施拉德尔首次发现对硫磷具有强烈的杀虫性能后,推动了有机磷杀虫剂的合成和它们的生理活性的研究工作。目前,有机磷农药的品种繁多,如我国在蔬菜、水果上常用的敌百虫、敌敌畏、甲基-1605、乐果和氧乐果等都是有机磷农药家族的成员。由于有机磷农药具有杀虫力强、品种多、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残留量低、易被生物体代谢为无害成分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但其缺点是对温血动物毒性高、易造成人畜急性中毒。如今,农药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已受到了普遍关注,很多国家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作了严格限制,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则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我国环保部门也将其列入了“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同时也是2000年城市供水水质的控制目标之一。
有机磷农药杀虫的主要原理是强烈抑制动物体内的胆碱酯酶等酶系的活性。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神经受到刺激后可分泌乙酰胆碱给神经节,促使肌肉收缩。而动物体内的胆碱酯酶可催化水解乙酰胆碱,使乙酰胆碱不能累积在神经节。当动物体内摄人有机磷农药时,农药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从而使酶活性降低不能催化乙酯胆碱水解。造成乙酰胆碱在动物体内不断累积,使动物麻痹,甚至死亡。
由于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更为广泛,造成人畜中毒的现象屡有发生,其中毒原因主要有:蔬菜枝叶上农药残留现象严重;有机磷农药从农田、果园等地面被雨水冲入饮水水源;农药厂排出的废水进入水体;农药储存、运输和使用不当而引起污染等。因此,加强对水质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准确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食用蔬菜上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更为重要。
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气相或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薄层色谱法、酯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废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有机磷分析检测,其准确度高,但不便于野外和家庭快速应急检测。而小型化的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由于价格和操作条件的限制,不易普及到家庭。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时,准确度高,但必须有相应仪器和各种试剂支持。薄层色谱法分离能力强、操作简单,虽不用成套仪器,也需进行较繁的样品预处理。总之,上述方法存在预处理步骤复杂、分析周期长、需专用设备或器皿、现场测定困难等不足之处,因而不便于普及。酶分析法是基于生物酶被抑制的原理,尤其酶分析法中的生色法由于检测简便、灵敏度高最受人们的欢迎,是采用最多的分析方法。在可见光范围可目视观察颜色变化,如加入一种药剂于洗过蔬菜的水或蔬菜、水果的提取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即可。
国内外已有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报道,有的只需一个药片和一滴试剂就可检测出洗过蔬菜的水(或其他来源的水)含有机磷农药的多少及是否影响到人类和动物的安全。每个家庭、不同人员都可对照使用说明书,直接用药剂快速、准确、简便地实现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更为先进的检测方法,就像使用温度计一样方便,可让蔬菜上的有机磷农药立刻显示并被定量检测出来,届时因食用蔬菜上残留有机磷农药而中毒的悲剧将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