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你的嘴说动别人的腿
45080600000028

第28章 迂回着说话,绕着弯子说服人(1)

做人应该正直,但是说话就要有所变通了,不能—味地直来直去。诚然,直来直去的讲话固然会给人留下真诚爽朗的印象,但是如果不分情景、不分场合,一味地“直言以告”,这些不适当的“直言”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暗示,产生负面效果:不是使人感到抵触、厌恶,就是加重别人的心理负担。结果你非但没有说动人,反而会损害和谐的人际关系,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使用迂回的说话策略。迂回着说话可以把一些不利的因素避开,把“词锋”隐遁,或把“棱角”磨圆,这样更便于听者接受。在使用迂回的说话策略时,可以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曲径通幽”。有时候为了说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要把直话迂回暑说。

“兜圈子”说话,玩的就是含蓄

说话“兜圈子”,关键是要把话说得含蓄;能把话说得含蓄,是说话的最高境界。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达到难度较大的目的,就不妨在说话的时候先兜一个圈子。诚然,在日常交往中直言快语的人是会使人感到爽朗的,因此是受欢迎的。但有时候,直来直去的说话效果并不佳。有些话说得太直接了,会损害和谐的人际关系,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对于这样的话语,如果能够兜个小圈子,含蓄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往往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那是一个深秋的晚上,有几个年轻人去拜访张教授。他们谈得很投机,一直谈到夜深,张教授看时间太晚了,就说:“你们提的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明天我去参加一个学术会,准备就这个问题找几位专家一块聊聊。”几个年轻人听了教授的话,立刻起身告辞:“很抱歉,不知道您明天还要出差,耽误您休息了。”

张教授要出差,想早点儿休息,但碍于情面,不好直言辞客。而是接过对方话题一“兜”,便达到了辞客的目的,话语委婉得体而又不失礼貌。如果直言明天出发,改日再谈,虽可以达到辞客的目的,但却易置对方于较为尴尬的处境。

由此看来,“兜圈子”的说话艺术是必不可少的说话技巧,它能起到直言快语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如果你有些话要说,但是直接说出来会让别人难以接受,这时候就需要“兜圈子”说话了。如果你能够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含蓄一点,这样别人就好接受多了。如此说话,你既不得罪人,又表达了你的意思。

有时候,你有某些意见或者想法想要表达,但是如果直接挑明,一旦对方明确表示不同意,再要改变态度就困难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强调事理,征服对方,就可把基本观点、结论性的话先藏在一边,而从有关的事物、道理、情感“兜”起,待到事理通畅、明白,再稍加点拨,自能化难为易,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美国一家公司为在亚太地区经销的某一产品而设计了一个商标,业务主管召开会议以征求各部门人员的意见。

在会上,主管介绍说:“这个商标的主题是旭日,象征希望和光明。同时,这个旭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国旗,他们国内人民见了一定十分愿意来购买我们的产品。”

随后,他开始征求各部门主任的意见。营业主任和广告主任都极力恭维主管这一构想的正确,最后轮到代替出口部主任出席的年轻职员表示意见,他说:“我不同意这个商标。”全场的人都瞪大眼睛望着他。

“怎么,你不喜欢这个设计吗?”主管吃惊地向他问道。

“我倒不是不喜欢这个商标。”青年勇敢地回答。其实从艺术观点看那红圈圈确实有点讨厌,他明白和主管辩论审美力是得不到什么效果的,所以他只说:“我感觉它实在是太好了,是所有设计中最好的一个。”

主管一听这话,便笑了起来:“这话倒使我不懂,你解释看看。”

“这个设计鲜明而生动是自然毫无疑问的,因为与日本的国旗相似,无论哪个日本人都会喜欢的。”

“是啊,我的意思正是如此。”主管不耐烦地说。

“然而我们在远东还有一个重要的市场,那就是中国了。可是中国人对此商标不一定会有好感的,也就是说他们不一定愿意买我们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产品在中国不就没销路了吗?照本公司的计划,是要扩充对华贸易的,但这样一个商标做出来之后,结果可能是顾此失彼了。”

“我倒没有想到这一层,你的话对极了!”主管几乎叫了起来!

这位年轻人明白,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一定会被主管毙掉,因此他选择了绕弯子说话,先肯定了主管的想法,再表达自己的意思。事实上,要向一位有权威的人表示反对或拒绝,你一定要有足够的理由,要说得使他完全信服,因此不能不讲究技巧的运用。上例中这位青年“我感觉它实在是太好了”这样一句奉承话填平了主管的不悦,同时也不使他失了面子,后来他顺利地陈述了更充分的理由,使主管欣然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委婉的说话方式既不伤害到对方,又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谈一些不高兴或者是别人忌讳的事,兜个圈子再把话说出来,听者会觉得很受用。让听者思而得其意,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你的话也就越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一次重要的商务会谈结束后,李先生宴请客人王先生。出于对王先生的尊重,宴会上使用了极其珍贵的翡翠套杯。整套杯子一共八只,这种酒杯除做工精美、质量上乘外,形态各异。王先生对杯子爱不释手,王先生的几个员工也对杯子赞不绝口。

酒过三巡,大家都已有了醉意。王先生的一个员工竟顺手将一只翡翠杯放进了他的公文包。王先生的助手这一举动被刘秘书发现了,这让刘秘书感到很为难。因为整套翡翠杯的形态是互补的,如果少了一只的话,整套杯子就不完整了,所以应该把杯子讨回。但是如果直言的话,那么就太伤王先生的面子了。要知道,在生意场上,损害客户的面子可是大忌。这时候刘秘书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说道:“我们李总对于能够和王总合作是十分高兴的,同时也对于我们的强强联合十分看重。私下里,我们李总曾要我为王总表演我的绝活,现在我就为王总表演一个我最拿手的魔术‘隔空取物’吧。”刘秘书吩咐一番后,开始“表演了”。

只听刘秘书一拍手掌,屋子里的灯一下全灭了,刘秘书又拍了一下手掌,灯又亮起。这时大家注意到桌上的翡翠杯少了一只,正在大家感到惊讶的时候,只见刘秘书微笑着走到王先生的员工身边,彬彬有礼地说:“我把一只翡翠杯变到您的公文包里了!”那位员工没办法,只好取出翡翠杯。这时,宴会上掌声响起,王先生向刘秘书投来赞许和感激的目光。

王总是自己的客户,刘秘书不能直接说破王总的下属的做法,那样的话就会损害到王总的颜面,势必会影响到生意。因此只能“兜圈子”地把话说出来。结果刘秘书借用变魔术为托词,委婉地把话表达出来了,既迫使王总的属下不得不交出杯子,同时也很好地维护了王总的尊严。

“兜圈子”有时能产生一种含蓄委婉的效果,但含蓄委婉的话却并非全是“兜圈子”。“兜圈子”也不是猜谜语、说隐语,它是曲径通幽,最终要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如果兜来兜去,把对方引入迷魂阵,就不好了。再者,“兜圈子”这种说话艺术一定要慎用,当兜则兜。

“兜圈子”说话的关键是说话时要含蓄一点。“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不说重要的、该说的部分,而是先说其他话题,就能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

总之,我们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对方有可能不会立即答应自己的要求,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急躁,不妨采用“兜圈子”的说话策略。

诱导:牵着你进“套儿”

直来直去地说话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需要在说话的时候采取迂回、委婉的策略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这其中最有智慧的迂回策略叫做诱导。

所谓诱导,就是有次序地、耐心地诱发、引导对方思考,让人真正想通、弄懂。很多人都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与人说理,须使人心中点头。”而诱导,正能帮你这个忙。诱导说理,心平气和,步步引导,耐心商讨,此种方式让别人易于接受,易于“心中点头”。

如果在说服过程中,说服的一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先点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暂使对方产生优越感,然后再提出相应的要求,那么对方就很容易接受。登山之路,迂回曲折,多绕一点路,却能顺利到达山顶。以诱导技巧说理,尽管多费一点口舌,但能使对方心悦诚服,这些口舌费得有价值。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如果你向人请托,就应由小到大、由微而著、由浅及深、由轻加重逐步深入诱导才是。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一定会遭受对方的断然拒绝。求人办事时迂回诱导,一点一点引导别人接受你的请求,其技巧的关键在“诱”字,立足在“导”字。要诱得巧妙,导得自然。

在使用诱导的手段时,通常要为自己的诱导事先设计好步骤,要既有总体设计,又有分步计划。每一步怎样诱导,怎样发问,事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做到胸有成“话”。这样,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最后矛盾突现,诱使对方在无法解决的矛盾面前自我否定。

俄国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象征着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队攻占了。当时,俄国的农民们打着火把叫嚷,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将皇宫付之一炬,以泄他们心中对沙皇的仇恨。一些工作人员做过劝说,但都无济于事。

列宁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赶到现场,在面对那些义愤填膺的农民时,很恳切地说:“农民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你们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看可不可以呢?”

农民们听了这话,认为列宁并不反对他们烧,于是便答应了列宁的请求。列宁用很平和的语调问大家:“原来是谁住在这座房子里?”

农民们大声地回答:“是沙皇统治者。”列宁点了点头,又问:“那它又是谁修建起来的?”

农民们坚定地说:“是我们人民群众。”列宁再问:“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你们说,可不可以呀?”

农民们点点头。这时,列宁微笑着再问:“那这座皇宫还烧吗?”“不烧了!”农民们齐声答道。就这样,皇宫被保住了。

面对激愤的群众,列宁用五句循循善诱的问话平息了群众的愤怒,保住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他采取的步骤是,首先,理解和赞同群众的观点,这样可以争取到引导群众的时间和机会;其次,正本清源,使农民们懂得皇宫原来是沙皇统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人民群众,如今从沙皇手中夺过来回归人民群众,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点了点头。最后一问是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让农民们明确表态“皇宫不烧了”,从而达到了目的。

诱导除了需要有清晰明了的步骤、计划外,还要有明确的说明目的,所有诱导的话语有的放矢,所有诱导内容要紧紧地为总目的服务。这种有目的的诱导往往能收到较好的劝说效果。

某人家里来了贵客,父亲叫儿子去附近商店买一瓶五粮液。待酒买回,父亲发现酒是假货。于是便把酒揣在怀里,去了小店。

这位父亲不急于兴师问罪,而是让店主拿过一瓶五粮液来,仔细看了很久,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年头假货太多了。不知道这瓶酒是不是假的!”店主说:“你放心,我这店里绝对没有假货!”这位父亲依旧叹息:“唉,我上次在市中心一家店铺里买了一瓶。店主也向我打包票说绝对不是假的。谁知打开来一品,你猜是什么,是两块五一斤的二锅头掺的水。”

“你怎么不去找他。”店主说。父亲苦着脸说:“已经过了好几天,打开瓶喝时才发现的,太晚了,这时去找他,他会认账吗?”店主惋惜道:“你当时发觉就好了,他敢不认账?”

“要是当时发觉他不认账,我又能怎么办呢?”父亲认真请教。店主指教说:“找工商局去呀!人赃俱在,他敢不认账,还不让工商局罚垮他。他敢不退吗?”

见时机已到,这位父亲朝躲在一边的儿子一招手,从怀中取出那瓶假五粮液来:“那好!你看该咋办吧!”

这位父亲在这里使用诱导的手法,达到了一种“请君入瓮”的效果。在整个诱导过程中,这位父亲的所有语言都在为诱导的目的服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把握住诱导的方向。

总之,说服的过程是说服者对被说服者攻心的过程,也是被说服者心理渐变的过程。运用“逐渐递进”的说服技巧,从理论上讲,符合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从实践中看,只要运用得恰当巧妙,就能取得理想的说服效果。

有时直说容易让对方产生抵触心理,所以,不妨从侧面打开缺口。

在诱导地说服别人时,需要对别人的反应进行预判。然后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做出不同的诱导,使自己的诱导不变成“哑炮”,一个人唱独角戏。

有一个记者想采访某明星,通常,明星即便不情愿,也都会和记者聊上几句。可是这一次,刚开始交谈对方就拒绝了他,谈话陷入了僵局。记者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对于这种“意外”,记者事先还是有心理准备。

记者:您误会了,我不是想采访您。

明星:那么,你要做什么?

记者:我只是想向您转达祝福,您看我手中这些信,都是喜欢您的粉丝写给您的,这些信中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向您祝福。

明星:他们真让我感动。

记者:那么,我能不能代表他们问您几个问题?明星:当然可以。

记者聪明地绕开了对方不愿触及的话题,以自己的诚恳争取和对方说话的机会,打动对方,转过了山路十八道弯,诱导明星再回到起点,以话套话,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除了种种的技巧之外,诱导能否成功还在于你是否诚恳。诚恳地说话,不讽刺,不挖苦,这样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

美国费城电气公司的推销员威伯到一个州的乡村去推销电,他叫开了一个农家的门,户主是一位老太太。她一开门见是电气公司的人。就猛地把门关上。威伯再次叫门,门勉强开了一条缝。威伯说:“很抱歉,打扰您了。我知道您对电不感兴趣,所以这一次登门并不是来向您推销的,而是来向您买些鸡蛋。”老太太消除了一些戒意,把门开大了一点,探出头,用怀疑的目光望着威伯。威伯继续说:“我看见您喂的明尼克鸡种很漂亮,想买一打新鲜的鸡蛋带回城。”接着充满诚意地说:“我的来航鸡下的蛋是白色的,做的蛋糕不好看,所以,我的太太就要我来买些棕色的蛋。”这时候,老太太从门里走出来,态度比以前温和了许多,并且和他聊起了鸡蛋的事,威伯指着院子里的牛棚说:“太太,我敢打赌,您养的鸡肯定比您丈夫养的牛赚钱多。”老太太被说得心花怒放。长期以来,她丈夫不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她把威伯视为知己,并高兴地把他带到鸡舍参观。威伯一边参观,一边赞扬老太太的养鸡经验,并说:“您的鸡舍,如果能用电灯照射,鸡的产蛋量肯定还会增多。”老太太似乎不那么反感了,反问威伯用电是否合算。威伯给了她圆满的回答。两个星期后,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来的用电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