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看就懂的博弈论
45081000000036

第36章 爱情中的博弈术——谁是与你共度一生的人(2)

造成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那些对钻石王老五向往已久的追慕者们相互之间以及和钻石王老五之间都不能沟通信息。钻石王老五的追慕者会认为这么优秀的人,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更好的人去追求他,于是长叹一声,转而追求其他人去了。而其他更好的人有可能也会转念一想:这么优秀的人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更年轻、更漂亮的女孩去追求他。而这些想追求钻石王老五的人相互之间都不能互通信息,也不了解钻石王老五的尴尬处境和真实想法,结果每个想追求他的人都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决定是否要去追求他。由于大家都预期追求他一定是极高的门槛,最后造成大家都退缩不前。在这个困惑中,大家只观察到了钻石王老五的优势,只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根本不知道其他任何信息。最后每个人都相信追求钻石王老五的代价将是很高的,因而大家都不采取行动。最后反而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懵懵懂懂的女孩追到了钻石王老五。而鲜花插在牛粪上与此有很大的相似。

假设有三个人,A是一朵“鲜花”,B是一位“俊男”,c是一堆“牛粪”。现在是,B和c同时在追A,而“俊男”B在追求“鲜花”A的同时,也有几个很不错的女孩子在追求他。但“牛粪”c由于相貌差,没有美女愿追。假定“鲜花”A对“俊男”B也是颇有好感的,但由于年轻貌美,追求者众多,她选择伴侣的标准也就与众不同,看谁追她更具有耐心,找一个更爱她的人做老公,因为她想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做伴侣。

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则,如果博弈的参与者都是十分理性的,因为人的理性因素的存在,参与者就会下意识地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方案。现在的情况是,由于“牛粪”C没有人追自己,所以他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反倒可以全心全意地去追那朵“鲜花”A。追到了,他的人生目的也就实现了一半,当然,就算没有追到,他也没有什么损失。但“俊男”B可就不行,因为在他追“鲜花”A的时候,也有几个女孩在追他。所以,如果他追不到“鲜花”A,也就意味着“满盘皆输”,因为追他的几个靓妹恐怕也就没有了。所以“俊男”B追“鲜花”A的风险要比“牛粪”C的风险大很多。

也正因此,“牛粪”C在追“鲜花”A的过程中就会没有后顾之忧,一往直前,如果追得到,则其受益将无穷的大。相反,“俊男”B在追“鲜花”A的过程中就没有“牛粪”C积极了。因为一方面,在他追“鲜花”A的同时,还有靓妹在追他,在“俊男”B经过艰苦的追求“鲜花”A后,迟迟不见回应时,“俊男”B会考虑:究竟“鲜花”A是怎样想的?会不会答应他?如果追不到,那会不会失去靓妹……假如“俊男”B选择伴侣的标准是,如果不能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做伴侣,那么就找一个爱他的人做老婆。在这种情况下,“俊男”B最优的选择结果,当然就是选择追他的靓妹。也因此,他要两线作战,既要不断地去追“鲜花”A,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好和那些靓妹的关系,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自己鸡飞蛋打,因为如果追不上“鲜花”A,起码也不会失去追他的靓妹。

在这种情况下,“鲜花”A心里就会作出这样的判断:“牛粪”C更爱她,“牛粪”c更能给她终生幸福,如果自己嫁给他,虽然“牛粪”臭点,但这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鲜花”在“牛粪”的滋补下会变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而“俊男’’看起来有点花花心肠不太可靠他就像一个“花瓶”一样,如果自己嫁给他,虽然“鲜花”放在“花瓶”里风光无限,但“鲜花”也会因为缺少滋养而缺少营养,以至于慢慢枯萎,这样,自己这朵“鲜花”也就难免会被扔掉。相比之下,“鲜花”还是插在“牛粪”上更安全。

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鲜花”A的心里或许会有些遗憾,但幸福要远远比表面好看本身重要,所以“鲜花”A就会宁愿选择一个爱她的“牛粪”老公,也不要一个中看不中用、今天朝西明日朝东的“花瓶”做老公。这样看来,其实“鲜花插牛粪”的现象也是符合理性人的选择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执子之手,子在哪里

当人们面对选择时,决策的核心并不在于结果的最优,而是决策过程的最优化,只要策略合理,其结果一般也不会太差。

伴侣的选择差不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它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能否选择一个好老公影响到女性一生的命运。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选择伴侣呢?

假设F是一位想要结婚的女性,但是她还没有找到最好的结婚对象。这时,F的社交圈里有100个可以选择的单身男子都对她有意,她可以从中选择最好的一位作为自己的结婚对象,但这显而易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个游戏有一个严格的规定,那就是F与每个人只能约会一次,而且必须当场作出放弃与否的决定,一旦她选择了其中一个作为结婚对象,她就没有机会再参加其他人的约会了。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限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合理的,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F左挑右选的时候很可能她中意的那个他已经成为别人的新郎。所以,F必须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也许有人会说,在这个游戏规则下,她还能找到理想的伴侣吗?其实,只要她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够得到不错的结果。毕竟在这个过程中决定事件最终结果的是她所采取的策略,而不是像买彩票那样要靠运气。那么,在这种既定的规则下,F要怎样做才能找到理想对象呢?

毫无疑问的是,F不应该选择遇到的第一个人,因为她要想在100个人中选择到最合适的人的概率可以说是相当渺茫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与自己遇见的第一个人仓促走进婚姻却又因此而终生悔恨的人并不少见。可以说,那种一开始就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的策略显然是最不利的策略。所以对于第一次约会,就算F碰到的这个人真的很优秀,她也要忍痛割爱,因为她不知道在这100人当中,他到底处在什么位置。

那么,F是不是就应该一挑再挑,直到最后一个?答案也是否定的。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三个徒弟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找到一个理想的爱人。苏格拉底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对三个徒弟说:“我让你们去做一件事,做完这件事你们就明白了,这件事是你们三个人分别在这个麦垄走一趟,不准后退,要一直从这头走到那头,而且必须坚持走完全程。同时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摘一个你自己认为是最好最大的麦穗,记住,只能摘一个,彼此之间不能更换。”

第一个徒弟先走了过去,他一走进去就看到一个又大又好的麦穗,便把这个麦穗摘下来拿在手里。但当他继续走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前面还有很多麦穗比自己手中的还要大还要好,但为时已晚了,他既不能换也不能回头了,只好硬着头皮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徒弟吸取了第一个徒弟的教训,他走的时候东看看西看看,他觉得最好的一定在后面。一路上他边走边看,认真挑选,结果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尽头。这时,他已经没有选择了,只好顺手在身边的麦穗里找了一个看上去勉强可以的麦穗结束了全程。

第三个徒弟吸取前两个徒弟的经验和教训,他先走了一小段路观察了一下麦穗,进而将麦穗分成上、中、下三等。最后,他从上等麦穗的那一类里找了一个最好最大的麦穗,虽然它不一定是整块地里最好最大的一个,但在他看来它已经是他能选择的最好最大的一个了。于是,他拿着这个麦穗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为什么得出摘到最好的麦穗的徒弟的策略成功概率是1/3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经过冷静地比较和分析,选择下一个高于他们全体的那一个所失去的最佳选择的风险仅仅是大约1/3,而同时他还有大约1/3的机会在所有的麦穗中挑中最想要的那一个。同样的道理,当F在100个人当中挑选自己的结婚伴侣时,已经拥有1/3的机会几乎是最好的结果。

因此,F不应该等得太久,千挑万选,甚至等到约会了100次也没有找到最好的那个。如果她把这作为唯一目标,就很可能得不偿失。因为当人们面对选择时,决策的核心并不在于结果的最优,而是决策过程的最优化,只要策略合理,其结果一般也不会太差。

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前面的一组人作为试验对象后如果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你就可以考虑嫁给他了,而你要做的就是在前面一组人当中获取经验,作为评估下面一组人的基础。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爱情、工作上的选择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最佳答案”永远都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与其纠缠不清,还不如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尽可能抓住一个适合自己的结果。

麦琪的礼物是否成了无用之物

在爱情里,当彼此都无私地为对方着想的时候,爱情往往能够走得更远,双方也都能享受到幸福的感觉,而这也正是爱情存在的根源。

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新婚不久的吉姆和德拉贫困潦倒,他们除了德拉美丽的金发和吉姆的祖传金表外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但他们彼此深爱,关心对方甚过关心自己。

在圣诞前夕,他们都想送给对方一件礼物,送给对方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