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大师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人生总是有高低起伏,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输与赢、顺与逆,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就是平和心态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不会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始终能够享受宁静的生活。
1.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大事难事看但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李叔同
他是清末一个天津进士的幼子,一个津门富翁的公子,一个戊戌变法的响应者,一个同盟会战士。然而戊戌变法失败了,辛亥革命也同样失败了。他也是一个名重一代的才子,二十文章惊海内,有诗词书画辉映河山的动人心曲。他同样是一个艺倾当时的大匠,把西方戏剧、绘画、音乐介绍给中华民族,正如春柳萌芽,又终成参天大树。一个性情如家境一样灿烂的情种,走马章台,醉卧平康;在天津已有了原配妻子,留学日本又有了一个爱人。他是一个心地如艺术一样纯洁的赤子,诗情留于天地,色彩炫丽人间,旋律委婉柔肠。有上好的家境,有极好的天资,任时代风雨飘摇,任家道江河日下,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常言道:“乱世造英雄”,他就是李叔同。
在历经俗世的风雨,饱受百劫之后,终于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当了和尚,时年三十九岁。从此那个风流少年的李叔同走了,他抛弃了一切,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遁入空门。迎来的是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的弘一大师。
正如他的学生丰子恺先生所说,他的出家让他进入了自己人生的第三阶段,就是所说的“爬上三层楼”的阶段。出家后他即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受戒后持律极严,完全按照南山律宗的戒规:不作主持,不开大座,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午不食,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或如好友夏丏尊所形容的,从“翩翩浊世佳公子”,一变而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这种变化,在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在心理上难以承受。而李叔同却以平常心澹定自然地完成转化,他从留学生、而艺术教育家、最后成为律宗高僧的弘一大师,其为人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典型。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从艺术家到禅师,这中间的跨度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跨越,但是李叔同做到了,而李叔同本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断绝尘缘,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如他所说: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我们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领悟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心境。
在1925年秋天,由于发生战事,此时的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被迫滞留在宁波,在好友夏丏尊先生住所留了数日。夏先生发现,弘一法师所用的餐只有一碗白米饭、一道素菜和一杯白开水而已,对于如此清贫的生活,夏丏尊实在于心不忍,便说道:“一碟腌萝卜,你就不觉得太咸吗?”弘一禅师答道:“咸有咸的滋味。”夏先生又问道:“水中不添茶叶,不会觉得太淡吗?”弘一禅师又答道:“淡有淡的味道。”
“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味道。”如此简单到极致的回答,在弘一禅师的话中却也深刻到极致。在他的眼中,世间的一切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百衲衣、破卷席和旧毛巾是一样的,青菜、萝卜和白开水是一样的,无论咸也好、淡也好,都能够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保持一颗平和心,才是我们最应该体会到的。
人只有在逢到大事和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吃他担负责任的勇气;只有在遇到逆境的时候,才能看出他的胸襟和气度;而逢到喜怒的事时,则可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众人同行同止时,也可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和认识。一个拥有平和心态的人,在面临逆境时不会怨天尤人,既能接受顺境,也能接受逆境;无论是顺境或逆境,都有博大的胸怀和气度,显示出“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这样的人,是值得十分信赖的人。
宋朝的云门慧开禅师曾留下一首传诵千古的关于四季的诗偈《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生一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利有弊,没有哪一个阶段堪称完美。是喜是怒,凭借的全是我们的心境,喜怒最易使人心动而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喜要能不得意忘形,怒要能明白事理,所以有涵养的人往往不易为喜怒所动。对于生活中的万般变化,真正有识见的人心中自有取舍,而不会盲目地追随。
佛家讲:万事自有因果。与其负担,不如放下。
2.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李叔同
中国曾有这样一句俗语:“知足常乐。”孟子也曾说过:“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与此同时,他的话语“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也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曾说到:“祸莫大于不知足。”因此,要保持一种淡化利欲之心的境界,我们就要懂得“知足”,明确“知止”。
“布衣桑饭,可乐终生”可以说是弘一大师一生的意愿。在《李叔同说佛》一书中他曾经告诫青年佛徒要注意“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他浪费。
“诸位可晓的,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时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历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零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正如老子所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生活是否安逸,并不于物质层面是否奢华,而是在与我们的一种心境。如果我们也能像李叔同那样以一颗淡泊的心看待拥有的一切,时时刻刻都懂得知足,懂得“惜福”,那么幸福也会处处陪伴着我们。
但现实中总是有很多人无法摆脱心理的那个魔咒,他们不知道,贪婪就是一个驻扎在我们心里的恶魔,如果我们不能够安贫乐道,那么我们就会被贪婪所吞噬。在《诗经·大雅》中有一条古训:贪人败类。借伊索的话来解释就是:“有些人因为贪婪,总是想得到更多的东西,结果到最后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去了。”
利欲之心人皆有之,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或义者,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必须适时自控,不可把一切看得太重。古人曰:“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欲望能够促进个人发展,但过于强烈的欲望却会酿成痛苦与不幸。因此,我们应该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只有保持知足常乐的心境,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一切,才能避免坠入自挖的坟墓之中。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人的欲望。
曾经,有一位商人想要购买一块土地来养老。他打听到说一位财主想要卖地,便决定到那里打听一下。他找到财主向财主打听到:“这块土地如何卖呢?”财主向他解析道:“只要交上10两银子,然后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候算起,直到夕阳落山,你能用步子圈出此地的多大地方,那些地便归你所有。但若回不到起点,你将得不到一寸土地。”
商人听后,自言自语地嘀咕道:“如果我在这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能够圈出很大一块土地?这种生意实在太划算了!”于是便不加思索地与财主签订了合约。
等到了第二天,当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的时候,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圈地运动”。到了中午,他回头望去,已经看不到出发的地方。这时候,他才不甘心地转弯,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着,心里暗想:不就是辛苦这一天么,并不算什么,以后就能享受到无限的欢悦了。
当贪心的商人再次回头看时,发现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刹那间他的心里十分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到起点的话,就意味着他将得不到方寸土地,并且还损失了十两银子,于是他拼劲权利的往起点赶去,结果,在离起点只有两步之遥的时候,他的身体因为过度劳累而筋疲力尽倒在地上,而当他倒下的时候,伸着的手刚好接触到起点的那条线。
尽管那块土地最终归他所有,但是,对于生命即将结束的商人而言,即使拥有那片偌大的土地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当欲望一旦膨胀起来,常人便无法对此加以控制。当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利欲之心时,它便成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如今,总有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请客送礼、走后门,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其实这都源于人们贪婪的内心。事实上,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乐趣,何必追逐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呢?只有淡化利欲之心,才能积极入世,超然出世。
3.放下既是收获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李叔同
《圣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降临世界的时候,手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时我的。’但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手是张开的,放佛在说:‘瞧啊,我什么都没有带走。’”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取舍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就和我们常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懂得取舍,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弘一大师在闭关修佛时曾说:“不可闲谈,不晤客人,不通信。凡一切事,尽可俟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舍掉闲谈,舍掉见客,舍掉与人通信,用留下的时间来闭关修炼、研究佛法,正是通过这种“舍”,弘一大师最后才因此取得了佛学上的大成就。
1937年,李叔同为厦门第一届运动大会写完会歌后,青岛湛山寺梦参法师奉住持倓虚法师之函就赶到了厦门,表示要请弘一大师前往青岛弘法。大师答应了,但他像是要履行他自己所谓的“改过迁善”的诺言,特有三约: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嘘。
当他赴青岛时,他带的东西很简单,只有一条被单,一顶帐子,几件破了又补的衣服,以及几本重要的律学著作而已。就连他住的舱房,也是会泉老法师怕他路上太辛苦而暗中代定。
关于弘一大师在湛山寺的情况,有一件事不得不说。因为当闻听李叔同来到青岛时,当时的市长大人沈鸿烈等政要慕名拜访,三请不赴席,最后回赠四句诗交给来人。倓虚法师记录的四句诗是这样的:“昨日曾将今日期,短榻危坐静思维。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尽管这件事情并不大,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中看出李叔同“不为外物所动”的虚静人生观。很多时候,人们放不下那些功名利禄、声色犬马,最终为之所累,何为?佛家云:“勘破、放下、自在。”一个人只有经历了漫长的人生跋涉后,才最终明白生命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获得,而在于放下。
生活中,当我们不堪生活的负荷,需要解脱的时候,不妨学会“放下”。许由不接受尧的让位,跑到淇水边洗耳朵,是放下;屈原遗世独立,“众人皆醉我独醒”,披发行吟,投身汨罗江,是放下;范蠡功成身退,隐姓埋名,携带西施,泛舟西湖,是放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解甲归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放下;李叔同从贵胄公子到云水高僧,弃绝繁华,割舍妻子,从此,青灯伴佛眠,不问身外事,是放下……在舍得之间,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放不下。我们对功名利禄放不下,所以总有买官、贪官;我们对金银富贵放不下,所以出现盗窃、受贿;我们对爱情婚姻放不下,所以产生了爱恨情仇。我们总是背着各种各样的包袱行走在人世间,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舍不得,放不下,我们也收获不到。
有一个和尚,身着破衣芒鞋,云游四方,立志要当一名得道高僧。当他去化缘的时候,因为身上总是背着一个口袋,所以被人们叫做“布袋和尚”。因为有一个口袋,别人以为里面放的是他用的、吃的,所以一见口袋小了就一直不停地供养。后来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出门化缘。
这一天,和尚像往常一样外出化缘,化得了两大袋满满的食物。在回去的路上,因为不带太重,就在路旁歇息打盹。茫然中,他仿若听到有人对他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他猛然惊醒,细心一想:我左边背一个布袋,右边背一个布袋,这么多东西缚住自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不放下呢?如果能够全部放下,不是很轻松很自在吗?于是,他丢掉了两个布袋,幡然顿悟,就此得道。
放不下种子,何以来参天大树?放不下烦恼,何来灵台清凉?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心灵的学问。弘一大师曾说:“出家人的生活在人们看来都是相对清苦的,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们并不会认为苦,而是把苦当成乐,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生活中诸多选择时非常沉重的,因为我们做出一种选择,在得到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放弃、舍弃一些别的东西,一旦放弃,往往就意味着不再拥有。但世事本就如此,学不会放下,那么就得不到收获。保持一个平和心,学会放下,方可有成。
4.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李叔同
禅语里讲: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本来就是自然的,成功是自然的,所以不要欢喜过度;失败也是自然的,因此也不要伤心过度。自处时超脱,待人时和蔼,无事时做的住,有事时不慌乱,得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失意时顺其自然。
晚年的弘一大师在谈到自己时,总是变现的很谦虚,他说自己近来依旧喜欢那些记载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一类的书。他经常会静下心来来省察自己,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像原来的自己了。弘一大师希望自己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够做一个改过迁善的好人。
他在为自己闽南之行总结的时候曾经说过:“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一切事情,成功的却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欠缺。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