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45087300000025

第25章 历练做事之巧——明见万里,事半功倍(4)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坎坷与曲折,面对生活的艰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许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任何唠叨、埋怨和逃避都不能使我们躲过生活给予我们的困苦,只有积极去面对,认真去做事,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无论怎样,现实永远都是现实,我们能做的只有认真面对现实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既不要好高骛远,沉浸在幻想中的未来美好生活里,也不要因对现实的恐惧而无所事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9.道德比能力更重要

有识量无品格,不足以砥柱中流,犹无识量也。

——李叔同

“识量”即是一个人的才学,也就是人的能力;“品格”就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李叔同是有才能而没有道德的人,不能成为中流砥柱。李叔同的论断和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在选拔人才上的标准是一样的。历史上大多数的统治者都是重视一个人的德行超过一个人的能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才能是一个人的办事能力,如果一个人有才能,却没有道德,那么他的才能能否为我所用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能否把才能用来做好事更是难说。因此,统治者们宁愿选择那些道德高超而能力平平的人,起码这样的人诚实可靠,虽然不能做出什么丰功伟绩,却也不至于给自己添乱子。

南怀瑾先生曾经这样认为:有才无德入世很危险,不但危险了自己而且危险了世间,有德无才,可以出世修道,不能入世。所以一个人要才德两全很难。有才无德的人是不能入世的,因为他们入世的话,会用他们的才能做坏事,会伤害很多人,而他们最终也会因做坏事太多而难有好报。而有德无才的人也是不适合入世的,想要闯出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就,才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才能,就算道德再隆重也不能有所成就。入世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耽误自己的修养。因此,德才兼备的人才是能够成就大业的人。我们在平时不仅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道德的修养。

人们对于:“德”与“才”的讨论已经很多年了,大家也都明确了德才兼备是选才的标准。但是这个世上能够德才兼备的人毕竟是少数,那么这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到底是要重视德多一点,还是才多一点。李叔同的观点是德重于才,这是符合主流的思想,但也不是绝对的。认为德重于才,是采取了一种比较保守的态度。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也是能够做出大事的,关键是要看用人者懂不懂得驾驭这样的人,那些敢于冒险的人,他们就会选择有才的人,他们宁愿冒险一试,也不愿用那些高唱道德却无作为的人。秉持这种观点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会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因此,道德修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也是比较欢迎那些道德隆重的人。有道德的人即使不能以一己之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凭借道德也可以教化他人,最起码不至于危害社会;而那些有才无德的人,他们能否把自己的才能用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不好说的,若是他们把才能用来危害社会,那么他们对社会的危害就非常大了。这些人以牺牲别人为代价,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才能越大,对人造成的危害就越大。若是一个国家让这样的人掌管,那么很有可能将国家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

北宋的蔡京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但是同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只因他奸诈,因此“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中的蔡被人改成了蔡邕。

蔡京的蔡的书法自成一格,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不如蔡京。据说有一年夏天,有两个人给他扇扇子,蔡京就在那把扇子上题了杜甫的两句诗。没过几天,那两个人都变得阔绰了。原来那把题字的扇子被一位亲王花两万钱买走了。这个亲王就是后来的宋徽宗。宋徽宗自己就酷爱书法。对同是大书法家的蔡京自然是另眼相看。

蔡京贪得无厌,祸国殃民,朝中多次发起反蔡风潮,徽宗虽迫于情势,不得不将其降黜或外放,以抚民意,但总是很快就官复原职。20年的时间里,蔡京四起四落,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依然受到宋徽宗的重用。

金国灭北宋时,80岁的蔡京亦被充军。在其充军发配的一路之上,百姓不卖给他一汤一饭,以致活活饿死。死后也没有棺木,被埋进了专门收葬无家可归者的漏泽园中。

南宋的秦桧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在模仿宋徽宗的字体的同时,自创了一种自己的字体,这种字体就是后来的宋体字,只因他是奸臣,人们才把宋体字称为“宋体字”,而没有用他的名字命名。

在注重道德修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才能的培养,毕竟要在社会立足还是要靠才能作为支撑的。如果我们立志要成就大事,就一定要锻炼自己的才能。;历史上有些皇帝在道德上虽然没有什么不是之处,但是缺乏才能,结果成为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他的才华是在诗词上,而不是在政治上,因此他不适合做皇帝,做皇帝也就成了他最大的悲哀。蜀后主刘禅虽然没有才华,但是德行上无亏,但最终还是难免亡国。对于这些没有才能的人,我们最多也就是长叹一声,却也无可奈何。然而,对于那些没有道德,把才能用在为自己谋私利上的人,我们却是打心眼里恨他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德也是比才能更重要的。

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也就是说才能是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重要保证,而品德高超却是才能的师傅。只有在道德的辅助下,才能才能发挥作用。人的道德只有好坏之分。一个有才能的人,在好的道德的指引下,就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在坏的道德的指引下,则会走上邪路,危害社会。

道德比才能重要。而道德只有好坏之分。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的自然是好事,一个品德低劣的人,自然做的是坏事。没有高尚道德的人是绝对不能有所成就的。而才能则不一样,才能有大小之分,我们可以依据自己才能的大小,做出不等的成就。这样即使我们不能名垂千古,也不至于遗臭万年。因此,我们在加强自身才能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养成良好的品德,否则再大的才能也不能成为成事的资本。

10.勤为成事之本

甘淡泊,忍疲劳,精勤禅诵。夜寐夙兴,虽剧病临危,亦不懈废,诚有古风。

——李叔同

李叔同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却能够成为一代宗师,凭借的是什么。李李叔同这句话已经告诉了我们。看看李叔同每天都在干什么:甘于淡泊,忍住疲惫,不停地诵读佛经。晚睡早起,即使大病要死的死后也没有丝毫懈怠废弛。有了这种精神,李叔同怎会不成为一代宗师。李叔同的作为概括成一个字就是:“勤”。勤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当我们选择了自己要走的道路之后,就要勇敢地走下去,不能有丝毫懈怠。只有不断地努力,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最终成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能够恒久存在,都是因为他不停地在动,更何况我们人呢?我们也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不间断地补充知识,才能不断进步。若是我们有丝毫松懈,就会落后于人。因此说,勤为成事之本。世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我们没有“勤奋”的精神,我们的目标就永远不能实现。

李叔同先生不受任何事情的影响始终坚持修习佛法,终成一代大师,我们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当我们立下目标之后,就要鼓足勇气,无论有多么疲惫,无论有什么事情发生,都不要让它成为我们的障碍。世上的事情必然是要经历很多挫折与困难的,我们必须以“勤”字来对抗挫折、战胜挫折,坚定地走下去。

晋朝人车胤本是富家子弟,锦衣玉食。但是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但是出身富贵之家的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逆境中自强不息,逆风起舞。

车胤非常喜欢读书,尽管家里很贫穷,他也没有忘记读书。白天的时候,他要出去帮人干活赚钱,只能晚上读书。但是他家里很穷,根本点不起油灯。于是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车胤就这样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

时间最能消磨人的意志,很多时候我们确立了自己的目标,也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长时间看不到效果往往会使得我们丧失前进的动力,这个时候,“勤”就会慢慢离我们远去,懒惰的思想就会悄然滋生。

懒惰是人的天性,我们必要要靠自己的意志去克服懒惰的思想。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冉求说自己不是不想学习孔子的知识,但是自己能力不足。事实上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不变的真理。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懒惰的,因此,我们会以自己天资不够为借口来逃避所要做的事情。世上每个人的智商都是相当的,之所以人与人之间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就是因为有的人勤奋,有的人努力。

清朝末年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是个天资并不聪颖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努力地去读书。有一天,一个小偷到曾国藩家里去偷东西,发现曾国藩在读书。于是小偷就在房梁上等待曾国藩读完书睡觉之后再偷。但是,曾国藩把一篇文章来来回回读了很多遍都没有背下来。

就这样,小偷等了两个时辰。他看到曾国藩还在读那一篇文章,实在忍不住了,就从房梁上跳了下来,当着曾国藩的面把刚才那篇文章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显然,那个小偷的资质比曾国藩要强,但是,那个小偷始终是小偷,一直名不见经传,而曾国藩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终于出人头地,成为晚清时期的重臣之一。

勤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我们之所以会裹足不前,就是因为我们太懒惰,因而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非常困难。人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够勤奋努力,就能逐渐累积,成功也就会在不院的地方等着我们。这就像赶路一样,我们所要到达的目标事实上离我们不远,只因为我们懒惰,总是一路走走停停,结果在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还是没能到达终点。相反,一个人即使是天资不够聪颖,也就是说赶路的速度很慢,但是只要是他够勤奋,能够抓紧时间,那么他也是能够提前感到终点的。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也不能算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当年他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但是童第周没有气馁,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别人,于是他每天晚上放学之后都在路灯下学习,这在当时还曾经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他们都认为童第周是在谈恋爱。直到数学老师发现之后,这种谣传才消失。童第周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各科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到了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已经是全校第一名。

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天资聪颖的人,如果不勤奋也会输给天资愚笨但去够勤奋的人。我们这些人不能算天资聪颖,但是也不能算是愚笨,千万不能再重复兔子的悲剧。《羊皮卷》上有这么一段话:“从今往后,我承认每天的奋斗就像对参天大树的一次砍击,头几刀可能了无痕迹。每一击看似微不足道,然而,累积起来,巨树终会倒下。这恰如我今天的努力。”我们的努力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到任何成果,我们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要知道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量变向质变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之所以暂时看不到成果,是因为我们的努力还不够,还没有到能够出现质变的地步。只要我们继续勤奋努力,相信总有一天能够看到成功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