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45087300000035

第35章 历练成佛之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3)

中国为何都比较尊崇儒家思想?原因就在这里。儒家思想讲究积极入世,也就是救国兴邦。即使在危难关头,儒家士子们也不逃避。这种挽救国家民族的精神是最为人们所尊崇的。孔子就非常反对“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观念。越是在危难时刻,越是在动乱年达,我们越是要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时候能够站出来,担负起挽救国家个民族危亡的责任的人,就一定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佛家的修行也不是超然于物外的,只有在现实的社会中经过历练的人,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修行的深浅。关心国家命运,挽救民族危亡,这所积的功德,比说法要大得多。

以出家人不问红尘之事来推卸责任的人,必然是没有修为的人。真正有修养的人是要不断在世俗中锻炼自己的。很多人在国难时刻都想着明哲保身。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乱世之中,能够苟延残喘已属不易。”事实上这种人是没有骨气的。如果人人都以此为理由,试图逃避国难,那么谁来解救民族危难。如果国家和民族灭亡了,这些人又将如何自处,须知“覆巢之下无完卵。”

很多人都向往隐士们的生活,他们隐居于世外,不沾惹红尘,专心修行,以期达到大成。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这只能在和平的年代里进行。国难当头的时刻,谁也不能去当隐士。如果人人都隐居起来,谁来普度众生,谁来解救人民的危难。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生逢乱世,为了救国救民,勇敢地站出来,无论是否能够成功,这种人都是值得人们敬仰的。

明朝末年的夏完淳年纪轻轻,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完淳与同县友人杜登春等组织“西南得朋会”(后改为“求社”),成为“几社”的后继。次年春,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完淳自称“江左少年”,上书40家乡坤,请举义兵为皇帝出力。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夏完淳年15,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谋义军领袖吴易军事,继续从事抗清复明活动。不久,太湖义军被包围消灭。夏完淳泅水脱险。

顺治四年春,明鲁王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遥授夏完淳为中书舍人。夏完淳写谢表,连同抗清复明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舟山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吴胜兆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夏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洪承畴,秉承清摄政王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

夏完淳避在嘉善岳父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松江,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清当局侦获逮捕。被押往南京处死。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爱国并不是忠于某一人,国家和民族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在面对异族的侵略时,我们要保卫的是我们一类的人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失去了国家个民族这颗大树的庇荫,谁也难以存活。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即使那些寺院、道观乃至庵堂都没能幸免,那些方外之人,在受到欺凌和压迫之后,他们也动了无名之火,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这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修行来得更加深刻。

出家人也要关心国家命运,更何况我们这些在社会中打拼的人。我们依靠国家和民族生存,我们就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将国家命运放在个人之前的表率。历史上的那些改革家们,他们就是看到了国家的弊端,想要振兴国家,才不避风险,主持改革运动的,商鞅、王安石都是我们的楷模。那些面对异族侵略,奋起抵抗的人,戚继光、秋瑾、张自忠等等都是我们的榜样。

7.为他人提一盏灯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李叔同

李叔同说:“临事须为别人想。”也就是说,我们在面临事情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从而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一件事情到底该不该做,我们不能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标准来判断,而应该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有一个盲人走路的时候总是提着一盏灯,人们很不解,就问他:“你什么也看不见,干什么还要提着一盏灯呢?”盲人笑笑说:“我虽然看不见,但是别人看得见啊!我为别人照亮了路,也可以减少别人撞到自己的机会啊。”盲人的做法是互惠互利的,在帮助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利益。

予人方便,予己方便,人与人之间就是要互助,才能生活的更加好。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利益纷争,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日趋复杂,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是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好处。就像做生意一样,以前做生意都是拼个你死我活,而现在的生意人则讲究双赢,自己盈利的同时,也给别人以利润空间,这样,大家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事业的发展。说到了这里,李叔同“临事须替别人想”的观点就非常有用了。如果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能考虑到别人,一心只为自己,那么难保做的事情不会伤害到别人。这样就会引发与他人的矛盾。反之,如果我们事事都考虑到了别人,那么我们做的事情不仅会给自己到来好处,也会给他人带来好处。这样就会让别人信赖自己,给予自己更多合作的机会,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

生活在这个世上,我们要学会为他人点一盏灯。人与人之间本来是亲密无间的,那种仅仅靠拢产生的巨大能量是难以想象的,人类就是靠着这种力量才得以生存下来的。然而,当人们不再那么需求彼此的时候,就开始变得自私自利,只想着为自己做事。这就在人与人之间造成了深深的裂痕。人们在遵循丛林法则,互相拼斗,闹个至死方休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这会让人类走向灭亡。只有学会为他人点一盏灯,做事多为他人考虑,人与人之间才能重新建立相互信赖,互相扶持的关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各取所需。若是我们每个人都想着索取,而不愿意付出,那么其结果就是谁也无法得到。

两只饥肠辘辘的老虎,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它们实在是已经熬不住了,于是决定拼着最后一口气,一起出来觅食。它们在森林里寻寻觅觅,终于发现了一只野猪。凭它们现在的体力,一个是绝对没有能力将野猪抓到的,于是他们两个一起扑向了野猪,一通撕咬之后,野猪终于被他们咬死。望着躺在底下的野猪,两只老虎都在盘算着同一个问题:这只野猪如果我一个吃,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但是如果两个一起吃,就坚持不了多久。现在觅食很难,决不能让它和我分食这只野猪。

两只老虎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他们始终僵持着,最终它们的力气在一点点地消失,直到死亡。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一奇特的景象。人们怎么也想不通,两只老虎会在一只肥大的野猪面前饿死。

秋天到了,到了丰收的季节,山里的果树每一棵都结满了果实。一只小刺猬在山里漫步,它走了很长时间,于是在一颗苹果树下休息。望着苹果树上又红又大的苹果,小刺猬垂涎三尺,但是它却够不到,只能吃那些掉树下的坏苹果。小刺猬心里老大不是滋味,它真的想尝尝新鲜的苹果是什么滋味。

这个时候,一只山羊走了过来,它看见小刺猬在怔怔地发呆,于是就问:“你在这干什么呢?”刺猬说:“我在想怎么能够够到树上新鲜的苹果。”山羊听了它的话之后想:“我也非常想吃苹果,但是如果我用角把苹果顶下来,还是会在地上摔坏的,该怎么办呢?”它们两个为望着苹果树一起发起了呆。

过了一会,小刺猬突然说:“我有办法了,你用你的角把苹果顶下来,我在下面接着不就行了。”山羊一听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它们俩就动起手来。结果它们两个都尝到了新鲜水果的滋味。

很多事情能否完成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如果我们愿意主动分一杯羹给别人,那么我们也可以喝到,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势必会因为争夺而倒翻在地。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恒定的,如果每个人都想得到,那么必然人人都得不到。得与失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我们在这里失去了,肯定会在其他地方找回来。如果我们愿意主动失去,那么我们的报偿则会比我们失去的要多得多。

人的美德莫过于在自己通过一扇门之后,主动将门打开,让其他人也进来。如果我们存有私心,将大门关闭,将其他所有的人都挡在门外,那么我们会发现门内的路崎岖难行,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己根本就无法行进。而当我们想要转身退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大门已经被别人在外面锁上。想要获得他人的帮助,首先就要有所付出。为他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前行的路,同时也点亮了自己的道路。

8.投以木桃,报以琼浆

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

——李叔同

佛家对因果的阐述是非常多的,不过说穿了也就是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李叔同认为因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明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挽救世道人心的最好办法。世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敢作恶,为非作歹,就是因为他们不怕早报应,他们信奉的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理论,因此,他们肆无忌惮。然而佛家讲的因果报应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一个人做了恶,也许不会得到现世报,但是早晚是会得到报应的。如果人人都能这样认为,那么世上作恶之人就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