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与人交往,信口开河,口无遮拦,一定会使对方难堪,甚至伤害到对方。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都是收不回来的,古人讲慎言,就是告诫我们说话一定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权衡利弊再开口。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常告诫信徒要忌恶语,他说:“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也就是说言语上的恶劣是佛教的教义中所不容许的,弘一法师在著作中曾经提到《华严经》,其中里面就将口出恶言当作佛教中的第六大恶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些事情,就算你亲眼看到了,也不要随便地说出来,有道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还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说不定就已经伤害到了别人。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下不来台。
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千万不要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或者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很骄傲,言行举止,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后来有一位朋友将他叫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语言说:“你从不肯尊重他人,事事自以为是,别人受了几次难堪后,谁还愿听你矜持夸耀的言论。你的朋友将一个个远离你。你再也不能从别人处获得学识与经验,而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是太有限了。”
富兰克林听了这番话后,很受感动,决心痛改前非。从那以后,他处处注意,言语行谦恭和婉,慎防损害别人的尊严和面子,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敌视,无人愿意与之交往的人,变为极受人们欢迎的成功人物。
说话不注意,只因一时口快就恶语伤人,不仅伤人面子,还会破坏朋友之间的感情,若本来就是不太熟悉的人,恐怕还会徒增怨恨。假如你心里藏不住事情,有什么要说出来,那么让别人一看,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口无遮拦,不可靠的人。也许你自己会觉得委屈,可是你表现的却是处处都毫无顾忌,那么你这样不仅会失去朋友,也会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
有一天晚上,戴尔?卡耐基参加一次宴会。宴席中,坐在戴尔?卡耐基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并引出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他错了,戴尔?卡耐基知道,且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出优越感,戴尔?卡耐基很讨嫌地纠正他。他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他自信确实如此!
那位先生坐在他右手边,戴尔?卡耐基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在卡耐基坐在他左手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戴尔?卡耐基和那位先生都同意向他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戴尔?卡耐基一下,然后说:“戴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回家的路上,戴尔?卡耐基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不给他留面子会使他喜欢你吗?
戴尔?卡耐基于是明白了自己的失误,从此都尽量让自己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
逞一时口头之快只会给自己树敌,人际交往的原则应该是永远避免跟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只有谦卑待人,才能得到友谊。但是,很多的人的口头之快,都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是看到或者想到的事情,都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看人下棋,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凡会下棋的人也喜欢看别人下棋。但要做到观棋不语,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因为有兴趣,就会“自作多情”地投入棋局之中,这么一投入,不说话怎么受得了?也许正因这样,在棋坛上才有了“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说法。要知道,在看人下棋时,一时嘴快,把看出的棋招说了出来,是最招人讨厌的。试想一下,谁喜欢在做一件事情时有人在一边指指点点地絮絮叨叨呢?自己的一时嘴快,无疑会刺伤别人的自尊心,这种招人厌恶的事我们自己为什么要做呢?
人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因此,当我们在与人闲谈戏谑时,说话一定要经过大脑的过滤,好好的琢磨一番再开口。切忌不该说的话最好一句都不要多说。若只为满足自己的一时口快而言行不慎,让别人下不了台,也会把自己的事情搞糟,是不礼貌的,也是不明智的。管好自己的嘴,做一个言出友善、话语暖人的人。
5.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李叔同
在《李叔同说佛》中曾提出一句话:“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就是指:“当我们在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够承受。在教诲别人行善的时候不要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是否能做到”。
生活中的沟通就是以和为贵。比如同事、朋友之间发生口角那么我们最先要相到的就是这是暂时的,终究还要言归于好。若是双方出现矛盾时,立马拉开架势恶语相向,什么短都敢揭,什么坏事都敢说,什么坏话都敢骂,这不叫留有余地,而叫自断后路。
当别人有过错事我们是应该责备,尤其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错误更加应该责备。如果一味地偏袒任其发展,那将后患无穷。但你在责备批评的同时也应掌握一个度,什么时候该严厉一些,什么时候该温和一些应该做到恰到好处。也就是说,在批评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到对方的感受,看对方是不是能够承受。
自古有这样一句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长期以来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扭曲成某种定义化了,因此才形成这种思维定式。人们总认为只有“逆耳”才为“忠言”,所以自古直言纳谏者得领导赏识少,被冷落者多。这样的人总认为自己只要一心为工作,一心为他人就是好的,但是从来都不讲究方法,说出来的话由于过于直白而让人不好接受。于是好心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惨遭失败。特别是那些臣子们,要知道那些身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并不是都能够听得进你的“逆耳忠言”。
商朝比干是大家都公认的忠臣,他因为不满纣王无道,冒着灭族的危险,多次向纣王进谏。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坚持?”
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
纣王又问:“何为大义?”
比干答道:“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
这番话让纣王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将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当我们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总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是为了他好,我是恨铁不成钢。但你要知道,铁也有铁的用处,如果满地都是钢,那也有可能使铁成为“奇货”而“可居”。
人与人之间情商上的差异,关键是在于他是否能正确把握批评别人时的度。《韩非子》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生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鳞则几矣!”简单的来说就是龙龙在温驯的时候,人可以骑在它的背上,但是在龙的咽喉下有一块逆生的鳞,如果有人触及那片逆鳞,那么龙必定会吃掉你。这正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攻击,如果我们仅以对方有错为借口就盛气凌人地斥责对方,让对方感到无地自容,那么你就应当当心了,说不定某一天对方就会找机会报这一箭之仇的。因此,即使对方的错误应该得到斥责时,也要给对方留一点退路,找一个台阶下。
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要想批评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甚至让对方感激和更喜欢你,最有效的是,用含蓄的方式,间接暗示对方,提醒其注意自己犯的错误。这比直接的教训和谩骂要高明得多。
有一天中午,查尔斯·斯科尔特在经过受他管理的美国钢铁公司的一家钢铁厂的时候,他看见几位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正好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
大概很多管理者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走上前去,指着那个大牌子说:“难道你们不识字吗?”,或者给予一顿严厉的批评和一定数额的罚款。
但是,斯科尔特是这样做的:他走向那些人,递给他们每个人一根雪茄,然后说:“各位,如果你们可以到外面去抽这些雪茄,我将感激不尽。”工人们立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一项规定,同时,他们也更加敬重斯科尔特了。
不管是批评还是指责,之所以会被人拒绝,大多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批评者不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他造成错误的原因,让当事者感到被批评的委屈;二是批评者采用了权威性方式,暗示当事人的行为笨拙或愚昧,从而引起当事者的反感。而聪明的人懂得如何巧妙的利用被批评者的心理,让批评也变得悦耳动听,深入人心。
我们责备别人的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对方接受,并改正错误。会说话的人不会义正词严的批评,而会巧妙的换一种含蓄的方式,让对方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自己的用意,愉快的接受。
6.轻言轻信,是非的传播者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李叔同
一代文豪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如果一件事不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就轻易地相信别人的话,又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评论,这是听话之人必须要禁忌的,道听途说的话我们不能就轻易的去相信并传播。
这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在佛家的理念中,慎言是持戒的第一要义。弘一大师十分的反感道听途说的人,对他来说,只有谨慎言行,不做是非的传播者,才谈得上修身悟道。在他给爱徒的信中,他曾经写道:“君在东言行谨慎,甚佳。交友不可勉强,宁无友,不可交寻常之友(或不尽然),虽无损于我,亦徒往来酬酢,作无谓之谈话,周旋消费力学之时间耳。门先生忠厚长者,可以为君之友人。”可见李叔同大事对弟子的要求也是要言行如一,谨慎言行。
《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道听而途说,得之弃也。”孔子认为:“从道路上听来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从道德作风来说是要不得的,是—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三人成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没有的事情,但是被大家口口相传,到最后就成了真的。所以说,大家公认的并不一定是他们实践得来的。不要在任何事情上觉得大家都承认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确的,只有当你亲自检验之后才能确定结果。
孔子的学生曾参住在郑国的时候,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说:“可不得了啦,曾参杀人了!”曾母起初并不信,只管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信。可是,等到第三个人来说同样的话时,她便立即起身而逃了。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诗说:“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那些拿着“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来制造紧张气氛的人,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我听说……”弄得人心惶惶。“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两个成语道尽了谣传的可怕,也说进了道听途说的传谣者的缺德。须知利舌如剑,道听途说,传播别人是非的人,正是以利舌来杀人。从古到今,伤在这种“道听途说”者的利舌下的人不知有多少,忠臣遭贬、名人蒙耻、夫妻反目、家庭破裂等等。尽管谁都知道“道听途说”来的消息不准确,可人们总是不能把住自己的好奇心,在面对谣言时,依然会想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结果害人又害己。
对于那些真正的智者来说,他们必定不会做这样的事。而且,即使无意间听到某些谣言,也断然不会再让它传到别人耳朵里,所谓“谣言止于己”,说的就是这样的人。有时候我们亲眼见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相,更何况那些道听途说呢?所以,做人不可轻言轻信,让谣言止于你这个“智者”。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一位这样的“智者”。一次,他的一位门生匆忙的跑来找他,一边跑一边兴奋的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不到的……”“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在告诉我这件事情之前,你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他的学生很茫然,不解地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继续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随即说道:“既然它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苏格拉底曾说:“不要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诽谤者的话。因为他不会是出自善意告诉你的,他既会揭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会同样地对待你。”所以不要对于那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产生兴趣,我们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轻信别人的话语,又轻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在别人眼中你也只不过是一个“道听途说”的传播者。道听途说的人,等于是把自己的快乐加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对于那些小道消息来说,它们甚至比真正的刀枪还可怕。因为它们可以伤害一个人于无形。如果你轻言轻信的传播了,你就成了受人利用的是非传播者。因此,当面对那些是非的时候,不妨你也拿这三把筛子筛一筛。
7.劝善之言当慎说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李叔同
何为曲木?指为弯曲的树木,而绳则指的是木工测量直线的墨线。弯曲不直的树木厌恶墨线,因为墨线可以暴露它的缺点;美玉藏在石头之间,经过开采能够凸显它的晶莹剔透,可是坚硬的石头却害怕开采,因为会触到它的痛处。同样,人的缺点就如同弯曲的树木,身藏美玉的是石头一样,会痛恨那些令他们责成向善之人。李叔同大师成说:“责善,切戒尽言”。意思就是该说的说了,点到为止即可,谁愿意被约束呢?否则,双方都不痛快。
在弘一大师的《格言别录》里,他曾经说道:“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意思就是劝人向善我们首先要看的是这个人的接受程度,还要尽到长善救失的责任。我们不能指责他的忌讳,更不能指责他的过失,不能针对个人,也不能太严肃,更不要长篇大论,重复唠叨。这是一个人在说话时应该谨记的六条要领,如果犯了其中一条,即使言论忠正,也不能算善于向人劝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