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历史优秀课例
45090400000023

第23章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教学设计示例】

一、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三大起义,使学生认识:在当时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发动武装起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勇于探索的斗争精神。以此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

2.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3.学法:

(1)注意中共在各次斗争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更加有利有力的斗争策略,不断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

(2)结合中国国情,认真学习和领会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学习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革命战争时期,争取战争的胜利是所有工作中的中心工作,其他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为其服务的。

4.解决办法:

(1)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及其对革命的推动。

引导学生认识到,1927年的三大起义、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探索。尽管斗争是曲折的,但就是这种曲折的斗争,才使毛泽东等逐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也正是因为这一理论来源于实践,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才使红军壮大,根据地增多,建立统一的苏维埃政权。根据地的反封建斗争、土地革命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2)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主要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理解。特别要强调它的理论、实践意义。

(3)关于土地革命路线。

应让学生了解认识到,土地革命路线是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反封建斗争、推动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而总结的政策、方针。它包括了党在土地革命进行中依靠谁、打击谁,要达到什么目标。

二、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吸取了什么教训?学生回答引入新课。

2.1927年,中国共产党为挽救中国革命,召开的八七会议有何意义?学生看书后领会、理解会议内容,回答教师的提问。

3.如何认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什么说它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补充。

4.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三次反围剿斗争中有何体现?

5.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剥削的因素吗?学生看书,理解认识的基础上回答,或许需要教师纠正。

【板书设计】

(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一、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秋收起义

4.广州起义

5.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教训

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1.根据地的扩大

2.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4.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