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历史优秀课例
45092000000004

第4章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教学建议】

一、教材地位分析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并列,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一场反封建斗争,而且,它更加广泛、深刻,因为它触及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连同他们的经济、政治利害息息相关。而尼德兰革命既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革命的成功同时宣告了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领域中的胜利。北方独立后,荷兰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对尼德兰革命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中的因果关系和追踪历史演变进程的能力。

(2)通过对尼德兰革命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对与尼德兰革命相关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地、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重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1)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另一场反封建斗争,其影响比文艺复兴更为广泛、深远。(2)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成果——荷兰,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重点的突破方案:

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讨论:(1)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教会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2)为什么早期资产阶级会反对天主教神学?反对天主教会的实质是什么?(3)西欧哪些阶层要求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5)宗教改革的意义。(6)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7)尼德兰革命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和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

【难点分析】

本节的难点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兰南北分裂的问题;尼德兰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高中学生追踪历史演变进程,理解历史中的因果关系的能力还较差,还不能较好地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这一原理认识历史。因此,在理解上述问题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难点的突破方案: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①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派、代表人物、宗旨及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②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国爆发③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④尼德兰革命中南北分道扬镳的原因何在等问题,使学生理解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兰南北分裂的问题以及尼德兰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有目的的自学本课内容。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采取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讲解的方式解决。

【教学设计示例】

(第四节)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重点:宗教改革的原因、影响;尼德兰革命的前因后果

难点: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兰南北分裂的问题;尼德兰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

教学手段:使用投影仪出示学习标准,引导学生自学的阅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文艺复兴的性质、作用

二、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教会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2)为什么早期资产阶级会反对天主教神学?反对天主教会的实质是什么?

(3)西欧哪些阶层要求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

(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5)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派、代表人物及其宗旨。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

(6)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国爆发?为什么当时进行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改革的形式?

(7)英、法宗教改革的特点以及意义

(8)英国国王为什么进行宗教改革,英国的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是什么?

(9)宗教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10)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11)编写尼德兰革命大事年表

(12)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

(13)尼德兰革命中南北分道扬镳的原因何在?

(14)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学生在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文主义者的观点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

在解决“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这一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路德教与加尔文教教义的不同入手。

关于“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尼德兰地区的主要矛盾;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与西班牙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入手。教派矛盾从根本上说是既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矛盾的反映。西班牙在尼德兰残酷地迫害新教徒的行为,不仅激化了宗教矛盾,也使民族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关于“尼德兰的分裂的原因”。应引导学生从尼德兰地区居民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南北方的宗教信仰、南北方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

三、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学习本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制定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加以引导、点拨和适当的讲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扩展资料】

宗教改革的背景

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由新兴资产阶级所发动,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强有力的响应,个别国家的君主大力支持,部分下级贵族也积极投入,对封建的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促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涌现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基督教新教派。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了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因此,“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破,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它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一、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异端”分子的挑战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这是针对西欧的情况作出的结论。中世纪西欧的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受天主教的神学思想统治,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获得解放,这是16世纪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灵魂救赎”。所谓“原罪”就是认为人类的祖先犯了罪,人一生下来就有罪,是带着罪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由于人有罪,在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中宣传说,是救世主耶稣的流血牺牲,才在上帝面前替人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都能得救,获得死后永生。这种原始教义经过历代神学家的延伸和发挥,逐渐发展成为中世纪的天主教神学体系。在灵魂救赎的问题上,新约《圣经》记载的使徒保罗的“因信称义”,强调个人内心信仰的作用,后来的神学家在个人信仰之外,又加上了参加神圣的宗教礼仪和行“善功”,即所谓的“圣礼得救”“善功赎罪”。圣礼有七种,又称七件圣事,其中最重要的是“洗礼”、“忏悔礼”和“圣餐礼”。“洗礼”是为洗刷掉人们生前所犯的罪过;“忏悔礼”是为使犯了罪而又愿意悔悟的人得到赦免;“圣餐礼”是共同吃面饼和喝葡萄酒,作为吃喝耶稣的身体和血液而和耶稣基督连成一体。至于“善功”,其内容可以由教会作任何解释,13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将善功论发展完善,规定为三个内容,即遵守《圣经》上记载的十条诫命;接受新约《福音书》上所说的基督的“劝勉”,实行禁欲,过贫穷和独身的生活;履行“圣礼”,它是使人获得上帝恩典的有效途径。人没有自救的能力,必须依靠上帝的恩典,如果没有上帝的恩典,绝无得救的可能。“圣礼”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人们的必不可少的媒介。而“圣礼”是必须由教士主持的,天主教会把“圣礼”说得越神圣越重要,教会在拯救人的灵魂上作用就越大,教徒也随之越受教会的支配。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权威就是靠帮助人们拯救灵魂而树立起来的。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只有占人口极少数的犹太人除外。因此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着密切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天主教会对广大群众施行了严密的精神统治。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精神统治甚至比公开的政治统治还要厉害,它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压迫,使群众不知不觉地屈服于教会的权威,也会置人于死地。

因此,天主教的神学思想常常遇到来自反对天主教正统教义的“异端”分子的攻击,首先发起挑战的是城市市民,而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先后成为群众反对封建神学体系和教会的先锋。市民的挑战突出表现为12、13世纪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异端”、14世纪英国的威克里夫运动和15世纪捷克的胡司运动。阿尔比派异端攻击天主教会组织,反对天主教的某些教义和仪式,不信来世,不信神职人员的权威。威克里夫也不承认神甫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坚持《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源泉,拒绝接受酒、饼是基督血肉之躯的化体说,并且提倡教士结婚等,得到市民的热烈支持,起来与教会对抗。威克里夫的许多主张后来传到捷克,被胡司所接受,广泛宣传,掀起了反教会的斗争。虽然“异端”分子都遭到无情的镇压,但是他们的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二、罗马教廷的控制和各国实现教会民族化的开始

在西欧封建制度鼎盛时期,天主教会是巨大的国际中心,是封建统治的堡垒,它是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的权力,当统一民族国家形成时,世俗君主和人民群众同教会的冲突不可避免。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最高统治机构是罗马教廷,由住在罗马的部分枢机主教、教士和法学家组成。它的首脑——教皇掌握行政大权,他颁布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驳回,天主教、主教等神职由他任免,僧侣也归他管辖。最高立法机关是总委员会,在教皇的监督下制定教规,教规只有通过教皇批准才能生效。教皇还掌握了天主教世界的财权,各国教会每年要把收入的一部分上缴罗马教廷,供教皇支配,教皇领地的上诉,是各国之间纠纷的仲裁人。为了对付“异端”分子,教皇成立了“异端裁判所”,分布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尤其是西班牙的异端裁判所以残酷镇压反对者闻名于世。

西欧各国的天主教会都直接受罗马教廷支配,是“国中之国”。天主教、主教、神甫和僧侣都不受当地政府管辖,拒绝向世俗政权效忠。教会的财产又享受免税特权。各国天主教会还设立法庭,不但审判犯罪的教士,而且也审理世俗教徒的某些案件。教室有权向各国派出特使,以监督他的训令在各国执行的情况。13世纪,当教皇的权势发展到顶峰时,他甚至可以肆意干涉各国的内政,可以为神圣罗马皇帝加冕,可以将皇帝或国王放逐,并且可以解除一国臣民对该国君主的效忠誓约,如果他认为某国的法律损害天主教会的利益,他也可以宣布该项法律无效,禁止人们服从。

但是,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成长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以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为其特色,并且出现以专制君主为核心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德国虽然尚未统一为一个民族国家,它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是一些大诸侯国也都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权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这时的罗马教皇的权力在经历了“阿维农的囚禁”(在1307-1378年期间,教皇均为法国人,受法王控制,教廷被迫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城)和“天主教会大分裂”(1378—1417年)之后,逐渐走向衰落,就在教皇权衰落的同时,西欧各国开始摆脱教廷的控制,以实现教会的民族化。

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法国在15世纪中叶颁布了“实利准许法”等法规,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问题上限制教皇的权力。1516年法国国王同教皇缔结的“波伦亚协定”更明确地规定,国王有权任命本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教士征税,只允许教皇保留在法国征收年捐的权利。西班牙国王斐迪南(1479-1516年)于1482年通过同教皇签订的一项协定,夺取了高级教职的任命权;接着又以法令规定本国教会的法规必须得到国王批准才能颁布和执行;同时宣布教士也要纳税,剥夺了教会的免税特权。西欧国家为了彻底排除外来势力的干涉,建立完全独立的民族教会,必定会同罗马教廷展开更加深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