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一、教材地位分析
如果说人类社会从14、15世纪开始了向近代化迈进,那么17、18世纪的人类社会则是向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它有力地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推动了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行,这一切在客观上为早期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均创造了条件。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二、教法建议
1.让学生阅读前言,归纳17-18世纪的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图示的方法简要介绍本单元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处的地位。
2.如果时间允许,还可用“树状”结构简介历史上英国的建立及封建王朝的更替情况。
3.在教师讲述的同时,启发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经济、政治、宗教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的基本内涵。
4.“为什么英国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打着“宗教”旗号?”“为什么革命过程呈现出极其复杂、呈现了多次反复?”“为什么革命的结果,建立以新贵族为主的资产阶级专政?”利用上述问题的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的特征。
【重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进入17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明显尖锐起来,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之时,冲破这些封建性限制便成为当务之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即为日后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保证。另外,在它的影响下,欧美的一些国家或通过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或通过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难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这是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随着英国清教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抨击英国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最终向英国的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发起了进攻。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节)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结合教材目录介绍第二章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
阶段特征: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但制度不完善;此阶段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2.结合英国王朝世系表介绍英国历史的沿革及革命前的背景(重点介绍:七国时代——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比中国晚3000年。安茹王朝——议会制建立、议会的传统。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及遗留的问题、专制、重商主义、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伊丽莎白女王王位继承。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专制统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启发学生归纳、概括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反封建的基础上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3.革命过程:采取板书、地图或课件示意的方法,由老师形象、重点讲述,对一些重点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如:导火线——革命的标志——内战——共和国的政权性质——克伦威尔措施、评价——复辟及原因、两党制形成——“光荣革命”、二王制、革命结束的标志——《权利法案》(内容、实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君主立宪
4.历史意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教学设计思想
1.学习世界历史,尤其是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需要从这个阶段的大背景(即阶段特征、知识线索)入手,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在时空上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同时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2.为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历史,适量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并采取图示的方法。
3.本节主要采取教师启发下的学生讨论、归纳法。
【扩展资料】
革命前的英国
革命前,从表面上看,英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全国人口大多数住在农村。不过,与欧洲大陆诸国不同,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农业中。这主要是圈地运动造成的。15世纪末开始的大规模圈地运动,到17世纪上期仍在进行。圈地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这些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了被迫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圈地运动的过程又是英国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出现的过程。农业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大。这就促使英国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并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为了适应迅速扩大的农业市场,当时的人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农业的措施,如采用新的农作物耕作方法、耕作技术,改良肥料和扩大耕地面积等。革命前夕,英国各地区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区。
从16世纪到17世纪初,英国的工业也在迅速地发展,不但那些老的工业部门,而且新出现的一些工业部门发展都很快。东北部的煤矿,发展尤其迅速。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大规模的企业。当时开采一个煤矿,需要上千镑资金,同时大规模的企业还需要众多的劳动力,纽卡斯尔的煤矿就有500~10001人。铁的生产,也有较大的增长。不过,不能过分夸大16—17世纪英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工业仍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而且,直到17世纪初,英国全国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农业。即使是工业,其主要原料也来源于农业,而工业产品主要也是为了农民的直接消费。
在革命前的100多年中,英国国内外的商品贸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的商品也不再是以羊毛等原料为主,而是越来越多地出口制成品,特别是呢绒,成了出口商品的大宗。而伦敦又是呢绒出口的最重要的中心。原来英国的出口贸易受到汉萨同盟商人的控制,到16世纪末,英国商人将汉萨同盟的商人排挤了出去,把对外贸易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成立了许多股份贸易公司。最初它们由一些商人自愿共同出资,装备从事长途航行的船只以进行海外贸易,后来发展为领有政府的正式特许证,获得了特权和专卖权。这些公司的贸易范围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地中海沿岸,美洲英属殖民地,东方的印度及“香料群岛”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