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证时,首先确定号码应连续的会计凭证范围。如各月的记账凭证编号、原始凭证存根、一次购进的发票、收据或支票等。再查看是否有编号间断现象。但在不同时间接受某单位的有关原始凭证,其编号如是连续的,则有贪污之嫌。
4.会计凭证摘要
会计凭证摘要是会计凭证中简要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既可简明扼要地反映经济活动,又可起到会计监督和控制作用,是会计凭证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形式。常出现的错弊为:有的未填写摘要;有的摘要过于简单,不能说明经济业务具体情况,如有的单位在各部门领料摘要中只写“材料”,让人无法搞清是购料还是发料:有的摘要过于繁杂,起不到摘要的作用;有的摘要词不达意,甚至意义相反,如外单位偿还单位货款,摘要栏填写的是“还购货款”变成归还外单位货款;有的摘要未如实填写,非法业务却以合法面目出现在摘要栏。
5.会计凭证日期
会计凭证日期能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同时起到监督、控制作用。有的凭证未填日期,如支票的有限期10天,签发时若不填日期,就无法起到控制作用;有的凭证所写日期与实际情况不符,如远期支票;有的记账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日期不符,如记账凭证日期与原始凭证日期相距太远,特别是本单位开出的收据与记账凭证日期相差时间较长,则意味着有挪用或贪污公款问题存在;有的记账凭证日期超前于原始凭证日期,则有较大弄虚作假嫌疑。
6.会计凭证汇总
在经济业务处理中,有许多需要将会计凭证汇总的情况。汇总中出现的错弊有:重汇、漏汇一张或多张记账凭证,多汇付款凭证,少汇收款凭证以期贪污其差额。
查证该错弊的方法是:核对总账与所属明细账是否相符,查看有无重汇、漏汇记账凭证,重点抽查收款凭证与付款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汪,查证是否多汇和少汇付款或收款凭证。
7.会计凭证签章
这方面的错弊,有的凭证签章不全;有的签章是伪造的,如编造职工姓名套取工资、模仿有关人员字迹在报销凭证上签章,达到非法报销目的。
查证这种错弊时,首先要求会计人员在接受原始凭证时,认真审核真伪,查验签章是否齐全,杜绝由此发生的违法违纪事件。其次抽查部分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有无此类错弊。
会计凭证的装订
装订就是将一札一札的会计凭证装订成册,从而方便保管和利用。装订之前,要设计一下,看一个月的记账凭证究竟订成几册为好。每册的厚薄应基本保持一致,不能把几张应属一份记账凭证附件的原始凭证拆开装订在两册之中,要做到既美观大方又便于翻阅。
一本凭证,厚度一般以1.5~2.0厘米为宜。过薄,不利于戳立放置;过厚,不便于翻阅核查。凭证装订的各册,一般以月份为单位,每月订成一册或若干册。凭证少的单位,可以将若干个月份的凭证合并订成一册,在封皮注明本册所含的凭证月份。
由于原始凭证往往大于记账凭证,从而折叠过多,这样一本凭证就显得中间厚,装订线的位置薄,订出的一本凭证像鱼一样。这时可以用一些纸折成许多三角形,均匀地垫在装订线的位置。这样装订出来的凭证就显得整齐了。装订前,要以会计凭证的左上侧为准,放齐,准备好铁锥、装订机或小手电钻,还有线绳、铁夹、胶水、凭证封皮、包角纸。
下面介绍一种角订法:
将凭证封皮和封底裁开,分别附在凭证前面和后面,再拿一张质地相同的纸(可以再找一张凭证封皮,裁下一半用,另一半作为订下一本凭证备用)放在封皮上角,做护角线。
在凭证的左上角画一边长为5厘米的等腰三角形,用夹子夹住,用装订机在底线上分别均匀地打两个眼儿。
用大针引线绳穿过两个眼儿,如果没有针,可以将回形别针顺直,然后两端折向同一个方向,折向时将线绳夹紧,即可把线引过来,因为一般装订机打出的眼儿是可以穿过的。在凭证的背面打结。线绳最好把凭证两端也系上。
将护角向左上侧面折,并将一侧剪开至凭证的左上角,然后抹上胶水。
向上折叠,将侧面和背面的线绳扣粘死。
待晾干后,在凭证本的侧脊上面写上“某年某月第几册共几册”的字样。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处签名或者盖章。现金凭证、银行凭证和转账凭证最好依次顺序编号,一个月从头编一次序号,如果单位的凭证少,可以全年顺序编号。目前,有的账簿商店有一种传票盒,可将装订好的凭证装入盒中码放保管,显得整齐。
会计凭证装订前的排序、粘贴和折叠
凭证记账后,应及时装订。装订的范围: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银行对账单等。科目汇总表的工作底稿也可以装订在内,作为科目汇总表的附件。使用计算机的企业,还应将转账凭证清单等装订在内。
装订前首先应将凭证进行整理。会计凭证的整理工作,主要是对凭证进行排序、粘贴和折叠。
对于纸张面积大于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可按记账凭证的面积尺寸,先自右向后,再自下向后两次折叠。注意应把凭证的左上角或左侧面让出来,以便装订后可以展开查阅。
对于纸张面积过小的原始凭证,一般不能直接装订,可先按一定次序和类别排列,再粘在一张同记账凭证大小相同的白纸上,粘贴时以胶水为宜。小票应分张排列,同类同金额的单据尽量粘在一起,同时,在一旁注明张数和合计金额。如果是板状票证(如火车票),可以将票面票底轻轻撕开,厚纸板弃之不用。对于纸张面积略小于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可以用回形针或大头针别在记账凭证后面,待装订凭证时,抽去回形针或大头针。
有的原始凭证不仅面积大,而且数量多,可以单独装订,如工资单、耗料单。但在记账凭证上应注明保管地点。
原始凭证附在记账凭证后的顺序应与记账凭证所记载的内容顺序一致,不应按原始凭证的面积大小来排序。经过整理后的会计凭证,为汇总装订打好了基础。
所有汇总装订好的会计凭证都要加具封面。会计凭证装订前,要先设计和选择会计凭证的封面。封面应选用较为结实、耐磨、韧性较强的牛皮纸等。
会计凭证的传递
1.会计凭证传递的作用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编制时起到归档保管时止,在本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
为了能够利用会计凭证,及时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提供会计信息,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必须正确、及时地进行会计凭证的传递,不得积压。
正确组织会计凭证的传递,对于及时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加强会计监督,具有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会计凭证的传递起着在单位内部管理各环节之间协调和组织的作用。会计凭证传递程序是企业管理规章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传递程序的科学与否,说明该企业管理的科学程度。其作用如下:
(1)有利于完善经济责任制度
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及记录,是由若干责任人共同负责,分工完成的。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据,体现了经济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单位会计制度可以通过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度,使各项业务的处理顺利进行。
(2)有利于及时进行会计记录
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账簿登记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会计凭证的传递,是会计部门尽早了解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并通过会计部门内部的凭证传递,及时记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2.会计凭证传递的组织
为了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必须合理组织会计凭证的传递。合理组织会计凭证的传递,是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也是经济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各种记账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不同,办理经济业务的手续也不尽一致。组织会计凭证传递,必须遵循内部牵制原则,力求做到及时反映、记录经济业务。内部牵制原则是建立内部牵制制度的基本准则,主要是指办理经济业务的各项手续制度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内部牵制制度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是指单位的领导、各职能部门、基层机构及其人员之间,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达到控制和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建立单位的内部牵制制度,必须结合内部牵制制度的基本特点,必须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基本准则。内部牵制制度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的职权和责任必须划分清楚;各职能部门及其职能人员按办理经济业务的程序,明确各自的手续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内部牵制制度特别强调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应由多人负责,共同完成,并相互制约,防止一人包办,尤其要钱、物、账分管,同时建立复核查对制度。组织会计凭证的传递,还必须根据办理经济业务手续所需的时间,规定会计凭证在各环节的停留时间,保证经济业务及时记录。
各单位在制定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规定其传递时间时,通常要考虑以下两点内容,以合理地组织会计凭证传递。
(1)根据各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企业内部机构组织、人员分工情况,以及经营管理的需要,完善内部牵制制度。使各部门及其人员及时完成各种凭证手续,既符合内部牵制原则,又提高工作效率。
(2)根据有关部门和人员办理经济业务的必要时间,同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协商制定会计凭证在各经办环节的停留时间,以便合理确定办理经济业务的最佳时间,及时反映、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
在会计凭证传递过程中,若遇有不合理的环节,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修改,确保会计凭证传递程序的合理化、制度化和传递时间的节约。
如制造企业入库单,首先是由仓库有关人员在材料验收入库时填制一式若干联。其中一联仓库留作原始凭证,登记仓库材料保管的账簿;一联由仓库传递到有关业务部门,如采购部门,使采购部门了解到该项采购业务所购进的材料已经入库,以便于其掌握库存材料的动向;一联由仓库传递到会计部门,使会计部门从价值方面掌握库存材料。会计部门据此记录材料的增加,进行会计核算。入库单还可以按其他途径传递。不论按何种途径传递,都必须保证它经过必要的环节,在每环节停留必要的时问。
会计电算化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及有关的操作人员操作会计软件,将基础的会计信息输入计算机,并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来完成后续会计工作的活动。
1.会计电算化的条件
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明确指出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情况,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小型企业的会计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应以选择投资较少的微机通用会计软件为主。
(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规范》指出: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主要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可分为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
(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是指对已建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全面管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它是保证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电算化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措施。它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2.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发展。一般来说,会计电算化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意义:
(1)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电算化方式减少了许多繁杂的抄录工作,增强了会计的准确性、及时性。
(2)促使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
电算化后,由于数据来源统一,这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手工方式下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遗漏、疏忽甚至舞弊问题,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
(3)促使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电算化后,会计人员能从繁杂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参与经营管理。
(4)促进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
开展会计电算化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为了争取主动,适应新环境,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5)为整个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