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经典:谦忍大智慧
45109300000042

第42章 聪明莫为聪明误——忍智藏锋二(9)

对于变乱之忍,古人以为:“志不慑者,得于预备;胆易夺者,惊于猝至。勇者能搏猛兽,遇蜂蛰而却走;怒者能破和璧,闻釜破而失色。桓温一来,坦之手板颠倒,阙有谢安,从容与之谈笑。郭晞一动,孝德彷徨无措;壮也秀实,单骑入其部伍。中书失印,裴度端坐;三军山呼,张泳下马。”

以上古人举了一些实例来具体阐明他们的观点。其中有西晋大司马桓温来朝见皇帝,孝武帝下诏让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那时,首都流言四起,说桓温这一来,会杀了王坦之和谢安。王坦之十分畏惧,谢安却不动声色。桓温到了后,文武百官拜倒在路旁。桓温摆开军队,接见这些人。王坦之浑身是汗,衣服都粘在身上了,手中的板子也拿颠倒了。谢安却十分从容,坐在位上,对桓温说:“我听说你是把守边疆的,不知你为何跑到首都来,你又为何在屏风后面布置那么多士兵呢?”桓温笑着说:“我也是不得已啊!”于是桓温便命令士兵退下去了。他和谢安开怀畅谈,一直到夕阳西下。

宋朝的沈括著有《梦溪笔谈》,对他在科学方面的贡献,大家早已熟知,而他平定乱军的故事,则反映了他在另一方面的才能。沈括在延州当知州时,大将种谔临时驻军在王原这个地方,正值天下大雪,一时军中粮响供给不上。殿值刘归仁借口回塞内来取粮响,私自率领士兵向南逃跑。3万多士兵一下子都溃退到塞内,乱成一团,当地的老百姓见此情景都十分恐惧。这一天沈括正要到城郊去为河东返回京师的统帅饯行,突然看到跑来了几千士兵,截住一问,才得知是回来取粮响的。沈括问前边当兵的:“副都总派你们回来取粮食,主管的人是谁,他在什么地方?”士兵们说:“在后头。”沈括看到乱哄哄的士兵,立即下令叫他们各自回到自己屯兵的地点,没有命令不许到处乱跑。不到10天,溃散的士兵全都回来了。沈括依旧屯兵不动,刘归仁这时才匆匆赶来。沈括质问他:“你是回来取粮响的,为何却没有那统帅交给你的兵符?分明是擅自南逃,违背军令。”于是斩了刘归仁示众,乱军一下子稳定了下来。

临变有制,通达变化,这是真正勇敢的人才能为之的事情。

在历史有许多变乱中,有些人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事例也不少东晋咸和二年,属后将军郭默假传皇帝的诏令,袭杀江州刺史刘胤,自己坐上江州刺史的宝座。消息传来,举国上下很震惊和气愤。陶侃得知这件事以后,也义愤填膺,觉得刘胤死得不明不白,里面肯定有文章。陶侃召来部将说:“郭默骁勇暴虐,目无法纪,所到之处,洗劫一空,实在是国家的祸害,人民的罪人。现在假传皇帝的命令,捏造事实,杀死了刘刺史,真是天理难容,我决定兴师问罪,为民除害,伸张正义。”

将士们都提议说:“郭默假若不奉皇帝诏令,怎么敢如此放肆、擅杀大臣。要兴师讨伐,也应该等到朝廷下诏同意,才能进军。”陶侃严正指出:“皇帝年纪还轻,和刘刺史没什么怨仇,这件事肯定不是他的主意,诏令肯定是假的。况且,刘胤向来对朝廷忠心耿耿,为朝廷所信任,出任江州刺史,政绩也很好,即使有点小错,也不至于处极刑!”从而,他果断地下令出兵,征讨郭默。陶侃一面迅速派将军宋夏、陈修率兵据住湓口,自率大军继后;勒、赵国等作战,人们都害怕他的剽悍英勇。祖逖收复中原地区时,地方武装大多投降了晋。郭默降晋后,被封为属后将军。后来,他看到东晋王室内讧,从而又野性复发,飞扬跋扈。当他得知陶侃的讨逆大军已经逼近湓口,急急忙忙派使者送给陶侃许多美女和丝罗绸缎,又写了一封信给陶侃,谎说他是奉命行事,叫陶侃不要插手,否则,一切后果由陶侃自行承担。陶侃撕了信,抛弃了礼品,驱逐了使者,迅速督军自湓口沿江向武昌挺进,一日千里地直抵敌巢!

且说王导接到陶侃的来信一看,其中有句话说:“郭默今天杀了州官,便让他做州官,日后杀了宰相,难道就叫他做宰相不成?”王导看了悚然一惊,决定支持陶侃。王导回信支持陶侃出兵讨伐。

不久,陶侃就收到了皇帝的诏令,信心倍增。讨逆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武昌的形势岌岌可危。陶侃顾及郭默也是中原名将,智勇双全,如果与他最后决战,自己的力量肯定受到重大损失,最好能选择一个既能破敌又能保存实力的办法。陶侃考虑到郭默的部将宗侯同郭默有杀父之仇,而自己同他是莫逆之交,何不利用宗侯这个内线,激起他的仇恨和怒火,让他寻机杀掉逆贼,或者做个内应,里外夹击郭默呢?从而他便写了一封义正辞严、文情并茂的信,派使者送给宗侯,接着调兵遣将,积极准备进攻武昌。宗侯接到陶侃的信,读道:“……逆贼郭默本来胡将,不守王法,滥杀无辜,致使国家遭祸,人民受难。令尊大人以前被他所杀,刘绣将军也跟着遇害,我怕从此以后,朝廷没有安定的日子。如今,我奉命讨逆,为含冤死去的忠臣义士,伸张正义;为天下的穷苦百姓,撑腰说话。假如将军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助我一臂之力,或送首级,或作内应,为国家除害,为百姓伸冤,则是国家和人民的莫大幸福……”宗侯读了书信后,心潮起伏,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经过一番沉思,他决定为讨逆做内应。双方里应外合,陶侃最后打败了郭默。

在变乱之中,有些人临乱不慌,从而化险为夷:

北宋宣和年间,国都汴京一派繁华。每逢正月十五这元宵佳节,总是笙歌大作,鹤舞龙翔,夜间则全城张灯结彩,五光十色,成了灯和火的海洋。男女老少倾城而出;富贵人家更是香车宝马,来到市的中心。妇女们身披五彩,头戴翠冠,欢天喜地,去看灯会。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有全面艺术才能的风流皇帝。有一年元宵,他在文武百官簇拥下来到市中心端门。“万寿无疆”的欢呼声如雷贯耳,灯会达到高潮。皇帝一时兴致上来,宣旨要给观灯的人们赐酒。人们潮涌一般地涌了过来,挤在最前面的幸运喝到了御酒。

有个女子因为喝到了皇上赐的御酒,欣喜若狂,心想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当留下点什么才好,既有御赐金杯在手,为什么还要放过它呢?这金杯将来不仅价值连城,还能作为留传万代的珍贵之物……想着想着,手一闪就将这金杯揣入怀中。既揣了金杯,就不可在这里久留,她心里十分紧张,表面故作镇静,左顾右盼,想伺机挤出重围,但人山人海,一时挤不出来。正在这关键时刻,一个精明的侍卫突然发现少了个金杯,见这位女子正往外挤,便拨开众人,一把抓了她的衣袖。又一个高大的卫士上来,两人一起呵斥着,把这女子挟持到宋徽宗面前。可怜这位天真的女子,此时跪倒在地,心思茫然,不知怎样是好。既已落网,别无他法,能否再生一计?她在心中暗暗紧张盘算。幸好这女子聪明伶俐,且平时跟着父兄学得作诗填词,颇有文化素养。转眼时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马上编了一则故事,抬起头来,面对皇上,从容不迫地诵了一首小令《鹧鹕天》词: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降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这真可谓情急生智,故事编得十分切时,切地,切人,表达得如此有文彩和韵味,一下子就征服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徽宗原本就喜文墨,这一来听了此女的诗,心中更是高兴,便信以为真,拈须大笑,表示十分理解此女的处境。并称赞她才思敏捷,写得一手好词章不说,临变不惧,巧言相辩,当即宣旨:赐给这位才女一个御金杯,并派4名卫士送她回家。

十二、祸从口出——言辩之忍

“好人一生平安”。这不但是一句祝词。人生在世谁不愿意平平安安,欢欢乐乐。世上不乏好事之徒,俗称“事儿爷”,但正经人谁也不想惹麻烦,无事生非惹事端。但是灾祸从未间断,有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天灾”,有的却是主观原因挑起的“人祸”。就前者来说,人们常常来不及预防,只能事后“抗灾”;对于后者,却能防患于未然,不使其发生,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人际交往中,“人祸”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口,“是非只为多开口”,“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就是此义。这样看来,要不惹是生非,要消灾灭祸,就必须做到忍言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