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5日,全国政协筹备委员会常委举行首次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小组,负责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的方案。这个小组的成员有:马叙伦、叶剑英、沈雁冰、张澜、郭沫若、陈嘉庚、马寅初、蔡畅、李立三、张奚若、廖承志、田汉、郑振铎、欧阳予倩、翦伯赞和钱三强,马叙伦任组长,叶剑英和沈雁冰任副组长。
7月4日,这个方案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向全国发布启事,公开征求国旗和国徽的图案;以及国歌的歌词和歌谱。7月中旬至8月中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各大报纸,都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通知。
征求国旗图案设计稿的通知发布后,在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人怀着对新中国无限热爱与向往的心情,精心设计,绘制了一幅又一幅各具特色的图案。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2992幅应征图案从四面八方寄至方案小组,其中还有从美洲、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朝鲜……寄来的设计图,它们凝聚海外游子深切的爱国感情。
评选委员会的成员们,对这些的应征稿件进行认真评选。大家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一定要体现中国的特征(如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等),还要体现政权的特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图案要庄严简洁。根据这几项标准,他们精选出38种国旗草图,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交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讨论。
在讨论中,代表们的意见逐渐趋于一致,选中了《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中的第32号草图。9月25日晚上,毛泽东同志召开了一个协商座谈会,专门研究决定新中围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和纪年问题。9月27日,周恩来同志代表会议主席团,提出关于国旗、国歌等四项决议草案,请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们进行表议,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上述决议,正式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与人民大团结。”
五星红旗图案的设计者是上海的曾联松。原设计图为大五星中有镰刀斧头,经讨论后删去。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这面傲然飞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蓝天之上的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象征着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这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推翻了沉重地压在中华民族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沉重的大山,获得真正独立、自由、解放的不朽丰碑,是永恒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