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000美元资金以复利10%计算,投资45年后,1000美元变成72800美元,如果复利是20%,则45年后,1000美元就会变成3657000美元,我认为任何人都会对这期间如此巨大的差异感到好奇。
——巴菲特
据说,印度宰相西萨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很喜欢这个游戏,就决定奖赏西萨,并问他有什么要求。西萨就提出了他的请求——在他的棋盘上摆满麦粒:第1格放1粒,第2格放2粒,第3格放4粒第,第4格放8粒,第5格放16粒……也就是说,每一格的麦粒的数量都是前一格的两倍,如此下去,直至所有格子都摆满。国王认为这很简单,就马上答应下来,并派人搬来麦粒摆放,但很快他发现最后一格的麦粒的数量是263,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搬来整个印度的麦粒都无法填满棋盘,所以这个要求根本就不是他能满足的。
这就是复利的巨大魅力,它可以使财富以几何级数的速度疯狂增长,因此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其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
所谓复利,简单地讲就是“利生利”。复利的要素包含初始本金,报酬率和时间,相对其他投资理财服务,复利的优势是盈利的重复性好,它会将每一分赢利全部转移为投资本金。复利是良好的投资目标和路线,也是特别重要的思维模式。可以说,真正成就了巴菲特的股神地位的就是复利累进理论。巴菲特认为,复利累进的理论是至高无上的,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之一,运用这个神奇的事物能使投资以可观且富戏剧性的比率成长,善于借用复利的累进也才是他真正获得财富的秘诀。所以,在早期与少数几位合伙人的书信和记录中,他极力阐释复利的功能,而且非常重视自己所可以获取的高额的年复利累进报酬率。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数字来说明复利累进投资的魔力。
假设你20岁时存了1元,按年复利收益率100%计算,第一年末你将得到2元,把这2元继续按100%的收益累加到本金中,那么第二年末你可以得到的就是2×2=4,第三年末是4×2=8……如此反复40年,等你到60岁的时候,你就至少会有1、995万亿元。
更现实一点来看,如果你在20岁投资了100万元,按照复利的计算方式,年复利率为10%,那么经过10年之后,你的投资收益就是295万元。再经过10年,投资收益是672万元。也许你会觉得第一个10年的投资收益与第二个10年的投资收益相比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40年之后,你所可以获得的收益将可达到4525万元。
这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也许采用复利的投资方式在最初的几年内你的收益增加的速度十分缓慢,但是随着时间的递增,你的收益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投资的复利率越高,你可以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比如,你一开始投资100万元,投资期是40年,复利率是5%,那么40年之后的你的收益额为703万元。但如果复利率是15%的话,40年之后就有2、6786亿元的收益。如果复利率为25%的话,那么40年之后的收益额就高达75、2316亿元。虽然复利率只有百分之几的差异,但是时间越长,回报额之间的差距就越大。这就是复利的“黄金戏法”。这样的在最长时间内获得年复利报酬率最高的公司也正是巴菲特所极力寻求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年复利投资报酬率与价格无关,事实上,在同样的时间期限内,支付价格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复利投资率的高低。
比如,1987年,美国烟草和食品巨人菲利浦·莫里斯公司的股票价格大致在6、07美元到10、36美元之间。1997年,该股票的市价为44美元。如果你投资10万美元,在1987年以每股6、07美元的价格买入并在1997年以每股44美元的价格卖出,那么你的复利报酬率大概是21、9%,你所投入的资本将会变成将近724497、77美元。但如果你在1987年以每股10、36美元的价格买入,然后再1997年以每股44美元的价格卖出,那么你的复利报酬率仅为15、56%,而你的资本将会变成424693、22美元。虽说投资的时间期限一样,但由于不同的买进价位,形成了不同的报酬率,最终两种支付价格所带来的差异竟有299804、55美元之大。
所以,即使你打算长期持有某家绩优公司的股票,即使你决定用复利累进的投资方式,你也要严格控制自己的买入价格。
掌握时效,学会套利
我曾经告诉各位保险子公司有时也会从事套利的操作,以作为短期资金的替代,当然我们比较喜欢长期的投入,但可惜资金总是多过于点子,与此同时,套利的报酬有时会多过于政府公债,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稍微缓和我们对于寻找长期资金去处的压力。
——巴菲特
套利具体地说就是套利交易者同时在一种期货合约上做多而在另一种期货合约上做空,通过两个合约间的价差变动来获利,与绝对价格水平关系不大。从操作方式上,套利交易一般可分为三类: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和跨市套利。套利交易一般是在期货市场上进行的,提前锁定利润、减少风险就是套利的关键所在。大凡公司转手、重整、合并、抽资或者是对手接收的时刻,都是套利的机会。
他非常了解以中期债券替代短期国库券的换券操作的风险状况,如果投资者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在不利的时候卖出这些债券,那么投资者将要因此承担资本损失的极大风险。但因为这些免费债券比国库券提供了更多税后收益,巴菲特认为收入上的利益可以弥补潜在的资本损失风险,所以巴菲特有时候会以中期免税债券替代现金,不过,当巴菲特手上的现金超过了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时,他有时候也会转向套利交易。
巴菲特24岁那年,他还在纽约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当时,纽约有一家位于布鲁克林的盈利能力有限的巧克力公司——洛克伍德公司,这家公司的管理人很有头脑,在1941年可可豆仅售每磅5美分的时侯,他们就已采用后进先出的存货估值法。等到1954年,可可豆的暂时短缺导致其价格一下子上涨到了60美分以上。因此,洛克伍德希望赶在价格下跌之前迅速将手中的价值不菲的存货出手。但是,如果仅仅是出售可可豆,那么这家公司将为此缴纳近50%的税款,但它的1954年的会计规则中有这样一条条款:如果公司将存货派发给股东作为减少公司经营范围计划的一部份,那么LIFO的利润就可以免税,这为该公司免交大额的税款提供了可能。于是,洛克伍德决定终止它的业务之一,销售可可奶油,并发布消息说大约有1300万磅的可可豆存货可供分配。于是,该公司开价用它不再需要的可可豆回购股票,每股付80磅可可豆。尽管洛克伍德正在经历巨大的营业亏损,但它的股票还是从15美元涨到了100美元,而巴菲特在公司宣布报价前后的几个星期里的时间里一直忙于买股票,卖可可豆,并时常跑到施罗德信托公司将股权证书换成仓库的提单。这笔交易让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一般来说,巴菲特比较喜欢接受长期资金的投资委托,但是如果当时没有适合从事长期投资的机会时,巴菲特也采用套利的方式来进行投资。他发现,如果运用现金资产进行套利,获得的盈利空间会比其他短期投资更大。其实,巴菲特合伙公司在早期时,每年就已经有将近40%的公司资金投资于套利行为。而在1962年最黑暗的年代,整个市场都下跌的情况下,巴菲特就是靠套利方式顺利度过了股市危机。当时,道·琼斯指数曾悲惨地下跌了7、6%,而他们的公司获利却13、9%。在巴菲特几十年的投资经历中,他大胆地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套利行为,而他所获得的年平均税前报酬估计在25%作用,这对于投资者来说算得上非常高的收益了。
不过虽然巴菲特一生进行了很多次套利交易,但巴菲特只寻找一些重大的财务交易事项,这也是他与那些每年要进行很多次交易的投资者的不同之处。巴菲特严格限制自己只参与公开且较友善的套利交易,而拒绝参与那些利用股票从事可能会发生接收或绿票讹诈(指溢价收买威胁吞并目标公司的股票)的投机交易。更重要的是,套利交易使他免于松动他自行设定的严厉的长期债券投资标准。
虽然多年来巴菲特从未计算过自己从套利中获得的收益到底有多少,但是巴菲特算出伯克希尔公司平均每年的税后获利率大约是25%。在套利上的成功,巴菲特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使得他的很多股东猜测,巴菲特是否曾经迷失于这个策略中,因为巴菲特投资所得的利润远比他预期的要好。对此,巴菲特有着清醒的认识。在1989年之前,套利的前景正在改变,举债收购引发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过剩,使市场成为无法驾驭的狂热环境,巴菲特根本就无从判断出贷方和买方何时会清醒。所以,当别人眼花的时候,巴菲特却异常慎重地凭借可转换特别股的出现,从套利交易中抽出身来。
交易次数也会动了你的奶酪
任何时候,任何东西,有巨幅上涨的时候,人们就会被表象所迷惑,人们就会认为他们才干了两年就会赚那么多的钱,我不知道中国股市的明后年是不是还会涨,但我知道价格越高越要加倍小心,不能掉以轻心,要更谨慎。
——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