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惊涛动力
45165800000002

第2章 蔚蓝的海洋世界

海洋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同组成了广阔海洋中充满生机的庞大水族。世界各大渔场是资源丰富的“鱼仓”。海洋药物种类繁多、各显奇效。海床和底土的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和热液硫化物等蕴藏丰富,是人类的“聚宝盆”。海洋中的潮汐、海浪、海流、温差一样能被驯化,为人类带来无穷的能量,从而造福人类。

辽阔的海洋

海洋是指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边的海岸及海底等几部分组成的统一体。

海洋的面积为36105.9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0.78%(一般视为70.8%)。其中,大陆架上的海洋面积为2743.8万平方千米,占全部海洋面积的7.6%;大陆坡上的海洋面积为5524.3万平方千米,占全部海洋面积的15.3%;大洋底上的海洋面积为27404.4万平方千米,占全部海洋面积的75.9%;超过6000米深沟的海洋面积为433.4万平方千米,占全部海洋面积的1.2%。

海洋的体积为137032.3万立方千米,全部海水的总质量为13×108亿吨,海水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97.2%,冰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2.15%,淡水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0.63%。海洋在地球表面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它与陆地分布有对称的现象。如南极洲为大陆,“地球”还是“水球”北极为海;欧、亚、非大部分陆地与南太平洋的面积成对称;北半球的大陆部分成环状分布,南半球的海洋也成环状分布。北半球有陆半球之称南半球有水半球之称。这是因为:世界陆地的67%分布在北半球,而世界海洋的57%分布在南半球;在北半球,海洋面积约占60.7%;而在南半球,海洋面积却占了80.9%。

海、陆在各个纬度上的分布也不均匀。除了北纬45°~70°,以及南纬高于70°的南极洲地区,陆地面积大于海洋之外,其余大多数纬度上,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而在南纬56°~65°,几乎没有陆地,整个地球都被汪洋大海包围着。

海洋从哪里来

海洋到底在什么年代产生,又因何种原因产生的呢?这是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海洋的身世,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苦苦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只是由于受到各种研究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海洋的解释就越科学。

地球深处的“海洋”

地质学家通过实验室模拟,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地表之下1000多千米的地层深处找到了水。在温度达1000℃以上、并且承受高压的矿物岩里,可能储藏着相当于地球所有大洋中水量之5倍的水。而且该项发现还很可能有助于弄清地球是如何形成和发育的,也有助于找到海洋形成最有利的证据。

1.海洋的产生

远古的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对桀骜不驯、神秘莫测的大海敬而远之,认为海是神灵,是凶险恐惧之地。

于是编造了不少美丽动听的神话。

如《圣经》中对海的产生是如此描述的:神灵出现的第一天,带来了光明,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神灵出现的第二天,塑造了蓝蓝的天空,形成了天与地;神灵出现的第三天,就把地上的水聚集在一起,大叫一声:“陆地,出现吧!”于是陆地诞生,海洋也出现了。我国古代人们认为“海为龙世界”,海中有龙王居住的宫殿,海龙王主宰着水的世界。

上述思想,反映了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海洋神秘现象的恐惧感与求助于神灵保佑的美好愿望。

后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看到水中漂浮的树叶和木头,受这种自然现象的启发,就尝试着用木头制作出了简单的木船和木筏。古人曾有“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见窾木浮而知为舟”的记载。《易经》

也曾说过:“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有了这些简单的水上航行工具后,一些勇士们便开始在海上进行小规模的探险活动,对海洋的认识逐步深入。另外,一些先哲们也开始了对海洋的研究。如被誉为“自然研究之父”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公元前624~公元前565年)根据水的循环理论,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源”的观点。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认为:“海洋是如同地球汗水的盐水的集合体。”有“古代海洋学之父”之称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指出:“由于太阳的热,从海面蒸发的水蒸气,再次凝结而形成降水,从而形成河川水、喷泉、地下水。这些水流入海中,以此反复循环,但水的总量是不变的。”这些观点完全摒弃了各种迷信思想,渐渐揭开了海洋的神秘面纱,把人们带入了对海洋科学认识的正确轨道。

圣经大洪水传说

独木舟

海洋到底有多大的年龄,多数学者认为距今18亿~45亿年之间,最大年龄约为45亿年。海洋的形成离不开凸凹不平的地球表面和海水两个基本因素。一方面,地表低洼的部分为洋盆,用来存放海水;另一方面,海水贮存在洋盆之中,有水才能叫海洋。因此,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

2.关于洋盆产生的三种学说凸凹不平的地表与地壳的变动分不开。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一般有三种观点,即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泛大陆”周围被海水包围,称为“泛大洋”。到距今约2亿年,“泛大陆”开始分裂后漂移,逐步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海洋中水、陆“支离破碎”、交错分布的形式。

(1)海底扩张

海底扩张学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美国学者提出。假定海底本身在运动。由于地球内部蕴藏着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了许多热能。地球内部受热很不均衡,靠近地核附近的地幔受热大,温度高,而地壳附近的地幔温度较低。两者的温差在地球内部产生了循环对流。这种缓慢而巨大的对流运动带动了部分较轻的地壳,并形成了大洋脊,海底运动则从中央洋脊开始,逐步向外进行。

现在海洋磁力测量的成果已经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海底扩展速度一般为每千年1~5厘米,即1亿年为1000~5000米。按照这样的扩展速度来算,大约再过5000万年的时间,大西洋宽度将增大1000千米,而太平洋将缩小1000千米,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将超过1万米。再过6000万年,美国洛杉矶将潜入阿留申海沟,永远消失在海洋之中。

(2)大陆漂移说

早在1620年,英国人培根就已经发现,在地球仪上,南美洲东岸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到了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壮美的喜马拉雅山脉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数十年后,大量的研究表明,大陆的确是漂移的。人们根据地质、古地磁、古气候及古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研究,重塑了古代时期大陆与大洋的分布。

大约在2.4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这个大陆从北极附近延至南极,地质学上叫泛大陆。

在泛大陆周围则是统一的泛大洋。

此后,又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泛大陆开始解体,北部的劳亚古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特提斯洋(1.8亿年前)。此后,大陆继续分裂,印度洋陆块脱离澳大利亚-南极陆块,南美陆块与非洲陆块分裂;此时的印度洋、大西洋扩张开始。到了6000万年前,已经出现现代大陆和大洋的格局雏形。以后,澳大利亚裂离南极北上,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红海、亚丁湾张开,形成现代大洋和大陆的分布格局。

大陆的漂移由扩张的海底也能得到证实。纵贯大洋底部的洋中脊,是形成新洋底的地方;地幔物质上升涌出,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向两侧对称地扩张;

海底与大陆结合部的海沟,是洋底灭亡的场所。当洋底扩展移至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时,向下俯冲潜没在大陆地壳之下,使之重新返回到地大陆漂移演示图幔中去。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大西洋两岸海岸线弯曲形状非常相似,但细究起来,并不十分吻合。这是因为海岸线并不是真正的大陆边缘,它在地质历史中随着海平面升降和侵蚀堆积作用发生过很大的变迁。

1965年,英国科学家布拉德借助计算机,按1000米等深线,将大西洋两者完美地拼合起来。如此完美的大陆拼合,只能说明它们曾经连在一起。此外,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的分布方面都有密切联系。例如,北美洲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西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山系遥相呼应;

美国阿巴拉契亚山的海西褶皱带,其东端没入大西洋,延至英国西南部和中欧一带又重出现;非洲西部的古老岩层可与巴西的古老岩层相衔接。这就好比两块撕碎了的报纸,按其参差的毛边可以拼接起来,而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连接。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两片破报纸是由一大张撕开来的。

古生物化石,也同样证实大陆曾是连在一起的。比如广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南美和非洲等南方大陆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羊齿植物化石,在南极洲也有分布。此外,被大洋隔开的南极洲、南非和印度的水龙兽类和迷齿类动物群,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动物也见于劳亚大陆。

如果这些大陆曾经不是连在一起,很难设想这些陆生动物和植物是怎样远涉重洋、分布于世界各地的。

(3)板块构造说

板块构造理论,是从海底研究得出的,是了解地球形态的一把钥匙。地球表层是由一些板块合并而成的。这些板块就像浮在海面的冰山,在熔融的地幔岩浆上漂浮运动。

所谓板块构造,讲的就是这些坚硬的岩石板块以及它们的运动体系。

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坚如磐石,内部稳定,地壳处于比较宁静的环境之中;而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激烈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岩层的挤压褶皱及断裂。

褶皱现象

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完全由大洋岩石圈组成;而大西洋由洋中央海底山脉分开,一半属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一半属于美洲板块;印度洋,也由人字形的海底山脉分开,使印度洋洋底分别属于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和南极板块。所以,这些板块是由大洋岩石圈及大陆岩石圈组成,包含了海洋与大陆。

板块为什么会运动?它的动力来自何处?目前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主要是地幔深处的热对流作用。

地球深部的核心称地核,它是高温熔融的。它给地核外围的地幔加热,致使温度很高,靠近地核的岩层也熔化。地幔下部的导热性不能有效地将地核的热量散发出去,使热量积聚,致使地幔逐渐升高温度。地幔物质成为塑性状态,形成对流形式的运动。地幔的热对流是在大洋中的海底山脉(又称洋中脊)处上升,沿着海底水平运动,到大洋边缘的海沟岛弧带,经过水平长距离运动后冷却,而沿海沟带下沉,又回到高温的地幔层中消失。

由于地幔的对流运动,使得漂浮在它上面的板块也被带动做水平运动。所以,地幔的热对流是带动板块运动的传送带。板块从洋中脊两侧各自做分离的运动。这些运动的板块最终总会相遇的,相遇时会相互碰撞。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大洋板块密度大而且重,就插到大陆板块之下,在碰撞向下插入处就形成大洋边缘的深海沟。

假使是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则互相挤压,使两个板块的接触带挤压变形,形成巨大的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就是由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挤压而形成的。因此,大洋底部的运动,形成大洋边缘岛弧海沟复杂的地貌,也构成大陆上巨大的山系。板块构造控制了整个地球的地表形态。

3.海水的形成

俗话说:“海水不可斗量”。

其意指海水数量之多。海洋海水的总体积到底有多少,很难准确计算,据粗略估算,全球海洋贮存着约13.38亿立方千米的水资源,约占地球所有水量的97%。如此巨大容量的海水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界对此也有几种观点。

最早的也是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是海水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其实在远古时期,海洋中的储水量并不太多,相当于现代海洋的1/10左右,当时地球上的水主要以岩石结晶水的形式储藏在地球内部。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地球内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加热了地壳,于是地球内部产生出非常多的水汽,这些气体通过岩浆活动或火山喷发,流“窜”到地球外部,据推断,主要在距今45~25亿年之间排出的,大量的气态水存在于大气之中,凝结后以雨或雪降落到地球表面,使海洋中的水量逐渐增加,另外,陆地上的河流也把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海洋。经过了大约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年的漫长积累,才有了现在的海水规模。

近几十年来,少数学者认为海水并非来自地球内部,而是来自宇宙。1983年4月11日,中国无锡市东门区,从天上落下许多冰块,经科学家分析化验,证实这些冰块是来自宇宙的陨冰。美国1996年曾发射过一颗名为“波拉”的卫星,从其所收集的资料证实,宇宙每天都有大量雪球般的小天体陨落到地球上。美国爱德华大学路易斯·福兰克博士研究了大量的卫星观测资料,进一步指出来自宇宙的雪球重量约为2万~4万千克,大小像一间小房屋,在1000~3000千米的高空分解成云。每天都有几千个这样的雪球来到地球,大约经过0.1~2万年,地球表面积水可达到3厘米。照此推算,自地球诞生后,每天接收到大量来自太空的“宇宙火山喷发之雨”,日积月累,形成了现在13亿多立方千米的海水。

这一新观点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和争论,对海水来自地球本身的传统观点发起了强烈冲击和挑战。

到底谁是谁非,现在还难以下结论,因为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实验的验证,海水来源的真相必将大白于天下。

海与洋一样吗

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海洋又可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部分,前者称为洋,后者是洋的边缘附属部分,称为海、海湾和海峡。

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占海洋总面积的89%。远离陆地的水体部分为洋,洋一般较深,平均水深在2000~4000米;洋内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主要海洋要素,海则与洋不同了,海濒临大陆,面积比较小,各大洋海的面积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由于海是大洋的边缘附属部分,从地理形态上看,一般的海,多分布在大陆架上,其海水深度较浅;靠近陆地部分,还有海湾、海峡等。海又分两大类:一类是边缘海;另一类是地中海。地中海的地理特征是海水水域介于大从天而降的陨冰陆之间,或深入大陆的内部,例如,在欧亚大陆之间的地中海,还有伸入美洲大陆的加勒比海等。边缘海则位于大陆边缘,例如,我国的黄海、东海等。由于边缘海靠近大陆,因此,边缘海靠大陆一侧受陆地影响较大。

而靠大洋一侧,明显受大洋水体的影响。

大洋具有面积广阔、深度较大、水体相对稳定、很少受大陆影响的特点,是全球气候的调节中枢。

世界大洋是相互沟通的,但是,由于洋与洋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同,各大洋之间又有较明显的差别。根据水文特征、海岸线的轮廓、洋底地貌特点等,人们把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五大洋区。

1.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总面积为1.65万万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洋总面积的45.8%;平均深度为4028米,最大深度为11034米的马里亚那海沟是世界大洋最深处。太平洋海底地形复杂。其中部山脊把太平洋分为四块。大体上是西部深,东部浅;北部深,南部浅;西部海底崎岖多变,东部则较平坦,北部群岛林立,南部则是汪洋大海。太平洋岛屿占世界岛屿总数的70%,岛屿面积则占45%。太平洋的东南加勒比海风光部是南极板块、安第斯板块、东南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西北部是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印支板块的结合部。因而太平洋的东南部和西北部具有类似的构造特征,多地震、多火山,是研究地球构造的良好场所,但海底矿物资源(锰矿球、硫化矿等)较贫乏,而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2.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总面积为820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627米,最大深度为9219米,与太平洋相比,大西洋海底地形较为简单,基本上是由中部大西洋山脊把其分为东西两大洋盆,西部洋盆则又较东部洋盆较为复杂。总起来看,东部浅,西部深,东部海岸平直,西部则较曲折。洋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中部山脊也就是美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的结合部,因而大西洋很少火山地震,海底也比较平坦,岛屿较少,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和冰岛格太平洋丰富的生物资源陵兰两个区域。

大西洋名称的由来

大西洋中大西一词出自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传说阿特拉斯住在大西洋中,能知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有擎天立地的神力。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统一定名为大西洋。大西洋并非翻译名。中国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时,常习惯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作为界线,此线以东为东洋,此线以西为西洋。

这就是我们常称日本人为东洋人,称欧洲人为西洋人的原因。

3.印度洋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被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环抱。因印度洋周围几乎均为发展中国家,所以印度洋又常被说成是“发展中的大洋”。

印度洋总面积为7344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897米,最大深度为7450米。印度洋的主体分布在赤道两侧,长年温度较高,海底地形较大西洋复杂,有三大洋盆,即东部洋盆、西部洋盆和南部洋盆。三个洋盆界面也就是三大板块的界面,是地形变化最剧烈的海区,也是印度洋洋底矿产的富集地区。从地质构造上看,似乎可以认为印度洋有向两侧扩展的趋向。

格陵兰岛风光

4.北冰洋

北冰洋又称北极洋,是人类调查研究最少的大洋,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面积约为500多万平方千米,占大洋面积的1.4%,平均水深1296米,最大深度为5220米,所以北冰洋又是最浅的大洋。北冰洋有六大特点:一是寒冷,常年被冰雪覆盖;二是海岸线曲折,冰侵蚀严重;三是边缘发育完好,陆架海多礁石且面积很大;四是岛屿众多,其数量和太平洋岛屿相近;五是水深浅,洋底地形平坦,沙质沉积占很大比重;六是有独特的生物区系,自成系统,也不外延。

5.南大洋

随着人们对南极大陆的兴趣,环绕南极大陆的广大洋区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有一个统一的地理概念,就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南纬60°以南的水域,定名为南大洋。

南大洋紧挨着南极大陆,其面积约印度洋毛里求斯风光北冰洋上的浮冰和积雪占地球面积的20%。也有人形象地把南大洋称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大洋群”。

南大洋的最主要特征:一是环绕南极大陆;二是与三大洋直接相通;三是生物主群单一,即从浮游生物一跃就到了海洋哺乳生物,中间阶层有,但较少。根据南极大陆的重要性,预计南大洋的战略地位,将远远大于其他大洋。

海洋的地形分类

海洋地形可细分为海岸地形和海底地形两部分。

1.海岸地形

指低潮线以上的海滩地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海岸

永远高出狂涛巨浪作用以上的为海岸。它的范围向内陆深入,随其地形演变情形不同而不固定。

(2)海岸带

海岸带是海陆之间的界限,那是一些水位升高时(由于潮汐、风等因素引起增水)便被淹没,水位降低时便露出的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区。

海岸带既然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区,所以是一切引起海岸轮廓的改变、海底地形的变化和海底沉积物移位的作用进行得最为迅速的地方。

(3)海岸线

海滩与岸连接线(海陆分界线),称为海岸线。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固定的。由于潮位的升降和风引起的增水一减水的作用,海岸线能发生移动,在垂直方向海面升降的幅度能达到10~15米,而在水平方向的进退有时能达几十千米。

(4)海滩

潮汐现象

南极大陆卫星图片

由平均低潮位(或较低低潮位)

以上,至狂涛巨浪所能达到之处,称为海滩。海滩又可细分为前滩和后滩。前滩平常为潮水及一般风浪容易影响范围,后滩即前滩与海岸线之间的范围。

(5)海滨

通常指低潮至高潮之间的范围,称为海滨。

(6)潮间带

在海岸带中,潮汐涨落的区域叫潮间带。潮间带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上有一定的重要性。

2.海底地形

海底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它的轮廓和陆地地貌差不多,也有雄伟的高山、深邃的峡谷和辽阔的平原。

(1)大陆边缘

整个地球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两种,它们之间的过渡带叫做大陆边缘,位于靠近2000米等深线的地区,此带的宽度变化在50~300千米之间。依地形来说,过渡带有许多名称,最著称的有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裾。

(2)大陆架

大陆架,又称大陆棚、陆架、陆棚,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它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大陆架含义在国际法上,指邻接一国海岸但在领海以外的一定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岸国有权为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其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

度假胜地——海滩

大陆架的分布

世界大陆架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在大洋中,按面积来说,以太平洋为最大,达1015万平方千米;按比例而言,以北冰洋为最高,为47.1%。在七大洲中,按面积说,以亚洲为最大,达926万平方千米;按比例而言,以大洋洲中的澳大利亚附近为最高为35.1%。

(3)大陆坡

由大陆架海区继续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相当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被称为大陆坡。

大陆坡在各大洋中的宽度不同,从十几千米到几百千米不等。全部大陆坡的面积,约占全部海洋面积的15.3%,它像一条带子一样缠绕在大洋底的周围。

(4)大陆裾

大陆坡在达到深海底以前变平坦,则其下部称为大陆裾(或大陆隆起)。它是由陆坡基部向海洋深处缓慢倾斜的沉积裾,一般包括水深2500~4000米的范围,可横过洋底而延伸达1000千米之多。大陆裾的面积约为1900平方千米,约占整大陆架三维演示图个大洋底的5%。

(5)大洋盆地

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约占海洋面积的75.9%。

倾斜度小,大约为0°20'~0°40'。

深度从大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大洋底,许多纵横的海岭交错绵延,将海底分为一连串的海盆;最常见的地形有下列几种:

负地形有海沟、海槽和海盆;正地形有海脊、隆起地(海隆),海底山与平顶山、海底高原等。

(6)海沟

深海海底的长而窄的深洼地,两壁比较陡峻的地带,叫海沟。海沟和海岭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并且通常呈弧形;海岭有时露出海面形成海岛或群岛,而深海沟一般位于弧形海岭的凸面。这是海底一些坡度最大,高度最高和深度最深的地形悬殊的地方。

海沟不在大洋中间,而在大洋的边缘,紧接着大陆并毗连着成列的岛屿。世界大洋共有海沟29条,其中,太平洋19条,大西洋4条,印度洋6条。以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深,达11034米。

(7)海槽

在深海海底长而宽的海底洼地,两侧坡度平缓。

波多黎各海沟

(8)海盆

面积巨大而形状多少带盆状的洼地。

(9)海脊

深海底部的狭而长的高地,比海隆具有较陡的边缘和不太规则的地形。

(10)隆起地(海隆)

深海底部长而宽的高地,其突起和缓。

海脊、海隆两种地形都是分布范围广阔延伸绵长的海底山脉,故又通称为海岭,如大西洋中央海岭,东太平洋海岭等。

(11)海底山与平顶山

近1000米或更大一些的深海底部的孤立的或相对孤立的高地,叫海底山。深度大于200米的海底山(在平面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顶部大致呈平的台地,叫平顶山。

海底山与平顶山成线状排列或在一个范围内密集成群时,则称为海山群。

(12)海底高原

深海底部广阔而不明显的高地,其顶部由于较小的起伏可以变化多端。

认识资源

1.资源

资源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严格、明确、公认的定义。现代资源的概念源于经济学科,是作为生产实践自然条件的物质基础提出的,具有实体性。《辞海》把“资源”解释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资源”是由资与源两字联合组成,“资”是指财物、费用,是指具有现实的或潜在价值的东西;

“源”就是来源、源泉,是一切事物之本。由此可见,资源是指可以获得物质财富的源泉。

近年来,资源一词广泛出现在各个研究领域,其内涵和外延已有明显变化,不同学科领域各取所需,在资源的概念上存在不同的理解。

通常,资源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有用的事物都是资源。

广义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别,其中,自然资源是最为基础的资源。

对于海洋资源这门学科,狭义的资源概念有两层含义。

一是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如自然资源中的土地、水、矿产等都是具有重要的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而人文性质的资源,更是具有直接而普遍的社会效用性,比如劳动力和资金是构成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要素,可以说是经济效用的代名词;又比如文化古迹资源,其主要效用是社会和心理,同时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