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过高原
45185000000010

第10章 散文卷(9)

巴尔扎克的父亲是很有钱的,他希望巴尔扎克子承父业,去交易所工作。巴尔扎克干了一个月,对交易毫无兴趣,他觉得自己非常不适应那份工作,便毅然决然离开了那里。父亲威胁从此不再对他的生活负责,巴尔扎克说:“就是饿死,我也不去那该死的交易所。”他认定自己是为文学而生,为文学而存的。他在文学领域里奋斗了一生,成了名扬天下的大师。尽管他最终死于贫困潦倒。但巴尔扎克的名字,多少年来一直在文学的天空熠熠生辉。试想,如果当初巴尔扎克违心地听从了父亲的安排,他的一生大半是索然无味的,说不定会很痛苦,人类文学的天空将会少一颗耀眼的巨星。

并不是所有有目标的人和事都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有无目标至少是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甚至是一个必备条件。有了目标才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没有目标就连成功的可能都没有。有目标的不一定成功,但没有目标的一定不会成功。

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也不可能离地三尺不食人间烟火地生活。人这一辈子得吃得喝得穿得住,得受不该受的气,得看不该看的脸,得走不想走的路,得过不想过的河,谁都不可能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李后主的词写得那么好,谁都承认他是一个天才的词人,可命运偏偏让他去当皇帝。结果成了亡国之君,自己的生活搞成一团糟不说,人民也为此遭受了深重的灾难。生活中不少人追求的和得到的并不是自己的初衷,擅长经商的人偏偏在坐办公室,结果如坐针毡;天生一副好嗓子的人却在当什么经理,结果心力交瘁……

诚然,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够完全凭借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选择职业。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是无奈的、逼迫的、被动的。但心中有没有目标在,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万花筒一般的世界处处在诱惑我们偏离目标,浮躁而喧嚣的世界时时在湮没我们迷失目标,当诱惑的狂风大浪呼啸着扑面而来的时候,能否站稳脚跟擦亮眼睛坚守住自己的阵地耐住难耐的寂寞就成了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能力,一种超脱。总结那些最终成功的人,莫不是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的人。只有那些战胜寂寞抵抗诱惑固守自己心中高地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无限广阔的世界。

马在走,驴子也在走。因为马有个目标,所以走出了长安走到了西天驮回了真经;因为驴子没有目标,所以一辈子都在磨道里转来转去,还以为自己踏上了万里征途。

没有什么比在回顾自己的时候,因为放弃了当初的目标而最终一无所获更懊悔了。实际上,只有我们当初坚持下来,说不定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愿我们的人生选择好自己的目标,愿我们不要轻易改变自己选择的目标。只要目标的旗帜高高飘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感谢父母将我生在土炕上

朋友S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朋友约他去吃饭。饭间,朋友的一个朋友,据说是一个什么领导的儿子,先讲自己的“家庭官位图”和“当代居官谱”:父亲是某某局长,母亲是某某处长,他自己是某某科长,眼下正平步青云前程似锦。接着大谈当代的官官联系图:某某是某某的儿子,某某是某某的儿媳,某某是某某的外甥,某某是某某的表弟……孤陋寡闻的S只知道后面的某某,而不知道前面的某某,更不知道前面的某某还是后面的某某的儿子、儿媳、外甥、表弟……S想:即使这么多的某某们与名声显赫的某某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未可厚非。谁也没有规定领导的儿子就一定不能当领导,谁也不能断定领导的儿子当领导就一定当不好。但使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个官的儿子,说起这些的时候的那种眉飞色舞、沾沾自喜的神态,居高临下、目空一切的表情,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口吻,粪土黎民、轻贱百姓的语调。更令人义愤填膺的是他最后竟说:“这就对了,就应当如此。这样才能保证父辈开创的事业万古长青。”见大家都不吭声,他又说:“你们说穷人的品德好,还是富人的品德好?我观察了多少年,只有物质条件上去了,才能助人为乐,有好的品行。穷,会使人变得狼琐,鸡鸣狗盗,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我为自己生在一个领导的家庭而自豪!”

同桌的一个平民出身的朋友忍无可忍,当面质问他:“官的后代理应当官,清王朝老子当完皇帝儿子世袭,不是理所应当吗!毛主席领导我们推翻三座大山是不是错了?还有,你说富人的品行比穷人好,王宝森箅不算富人?品行比穷人好不好?比孔繁森这个‘穷人’好不好?”

在平民朋友的精神鼓舞下,S站起来指着那个官的儿子问:“说了半天,你是谁?是谁的儿子?你肯定不是毛岸英,他已经长眠在朝鲜了;也一定不是小布什,他这阵子正在美国忙呢。上苍有眼,没有使你成为‘首长’,否则,你不可能和我们在一起吃饭。要是你这个封建孙子因为生在领导的家庭而自豪的话,那么我告诉你,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为自己生在土炕上而自豪。同时,我为自己和你这样一个封建孙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而感到耻辱。”说完,S双手抱拳,对请客的朋友说:“对不起,我不能和封建孙子在一个桌上吃饭!”说毕扬长而去。

“过瘾不?”S问。

“太过瘾了!”我拍手大笑,“下次要是再碰上他,你告诉他,在同一个城市里,还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生在土炕上而自豪,那就是我!请你告诉他,习近平是老一辈革命家的儿子,如今,他自己也是一个大领导了。我在电视上看过习近平专访,谦虚、平和、友善、诚恳,给人的印象非常好。在整个专访中,他只字未提自己的父亲是谁。作为中国的老百姓,我拥护像习近平这样的领导的儿子当官,但反对像他这样的领导的儿子当官。我的父母是农民,在黄土地里刨了一辈子食,但我很自豪,他们淳朴、善良、自尊、自信,我的父母一定比他的父母伟大一万倍。生出像他这样的儿子的领导,一定不是个什么好领导,甚至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能把我的话捎给他不?”我最后问。“能,捎不到,我写信寄给他。”

朋友走后,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父亲目不识丁,在黄土地里刨了一辈子;母亲在那个十几米见方的农家小院里,磨来转去了大半生。父亲的父亲以及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或者再上溯几十代,不要说厅长、处长,连个组长也没有当过。父亲甚至连中国的官阶序列中到底是处长大还是厅长大都闹不清。那么,我是否也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而自豪呢?辗转再三,苦思良久。我掷地有声地对自己说:我为父母将我生在土炕上而自豪!

每每想起父母在贫苦无告的境遇中将我们兄弟几个拉扯大的含辛茹苦,我就不禁感慨不已。父母,就像一对老牛,被沉重的绳索勒弯了肩骨;像一对赂驼,被无尽的沙途熬干了言语。他们和贫困抗争了一生,却被贫困缠绕了大半辈子。他们是两株野草,没有谁想起过为他们施加一点一滴养料。但是,这丝毫无妨他们每天迎着太阳微笑,无妨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对人类的热爱。这种信心和热爱集中体现在他们对子女的无限怜爱上。宁可自己被贫困炙烤成一捧焦枯的黄土,也要在子女的心里植一行绿阴。想起父亲偷偷摸摸地卖掉几个鸡蛋,兴高采烈地从供销社给我们买来铅笔和本子,从怀里掏出时的庄严表情,我认为,他正是用这种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信心……想起母亲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时的神圣严肃,我认为,她正是用这种“先扫自家门前雪”的精神,体现自己对整个人类的关爱……

父母,感谢你们将我生在土炕上,生在土炕上的孩子不见得就比生在产房里的孩子孱弱,一样能有健康的体魄;感谢你们历尽苦难让我上完了该上的学,今天我就能用笔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并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有一对野草一般坚韧地生活的父母;感谢你们从心里认为自己是株野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我终生也不会有不被人重视的苦恼;感谢你们一辈子热爱黄土,所以我也没有“邻家的住宅如何如何”的嫉妒与迷茫;感谢你们不是官,不能提拔我,平民百姓一样能生活得很好;感谢你们能顽强地生,默默地活,生不显赫,活不喧嚣,所以我也学会了心静如水,宠辱不惊。

父母,感谢你们将我生在土炕上。

真情的回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庸俗的生活。对发生在身边的无聊透顶甚至令人恶心的事司空见惯,不少时候还在自觉不自觉地追逐。比如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主题很快就会变成“谁谁谁当了什么什么官……谁谁谁最近又提拔了……谁谁谁做生意发了大财……”比如我们在很多时候羡慕别人是因为别人的地位高权力大,而对他别的方面的品质往往忽略不计。再比如我们到别人家里去作客,主人说了什么没有在意,而对主人家的房子多大装修如何却很在意……

我倒不是说喜欢这些注意这些在乎这些就是庸俗,而不食人间烟火离地三尺就是高洁。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是物质的人。物质上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是毫无疑问的。我是说如果我们把全部的生活内容都集中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的话,势必使我们原本五彩斑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而苍白,生命的鲜花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枯萎失色。

不久前听说的一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大姐在一条通往林区的简易公路旁开了一间小饭店。在那个一片饥荒的岁月,饭店能卖些什么呀。无非是给运木料的司机和过往的行人烧一两壶拌干粮、炒面的开水罢了。有一天晚上,眼看再不会有人光顾了,大姐正要打烊关门,忽然看见饭店的大门口蜷缩着一个人,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个衣着褴褛的孩子。可能是因为饿坏了,那孩子面色菜黄,气息奄奄,只有一双尚在转动的眼睛说明那孩子仍然活着。

善良的大姐毫不犹豫地将孩子抱进饭店,先给孩子灌了一点开水,孩子的脸上有了一点血色。大姐想给孩子弄点吃的,可找了半天只找到半碗菜团子,那是大姐留给自己的晚饭啊,实际上大姐已经一整天没吃一点能充饥的东西了。但看到孩子那张饿急了的小脸,大姐二话没说就将菜团子递给了孩子。

那孩子实在是饿坏了,三口两口就将菜团子塞进了口里。睁着一双畏惧的眼睛看着大姐。那孩子有一双很大的眼睛。

大姐抹了抹眼泪,拿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店门口等人。她在等自己的丈夫,他早上就去森林里打猎了。这些天来,他们俩口子全靠猎物来维持生存。

大姐从没有像那天那样希望丈夫快点回来,她觉得那一晚的时间就像一年那么长。

丈夫终于回来了。谢天谢地,他手里提着一只野兔子。丈夫看见那孩子,什么都明白了,他一声不响地开始剥兔子皮。

自始至终,那孩子都盯着那只兔子。等兔肉煮熟了,便毫不客气地大吃起来。大姐两口子怔怔地看着那孩子,大姐不住地抹眼泪。

那孩子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生怕别人吃掉一口肉。那一晚,大姐他们连一口汤都没喝。

大姐怕那孩子撑坏,对他说:“都是你的!都是你的!明天再吃!啊?”

第二天,那孩子又把剩余的兔肉吃了。后来,那孩子走了,大姐连他叫什么名字,哪里人都不知道。大姐曾问过他,可那孩子没说。再后来,大姐渐渐忘了这件事。

十几年过去了,大姐一直在那里开饭馆。有一天早上,有人在大姐的门口放了一大块牛肉,大姐觉得有些奇怪。过了几天,又是一块。从此,几乎每隔几天就有。大姐决心弄个明白,那一天,大姐一夜没睡,躲在窗口窥探。

夜里,一辆卡车开了过来,司机跳下驾驶室,将一大块牛肉往饭店门口一放,开上车就走了。

第二天夜里,卡车刚一停,大姐便追了出去,星光下,大姐看清楚了司机的脸,尤其是那双大大的、圆圆的眼睛。

大姐知道他是谁了。原来,那孩子已经成了一名司机,从林区往外拉木料。大姐说了好多话,让那孩子再不要送牛肉。可是,过了几天,一大块牛肉又放到那儿了。这种情况延续了好多年。

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深深地为这个故事所表现的真情所感动。真情,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真情就像沙漠中的绿洲,戈壁里的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哺育着我们的精神,点燃着我们的生命之火。如果没有了真情,只留下物质的空壳,纵然我们再富有,人生也会变成沙漠。如果我们的一生,连一点灵魂的颤动都没有发生过,也就未免太苍白了。

无论如何,我们的生活应该稍微丰富些,哪怕有一两件值得念想的事也好啊!可惜我们很多人的一生被物欲裹挟着滚爬了一辈子,连最基本的感动都没有感受过。

好人很累

好人其实很累。

街上有人打架,别人充耳不闻,目不斜视,昂首而过。好人心里拗不过,就去拉架。结果架未拉开,自己被打得鼻青脸肿。等到警察赶到,打架的人一溜烟跑了,好人却被警察抓住要带走。好不容易说清楚了,警察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下次注意点!”噎得好人半天喘不上气来。

别人两口子闹矛盾,要离婚要自杀寻死觅活。好人过意不去,分别找双方劝解:“他有他的不是,你也要体谅他……”“她有她的毛病,你也要理解她……”不想过了几天,人家小两口和好如初甜甜蜜蜜。好人说的“他的不是”“她的毛病”通通告诉了对方。他和她看见好人都不舒服,弄得好人里外不是人,特尴她。

同办公室的一个小伙子不好好干活,积压下那么多事都没处理掉,眼看就要耽误工作。好人不放心就替他干了。谁知那小子越不干了,好人只好再替他干。替着替着就替成好人自个的事了。忙不过来耽误了事,科长不说那小子倒说好人:“你抓紧点嘛?咋搞的?”那小子也煞有介事地凑热闹:“你忙不过来就吭一声,我帮你干……”气得好人差点背过气去。

单位评职称名额有限,大伙争得不亦乐乎,弄文凭凑论文搞证书跑领导,你说我长我道你短一个个视若仇寇。好人看领导太难,就说:“要不我自动放弃,先给他们评吧!”领导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握着好人的手连连说:“这次亏了你了。下次排也排到你了,我做主。”好人也挺感动,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很崇高很伟大的事。谁知下次评职称时又评不上,谁也不提好人上次主动放弃的事。好人气不过便去找领导。领导看了好人半天才说:“我说过‘我做主’的话吗?”气得好人双眼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