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畅:《数字化博物馆应用软件开发的一些思考》,《中国博物馆》2003年第1期。
[2]朱学芳、马仁配:《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博物馆》,《情报科学》2002年第11期。
[3]陆琼:《网上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中国博物馆》2002年第2期。
[4]游五洋、陶青著:《信息化与未来中国》,第2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
[5]李文昌:《也谈数字化博物馆》,《中国文物报》2002年1月11日。
[6]《中国博物馆学会数字会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文物报》2003年12月5日。
[7]熊澄宇:《全球信息网络化透视》,《新华文摘》,2001年第5期,第185页。
[8]刘晴:《论打开围墙的博物馆》,《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
[9]随杰、常素霞:《走出庭院服务社会不断加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文物春秋》2008年第4期。
[10]赵宇飞、吴子朗:《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读“体验生态博物馆”有感之五》,《当代贵州》2009年第12期。
[11]杨俊艳:《关于博物馆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
[12]黄强:《试论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3]李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华中建筑》2001年第3期。
[14]缪华:《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年第6期。
[15][美]伯纳德·韦纳著,孙煜明译:《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16]秦明:《旅游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辛儒:《休闲经济背景下博物馆的经营与管理》,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8]范德伟:《由观众调查引发的对博物馆工作的思考》,《博物馆研究》2005年第4期。
[19]辛得编译:《影响观众参观体验的主要因素》,《中国博物馆通讯》1998年第8期。
[20]刘德胜:《义工与博物馆行销》,台湾《博物馆季刊》第十三卷三期,1999年7月。
[21]张敏:《论博物馆市场化行为的趋势及影响》,《中国博物馆》2003年第1期。
[22]林冠南:《从我国博物馆中的志愿者谈起》,《中国博物馆》2003年第1期。
[23]何昊佩:《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与社区文化氛围之关系》,《中国文物报》2001年5月16日。
[24]刘玉珍、王学敏:《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中国博物馆》2008年第1期。
[25]李红:《谈博物馆宣教服务工作》,《博物馆研究》2006年第3期。
[26]王智远:《参观动机与博物馆宣教策略的应对性思考》,《博物馆研究》2007年第4期。
[27]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8]段勇著:《当代美国博物馆》,科学出版社,2003年。
[29][美]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著:《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0]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中国网,2002年1月25日。
[31][荷]史迪芬·恩格尔斯曼著,李华译:《荷兰国有博物馆走向“私有化”》,译自《博物馆国际》第192期。
[32]沈静:《试论事业型文化机构中的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以图书馆、博物馆为个案》,《华东经济管理》第18卷第1期。
[33]苏东海:《博物馆文化随感:东海杂谈(22则)》,引自李文儒主编:《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年。
[34]自庶:《博物馆文化的多样性》,《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2月1日。
[35]安来顺:《二十世纪博物馆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2001年第1期。
[36]陈卫平、张美英:《建构主义在自然类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1期。
[37]陈卫平:《科学与人文在博物馆文化的融通》,《博物馆研究》2006年第3期。
[38]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9]李文儒主编:《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年。
[40]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通讯》。
[41]国家文物局法制处编:《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紫禁城出版社。
[42]吕济民、苏东海:《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43]甄朔南、沈永华主编:《现代博物馆学基础知识问答》,2000年。
[44]宋向光:《博物馆文化与博物馆工作观念》。
[42]吕济民、苏东海:《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43]甄朔南、沈永华主编:《现代博物馆学基础知识问答》,2000年。
[44]宋向光:《博物馆文化与博物馆工作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