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肿瘤(第二版)
45250600000007

第7章 乳腺癌

(一)概述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的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我国乳腺癌患者中女性占99%。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因素有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分泌亢进、独身妇女与婚后不正常哺乳、遗传等。乳腺癌30岁以前较少见,大多发生在40~60岁及绝经期前后的妇女。病理上常分两大类型:恶性程度较高者(硬癌、髓样癌、炎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低者(****状癌、导管癌、腺癌、****湿疹样癌、小叶癌)。

乳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其他可能还和高脂肪饮食摄入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哺乳少、婚后未育等因素有关。

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乳房肿块,肿块部位以乳房外上方较常见,质地坚韧,边界不清楚,不规则地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包块,绝大多数为单发。如侵及皮肤,则乳房外形改变,皮肤变粗、增厚,表现为桔皮样改变,****呈现内缩、固定、或****血性渗液、癌性湿疹等改变。晚期皮肤溃破可呈翻花状。早期无疼痛,晚期疼痛较剧。腋下及锁骨上下淋巴结因转移而肿大。全身症状有消瘦、贫血、恶病质等。血行播散可发生肺、胸膜、肝、脑、肾、骨转移而引起死亡。

乳腺癌的诊断可根据乳腺处的肿块进行乳腺X线平片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热偶测温器及红外线温度照像可确诊,同位素磷32体外探测正确率较高。

中医对乳腺癌的记载较为详细,历代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多把此病算为“乳岩”、“乳石痈”、“石奶”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因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所致。古代文献中提出了许多内服外治的方药,如漏芦散、神效栝楼散、清肝解郁汤、犀黄丸、阳和汤、季芝鲫鱼膏等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二)名医妙方

1.刘绍武调神攻坚汤

【方药】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夏枯草30g,王不留行20g,牡蛎30g,栝楼30g,石膏30g,陈皮30g,白芍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理气,攻坚破瘀。

【案例】郭某某,女,34岁,教师。患者于1973年春发现左侧乳房有一鸡蛋大肿物,病理检查为“乳腺腺癌”,后行根治术,并作45天放疗。4个月后右侧乳房又出现核桃大肿物,双侧腋下,颈部也有大小不等的硬性肿物。经诊断为癌肿广泛转移,无法手术,遂求治于中医。诊见面色无华,极度消瘦,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细无力。证属肝郁气滞。用上方后食量即见增,服药至30剂时,各处肿物开始变小,精神好转,服药至180剂,体重增加20kg,精神佳,舌脉正常。每半年在肿瘤医院复查1次,无异常发现。随访6年,患者健在。病人获得痊愈。

【按语】本例病人未用西医常规手术,放疗后仅4个月即出现广泛转移,病人只得求助中医。服药1个月,肿物开始变小;服药6个月,体重竟增加20kg,病人最后获得痊愈。本方主要采用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法。柴胡、陈皮疏肝理气;苏子、栝楼宽胸下气;白芍柔肝;王不留行子活血化瘀;夏枯草、牡蛎软坚散结;生石膏、黄芩清热;党参、川椒、甘草、大枣扶正健胃。此药方被刘大夫命名为“调神攻坚汤”,认为治疗其他肿瘤也有较好效果,但服药要坚持,以120剂为1疗程。

2.史兰陵乳腺癌方

【方药】全栝楼15g,川贝母9g,醋香附9g,柴胡9g,海藻9g,昆布15g,玄参12g,陈皮9g,谷芽9g,麦芽9g,蒲公英12g,山甲珠6g,三棱9g,丝瓜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案例】陈某某,女,30岁。病人右乳房肿块6年,近1个月加大。右乳房外上方肿块慢慢长大,不痛。1965年11月10日门诊检查,见右乳房有5cm×4cm肿块,不规则,质硬,****呈橘皮样皱缩,色暗黑。右腋下摸到2cm×2cm肿大之淋巴结。确诊为乳腺癌(右)淋巴转移。病人拒绝手术,要求服中药。就诊时患者面色萎黄,口苦咽干,消瘦,舌红无苔,脉弦数有力,证属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用上方水煎服,并服犀黄丸3g,每日1次。间隔服药2年,肿块缩小至1cm×1cm。服药至1972年,肿块消尽,腋下淋巴结亦消退,体质精神均佳。1976年恢复全日工作,随访至1978年良好。

【按语】史医生治疗本病非常重视疏肝理气。方中柴胡、香附疏肝理气;陈皮、谷芽、生麦芽调肝和胃;山甲珠破气;三棱活血;丝瓜入络;海藻、昆布、川贝母、玄参软坚散结;全栝楼、蒲公英为治乳痈要药。犀黄丸由牛黄、麝香、乳香、没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为中国古代治疗乳岩的成药。史医生坚持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终于获效。

3.段凤舞乳腺癌方

【方药】醋柴胡6g,生甘草6g,当归9g,白芍9g,生牡蛎9g,玄参9g,青皮9g,茯苓9g,土贝母9g,炮山甲9g,金银花15g,蚤休15g,蒲公英15g,夏枯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健脾,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案例】张某某,女,66岁。病人发现左乳上方肿块2年余,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病人拒绝手术。于1968年5月4日求治于段凤舞老中医。就诊时检查:在左乳外上方可扪及约6cm×6cm之肿块,中央部突出一块约2cm×2cm大小,质硬,表面如栗色,与皮肤粘连,边缘不整,压痛,左乳针刺样疼痛,牵及左臂,纳谷不香,舌苔薄,脉弦细。证属肝郁脾虚,气郁凝结。服上方30余剂,全身症状已渐好转,左乳肿块无显著变化,病情稳定。上方加黄药子、木香、橘核,诸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早晚各服6g。至1971年3月,左乳上方肿块溃破,溃疡面9cm×6cm大小,局部色红,殊臭,疼痛。正气已虚,热毒为患,拟内外兼治,攻补并用。密陀僧30g,炉甘石30g,研末外用。人参归脾丸早服1丸;消瘤丸早晚各服3g;醒消丸早晚各服3g,鳖甲煎丸早晚各服1丸。病情一度减轻,但终于未得到控制,病人故于1972年5月15日。患者存活5年余。

【按语】本例系乳腺癌的晚期癌症,病人拒绝手术,依靠中医治疗存活5年余。病人属带瘤长期存活。段老以柴胡、青皮舒肝;生牡蛎、玄参、夏枯草、土贝母、炮山甲软坚散结;金银花、蒲公英、蚤休、黄药子清热解毒抗癌。醒消丸为中国古代治疗癌瘤的传统成药,与犀黄丸为姐妹丸,二药仅有一味之差。醒消丸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组成为乳香、没药各30g,雄黄15g,麝香3g,每服9g,陈酒送下。功能消肿止痛。传统用来治痰湿阻滞而致的痈疽肿毒,坚硬疼痛,未成脓者。

4.钱伯文乳腺癌方

【方药】柴胡6g,橘叶10g,党参15g,黄芪15g,当归15g,白芍12g,香附10g,象贝12g,夏枯草15g,茯苓15g,八月札10g,生地15g,生薏苡仁30g,女贞子15g,佛手10g,天龙10g。

【加减药物】蒲公英、栝楼皮、合欢皮、川楝子、炙鳖甲、生牡蛎、菟丝子、露蜂房、山慈菇、丹参、赤芍、玫瑰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健脾,消肿软坚。

【案例】史某某,女,61岁,患者1964年左乳房外上方发现一个肿块3cm×3.5cm,质硬,不痛,表面不光滑,周围不规则。经检查确诊为乳腺癌,需进行手术。由于患者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要求用中医中药治疗。就诊时患者左臂胀痛,有时稍感麻木,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苔薄腻,脉弦。辨证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虚血衰,气滞血凝。治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消肿软坚。用上面方药加减进退,服药1年余,乳房肿块缩小,病情稳定,至1978年10月随访,肿块没有增大,病人身体健康。

【按语】本例乳腺癌病人因年老体弱,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故未作手术。钱老认为,乳腺癌原则上应争取早期施行根治手术为宜。在中医药方面,早期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消肿等法治之;晚期肿块即将溃破,则以益气健脾养血为妥,不宜攻伐太过,损耗正气。本例病人癌症虽属早期,但身体比较虚弱,故在早期即用益气健脾之药。经治疗后,病人癌症并未全部消失,但却带癌生存十几年,肿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钱老通过治疗,并不能消灭全部癌细胞,但用中药后,有可能使肿瘤组织纤维化,或在肿瘤周围形成纤维组织,将肿瘤包裹起来,扼制其生长,当然真正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5.吴圣农乳腺癌转移方

【方药】桂枝6g,陈皮6g,炙黄芪15g,当归12g,赤芍12g,酒地龙9g,鸡血藤30g,制川乌、草乌各4.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和血,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案例】胡月清,女,41岁,患者于1979年5月11日因右乳腺癌作广泛根治术。1981年初自觉左侧髋关节疼痛,行走不便,尤在上楼抬腿时更觉困难。近3个月来,胃纳明显减退,经常呕吐白色粘稠液体或胃内容物,且右下肢足趾常间歇性发作抽搐,两下肢外展及下蹲极难。查体右胸有一手术疤痕,胸骨右缘第2肋骨处可见1枚3cm×4cm×2cm肿块,压痛明显,左腋下扪及1.5cm淋巴结1枚,质硬,有触痛。胸片提示右胸腔大量积液。骨盆X线片示:左侧髋关节各骨及右侧骶髋部、右耻骨、坐骨均有化冰样骨质破坏,最后诊断为右乳腺癌手术后胸膜、骨盆转移。要求中医治疗。患者近1个月来,两下肢屈曲,不敢伸缩,稍一伸展,右下肢足趾即发生拘挛引及阴股,甚则抽搐,左下肢自足至阴股亦有挛急之感,两腿不能分开,妨碍大小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饮食减少,时有泛恶。舌质淡,白腻苔满布,脉弦滑。证属久病伤正、寒湿郁滞,邪毒内结,气血痹阻,筋脉失养。治以益气和血,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用上面内服药及外用方,另加蝎蜈片10片,2次分吞。病人经内服外敷药治疗半月后,恶心呕吐已止,左侧髋骨疼痛明显缓解,两腿能分开,转动已自如,惟右胸骨连及肩背微微作痛,稍有咳嗽,痰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内服药去川乌、草乌、陈皮、蝎蜈片、加桃仁、杏仁各12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剂,外敷药物同,继续治疗1月余,不仅髋骨疼痛明显好转,且能下床在室内缓缓行走,中趾及小腿亦未再发生抽搐现象。5月29日出院后门诊随治,髋骨及小腿病情稳定,报告本病例时,病人已存活2年余,病情稳定。

【按语】本例病人为乳腺癌术后出现胸膜、骨盆广泛转移,这样的病例在现代医学中已很难医治,死期屈指可数。但病人在吴老的治疗下,通过内治外治结合,竟使病情得到控制。本例治疗颇有特点的是应用了外敷药,所用药物并无毒性,而是较为平和的活血化瘀,理气散结之药,不仅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而且使骨盆转移病灶缩小。由于病人出现下肢拘挛、抽搐的症状,故吴老选用了具有熄风解痉、通络止痛,同时又有解毒散结,抗癌作用的蝎蜈片。在中医中,全蝎、蜈蚣同为平肝熄风要药,均有较强的解痉作用。全蝎熄风力强,对于抽搐频作,手足颤抖,舌强言蹇,头摇不止等症疗效较好;蜈蚣搜风力胜,对于四肢痉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疗效较好。二者相须配方,同入肝经,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熄风止痉之药力,是临床常用的熄风止痉药对。

附:外用方当归12g,赤芍12g,红花4.5g,生香附15g,制乳香6g,川芎6g,白芥子9g,共研细末,加蜂蜜及适量面粉,调成糊状敷患处,用纱布固定,1昼夜换药1次。

6.马吉福乳腺癌方

【内服方】八角金盘12g,露蜂房12g,山慈菇30g,石见穿30g,八月札30g,皂刺30g,黄芪15g,丹参15g,赤芍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雄黄、老生姜各等份。

【用法】将雄黄置于等量老生姜内,放在陈瓦上文火焙干至金黄色,研末备用。用时撒于膏药上外贴,2~3日更换1次。

【功效】化瘀散结,解毒消肿。

【案例】丁某某,女,37岁,1980年4月18日初诊。左侧乳房发现包块2个月,有鸽蛋大。病理检查确诊为左乳腺癌(单纯癌)Ⅱ期。患者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腹胀纳少。脉沉细,舌苔厚腻,证属脾不健运,痰湿不化,结于乳中。治宜益气健脾,化瘀散结,解毒消肿。内服方加炒白术、生山楂各12g,党参15g,陈皮10g。内服、外用治疗60余日,诸症渐除,包块消失。原方加鸡血藤15g,又服40余剂巩固疗效。随访5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治疗方法系采用民间验方,据马氏称,他从1978~1983年间用验方为主治疗乳腺癌,疗效较满意。

7.胡学荣芪甲蠲岩汤

【方药】黄芪60g,茯苓、玄胡各15g,当归、肉苁蓉各30g,穿山甲、露蜂房、乳香、蚤休、蛇蜕各9g,蜈蚣2条,三七3g,五灵脂12g。

【用法】水煎温服,日1剂。

【功效】行气活血,解毒散结。

【案例】丁某,女,51岁,1969年4月11日诊。患者3个月前发现右乳有一肿块,似栗子大,质硬,未介意。后渐感乳房胀痛,某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给予抗生素和甲基****素等治疗无效。近1个月来,肿块速增至核桃大,表皮灼热,推之不移,不压自痛,并向右腋及胸肋部放射,日渐消瘦,纳呆脘胀,头晕神倦,心悸气短,便秘、尿黄。诊见面色萎黄,消瘦、懒言语低。右乳房病理切片报告为乳腺癌,分化较好。脉弦细数,舌淡边暗紫,苔薄白。证属气滞血瘀,痰热瘀阻。用上方7剂后,乳痛大减,包块见小,精神好转,脉弦细稍缓,上方加牡蛎30g,夏枯草10g,金果榄9g,继服10剂后,包块已消十之八九,质软,脉舌同前。四诊时块消痛止,食欲大增,体重增加,二便通利,脉舌如常,嘱守方继服半月以资巩固。同年8月10日家访已恢复健康,并能操持家务,令节食节劳,避免精神刺激。随访6年未见复发。

【按语】方中穿山甲、黄芪、玄胡、茯苓行气活血,通络健脾;穿山甲、玄胡可引诸药直达肝经;乳香、三七、五灵脂、当归合奏以取活血化瘀散结之功,并能调气止痛以治其标;蚤休、蛇蜕、蜈蚣、露蜂房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且后二者又专治顽症痼疾,止痛通痹;另重用肉苁蓉入肾经以补久病所致之肾气不足,提高机体免疫机能。诊中加牡蛎、夏枯草、金果榄之意,在于恐前方清热软坚之力不足,而加强之。由于辨证准确,配方合理,故而很快获得痊愈。露蜂房、穿山甲、黄芪、王不留行在乳腺癌中最为常用,且也最为有效。在众多案例用药中,这些药物皆为首选。据陆浩等报道,陆孝夫老中医自拟蜂穿不留汤治疗乳腺癌,收到一定疗效,(见《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5期28页)。该方与胡氏方可互佐。故并为介绍。药物:露蜂房、穿山甲各9g,石见穿、王不留、莪术、黄芪、当归各15g,三七粉3g(分2次吞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若见癌块直径超过3cm,加水红花子15g,桃仁9g,蛇六谷30g(先煎1.5小时);已溃加太子参、土茯苓各30g;偏阳虚加人参养荣丸1丸;阴虚加天冬、生地、天花粉各15g;偏寒加桂枝、细辛各3g;偏热加蒲公英30g,夏枯草15g;已溃者用千分之一浓度本方药液外洗,并将三七粉,白及粉等量混匀外敷。陆氏此方,抓住了乳腺癌的主要病机特点,又随宜增减,颇有应用价值。

8.周宝琴消岩汤

【方药】香附15g,郁金15g,青皮15g,王不留行25g,柴胡10g,桃仁8g,红花8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5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散结,活血化瘀。

【案例】曲某某,女,43岁,于1977年1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精神刺激,自觉两乳胀痛,以右侧为明显,随情绪波动,疼痛时轻时重,右乳外上限可扪及4cm×5cm肿块1个,质硬如石,表现凸凹不平,舌边夹红赤,苔黄,脉弦数。诊为单纯性乳腺癌。患者恐惧手术,故住院请中医治疗。用上方18剂后,肿块缩小至1.5cm×2cm,全身症状消失。动员其手术治疗。出院后继用上方加麝香配成丸剂,服3个月,至今健在。

【按语】临床实践证明,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只有从整体出发,兼顾局部,辨证施治,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而单纯以早、中、晚分期,用消、托、补三法论治是不全面的。

9.顾林江乳腺癌验方

【方药】1.活守宫1只,新鲜青壳鸭蛋1只,糊状黄泥适量。

【用法】先在鸭蛋顶端开孔(大小以能纳入守宫为宜),再将守宫塞进蛋中,然后迅速将黄泥巴裹住整个鸭蛋,放置瓦中锻烧存性,去黄泥杵成粉,在1日内分4~5次用白开水冲服,如法炮制,连服40天。

【方药】2.活蟾蜍40只,面粉4斤,白糖适量。

【用法】将蟾蜍洗净,置大铁锅内,加水适量,猛火煮烂,冷却后以纱布反复过滤取汁,倒入面粉中,加白糖(以适甜为度),充分搅拌后捏成大西米粒状,再在铁锅内炒熟。每次服15g,日服3~4次。服完后,若病情需要,可如法炮制继服。

【功效】攻毒抗癌。

【案例】顾某某,女,50岁,1982年7月3日初诊。患者于1981年6月发觉右侧****右上方有一核桃大肿块,1年后逐渐出现大小不等之蜂窝结节状囊肿物(约6~7个),质硬,推之不移,围约8cm,****胬肉外翻,其形如蕈,并有脓性和血腥分泌物流出,且觉胀痛。两腋下及颈部出现大小不等之蜂窝结节数十个。经上海几家大医院检查,均确诊为乳癌晚期,广泛转移。预计寿命仅存约3个月。患者要求中医治疗。来诊时,患者左乳正常,右乳症情如上述,形体极度消瘦,面色无华,食欲不振。遂嘱服用上2方,2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半年后****形态恢复原状,随访至今,未再复发,照务农事。

【按语】本案亦以偏方治癌见长。可作为蟾蜍,守宫(壁虎)治效证例。案中有“预计寿命”云云,是对癌症预后的推测。对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学者已提出了“与年龄有关”的观点。

10.王建一四妙汤加味方

【方药】生黄芪、金银花、全当归各30g,全栝楼50g,柴胡20g,炮山甲、青皮、陈皮、粉甘草各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空腹服下。

【功效】理气活血,化痰软坚。

【案例】冯某某,女,30岁。1972年7月26日初诊。1年前发现右****部位瘙痒、灼痛,有紫黑色血性分泌物溢出。约半年后,发现乳房变形,有一长形肿块,日渐增大,****部出现大小不一的点状新生病变;****内陷、萎缩,并有裂隙。最近肿块增大明显,身体显著消瘦、衰弱。据某医院镜检血性分泌物,诊为湿疹样****癌(派杰氏病)。因患者畏惧手术,要求中医治疗。诊察所见:精神萎靡,消瘦,语声低微,身困乏力,饮食和二便尚正常,脉细弱无力,舌质淡白无苔。右乳下垂,呈长形,乳腺肿块约21×6×5.5cm,质硬不坚,不光滑,尚可活动。裂缝内可见红色肉芽面。****部微呈隆起,并见大小点状之新生病灶,轻加挤压,可见****内溢出紫黑色之血性分泌物。用上方内服,并局部用大蟾蜍1只,捣泥敷贴。因易变臭,应注意及时更换,隔一二天,继用此法外贴。10天后,患者精神转佳,乳房肤色转润,肿块有变软的倾向,****血性分泌物减少。脉较前有力,舌淡白而润。上方去陈皮、生黄芪、金银花改为60g,外用药同前。服药20剂,乳腺肿块消失,乳房基本复原,未见新生病灶,挤压****部不见紫黑色血性分泌物溢出。拟五味异功散3剂,以善其后。追踪观察至1979年,未见复发及转移,仍健在。

【按语】重剂猛攻是本例治病的特点。一面扶正,一面托毒,是本例收效的根本。乳房属阳明,而胃与脾互为表里;****属厥阴,而肝与胆互为表里。气血不足乃由化源不充,故重补气血而要在调中;气滞痰凝毒聚必须理气疏调软坚。攻补得当,正邪共理,实为乳癌应仿效之治法。

11.黄锦清乳癌丸二方

【方药】1.紫花地丁、山慈菇、连翘、白芷、栝楼仁、炙甘草、陈皮、茜草根、乳香、没药、银花各3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夏枯草膏为丸,每服9g,日3次,饭后服。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2.大栝楼3个,生地15g,象贝、生香附、煅牡蛎各120g,漏芦、白芥子、土茯苓、炒麦芽各90g,王不留行、制半夏、全当归、福橘叶各60g,炒白芍、青皮、广陈皮各60g,炮山甲、木通、川芎、甘草各30g。

【用法】上药共研细开,用蒲公英和连翘煎汤代水为丸,每服9g,日3次,饭后服。

【功效】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案例】郭某某,女,30岁,广东人。1954年乳部发现小结核,开始不大注意,以后逐渐长大如桂圆。经X医院检查为癌肿,劝其切除。本人不愿意。1958年1月求治于中医治疗。症见头晕耳鸣,心悸乏力,神疲身倦。自1958年1月14日始至11月下旬止,每天服小金丹和乳癌丸甲、乙方,各2料后,乳块基本消失,乳核已摸不到,经医院复查2次已痊愈。

【按语】本案为国内治癌较早案例之一,文中虽无脉舌及左侧或右侧病灶记述,但所述小金丹、乳癌1丸、1丸等方。配制组方有其理法精义,可供临床参考运用。

12.李浩然乳癌化疗反应方

【方药】参须12g,鹿角胶(另化)12g,肉苁蓉12g,龟板胶(另化)12g,枸杞子12g,半夏12g,熟地15g,菟丝子15g,砂仁2g(后下),甘草3g。

【用法】文火浓煎1小时,1次加足水,勿揭盖,更勿煎干。每日1剂。

【功效】滋补肝肾。

【案例】患者,女,41岁,营业员。因左乳腺癌行切除术,术后用环磷酰胺化疗,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而中断治疗。患者形瘦神乏,面色萎黄,纳呆,苔薄,脉细,白细胞1.85×109/L,血小板50×109/L。用上方5剂后白细胞上升为4.3×109,血小板上升为90×109/L,又恢复化疗。

【按语】李氏对癌症化疗反应,分为脾胃不和、肝肾受损、气阴亏虚三类病机。本案即属肝肾受损典型病例。李氏认为:化疗之剂,首伤脾胃,继则累及肝肾。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血供,为罢极之本;肾藏精,精血互生,主骨生髓,上通于脑。所以化疗除胃肠反应外,又每多伴见贫血、阴斑、眩晕、虚劳等。

(三)述评

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发病年龄在40~60岁居多数。乳腺癌早期无感觉,往往在体检或病人无意中发现,易被忽视。乳房良性肿块也有恶变可能。对乳房肿块的简单鉴别:一是发病年龄各有不同。二是乳房癌病程发展较快,而小叶增生及纤维瘤则较缓慢。三是乳腺癌初起不痛;小叶增生有周期性胀痛。四是癌及腺瘤肿块单个;小叶增生为多个颗粒状肿块。五是乳房癌肿块边界不清;纤维瘤边界清楚;小叶增生为分散或密集小肿块。六是癌块质地坚硬,而纤维瘤及小叶增生中等度硬。目前大体上以这些作为鉴别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需作摄片和活体组织切片检查。

乳腺癌的病机主要是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临床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于乳腺癌单纯以早、中、晚分期,用消、托、补三大法则论治是不全面的。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致病因素各异,故同处一期,临床表现不一。只有从整体出发,兼顾局部,辨证施治,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临床实践证明,以中医辨证分型施治,配合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治疗乳腺癌较为理想的方法。手术直接切除癌肿;放疗、化疗可以杀伤癌细胞,然而这些方法有伤机体正气,配合中医辨证施治,不但可以扶助正气、增强自身抗癌能力,还可以减轻或消除放疗、化疗副作用。

对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学者已提出了“与年龄有关”的观点。瑞典和美国的科学家断定,45~49岁的乳腺癌患者明显地较其它年龄的患者能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他们考虑可能的原因是45~49岁的妇女,由于绝经使她们体内的一些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此外,科学家们发现,存活时间的长短与妇女的患病年龄有关。30岁就确诊患乳腺癌的妇女要比在40岁确诊的妇女生存希望小得多,而那些45~49岁患乳腺癌的妇女则明显地几乎全部可以生存。

在瑞典,45~49岁患乳腺癌的妇女愈后2年存活率是89.3%;5年存活率是75.3%;15年存活率是59.2%;40~44岁患乳腺癌的妇女存活率与此相差不多。对照来看,30岁以下患乳腺癌的妇女5年存活率仅有62.9%;15年存活率是51.3%,过了45~49岁的患者生存率则急剧下降,与30岁以下妇女的存活率差不多。研究者还注意到那些80岁以上患乳腺癌的老年妇女却能存活多年,这可能同癌细胞在大量因子中仅仅是单一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