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肿瘤(第二版)
45250600000008

第8章 原发性肝癌

(一)概述

原发性肝癌系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所发生的癌肿,是癌症中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根据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肝癌预防会议资料统计,肝癌发病率居世界上主要癌症的第8位,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发病明显高于欧洲和美洲,我国是世界上原发性肝癌高发地区之一。年发病率高于10/10万,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三位。高发年龄为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3∶1。其病程较短,发展迅速,症状急剧,死亡率极高,预后十分恶劣。目前,本病的确切病因还不够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如HBV感染、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类、偶氮苯类化合物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营养不良和遗传因素也与该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肝炎、肝硬化病人出现肝癌的相对危险性为对照组的10.76倍。肝癌死亡病例尸体解剖结果表明:70%~80%的患者伴有肝硬化。实验室检测表明,肝癌患者血清中乙肝表现抗原(HBsAg)阳性率可达40%,说明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与肝癌关系密切。

临床诊断肝癌的主要手段包括肝功能检查,血清中甲种胎儿球蛋白阳性,B超检查及同位素扫描等,CT对确诊肝癌有很大帮助。肝穿刺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有决定性意义。原发性肝癌属于中医学“症瘕”、“积聚”、“黄疸”、“臌胀”、“胁痛”等范畴。其发病多因感受湿热邪毒,或长期饮食不节,情志抑郁,正气虚弱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滞血瘀,情志抑郁,正气虚弱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滞血瘀,结而成积。总之,本病系正气虚衰,复受邪毒,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所致。所以在治疗时,应从正邪两方面考虑。采用养阴益气,补气活血,化瘀消积,清热利胆,泻火解毒,养血柔肝,凉血止血等法。

(二)名医妙方

1.雷永仲抗肝癌方

【方药】当归9g,赤芍9g,桃仁9g,漏芦9g,八月札9g,郁金9g,香附9g,夏枯草15g,海带15g,海藻15g,白花蛇舌草30g(脾虚可加四君子汤,黄芪;黄疸可加茵陈、平地木、田基黄;瘀重加王不留行、三棱、莪术;软坚消结可加石见穿、蜀羊泉、铁树叶)。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消积。

【案例】刘某某,男,48岁。因腹泻就诊发现肝肿大,甲胎蛋白对流免疫法阳性,定量>1000ug/L,同位素及超声波均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大小为6cm×5cm。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Ⅱ期,硬变型。症见头晕乏力,纳呆便溏,肝区胀痛,腹部气攻。舌红苔白腻脉弦。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气血夹痰交阻,结而成症。用上方加健脾益气之品,治后症状消失,甲胎蛋白逐渐下降,同位素及超声波均示病灶缩小。治疗1年半后,甲胎蛋白降至正常,癌灶消失,肝脏恢复正常大小。随访3年,情况良好。

【按语】本方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并系统地治疗观察了442例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不仅能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且能使癌灶消失,缩小或稳定,诚属屡验之良方。

2.段凤舞参赭培气逐瘀汤

【方药】生代赭石15g,太子参10g,生淮山药15g,天花粉10g,天冬10g,鳖甲15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20g,夏枯草15g,生黄芪30g,枸杞子30g,焦山楂30g,泽泻15g,猪苓15g,龙葵15g,白英15g,白芍10g,焦六曲30g,三七粉(冲)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功效】调气,化瘀,利水。

【案例】冯某,男,58岁,因上腹部包块2个月,腹胀纳差,胃脘饱满,肝区作痛,小便短赤,口干鼻出血。住院确诊为晚期肝癌。经用西药治疗,病情加重,症见:面色晦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呃逆嗳气,肝大肋下10cm,剑突下14cm,质硬。大量腹水,下肢水肿。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证属气滞不行,瘀血内阻,肝病及脾,气化失司,水湿内停,瘀结成块,治宜化瘀降逆,健脾利湿,益气养血,佐以解毒抗癌。用上方加味治疗,病情逐渐好转。3年多共服药468剂,精神尚好,腹水消失,饮食正常,肝脏缩小,B超提示:肝内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按语】段老,出身于七代中医世家,以擅治肿瘤见长。本方是段老将清末名医张锡纯为治膈食而设的参赭培气汤进行改造,制成参赭培气逐瘀汤治疗原发性肝癌,收到了延长生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临床应用时,有黄疸者加茵陈30g;有腹水者,加商陆10g,牛膝10g,大腹皮10g;局部疼痛者加郁金10g,延胡索10g,凌霄花10g,八月札10g;腹胀甚者加木香6g,厚朴10g;呃逆者加旋复花10g,柿蒂10g;大便干燥数日不行者加栝楼10g,郁李仁12g。

3.孙秉严肝癌方

【方药】茵陈15g,山栀10g,川楝子15g,蜈蚣3条,全蝎6g,附子20g,肉桂20g,干姜20g,自然铜20g,党参15g,生黄芪30g,熟地30g,白芍20g,厚朴10g,木通10g,茯苓15g,泽泻10g,穿山甲10g,天葵子15g,柴胡10g,竹茹10g,代赭石30g,番泻叶10g,大枣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温阳散寒化瘀,泻下攻毒。

【成药】化坚液,日100ml,口服;化斑丸,日10丸;消癌丸,日20丸;和剂丸,日1丸。

【案例】邓某某,男,44岁,广东省高州县劳动局局长,1990年5月初诊。来人代诉患者于1990年4月初经中山医科大学B超及CT检查,确诊为肝癌,CT见肝左叶病壮4.5cm×6.8cm大小,肝功能正常。经服上药后,肝区疼消失,病好转,B超检查,病灶缩小,血象正常,体力恢复。于1990年9月4日病人亲自来诊。检查:体质消瘦,腹水(+),舌印(+),腮印(+),甲印偏寒,脉象沉弦。病属寒瘀毒结型,用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腹水消失,1990年10月8日,做B超复查,结果为,癌灶消失,肝硬化结节。1991年1月20日来电,已上班工作1个月。

【按语】孙秉严老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主要机制是:正气虚损,内外合邪,致使气滞血瘀,癌毒集结,寒凝成块。治宜破瘀软坚,温阳散寒之法。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方中附子、肉桂、干姜温阳散寒,令寒凝之气消而血通;党参、黄芪、熟地、白芍补气血以扶正气;柴胡、川楝子、代赭石、全蝎、蜈蚣调肝气以理肝血;番泻叶、泽泻、木通用以利水;穿山甲、自然铜等化瘀消积,诸药共奏温阳益气扶正,破瘀泻水攻毒之功,而获消积治癌之效。

4.吴耀升肝癌方

【方药】取鳢鱼1条,剖腹洗净污物,将绿矾20~25g装入肚内,放在炉灶上煨熟,绿矾熔化渗入鱼肉,再将鱼烘干,为鱼干。

【用法】每次食鱼干30~50g,每日3~5次。

【功效】补脾,化瘀,利水。

【案例】朱某某,女,60岁。患慢性肝炎多年。1年前开始上腹胀满,食欲减退,疲乏消瘦。肝在肋下锁骨中线内侧6cm×7cm,质硬,表面不平,触痛明显。肝功能:黄疸指数9U,总胆红素0.8mg%,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7U,谷丙转氨酶79U;总蛋白5.8%;白蛋白、球蛋白比例0.8∶1。经同位素肝扫描检查报告:肝硬变恶变,甲胎蛋白阳性。经中西医治疗半年无效,并趋恶化。1986年1月12日诊,症见慢肝病容,消瘦,神志不清,精神疲惫,面色萎黄,巩膜轻度黄染,小溲短少,腹胀如鼓,右上腹疼痛不堪,日夜喊叫痛则不能入眠,卧床不起。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此系肝郁湿阻,正气亏损,真阴耗伤,瘀毒为患。用上方服半年后,肝癌疼痛逐步减轻,直至痛止,腹水消退,肝区肿块缩小变软,精神好转,食欲增加,总疗程达18个月。2年后复查均属正常,10年后随访,肝区无特殊阳性体征,生活自如。

【按语】本方系吴耀升经验,曾刊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年第4期。绿矾又名青矾、皂矾,味酸涩,性凉入脾、肝经,治脾土衰弱,肝木气盛,肝乘脾土,病心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服此能助土益元。绿矾烧之则赤,用于破血分之瘀积,其效最速。鳢鱼又名蠡鱼、乌鳢,性味甘寒,有微毒,入手足太阴、阳明经,乃益脾治水主要药也。凡治水肿之药,或专于补脾,其性各自为用。唯鳢鱼能导横流之势,补其不足,补泻兼施,故主下大水湿痹。两者合用,疗效显著。

5.张梦侬茵藻汤

【方药】茵陈、地丁、蒲公英各30g,海藻、旋复花、昆布、制鳖甲各15g,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各120g,炒槐角(研)、煨莪术、煨三棱、败酱草各10g,蜂蜜60g。

【用法】水煎去渣后,加蜜熬令匀和,分2日6次服。

【功效】活血消瘀,软坚散结。

【案例】胡某某,男,23岁,确诊为肝癌。辨证为肝瘀气滞,结聚成块。法当开郁行气活血,消瘀软坚散结,佐以抗癌之中草药。轻药重投,处以上方。服至月余,肝硬转软,肝大较前缩小,按之凸凹较前平坦,病情显著好转。照原方加天葵子15g,长期服之。两月后病已痊愈,经当地县医院复查,肝肿块消失,按之柔软,精神体力一切正常,已工作。以后随访,病未再发。

【按语】本方熔补气活血,软坚散结,化瘀解毒诸法于一炉,方中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轻药重用,量大力专,既软坚散结,又抗癌解毒;蜂蜜清热补中,解毒止痛和诸药一起共奏抗癌之功。

6.林宗广肝癌方

【方药】蚤休30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30g,赤白芍各10g,龙葵30g,茵陈10g,三棱10g,莪术10g,当归10g,丹参10g,郁金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化湿活血。

【案例】霍某某,男,51岁。12年前患慢性肝炎,后发展为肝硬变。后又在肿瘤普查时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因对手术有顾虑转用中医中药治疗。就诊时证见纳差,口苦尿赤、舌苔黄腻,舌淡红而暗,肝掌、面颊部毛细血管扩张,脾大而硬,为热毒夹湿夹瘀证。用上方1周后食增,口苦尿赤消失。1月后脾脏回缩,肋下未触及。除见舌苔黄或黄腻外,无自觉不适,纳佳,仍以上方加减治疗,1年半复工,不感疲劳。纳佳,仅在天气不佳时感肝区不适,舌苔薄白。改以健脾法,药用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薏苡仁30g,三棱10g,莪术10g,丹参10g,郁金10g等出入,病情稳定,无任何不适。但于治后2年余舌苔转黄腻,脉濡,仍用原方,治后6年多病情始终稳定,至治后7年10个月出现腹水,肝脏进行性肿大,肋下5cm,剑突下7cm,质地坚硬如石,呈恶病质,黄疸加深,气少懒言,纳呆口干,便溏,舌红剥而干,脉细濡。经用扶正祛邪法治疗未见好转,终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确诊为癌症后生存期达8年余。

【按语】本病例主要交替运用清热解毒化湿法和健脾益气法。治疗中以辨舌施治,取得良效。如舌苔黄腻或黄,以湿热或热毒施治。当舌淡红苔薄白,以脾虚论治。同时,患者始终有面色晦暗、肝掌、面部毛细管扩张等瘀血表现,都辅以活血化瘀法,故而提高疗效。

7.钱伯文肝癌方

【方药】枳壳10g,白术10g,陈皮10g,八月札10g,佛手片10g,柴胡6g,茯苓15g,土茯苓15g,生熟薏苡仁各30g,合欢皮10g,生黄芪15g,蒲公英15g,皮尾参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肝解郁,佐以健运。

【案例】陈某某,男,58岁,工人。患者1974年患黄疸性肝炎。1978年11月21日入院检查,可见蜘蛛痣,肝肋下7.5cm,剑突下3cm,质中,脾未扪及。实验性检查:AFP对流(+),血凝1∶1000(+),放射免疫>1000ng/ml定量0.2mg%,SGPT40U。诊为原发性肝癌硬变型Ⅱ期。入院后肝逐渐增大至剑突下8cm,质硬,扪及结节,超声波为迟钝结节波,出波衰减。AFP逐渐升高达琼脂扩散法(+),定量>3mg%,因肝硬变明显不宜手术治疗。辨证为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用上方加减治疗4个月后曾加用小剂量斑蟊素(每日0.25~0.5mg)共用6个月。治疗3个月后AFP开始下降至对流(-),血凝1∶10(+),放射免疫80ng/ml,低浓度维持14个月之久。后因停药2月余AFP复又上升,定量渐高达6mg%。继续治疗后AFP又有下降趋势。月前已存活34月,情况良好。

【按语】从现在医学研究情况看,经筛选多种中药有抗肿瘤作用。如八月札、茯苓、土茯苓、薏苡仁等,因而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选用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可望提高疗效,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发现黄芪、白术、茯苓等扶正药能增强免疫功能,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这可能是中药治疗有效的基础。也可能是中药治疗能长期带瘤生存的机制之一。

8.于尔辛培土理气汤

【方药】党参15g,焦白术9g,茯苓30g,神曲15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焦山楂10g,车前子10g,八月札30g,乌药9g,降香15g,地枯箩30g,鳖甲30g。

【用法】本方煎后,一般应1日4服,甚或可代茶,经常啜用。

【功效】健脾理气,兼能理水。

【案例】以本方加减结合放射治疗肝癌228例,5年生存率达42.97%,而不用本方者5年生存率仅14.48%,差异十分显著。以本方为主加减运用,肝痛大都缓解,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用麻醉药物。

【按语】本方用于肝癌中期,不能手术、放射治疗者,尤宜于癌灶小而弥散,肝硬变严重,肝功能不佳者。对于晚期肝癌,以本方为主并随证加减,对缓解症状和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效。对于早期肝癌,可在手术后长期服用,以减少复发和转移。从20年的临床应用观察,按脾胃论治肝癌,在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方面都较前大有提高,已有生存10年以上者。肝癌若上腹胀特甚,可加枳实、厚朴;腹水可加重理水诸药;黄疸可加入清化湿热药;肝痛甚可加延胡索、青皮之类。腹部癌块明显时,可以本方与其他治法,如放射治疗,动脉栓塞治疗等综合运用。

9.史兰陵肝癌方

【方药】柴胡9g,青皮9g,郁金12g,延胡索12g,杭白芍15g,佛手9g,木香6g,土元9g,水蛭9g,穿山甲9g,赤芍9g,大黄蟄虫丸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肝理气,去瘀散结。

【案例】王某某,男,54岁,上腹痛半个月,食后上腹胀闷不适,消瘦明显,乏力,同时右上腹摸到拳头大硬块,压痛,超声波检查见束状波、迟钝波、呆小波。肝大右季胁下4.5cm,质硬,不平滑,明显压痛,剑突下8cm,肝扫描见肝左叶占位性病变,小便量少色赤。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就诊中医时病人面色萎黄,口苦咽干,消瘦明显,舌红暗紫,苔灰黄、干燥,脉弦数有力。证属肝郁蕴结,脾虚湿滞。上方加猪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腹胀时加大腹皮9g,炒莱菔子9g;黄疸加茵陈30g,海金砂15g,服上方7个月,上腹包块变软,微有压痛,开始半日工作。2年后精神饮食均佳,体重增加,恢复整日工作,12年后于1979年12月随访病人仍健在。病人获痊愈。

【按语】方中柴胡、青皮、郁金、佛手、木香为疏肝理气之药;杭白芍柔肝;赤芍、延胡索活血止痛;土元、水蛭、穿山甲、大黄虫丸均为活血逐瘀峻猛之药。本方中没有选用为近代药理证实有抗癌作用的草药,所用药物全为古代传统药物,使病人获得痊愈。大黄虫丸出自《金匮要略》,全方能破血逐瘀,通经消症补血。主治五劳虚极,症瘕积聚等症。总之,史医生治疗本例肝癌,依据中医理论,顺肝脏喜条达,主疏泄之特性,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方法,而获得了可喜的疗效。

10.林芹璧肝癌方

【方药】北沙参30g,赤、白芍各15g,制首乌30g,炙鳖甲30g,丹参30g,当归6g,枸杞子12g,漏芦12g,瓦楞子25g,天花粉20g,夏枯草20g,天、麦冬各15g,金银花15g,焦三仙各15g,三棱10g,莪术10g,女贞子20g,三七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案例】智西安,男,46岁,患者右上腹部长一硬块,迅速生长,持续疼痛2月余,劳动后加重,入夜尤甚。查体右上腹部症块,超出肋面3cm,肝上界第3肋间,肿块高低不平,结节大如拳头,小如核桃,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压痛明显,脾脏肋下3cm。10个指甲条纹粗糙,高起不平,8个指甲与甲床完全分离,色呈紫暗。确诊为晚期原发性右叶肝癌。经用化疗后症状加重,就诊中医时病人面色青灰,红络满布,恶心欲呕不得,不思饮食,咽干口苦,周身乏力,后脑刺痛难忍,头晕目眩,身体明显消瘦,舌质红绛发紫,苔薄黄而干,脉细弦数。证属肝肾阴亏,热毒蕴结,水不涵木。治以滋肾柔肝,清热解毒,兼以活血化瘀。用上方水煎服。并用外用药:王不留行150g,生牡蛎120g,守宫10条,蜈蚣10条,蟾蜍10个,桃叶5000g,煎膏外敷肿块处,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病人经上药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肝区疼痛消失,开始思食。内服中药30余剂后,肿块结节开始变软缩小,原超出肋面上之肿块低于肋下。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时有反复,如病人曾出现便秘,心烦焦急不安,肿块又高出肋面,经用大承气汤加减服数剂,药后泻出大量黑色粘液状物10余次,自泻下后,肝区疼痛等减轻,上腹肿块又缩小,以后随症加减服药2年,诸症消失,肿块又缩小,因自觉无任何不适感而要求停止服药,开始上班。1983年12月随访,身体健康,退休后在砖瓦厂劳动,生存至今已12年余。

【按语】本例病人患晚期肝癌,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没有痊愈,只是肿瘤缩小了1/3,但病人却存活了12年之久,属于长期带瘤生存者。本例治疗的成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治疗肿瘤病人不一定要以“消灭最后一个癌细胞”为目的。对于相当一部分肿瘤病人,特别是一些晚期癌症病人,由于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好,体积过大或已经转移,因而失去了手术的时机;又由于身体衰弱,年龄较大,经受不住放疗、化疗,这时病人应当不丧失信心,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药进行切合实际的治疗,争取带瘤长期生存,使病人得以长期存活。

11.孙宜麟肝癌方

【方药】半枝莲50g,生薏苡仁50g,丹参40g,佛手20g,郁金20g,当归20g,鸡内金30g,大青叶30g,茵陈30g,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舒肝理脾,清火解毒,祛瘀消导。

【案例】高某某,男,38岁,病人因发现右上腹部肿块,到医院检查,肝功能示:麝香草酚浊度18U,硫酸锌浊度2.4U,谷丙转氨酶1084U,黄疸指数20U,血小板45×109/L,甲胎蛋白阳性,转肽酶700U,肝超声波示:丛状波。核素肝扫描示:肝左叶占位性病变。体检肝大,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0cm,质硬不平。诊断为肝癌。用上方内服,并用马齿苋注射液,肌内注射4ml,每日1次。鲜独角莲根,剥去外薄皮捣烂,外敷肝肿块局部,每天换药1次,经治疗1个月后,诸症减,肿块明显缩小,肝大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5cm,化验甲胎蛋白阴性,转肽酶279u,谷丙转氨酶40u以下。但外敷独角莲后局部破溃流水。继服前方,停敷独角莲。1979年9月19日来诊,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无明显症状,停服汤剂及马齿苋注射,改用丸剂服用1个多月,因各方面都正常而停药。1982年6月随访,患者身体健康,临床症状及肿块均消失,病人获得痊愈。

【按语】本例肝癌病人经中医治疗半年,肿瘤消失获愈。中医治疗包括内服,外用,肌内注射等一齐上,可谓“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而病人得到的效果的确是显著的。病人在治疗的头3个月内,用独角莲捣汁外敷,每日换药1次,直到局部皮肤破溃流水,其作用在整个治疗中是不能低估的。独角莲性味苦、辛、凉、有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根和茎所含抗癌成分鬼臼毒素,对动物多种肿瘤如瓦克癌256、腹水型吉田肉瘤、小白鼠肉瘤180、子宫颈癌14、小鼠肉瘤37等癌株均有抑制作用。马齿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样物质,故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促进溃疡的愈合,所以也可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

12.贾堃肝癌方

【方药】柴胡10g,白术20g,白芍15g,茯苓60g,猪苓60g,半边莲30g,半枝莲30g,瓦楞子30g,郁金15g,露蜂房10g,全蝎10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健脾,利水散结。

【案例】姚某某,男,38岁。病人肝区疼痛,腹胀半年。经医院检查,黄疸指数10,凡登白延迟反应,转氨酶130。同位素检查,肝弥漫性增大,肝右叶上外有放射性稀缺损区。超声波检查:肝上界6肋处,下界右肋下7.5cm,剑突下6cm,见密集微小波,反射波型迟钝,右侧胸腔7肋处,见液平段,侧卧可见2cm液平段。1980年9月13日抽胸水600ml,蛋白为3090mg,细胞计数150,淋巴细胞占优势。AFP21.3,AEP50mg/ml。诊断为肝硬变,肝癌。遂就诊于贾医生,主诉腹胀,食欲不振,小便不利。病人形体消瘦,肝肋下7cm,质较硬,边缘不齐,脾大3cm,腹水征(+)。舌质绛,舌苔白,脉沉细。证属肝郁脾虚,水湿内停。用上方水煎服,并加服平消片,每日3次,每次8片,经3个月连续治疗,腹水消失,肝大2cm,脾未扪及。又经半年治疗,诸症消失。1年后复查,肝功正常。超声波示:肝肋下0.5cm。AFP13.2,AEP阴性。以后一直服平消片。1986年底随访,身体健壮,参加劳动,病人获痊愈。

【按语】肝癌直径一旦超过5cm,就很难切除掉。放疗、化疗均不能根治肝癌,只能获近期效果,1年生存期为20%左右,所以有人称肝癌为“癌中之王”。笔者认为,除早期肝癌患者应尽早争取手术根治外,对于肝癌直径超过5cm,对于弥漫型、结节型肝癌均应以中医治疗为主。贾老抗癌喜用露蜂房、全蝎。露蜂房甘、平、有毒,功效祛风攻毒,散肿止痛。体外实验,能抑制人肝癌细胞,对胃癌细胞也有效;全蝎辛、平,有毒,功效熄风解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经药理研究具有抗癌作用,临床上多用于癌肿所致的疼痛。平消片是根据贾老处方生产市售的中成药,已有10多年临床应用史,长期按量服用,几乎无毒副作用,但抗肿瘤的效应是确实的,因此很适合治疗实体肿瘤。本例病人服用平消片数年如一日,是治疗取得成功的一个方面。此外贾老的汤药也配伍巧妙合理,方中柴胡、郁金舒肝;白芍柔肝和血,配甘草止痛;白术健脾;茯苓利水,意在消除腹水;半边莲、半枝莲清热解毒,抗癌利水;瓦楞子软坚散结,配露蜂房、全蝎共奏抗癌之功。

13.顾介山甲胎蛋白转阴汤

【方药】三棱10g,莪术10g,土元10g,赤芍15g,参三七,半枝莲9g,茵陈15g,白花蛇舌草15g,海藻10g,生瓦楞子10g,丹参15g,党参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瘀消痰,清热解毒。

【案例】张某,男,26岁,工人,1979年12月18日初诊。2年来,患者经常右肋部刺痛。自1979年1月以来,检查AFP一直阳性,化验报告:对流阳性,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1∶10000(++++)、终点1∶10000(++);谷丙转氨酶正常,硫酸锌浊度17U。超声波检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1cm,剑突下3cm,波型:较密微小复波、丛状波、迟钝波。同位素扫描:肝右叶占位性病变。临床拟诊:原发性肝癌。刻下右肋部隐隐刺痛,夜寐不安、口热,小便发黄、胃纳尚佳、舌红偏紫、脉弦。症属瘀血积阻于肝络、热毒内蕴。治则:化瘀消痰软坚,清热解毒。给“甲胎蛋白转阴汤”加减。服药31剂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1980年2月2日检查甲胎蛋白:阴性。SGPT正常,ZnTT5U。继服30剂,又作2次复查,甲胎蛋白皆为阴性,自觉症状亦同时相继消失、参加工作。随访6年,检查甲胎蛋白一直阴性、全身情况良好。

【按语】顾氏根据癖、症、瘕、结病机,创拟甲胎蛋白转阴汤,甚有新义。方中三棱、莪术、土元、赤芍、三七理气软坚破瘀;半枝莲、茵陈、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瓦楞子、海藻清热消痰,软坚散结;党参、丹参扶正不碍邪。加减法:衄血,选加丹皮炭、焦山栀、藕节炭、怀牛膝、代赭石;去三棱、莪术、土元;脾胃虚弱,选加白扁豆、太子参、黄芪、白术、谷芽、麦芽;热毒重,选加山豆根、石见穿、平地木、黄芩;阴虚,选加生地、石斛、麦冬、北沙参、鳖甲;血虚,加制首乌、枸杞子、当归;阳虚,加淫羊藿、补骨脂、制附子;热痰,加贝母、胆南星、竹沥、全栝楼;寒痰,加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痰结经隧,选加山慈菇、白芥子、生半夏、昆布、白僵蚕、贝母、全栝楼。

14.丁学成肝癌方

【方药】党参、白术各15g,黄芪30g,白芍15g,鸡血藤30g,丹参15g,赤芍、红花、五灵脂各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健脾活血。

【案例】沈某某,男,50岁,工人,1985年1月3日诊。

患者自觉右胁不适来诊。查肝功能:黄疸指数12U,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0,硫酸锌浊度试验16,谷丙转氨酶54,A/G为3.8∶3.1,HBsAg(+),AFP(+)。B型超声提示:肝左叶占位性病变。1月6日去淮阴市第一医院作同位素扫描及B超复查,均提示为原发性肝癌。即回本院治疗。诊见痛苦面容,面色灰暗,乏力,纳差,便溏,曾昏倒1次。舌苔薄白,脉弦。肝肋下1cm,剑突下5cm,质Ⅲ°,表面不平,触痛明显。辨证为脾虚血瘀。服上方治疗1个月后,自觉症状有所减轻,但在县、市两级医院作B超复查,仍提示为肝左叶占位性病变。后回至家中,继续服药,且每天吃清煮瘦猪肉(不放油盐酱醋等调味品)250g以上,多时日达0.5kg以上。连续2个月,服药40余剂,吃清煮瘦猪肉25kg多,患者饮食增加,临床症状改善。来县医院作B超复查,示占位阴影消失;复去淮阴市第一医院复查,经作肝扫描、B超,示原肝左叶占位阴影消失。又经南京八一医院作CT检查,排除肝癌;复查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现已3年余,一切如常。

【按语】本案诊为脾虚血瘀,用药也较切中病机,参、芪、白术益脾气,增加免疫功能而抗癌;丹参、鸡血藤及红花、五灵脂配赤芍,活血化瘀,且参与五灵脂合用,使破积之力更强。所奇者服食清煮瘦肉,作用不可低估。临床应推广之。

15.刘浩江四君子汤和失笑散加味方

【方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生蒲黄、五灵脂各10g,茯苓15g,黄芪、三棱、莪术、鳖甲、大枣各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案例】李某某,女,50岁。患慢性肝炎已五年。近2个月来,上腹胀满,纳呆,进行性肝脏肿大。于1975年3月15日,经本院西医检查诊为原发性肝癌硬变型Ⅱ期。患者不愿住院,要求中医门诊治疗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巩膜不黄,锁骨上淋巴结(-),面部有蜘蛛痣3粒,肝掌(-),心肺正常,腹平软,肝上界第5肋间,下界右肋下4cm,剑突下6cm、质硬,表面有结节,边缘不整,腹水征(-)。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火箭法定量>1000ug/L,肝扫描呈现占位变,超声波为丛状波。肝功能:“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0u,“硫酸锌浊度试验”20u,谷-丙转氨酶正常,硷性磷酸酶19.4U,白蛋白2.8g%,球蛋白3.8g%,证属肝脾两伤,瘀血内着。治拟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上方共服120剂,前60剂每天1剂。治疗半年后,病情显著好转,复查甲胎蛋白及肝功能均正常。超声波复查未见丛状波,但患者不愿再作同位素复查。体检:肝上界第6肋,下界右肋下2cm,剑突下4cm,食欲,睡眠,二便均正常。6年后复查甲胎蛋白3次均正常。超声波为低小波,未见肝癌波型。同位素肝扫描患者仍不愿作。迄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尚能胜任家务劳动。

【按语】本案有几大特点。其一,把益气健脾与活血化瘀合方,认为是肝癌之基本治法。其二为党参与五灵脂合用,故用其攻坚逐积之力。关于肝癌能否使用活血化瘀方药,学者争论较多。观是案则可证明,不仅可用,而且可用破血逐瘀之法。究竟该不该用,能不能用,并不在于“癌”,而在于“癌”与机体之关系,即病机是否需要。因此,无论任何治法,通通一样,不是不可用,也不是可滥用,关键在于应不应“用”。可与否,均取决于病机的是否存在。这便是病机中心论在治法上的特点。肝癌是恶性肿瘤中治疗较棘手的一种,在治疗过程中,只要药证相符,服药后病情相对稳定,即应相对守方,不宜频频更方。在疗效评价方面,如能使患者减轻痛苦或延长生存期,也是很有意义的。

16.王超然三甲复脉汤加减方

【方药】干生地12g,赤、白芍各9g,牡蛎18g,炙龟板12g,炙鳖甲18g,珍珠母30g,辰麦冬9g,北沙参18g,生甘草3g,制首乌12g,夜交藤12g,蚤休12g,白花蛇舌草30g,地骨皮9g,青蒿梗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阴柔肝,佐以泻热。

【案例】丁某,男,73岁,海员(退休)。患者于1975年7月觉肝区不舒,疲乏纳呆,就诊于某某医院,肝功能检查:麝香草酚、硫酸锌浊度均高,作慢性肝炎治疗。1977年9月在该院又作甲胎蛋白检测:阳性;1978年3月复查,仍属阳性;并作同位素扫描:肝右叶下端占位性病变。后又经曙光医院、肿瘤医院复查,结果相同。诊断为晚期原发性肝癌。1978年7月来中医门诊部请王老先生医治肝区胀痛,精神疲乏,口干便艰,舌绛无苔。此为肝肾阴亏,虚火内炽。法当养阴柔肝、佐以泄热之品,服上方30余剂后,肝区胀痛显减,精神转佳,然口干未瘥,目糊多眵。阴液亏耗,一目了然。取三甲复脉汤、三鲜汤之意。处方:京玄参9g,鲜石斛、鲜生地各12g,北沙参18g,辰麦冬9g,生甘草3g,生牡蛎15g,生鳖甲15g,炙龟板12g,珍珠母30g,制首乌9g,天花粉12g,干芦根15g,北秫米12g,蚤休9g,白花蛇舌草30g,女贞子9g,旱莲草12g。服药以来,病情始终稳定。纳香神振,渐入佳境也。为今之计,当击鼓再进。原方中加入养胃之品,以善其后,经云:“得谷者昌也”。若无节外生枝,定能日趋坦途(随访至今,病人安然)。

【按语】该患者通过中药治疗,能存活1年以上,其主要经验有三:(1)治病求本:患者虽病肝癌,但正气大为损伤,津液亏耗明显,此时当以养阴扶正为主,绝不能一味攻癌;若一味攻癌,忽视体弱之躯,癌病就有可能恶化。(2)守方:治疗慢性病,必须有方有守,不能常常改动处方。这和岳美中老先生治慢性病百余剂不更其方的见解相一致。(3)重视胃气:治疗慢性病,必须注意胃气。因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败。

(三)述评

原发性肝癌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其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均比较复杂。本病归属于中医的“症瘕积聚”、“肝积”、“臌胀”和“黄疸”等病范畴。从最早的医学典籍《灵枢》和《难经》开始,历代不少中医著述中可以看到有类似肝癌症状体征的记载,且迄今仍有参考价值。如《难经》说:“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诸病源候论》积聚候中亦说:“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这些描述与肝癌的临床表现很相似。

中医学认为本病为正气虚衰,情志抑郁,邪毒侵袭,气滞血瘀,脏腑失调,癌毒蓄积所致。故上述诸方中,多为扶正与祛邪交互应用。即使是热毒壅盛、湿浊内聚,在应用清热解毒,利湿等法时,也不能忽视扶正的一面。反过来,如果气阴两虚在应用益气养阴药的同时,亦应考虑邪毒滞留而适当选用一些祛邪的药物。这样更有利于改善症状和抑制癌瘤的发展。

根据上述诸方,肝癌的辨证论治可概括为三类:即“症瘕积聚”、“热毒”和“寒凝”。

1.症瘕积聚论:肝癌临床上所见肝区肿块,肝脾肿大之症,属于中医症瘕积聚的范畴。治以软坚散结,破症逐瘀之法。临证用药有以三棱、莪术为主,有以穿山甲、鳖甲、牡蛎为君,皆宗软坚散结之意。由于方药多为攻伐之剂,故对于晚期患者,体力极弱,或肝硬变严重,或有出血倾向者,则慎勿轻用。

2.热毒论:认为肝癌的主要病因是热毒,因此不论肝癌患者的征象如何,均加用清热解毒类药物,确实颇多临床案例为清热解毒获验,显然本论点依据颇为扎实。但是,此法仅适用于一部分有热毒征象的患者。而且应用时要注意“苦寒败胃”,长期服用清热解毒之品,会损伤脾胃,引起或加剧消化道症状。

3.寒凝论:孙秉严老中医认为,全国各地就诊的癌症患者,以寒型和偏寒型证候者居多,约占80%。人之气血津液,要靠阳气的推动和温煦才能运行,阳虚热量不足,推动力减弱,津液气血的运行就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行。阳虚反过来又容易遭受寒邪的侵犯,这样内外寒相互作用,就使气血津液凝滞不通,有形的症瘕现象就形成了。这也是肿瘤病中寒证居多的原因。所以他常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温阳散寒,轻者10g,重者达30g以上,确能立起沉疴,挽狂澜于既倒。即使对癌症高烧39°C~40°C的病人,他也常辨为寒证,附子、肉桂、干姜皆用至25g,结果用药3剂后烧退症减,孙氏称之为寒郁化热,寒郁去而热自退,可谓临证有得之见。

总之,肝癌的临床治疗,既要辨证论治,又要辨病用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要充满信心,尽职尽责,动员患者振奋精神,战胜癌魔,令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护理,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