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到顶峰,同时也走向没落的时期。本专题学习注重了解明清的文教政策以及官学的发展状况;了解国学的发展、监生历事制;了解科举体制的完善;了解这一时期蒙学的发展状况和主要蒙学教材;了解明清书院教育的发展及教学管理情况;理解书院的官学化、书院的讲会制度。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当时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达到了新的水平,“西学东渐”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中国固有的封建传统文化。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封建****,禁锢人心,实行了极端的思想文化****。所以,了解明清教育的发展和特色,要注意其极端的封建****的社会政治背景。
第一讲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教育制度
明清教育(鸦片战争前)是我国封建教育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重要阶段,是对唐宋以来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这一时期统治者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把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使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社学都得到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在全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网络,并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推崇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实行思想文化****,从学校的设置,到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管理,都充斥着浓郁的封建****色彩。
一、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文教政策
这个时期,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为之服务的文教政策则表现出高度的成熟和浓厚的文化****主义的色彩。
(一)尊孔崇儒,推崇理学
明清两代都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学者要以朱子之学为宗,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濂、洛、关、闽之学:指宋代理学的四个派别,即以周敦颐为代表的濂学,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不讲,令辑录《五经》、《四书》及《性理全书》,颁行天下。为进一步抬高程朱理学的地位,还多次表彰程朱后裔及其门人。
清朝是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为了统御数十倍于己的汉人,他们在尽力维护本民族传统的同时,注重学习中原文化,政治上沿袭明朝制度,对儒学也采取尊崇的态度。早在清军入关以前,他们就曾派遣官员祭奠孔子,翻译儒家经典。刚入关后的顺治元年(1644年),即封孔子第65代孙孔允直为“衍圣公”。第二年,又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封号,并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大成殿,康熙帝并于次年亲自到曲阜祭孔。清朝统治者推崇程朱理学,召集理学大臣编纂《朱子全书》。他们尊孔崇儒,缓和了民族的矛盾,也加强了清王朝在思想上的统治。
(二)网罗士人,禁锢思想
明朝建立以后,很重视人才的选拔。科举的地位更加提高,重臣大吏几乎全都出身于科举。明代官学生员,特别是国子监生,享有的优待之高是前代比不了的。
清朝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士大夫,从清军入关起,科举就从未停止过,而且屡开特科,网罗士人。如康熙十七年(1678年)特设博学鸿儒科,录取50人,授予翰林院官职。这些笼络政策的确很有效果,士人以学有专长受到朝廷重用为荣。
统治者一方面加强笼络士人,另一方面加强思想禁锢,实行文化****。明清的八股文取士,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从内容到格式都是高度标准化的。国子学和地方官学都制定了严密的学规,对师生的言行严加管制,学校兼有刑罚惩治的功能。明太祖朱元璋曾因《孟子》书中的民本思想和对君主不恭的言论,令人编修《孟子节文》,将原书中不利于君主****的言辞统统删去。对儒家“亚圣”尚且如此,一般儒者就更不用说了。
明清统治者还多次大兴文字狱,实施恐怖手段,使知识分子不敢有任何越轨的思想。
二、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到了明清时期,地位空前提高,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明朝一代宰相170多人,由翰林出者十分之九,还规定科举考生必须由学校出身,这意味着不入官学的生员(俗称“秀才”)就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科举已成为做官的唯一正途。于是,科举正途成为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而科举制度也更加健全。
(一)考试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考场称为贡院,乡试由各省提学使(学政)主持。考生为府、州、县学生员,取中(及第)者统称“举人”。考中举人,就意味着已跳过“龙门”,成为统治阶级成员了,相当荣耀。举人有参加会试的资格,以获得进一步的功名,也可以就任小京官、州县属官或教官。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春季在京师贡院举行。考中者称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期在会试一个月以后,由会试取中的贡士参加,一般只考一场对策。殿试一般没有淘汰,只是通过考试把应试者(即贡士)排出名次。名次分为三甲(即三等):一甲只有三名,由皇帝确定,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占1/3左右,赐“进士出身”。三甲占2/3左右,赐“同进士出身”。不过所有取中者都通称进士。殿试放榜后,皇帝赐诸进士“恩荣宴”,全体进士的姓名都集中刻在国学的进士题名碑上,以流芳千古,原籍地还要给考中的进士种种表彰。一甲进士放榜后通常立即授予官职。
(二)考试文体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八股文俗称时文,它的正式称谓是制义或制艺,源于宋代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所采用的经义。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的文字,是阐述命题义理的作文。八股文的写作宗旨是“代圣贤立言”,即必须以圣人的口气训释,而不得以作者的身份去发挥。八股文有极其严格的文体要求,文章从破题、承题、起讲开始,正文部分分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两两对偶,构成八股,最后以大结为全文的结束语。《明史·选举志》。
八股文是封建时代科举考试内容发展到顶点的产物,它既能考察士人的儒家经学理论造诣,又能考察其思维能力和文笔水平,它的标准化程度也完全适应考试和客观评定等次的操作需要,这是八股文能够占据科举考场六百多年主导地位的原因所在。但是,八股文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到如此极端,加上它又是关系到士人前途命运的考试作文,也就完全死板僵化了,特别是不准谈及个人的思想观点,成为束缚士人思想的****工具,也考察不出真才实学来。
程墨八股文取士对教育影响巨大。士人将主要精力用在作八股文上,学校也变成了八股文的训练基地。不要说其他各种学术、技能很少有人问津,即便是儒家经典本身,都可以不必用功去学了,最便捷的手段是学历届科举考试的范文,时人称为“程墨”、“房稿”。由于《四书》内容有限,能作为八股文命题的更有限,所以只要记熟相当数量的范文,就很有可能撞上考试题目,而照葫芦画瓢,求得侥幸取中。至于那些连应试本领都没有的人,还可以通过考场作弊来蒙混功名。私带“小抄”进考场的手段到明清也发展到十分“高超”的程度。而更有效、更“保险”的办法是串通考官舞弊。尽管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惩治严厉,但追求的利益太大,还是不断有人铤而走险。可见科举制度到明清时期已发展到顶峰,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八股文取士的挑选人才机制不断遭到有识之士的抨击。
三、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中央官学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时(1365年),即建国学。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同时保留南京为陪都,将故元大都国子监改成北京国子监,南京国子监依然存在,于是明朝国子监有南北两监之分。
清代京师国子监沿袭明代北京国子监,校舍规制更加严整。原明南京国子监到清代改为江宁府学。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成宏大的辟雍,成为国子监的主建筑。
明清国子监沿袭前代,又称太学,既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也是全国最高学府。明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清代成为朝廷独立设置的机构。明清国子监学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明代国子监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一是会试落榜的举人,称为举监。二是地方官学生员选拔入监的,称为贡监。明初规定府、州、县学每年贡举一名。嘉靖以后,改为府学每年举2人,州学每二年举3人,县学每年举1人。三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及功臣后代,称为荫监。四是缴纳钱物而买到的监生资格,称为例监。监生是一种社会政治身份,成为监生就意味着获得了做官的资格监生是一种社会政治身份,成为监生就意味着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待遇相当优厚明代监生本人,连同家属二人都可免除徭役。监内实行会馔即会餐制度,伙食标准是相当高的,不会馔则发给相应的钱物,家属也有一份。另外,还发给冬夏服装,文具纸张及生活用品,有病由官府给予医治,待遇相当优厚。清代国子监的生源也是这四个途径,依据是否具有府、州、县学生员的身份,分为贡生和监生两大类,前者的地位和待遇高于后者。国子监的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此外,明代学习《性理大全》,加读《说苑》、《大明律令》、《御制大诰》,还有习字、习射等。清代学习《圣谕广训》,以及诏、诰、表、判等公文及策论的写作。明代国子监教学沿袭元代,实行升堂积分制。明朝国子监分为六堂三级: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率性一堂为高级。学生入学后入低级班(正义、崇志、广业堂)学习,一年半以后,文理通者升中级班(修道、诚心堂)学习,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高级班(率性堂)。监生升入率性堂,则采用“积分制”,按月考试,一年积满8分为及格,可以待补为官,不及格仍坐监学习。这是对元朝国子学积分法的继承和发展。清代国子监六堂改为两两分级(率性、修道为高级,诚心、正义为中级,崇志、广业为初级)。
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监生历事制。历事即“历练政事”,是实习官吏的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他们“昼则趋事于各司,夕则归宿于斋舍”,称为“历事监生”。除中央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等。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同,有的三个月,半年,有的则长达一年,甚至更长。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挑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量才任用,下等者回监读书。监生通过历事,较广泛地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康熙以后停止该制度。国子监给监生以优厚待遇的同时,对监生施以严格的管制。监内有繁苛的监规,并设有专门纠察和惩治学生过错的机构。一般学校最高惩罚不过开除学籍,而明代对监生还有服劳役、戴枷镣、充军乃至枭首示众等封建时代全套的惩治手段。统治者对监生恩威并举,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除了国子监之外,明代还有专为皇族后裔子弟而设的宗学和学习军事技能的武学。清代则有为拥有特权的基干统治队伍——八旗子弟设立的各类学校,如八旗官学、宗学和觉罗学、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圆明园护军营、火器营、健卫营以及各地驻防旗营所设立的学校等。八旗学校的重点是学满文与骑射,是为了维护八旗子弟的固有传统,同时也兼习汉文和经史之学,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地方官学
明清从京城到各地的府、州、县均有学校。乡村还有社学、义学。明清地方官学,由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清叫学政或学院)负责领导。明清时只有府、州、县学生员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地位。学校的入学考试——“童试”,由应试考生都
称“童生”而得名。童生通过童试后,就成为本府学或本州县学的生员了。生员俗称秀才,与一般老百姓相比,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种种优待。
地方官学的学习内容,也不外乎《四书》、《五经》及理学著作,以及朝廷规定学习的推进教化的读物。八股文训练是主要内容。生员以自学为主,一般并不需要在校学习。一年一度的岁试是考核生员的主要措施。明清地方官学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育人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善乡俗”,行使一方教化中心之责。统治者对地方官学生员也是严加管制的。明太祖向全国各地学校颁布禁例十二条,刻在卧碑上,其要点是严禁师生议论国是、干预地方政务,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尊师重道,潜心治学,以求得到朝廷重用。清代又颁行了新卧碑,内容与明代大同小异,也主要是告诫训示读书人的,都是着眼于从思想上和政治上控制知识分子,并非一般教学和管理意义上的具体学规。
五、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蒙学
明清蒙学教育机构的形式具有不同的众多称谓,如书馆、乡学、村学、家塾、冬学、义学、社学等,但其性质相似。蒙学早在三代就已建立,但周秦至魏晋时期蒙学教育基本以识字为主,唐宋后则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程序,进行识字、写字、读书、作对、习文和修身等多方面的教育,至清代,蒙学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备。
明清蒙学机构或由地方政府设置,或由地主、商人捐办,或由市民或农民集资兴建。学生大多为城市中平民或农村中农民的子弟,年龄以15岁以下居多。人数由数人到数十人,多寡不一。蒙学的教师大多由当地童生或秀才担任,其社会地位、文化水准和经济生活都处于较低的状态。蒙学的教学过程通常为:识字→读书→习字→作文。蒙学所用教材,比前代有所补充和发展,出版有各类改编和续编本。有前代流传下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到了明清,又有各种《蒙求》、《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孝经》、《弟子规》及“四书”等。这些教材充分运用诗歌、韵语、格言、故事、掌故、俗谚等体裁,文字简约,通常为三言、四言或七言,形式整齐,大多通俗易懂,便于记诵传播。教材的内容除了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还有文字、历史、常识及人生哲理、处世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流传甚广。
蒙学管理及规矩很严。教师除了课业,与学生不苟言笑,对学童多用体罚。清代崔学古写了一本《蒙学录》,主张教师对学生“除讲贯教训外,不交一言,不示一笑,为立教第一关”。
1.文字狱
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明太祖因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所上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的话而大发雷霆:“‘生’,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剃发也。这是讥讽我当过和尚。”“‘则’字音近贼也,这是讥讽我当过盗贼”。于是将徐斩首。据统计,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达115案,清朝文字狱株连之广、处罚之重,都是历史上罕见的。例如,雍正四年(1726年),礼部侍郎查嗣廷任江西考官,用《大学》中“维民所止”四字作为科举考试的题目,被认方“维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二字之首”,遂被革职下狱,病死狱中后,还戮尸枭首,查氏子坐死,家属流放,查氏家乡浙江省停止乡试、会试六年。
2.礼部
官署名。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分礼部、祠部、主课、膳部四曹,掌礼仪祭享贡举等职。长官为礼部尚书,历代相沿至清末始废部,改设典礼院。
3.八旗
八旗是清朝创始人努尔哈赤建立的军政合一的社会编制,按照军旗的颜色,分为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八旗,两两相对,又分为左右翼各四旗。全体满族人被编入满洲八旗,早期归顺的蒙古族和汉族人分别被编入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人享有国家发给钱粮等种种优待,也有习武作战、保卫大清江山的义务。
4.《千家诗》
该书是我国古代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
5.《神童诗》
旧传该书为宋代汪洙撰。后人以汪洙的部分诗为基础,再加进其他人的诗,而编成《神童诗》。全书辑诗34首,皆为五言绝句。内容主要是有关读书的好处和乐趣。
6.《唐诗三百首》
总集名。清乾隆间蘅塘进士(孙洙)编。六卷或作八卷。实选三百一十首,后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三首。分体编排,作为家塾课本。其中有一些是唐诗中的名篇。
7.《幼学琼林》
该书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做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四卷。《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出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8.《龙文鞭影》
该书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代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是指古代良马,因见到鞭影就会疾驰,无须鞭打,其含义即是说,读这本书是能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的。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9.《声律启蒙》
该书由清代车万育撰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10.《增广贤文》
该书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书载,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语句通顺,易懂。
11.《孝经》
《孝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全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出了系统的规定。
12.《弟子规》
该书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1662-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兄弟争孝二十四孝典故中载,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后人有诗云: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明代监生历事制的现代启示对于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事务结合的学习机会和制度保障,否则培养人才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贤才,国之宝也。——朱元璋《明实录》
2.治天下当先其重其急而后其轻且缓者。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朱元璋《明实录》
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4.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
5.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孝经》
6.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孝经》
7.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8.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弟子规》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增广贤文》(原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11.见者易,学者难。——《增广贤文》
12.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第二讲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书院教育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书院教育发展道路极不平坦,两朝都经历了相同的初期沉寂和中叶以后的勃兴。明朝代表性的书院是东林书院,颇具特色,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清朝注重对书院的控制,书院官学化日趋严重。清朝代表性的书院是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一、明朝的书院
明朝书院的发展历经几度兴衰。明初因为汉族统治恢复,提倡科举,重视官学,士人也都热衷于正统学业,书院受到冷落。明中叶后,科举越发僵化,官学有名无实,一些理学家为救治时弊,于是,书院兴盛起来。当时书院讲学最为著名的是理学大师湛若水和王阳明。他们驻足之处,必建书院,聚徒讲学。他们提倡心学,在理学中别树一帜。他们的弟子后学继续建立书院,聚徒讲学,于是,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一时。书院的自由讲学与统治者的文化****不相容,所以,从嘉庆、万历以后,朝廷先后四次下令禁毁书院。但是,因书院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很快又得以恢复。
湛若水(1466-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增城市新塘镇)人。明朝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这里原为宋代学者杨时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北宋学者,程颐的大弟子。讲学的场所。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革职的顾宪成顾宪成(1550-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无锡泾里(今无锡县张泾)人,明代名士。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和高攀龙等复建东林书院,扩大规模,聚徒讲学,并订立《东林会约》。东林书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书院讲会活动产生于南宋,至明朝逐渐制度化,东林书院的讲会是明朝书院讲会制度的典型代表,集中反映在《东林会约》“会约仪式”中。
书院的讲会定期举行,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各三日,推选一人为主持讲会之日,必举行隆重的仪式。讲学内容主要为《四书》,讲授时,与会者“各虚怀以听”,讲授结束,相互讨论,会间还相互歌诗唱和。此外,关于讲会组织的其他一些方面,如通知、稽查、茶点、午餐等,也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一切都表明,东林书院的讲会已经制度化了,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东林书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是密切关注社会时政,将讲学活动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正如顾宪成为书院题的对联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为东林书院讲学的特征写照。书院以追求“为圣为贤”、立志救世的“实学”为务,常议论朝政得失,抨击权贵,揭露腐朽。在朝人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每逢会讲,远近赴会者常数百人,就连“草野齐民”、“总角童子”,也可以到书院听讲。于是,在江南形成一个著名的学派——东林学派,影响蔓延到全国。东林书院遂成为江南教育、学术和议政的中心,因而遭到当权者嫉恨,斥为“东林党”。
东林学派与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尖锐对立,于是招致“尽毁天下东林讲学书院”的迫害行动。由于当时东林书院社会影响很大,人们把书院都同东林联系在一起,所以,魏忠贤等在禁毁书院时,也就把天下的书院都疑为是东林,一律严令禁毁。东林书院被毁废,东林党300多人被逮捕、杀害。至崇祯帝即位,魏忠贤缢死,东林党人得以昭雪,东林书院也于崇祯六年(1633年)修复。东林书院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又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都有其特殊的地位。
二、清朝的书院
清初,统治者推崇科举和官学,对书院采取抑制的态度。但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仍坚持书院的讲学活动。南有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讲学于海昌、姚江等书院,北有颜元颜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清代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设家塾,执教村馆,晚年主持漳南书院。主讲于直隶漳南书院,西有李颙主讲于陕西关中书院。在这种禁而不止的形势下,清政府将抑制书院的政策转为加以提倡和利用。通过赐匾额,赐书籍的方法,对书院加以褒扬。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书院的管理和控制。例如在经费来源上,政府为书院拨给经费或置学田,使其经费有所保证的同时,也被朝廷掌握了经济命脉,因而不得不受制于政府。在书院建址上,将一些主要书院建在省城,以便控制,如粤秀书院设在广州,江汉书院设在武昌,关中书院设在西安等,这与传统书院多设于名胜佳境、深山密林的隐蔽僻静之地形成对照。书院的生徒,由各州县选拔。对山长、教师的考核、惩罚、提调,也由地方当局办理。清政府对书院的严密控制,其结果便是导致书院的官学化愈来愈严重。
阮元由于官学和科举已完全合流,而官学的教学容量又很有限,所以也需要兴办书院作为官学教育的补充,特别是向生员提供学习场所。这类的书院占到清代书院总数的90%以上。在教学内容上,以科举文字的训练为主,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官学的分校或官学的读书场所。清中后期,书院高度发达,遍布各地,连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也办有书院。尽管大多数书院已官学化,但毕竟还是读书学习的场所。也有部分书院仍保持研究型的本色,如嘉庆、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阮元创办的杭州诂经精舍和广东学海堂,就是当时训诂考据学研究与教学的重点场所。“专勉实学”是两所书院的教学宗旨,注重扎扎实实做学问,编撰出版了一千四百卷的巨著《皇清经解》,还出版了《诂经精舍文集》和《学海堂集》,体现了治学的巨大成果。
三、明清书院教育的特点
明清书院教育保持了传统书院教育的基本特点。
在组织管理方面,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往往主持人又是主讲人,一般由著名学者担任,负责人称为山长,此外有的还设有副山长助教讲书等协理其事,学生也参与管理;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有奖惩制度。对学生的考查,德才兼顾,注意平时考核;经费多由主持人自筹,或通过捐款及官方赐田等。
在教学方面,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注意讲明义理,躬行实践;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提倡学生自学讨论;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的安排;学术上允许百家争鸣,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另外,明清书院教育更加制度化(主要表现为书院讲会制度与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的确立)和官学化,这是明清书院教育的突出特点。
1.李颙
李颙(1627-1705年),明清之际哲学家。字中孚,陕西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因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故学者称其为二曲先生,是明清之际很有影响的大教育家之一,主要著作有《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等。
2.阮元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封疆大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在经学、方志、金石学及诗词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尤以音韵训诂之学为长。主持文坛风会数十年,被海内外学者奉为泰斗,为一代儒臣、文献大家。著书180余种,编著有《皇清经解》、《经室集》等。
1.书院讲会制度的教育意义
讲会制度提倡相互切磋、各抒己见的开放自由的学术风气,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并改善了教育环境;通过一定的仪式、活动程序,确立和端正学术交流与教育活动的态度,并形成制度规定;为保障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的健康深入展开,建立、健全了文化教育交流的常规制度,对学术思想的广泛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书院讲会制度对当前教育文化发展的启示
应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建立、健全一定的文化思想教育交流的常规制度,保障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的健康开展和深入;借助一定的仪式、活动程序,确立和端正学术交流与教育活动的态度,并形成制度规定;重视自发的学术沙龙、学术讨论等活动,并及时给以积极的引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化教育环境。
1.东林书院,该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内原悬有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无锡顾宪成的故居,端居堂该地现为顾宪成纪念馆,在无锡张泾镇元吉弄内,是顾宪成、顾允成兄弟诞生地。
3.同人堂在无锡市锡山区张泾镇西,是顾宪成讲学之所。
4.小辨斋在东林书院北,为顾宪成之弟顾允成读书处。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
5.诂经精舍,清代嘉庆时期著名书院,地处杭州西湖中的孤山之阳,左三忠祠,右照胆台。清嘉庆六年(1801年)由阮元创建。嘉庆二年(1797年),阮元任浙江学政,他遴选浙江能够从事经学研究的人,构屋五十间,聚居于孤山之阳,编撰《经籍篡访》一书。次年八月书成。不久,升任浙江巡抚,于嘉庆六年(1801年)正月,在原来修书旧地,建为书院,取名“诂经精舍”。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名联谈趣》
2.圣人之书不是教人专学作文字求取富贵,乃是教天下万世做人的方法。——高攀龙《读书法示揭阳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