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教育史
45289100000002

第2章 教育的起源

引言

远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

本编共分三个专题:教育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原始时期的教育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在生产生活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要内容,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教师,体现了原初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始社会末期,民主、平等的原始教育向奴隶制阶级教育转变。中国奴隶制教育历经夏、商、周三代,西周教育是奴隶制教育的代表,其显著特征是六艺教育,它既强调道德精神,也强调刚健体格,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春秋时期是中国教育的大变革时期,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崛起,官学衰退与私学兴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特征。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盛行和百家争鸣的展开,促进了私学的繁荣,其中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战国私学的各家之间、各派之间,既有对立交锋,又有吸取补充,也有融合统一,他们不仅承担了培养人才、发展文化的历史使命,而且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高峰。

远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学习目标上要注意掌握以下知识点:中国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的产生;“六艺”教育的形成及其内容;西周教育的“学在官府”;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儒、墨、道、法诸家及孔、孟、荀诸子的教育思想。学习方法上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认识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的出现、官学私学的演变这一历史脉络,初步认识教育史的发展规律。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纵向的历史连贯记忆和横向的史实比较的方法加深理解,如从生活教育到学校教育出现,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诸子教育思想的异同等。学习重点是:比较先秦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教育思想的关联及其差异。

学习本专题首先要了解原始社会人类的教育活动内容,由此搞清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了解文字的产生对教育的促进、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三代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了解夏、商、周三代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对象,认清教育的阶级属性。熟识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人物,如三皇、五帝、仓颉、禹、汤、文武、周公等等。掌握有关教育的重要概念,如成均、庠、序、瞽宗、辟雍、国学、乡学、泮宫、六艺、甲骨文、国老、庶老等。

注重了解本阶段的历史演变特点,如经济上的渔猎时期、采集时期、农耕时期,文化上的野蛮时期、文明时期,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互动作用。要认识文字的产生和学校教育的萌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一讲原始社会的教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教育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的原始社会。随着人类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就产生了教育这种社会现象,它以传授生活技能为目的,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

一、远古人类的教育活动

远古是指原始人群时期,距今大约5万——200万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生活、繁衍在这块土地上。

四川省巫山县猿人,距今大约200万年。“巫山人”遗址有大量的石器,虽然比较粗糙和简单,但都进行过加工,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石制工具。云南元谋猿人,距今大约170万年。在元谋文化遗址,出土有石制品、动物骨片、烧骨及大量动物化石。北京西南周口店猿人,距今大约四五十万年。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有很厚的灰烬,里面有火烧过的兽骨和石头,有朴树籽以及紫荆树木炭块。这说明当时的北京猿人已经知道了烧烤兽肉,并且已经能够保存火种,使用火和管理火了。

上述原始遗迹说明,原始人群为了生存,为了使劳动更有成效,必须制造劳动工具。他们的劳动工具虽极简单粗糙,经验虽极有限,但把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年轻的成员,使他们知道群体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物质生活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大约从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其中母系氏族公社距今大约5万年前——5千年前;父系氏族公社距今大约5千年——公元前21世纪。

原始人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穿、住等生活资料,为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增加生产劳动。在氏族公社的教育中,生产劳动教育占有突出的地位,教育内容也比较广泛。在古籍中,有许多关于氏族公社时期教育的记载。据《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反映了原始人类已经懂得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和火的用途。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教育活动,长辈们在日常用火的过程中,依靠教育活动把这些道理和知识教给下一代。

渔猎也是原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尸子》载:“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山顶洞遗址出土的一条鱼上眶骨化石,据考证鱼长0.8米,这是我国氏族社会捕鱼的物证,显示了当时的捕鱼能力,同时也表明当时“教民以渔”的教育确有相当水平。《尸子》又载:“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最初的狩猎只是用木棍、石块,后来改用标枪、石球,还发明了弓箭,表明狩猎技术也在逐步提高。

传授农业耕种知识也是原始教育的重要内容。《周易·系辞》记载:“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这种传说,反映农耕种植已成为生产事业。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需要农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的制造,于是农业种植技术和农具的制造使用,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随着农业的发展,原始手工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人们已掌握纺织技术,能将麻类纤维捻成麻线,再织成麻布,以缝制衣服。制造陶器成为一种专门技术,有着复杂的过程,开始是选土、调土,然后是制坯,接着是修饰、彩绘,最后才是烧制。这些长期积累的技术经验,使生产劳动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

三、氏族公社时期的习俗和精神生活教育

随着放弃采集、经营农业和畜牧业,氏族公社开始过定居生活,建立氏族村落,有了稳定的公共活动场所。在氏族公社里,集体观念和公共利益的教育逐步产生,如互助友爱的教育;氏族会议选举首领、吉庆节日活动等。成年礼是氏族公社时期一种重要的传统习俗,男女到达成人阶段(各氏族对成人年龄的规定不同,早自13岁,迟至20岁),必须举行十分庄重的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符合条件者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从此享有成年人的社会权利和履行成年人的义务。这种仪式对氏族青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主要有:①自然崇拜,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如祭日。②图腾崇拜,对某种自然物或动物的崇拜,每个氏族都以图腾作为自己的徽记,主要是大型动物。③鬼魂崇拜,认为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灵魂不死。氏族对死者制定了丧葬、祭祀等一系列宗教仪式。④祖先崇拜,这种原始宗教活动一是重视血缘关系,明确上下辈分,二是宣扬祖先的功德。⑤对巫术的信仰。

原始艺术的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歌唱和舞蹈。歌唱出现时间较早,它的最初形式是为协调劳动时的动作、减轻疲劳而创作的劳动号子,后来发展成歌唱。舞蹈最初只是一种模拟形式的艺术,如模拟飞禽走兽的不同姿态、男女不同的劳动动作。云南的独龙族、拉祜族的喜鹊舞、孔雀舞、割小麦舞、荡秧舞等,就体现这种遗风。原始艺术教育并不局限于歌舞,还有绘饰与雕刻,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已开始多方面地追求美的享受,也接受多方面的艺术教育。

四、文字的产生及其对教育的促进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早有记事和传递信息的需要,由此创造了各种原始的记事方法。如结绳、刻木等。《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氏族公社末期,事务繁多,交往频繁,需要新的记事工具,这就促成了文字的发明。另外,人类知识不断地积累,已不能局限于口耳传授,需要新的记载工具。

所以,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中国文字的发生、形成、发展有一个过程。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四川大凉山耳苏人的图画文字、山东大汶口的象形文字是萌芽状态文字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的学者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由于实用的需要,逐渐符号化为象形文字。古史传说,在黄帝时代,由记事史官仓颉创造了最早的文字。

文字的出现促进了学校的萌芽。因为掌握文字并不容易,需要进行文字教学,要求有掌握文字的施教的专门人员和专门场所。

五、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经济进一步发展,促使阶级分化。政治上由氏族公社制度逐渐转变为部落联盟和军事民主制度。这些社会变化推动着教育不断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成均之法者,其遗礼可法者。”可见,成均不是劳动场所,而是乐师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部落显贵子弟受乐教之地。成均的产生说明,此时所进行的教育已不再以生产劳动为内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已脱离了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教或专门从事学的人。这种状况表明了古代学校的萌芽。

古史还有虞氏之学为“庠”的传说。“庠”是敬老养老的地方。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的任务,通常由老人承担,为了方便,一般在养老的地方进行,所以庠也兼为教育的场所。

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机构,它们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它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六、教育起源评析:生活教育的重大意义

原始人群为了生存,把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年轻的成员。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它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人类教育的最初形态,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源所在。一方面,生活教育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活教育又能改造人,促进人自身素养的提高,提升人类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经验、知识技能、生活规范等。

1.三皇五帝

我国古代对此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唐尧

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他活动在约公元前24世纪,相传20岁时,其兄帝挚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定都平阳。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118岁时去世。

3.虞舜

舜,姓姚,名重华,今山东诸城人,活动在约公元前23世纪。舜,相传为尧之后的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后崩于南巡途中的苍梧之野,享年110岁。相传虞舜执政时,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为儒家理想社会的黄金时代。

4.结绳

结绳是原始社会创造的一种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易·系辞下》:“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1.钻燧取火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2.黄帝教练军事

黄帝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3.仓颉造字

黄帝时代,仓颉担任记事官,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这些的数目。黄帝见他能干,年年祭祀的次数,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统统让仓颉管理。仓颉受人们根据野兽的脚印认定不同方向的野兽的启发,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得以推广形成了文字。

1.巫山人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经科学测定距今约200万年。

2.元谋人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境内,科学测定距今约170万年。

3.蓝田人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内,科学测定距今约五六十万年。

4.北京人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科学测定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5.仰韶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

6.半坡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公元前4300年。

7.河姆渡文化遗址该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4360-公元前3360年,主要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

8.马家浜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2685年。

9.大汶口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公元前2240年。

10.大溪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溪,年代约为公元前3825-公元前2405年。

11.盘龙城遗址该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叶店村,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距今3500年左右。

12.马家窑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年代约为公元前3190-公元前1715年。

13.石峡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广东曲江石峡,其时代约为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之间。

14.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年代约为公元前2310-公元前1810年。

15.齐家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年代约为公元前1890-公元前1620年。

第二讲夏、商、周时期教育的发展

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由于阶级分化,教育也随之发生分化。奴隶主阶级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劳心者。为了将本阶级的年轻人培养成为强有力的统治者,需要组织特殊的教育训练,学校随之出现。被统治的奴隶阶级,只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接受生产劳动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渐趋没落。

一、夏、商、周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

夏代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传说孔丘曾到杞(今河南杞县)作历史调查,获得《夏时》,说明春秋末期还能见到这本夏代人发明的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也证明夏代已有文字记载。

夏代王都所在地已有大学和小学,当时称为“序”。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它并非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其重要职能之一。夏代地方也有学校,称为“校”。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做教育手段。从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来看,这时期文字发展达于成熟。写字的工具为刻刀和毛笔。有了成熟的文字,又有较适用的书写工具,就便于用来进行系统的记事。《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的发现和研究,证实商代学校是可信的。在王都的学校有大学、小学和瞽宗。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商代地方也有学校,称为“序”。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其重要特征是在分封制、井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宗法世袭禄位制。西周贵族子弟有完整的教育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再进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有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大学名称比较多,天子所在地的大学叫辟雍,地方诸侯办的大学叫泮宫。另外,西周还有国学、乡学,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设在王都郊外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

二、夏、商、周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夏、商、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扩大奴隶制统治。奴隶主阶级根据维护贵族****的政治需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尊神重孝、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他们需要受礼、乐、射、御、书、数等所谓“六艺”的专门训练。

夏、商、周学校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夏代统治者很重视军事教育,习射是教育的主要科目。另外,宗教教育和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夏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商代学校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思想教育主要是尊神和“孝”道,学习先王典册,了解先王的业绩,继承其政治经验。学习的典册主要是《尚书·盘庚》。军事教育主要是学射箭和驾驭车马。另外有礼乐教育、书数教育,其中书教就是要会阅读和书写,在生活中使用文字。商代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已具备了“六艺教育”的形貌。

西周时期的教育已比较完善,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家庭教育是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小学教育的内容有德、行、艺、仪几方面,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大学教育服从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学大艺,履大节,注重于射御、《诗》、《书》。西周的乡学与国学要求一样,教学内容以德、行、艺为纲。概括地讲,西周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不论是小学或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

三、六艺

六艺是夏、商、周时期教育内容的六个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至西周完全形成。

1.礼乐

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青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乐教育成为六艺教育的中心。

2.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学科,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

“书”指的是文字,“数”指的是算法。西周的文字应用已广,数量也比商代增多,其字体为大篆,书写的材料通常为竹木,所用的工具为刀笔。小学进行文字教学。数学知识到西周有更多的积累,对儿童进行数的教学,先学数的顺序名称及记数的符号,然后应用于学习甲子记日法,知道朔望的周期,再进一步是学习计数的方法,掌握十进位和四则运算,培养初步的计算能力。

四、学在官府

夏、商、周时期,学校教育为奴隶主贵族统治者所专有,到西周达到巅峰,史称“学在官府”,即官府有学,民间私家无学术,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在官府”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西周时期生产水平仍然有限,书写不仅极其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这些书册,仅有孤本,没有复制副本刊布民间,民间仅知书名,未见其书,所以学术都在官府,有职官专守。

(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西周时期的礼、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学习这些学科,不能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这些教学器物,十分昂贵,不是一人一家所能具备,只有在官府的人才具有条件。

(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在奴隶宗法制条件下,家业世世相传,由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造成了学术的垄断,尤其是专门的学术,只在极小的圈子里传授,只有为官的人掌握学术,以官府为传授基地,教其子弟。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1.《夏时》

相传夏代人发明了四时节气和干支纪日法,制定《夏时》,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法书。

2.分封制

西周时,周王室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镇守疆土,拱卫王室。各诸侯国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随王出征、纳贡和朝聘等各种义务。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始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领主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4.辟雍

辟雍是西周时期设在天子所在地的大学。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其堂式如四合式大院。东边的堂屋称东序,又叫东学,为学乐之所;西边的堂室称为瞽宗,又叫西学,为演习礼仪之所;南边的堂室称为成均,又叫南学,也是学乐之所;北边的堂室称为上庠,又叫北学,为学书之所。因为它是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

5.史籀和《史籀篇》

史籀,周宣王时为史官。他擅长书法,临摹仓颉古文并发明新的字体,曰大篆。著《史籀篇》,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史籀篇》是主要依据。

6.周公和《周礼》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为巩固周朝政权,周公旦“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主要有“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周公旦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

7.《周易》

《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该书以“——”象征阴,以“——”象征阳,由阴爻阳爻两种基本符号配合组成八卦,象征八类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再将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六十四卦,象征各类事物间的关系。《周易》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这些文字,称为《易经》。《易经》早已存在,据说孔丘晚年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才写出了《易传》。孔丘晚年还将《周易》作为教材,传授给部分弟子。《易经》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和事物之理的精微,而不至于伤人害物。

1.涂之人可以为禹

涂,禹时代的一个部落,位于今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内。大禹为了治水,与涂山氏女联姻,改造教化涂人,劈山导淮,取得了很大成功。禹是儒家圣贤系统中一个指标性的人物,他与尧舜一起成为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的一个典范。“涂之人可以为禹”出自《荀子》,其意为通过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贤。

2.武丁守丧

武丁身为商王,守丧是为了推动孝道教育。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华夏先民就已有了“孝”的观念。《周书》中有周人口述殷高宗武丁守丧的故事,武丁的父王小乙去世,武丁依古礼守三年丧。这反映了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十分重视“孝”的教育。“孝”发展到周朝,出于维护宗法制以及宗法制基础上的国家政权的需要,又成了《周礼》的重要内容。至春秋战国时期,“孝”又得到庶民的提倡和怀念,成为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规范。

3.流放太甲

流放太甲是改过思迁的典型的教育案例。太甲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的故事,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惭愧,决心痛改前非。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毫都,还政于他。从此,太甲以自己过去的失足为鉴,早朝晏罢,勤政爱民,遵守汤制定的法律,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

1.涂山

涂山位于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内,是淮河中游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这座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与大禹有关。大禹是我国远古时代部落联盟的最高领袖,他在涂山治过水,结婚于涂,改造教化涂人,会诸侯于涂,劈山导淮,终获成功。

2.殷墟

殷墟分布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垣河西岸,是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自公元前14世纪末年盘庚迁都至此,到纣王亡国为止,共经八世十二王,历时273年。周朝灭商以后,都城荒废毁弃。因城原名“殷”,故而后人称之为“殷墟”。

3.岐山

岐山是商周时期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岐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是炎帝生息之地,部分史学家考证也为黄帝诞生之地。岐山是周王朝发祥之地,从周太王迁岐到周平王东迁近400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的中心。该地有周公庙、凤雏遗址,并出土大量周朝文物,以青铜器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