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渐确立的社会大变革阶段。本专题学习目标是注重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官学衰废,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等教育变革;搞清楚私学兴起的原因、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了解士阶层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以及私学兴起中的作用。
在学习中要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大变革的根源,要弄清楚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逐步加强,必然要反映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没落,而代之以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新教育。
第一讲官学衰废和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阶段。这次社会大变革表现为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这种社会大变革在教育上的主要表现是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一、官学衰废
春秋时期近300年,官学见于目前发现的史传记载的只有“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两事。这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的发展,反而走向衰废。官学衰废的原因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但政治原因比经济原因更为直接。
首先是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贵族在世卿世禄制度下保持享有富贵的特权,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贪图享受而缺乏学习动力。周大夫原伯鲁不悦学,还公然发了一通“可以无学,无学不害”的议论。因为不害而不学,但不学习就会使人的德行、才智日趋堕落,走向灭亡。春秋时代的官学因存在着以原伯鲁为典型的思想而趋于没落。
其次,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孔丘称春秋是“天下无道”的时期,开始是周天子不能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共主地位,后来是诸侯国也不能维持“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而出现陪臣执国命的现象。王权衰落,礼制破坏,一切都不能按旧制度办了,天子的辟雍、诸侯的泮宫、地方的乡校,久已不闻弦诵之声,名存实亡。黄绍箕(1854-1907年)说:“周室东迁,王纲解纽,学校庠序废坠无闻。”《中国教育史》(卷四)。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教育实情。
其三,战争****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诸侯国内部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连年不断。《春秋》记载242年中,列国间军事行动达483次,平均一年有2次战争。贵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维护统治地位,无暇顾及教育。不论国学或乡学都难以维持,日趋衰废,没落贵族及其后裔流落民间,文化职官被迫流落四方,他们把简册器物带出官府。这就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文化下移”为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私学兴起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叶,春秋末叶初步走向繁荣,战国时期达到鼎盛,以诸子百家的争鸣为特征。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史料表明,在孔丘开办私学之前,私学就已出现了。郑国的邓析(约公元前545-公元前501年),曾创办私学,以法律为教学内容,进行政治宣传教育活动,并且要求学习者必须交纳一定报酬。鲁国的少正卯(?-公元前498年),也曾办私学,并与孔丘的私学并立,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但在孔丘的宣传影响下,私学才更为盛行。孔丘办私学四十余年,弟子三千,是当时办学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在历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春秋时期私学取代了官学,是学校教育与自然形态教育分离以后,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从官学转变到私学,它们的差异是明显的。
第一,西周奴隶社会的官学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上,而春秋时期的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第二,官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贵族,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和士阶层。官学的入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的贵族子弟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私学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开放。
第三,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具有“学术官守”、“官师合一”、“********”等特点,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学在四夷”、“贤者为师”、“教育独立”是其特点。
第四,官学的教学内容限于传统的“六艺”,六艺作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才能,一般脱离现实生活,且培养方向比较单一。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培养目标具有多样性和多规格化。
第五,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比较规范化。私学不一定有固定教育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制度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总之,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与官学相比较,私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等四大自由来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士阶层的崛起
私学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士”阶层的崛起是重要原因。“士”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也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阶层。起初,士大部分是武士,小部分是文士。春秋时期的士是自由民,位居四民之首,可能上升,做官食禄,也可能下降,自食其力。别的阶级也可能上升或下降到“士”的行列中来。在社会激烈变动时期,自由民越来越多地加入文士的队伍,成为有影响的阶层。
随着士阶层规模和影响的壮大,士阶层中涌现出了许多有才能的人,他们活动能量很大,在社会的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齐桓公为了争夺霸业,率先养士80人,供给车马、衣裘、财帛,周游四方号召天下贤士来为齐国效劳。齐桓公能够称霸,养士起了重要作用。养士既可达到政治目的,也就有后人起而仿效。齐国陈恒“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养士”。许多的士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一国之内公室与私门的争斗也愈演愈烈,因之养士之风大盛。公室如鲁穆公、魏文侯、齐威王、齐宣王、梁惠王、燕昭王都一度吸引了大量士众。私门养士如著名的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公元前279年)、楚国的春申君(公元前320-公元前238年)、赵国的平原君(?-公元前253年)、魏国的信陵君(?-公元前243年),以及秦国的吕不韦(?-公元前235年),都是动辄“食客三千”,可谓盛极一时。战国君主中最先以礼贤著称的魏文侯,据说他与孔丘弟子段干木见面,“立倦而不敢息”。段干木辞官不受,隐居在家,魏文侯每当坐车经过他家,都要手扶车上的横木站起身来,以示恭敬。更有甚者,平原君有一位跛脚食客因受其爱妾嘲笑而欲离去,平原君竟杀了爱妾,亲自上门谢罪,加以挽留。
养士之风的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达。由于各国执政者竞相养士,使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由于士需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另外,王公大臣养士往往不仅仅是养一子一人,而是连带着养其一家一派,准许某些学派团体寄食于其门下,这为私家授徒讲学创造了条件。如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道家田骈在齐国,“资养千钟,徒百人”。《连医家扁鹊也与其弟子亦教亦学亦医,周行于各诸侯国、各大城市。
养士之风的盛行也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由于“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士是一个有相当独立性的社会阶层,他们与各国执政者之间不存在人身依附的问题,合则留,不合则去;公室不留可去私门,私门不留可去他国。处在这么一种流动状态中的士就具有相当的独立人格。而各国执政者的竞相供养,也强化了士的独立意识,抬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孟子曾说过:“说大人,则藐之。”《孟子·尽心下》。因为,“他仗着他的财富,而我凭着我的仁;他仗着他的爵位,而我凭着我的义,我有什么不如他的呢?”《孟子·公孙丑下》。鲁穆公向子思表示,愿待之以友,而子思竟表示不满,以为鲁穆公应以师礼尊之。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广大的士思想束缚很少,能够在思想学术、文化教育领域内纵横驰骋。因而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局面。
1.春秋战国
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2.四民
古代中国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学者)、农、工、商,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
3.孟尝君
孟尝君,名田文(?-公元前279年),是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大臣。田文的父亲名叫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曾于齐威王时担任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权倾一时,谥为靖郭君。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
4.春申君
春申君,名黄歇(公元前320-公元前238年),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375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并赐给他淮北地12县。
5.平原君
平原君,名赵胜(?-公元前253年),是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封于平原县(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于养士而闻名,门下食客曾多达数千人。
6.信陵君
信陵君,名魏无忌(?-公元前243),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魏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载: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鸡鸣狗盗《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在大臣们的劝说下,秦王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及其门人软禁了起来。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的条件是拿齐国那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作报酬。可这件狐白裘已献给了秦王。这时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偷东西,轻易地就把狐白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说服秦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送他们回齐国。孟尝君不敢再等,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守卫只得放人。天亮了,秦昭王派出人马追赶,可为时已晚。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1.孟尝君墓
孟尝君墓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城南20公里张汪镇和官桥镇交界处。城东北角有孟尝君及其父田婴墓,城北门外有毛遂墓。田文、田婴墓于1991年经官桥镇政府立碑重修,同时增建礼贤馆,为各地游人提供了凭吊历史先贤的地方。
2.春申君庙
这是一座道教庙宇,在江苏省苏州市王洗马港内。该建筑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现存大殿、戏楼、二殿、厢房、道舍等建筑,占地8261平方米,均为1990年苏州市道教协会重新修复,是苏州道教界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3.春申君陵园
春申君陵园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1979年10月,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考察,1992年谢家集区政府为春申君(黄歇)墓立了碑。春申君陵园占地总面积7
000平方米,2000年动工兴建,现正式对外开放。
第二讲稷下学宫和诸子百家
养士之风的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达,也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是齐国稷下学宫的形成和发展。诸子私学中影响最大的则为儒、墨、道、法四家。
一、稷下学宫的产生和发展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所谓“稷下”,乃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而得名。稷下学宫的创立早在齐桓公田午当政时期(约公元前370-公元前360年)。齐国地处东方,偏离征战频繁的中原,生产环境安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较发达,如此繁华的大都市就成为设立学宫的理想处所。齐国田氏向来重养士,田氏为大夫时就深得士民之心,成为国君后,凭借国家的力量扩大养士规模,并加以组织化、制度化。稷下学宫也就应运在齐国而生。
学宫创立后始终与齐国政治发展息息相关。齐桓公之子齐威王爱人才甚于爱珠宝,各国学者愿到稷下著书讲学者皆礼遇之,愿留者均称为“稷下先生”,待遇优厚,迎来稷下学宫的初盛。齐宣王、齐湣王时稷下学宫达到鼎盛。齐湣王之子齐襄王复国当政时,稷下已盛况不再。齐襄王死后,学宫江河日下。公元前221年,秦军攻入临淄,齐国灭亡,而稷下学宫也随之消失了。
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稷下学宫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处士横议”时代的终结。然而稷下之学以其宏富的学术造诣、出色的人才培养,对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二、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由于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而来,并且始终不改变养土、用士的基本目的,这就决定了它是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的学校。在稷下学宫中,凡游学者皆来者不拒的“包下来”做法,非由官办而不能行。所以,从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同时,因为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所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稷下学宫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齐国官方并不多加干预。从此意义上又可以说稷下学宫是私学。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询作用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的创设是以“招致贤人”、“得士以治之”为目的的,这一目的决定了学宫不是一所以普及文化知识为己任的基础学校,而是一所以学术活动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府,发挥着讲学,著述,育人和咨政、议政四个方面的作用。
就讲学来看,稷下学宫已经超出了春秋战国时一般私学讲学的水平,体现了高等学府讲学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通常都允许教者自由择徒,随处讲学;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稷下学宫是一个学者十分集中的游学场所,讲学活动十分兴盛;因为稷下各派同时是一个个教育团体,通过讲学它实现着学术思想的交流和后继人才的培养。同时,由于各学派集中居于一地,学无常师,客观上使学者可以跨越学派门墙,广泛求学。在稷下学宫还有定期的学术集会。
就著述来看,稷下学者留下的著作宏富,尤其是一些学术风格鲜明的子书。仅《汉书·艺文志》记载,与稷下有关的子书就有:《孙卿子》、《公孙固》、《蜎子》、《田子》、《捷子》、《邹子》、《邹子终始》、《邹奭子》、《慎子》、《尹文子》、《宋子》等,分属儒、道、阴阳、法、名诸家。另外,还有一些学者集体劳动的学术成果,如《管子》、《晏子春秋》、《司马兵法》等。
就育人来看,稷下学宫不仅培养了各学派的传人,还培养了时代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管子·弟子职》从饮食起居到衣着服饰,从课堂教学到课后修习,从尊敬师长到个人修养等规定了学生必须注意的事项。如此完备的学生守则,表现了稷下育才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从教育管理方面保证了人才的培养。
就咨政、议政而言,稷下学宫为齐国聘请召集了一批高级学术和政治顾问,这些学者多为齐国的谋士。议政干世是当时几乎所有私家学派的特点,而稷下学宫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为各家学者专门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议政论坛。因此,稷下学宫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干政议政作用十分突出。
3.学术自由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
齐国君主让学者们“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言论。这不仅使学者有生活保障而无政事烦劳,可以专心著述言治乱之事,更重要的是这表示了君主对待学者们以“不臣之位”之意。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各家各派的主张都可以在稷下设坛讲学,在稷下的各家各派其学术地位都是平等的。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政治多元使百家论辩成为风气。稷下集中了各家学者,更易产生论辩。学术论辩带来稷下诸子学派的吸收、交融、分化、演变,到过稷下的不少学者和学派因此都表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另外,待遇优厚也是稷下学宫的一个特点。
稷下学宫存在的1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它留给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成为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诸子百家
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盛行和百家争鸣的展开,促进了私学的繁荣。可以说有多少家学派就有多少家私学,但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则为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1.儒家
孔丘是儒家私学创始人,他死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思孟学派”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颇有造诣,《大学》、《中庸》、《学记》等一些著名教育论著都与他们有关。荀子的私学活动也十分著名。他曾长期执教于齐国稷下学宫,还到过赵国,晚年又长期居留楚国著书。荀子私学的传授有两个重要影响:一是他培养出了韩非和李斯两位著名的法家学者,促成了统一大业的实现;二是荀子私学极为注重儒家经籍的传授,对保存古代文献作出了贡献。
2.墨家
墨家私学创始人是墨翟。墨家私学初创时声势甚大,据墨翟自称有门人三百,颇有抗衡儒家之势。墨家私学的特色有两个:一是墨家私学主要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墨家私学的教学内容是农业、手工业生产知识,军事器械制造、实用知识与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力学、光学等教学方法更多的是辛勤劳作,非坐而论道。墨家私学中学习就是劳作,劳作也就是学习。二是墨家私学既是教学团体,又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墨家私学有着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教育与训练。墨家团体的首领称为“钜子”。门徒要绝对服从“钜子”,否则,将受到严罚。墨家私学在战国中、后期相当活跃,在自然科学和逻辑学方面取得很高的学术成就。
3.道家
道家思想和道家私学产生在春秋末期,盛行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道家的老庄乏有教学活动,但作为春秋战国时的著名学派,即使避世如老庄,也很难想象他们会没有讲学授徒。老聃的教育活动是在春秋战国之际,他曾做过掌管周王朝图书典籍的史官。在周王室衰微、文化下移的潮流中由朝廷流落于野,老聃可能不像孔子那样开庭设教,但有私家的知识传授却是可以相信的。庄周生活在战国中期,是道家的正宗,是他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而与儒、墨相抗衡。稷下道家发明黄老之术,使之更适合于现实政治需要,表现出或儒、或法的趋向。由于稷下道家积极的干世精神,加之齐国君主的礼遇,所以教育活动十分活跃。在稷下诸子中,道家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地位也显要,这与他们的讲学活动显然分不开。
4.法家
早期法家以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为代表,其私学活动比较集中在被称作“三晋”的韩、赵、魏地区。早期法家可以说是早期儒家陶冶出来的。孔丘死后,其晚辈高足子夏来到魏国讲学,法家真正肇始人的李悝及吴起等人即是子夏的弟子。李悝的学生商鞅的出现,意味着法家的成熟。商鞅是儒家的“徒孙”,理论却走向其对立面。后期法家以韩非和李斯为代表。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李斯则是将法家理论引向实践道路的人。从商鞅到韩非又到李斯,这就是法家理论由形成到付诸实施的过程。
战国时期的教育是对春秋时期教育的延续与超越,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机构,私学产生于春秋,兴盛在战国。战国私学之盛不只表现为数量的庞大,更表现为质量的提高。以私学为据点形成和发展了一些著名学派,人才辈出。各家私学面貌各异,既有教育实践,也有理论造诣,还出现了稷下学宫这样独特的传授形式。私学独擅一时之风流,承担起了培养造就人才、传递发展文化的历史使命。而且,战国私学还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从而垂范后世。
1.百家争鸣百
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2.钜子
钜子又称巨子,是墨家的领袖的称谓。现在无法考证墨子有没有当过巨子,但方授楚《墨学源流》认为墨子是墨家第一任巨子,禽滑厘是第二任巨子。这也只是一家之言。从先秦典籍中可考证的墨家巨子只有三人:孟胜、田襄子、腹黄享(后两字合为一字),见于《吕氏春秋》,可考见。
1.杞人忧天
据《列子·天瑞》载: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有个人觉得这个杞国人忧愁是不必要的,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成语常比喻那些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2.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出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的琴声。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学富五车
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学富五车”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
稷下学宫留给人们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网罗了当时天下学者的绝大部分,齐国之强盛确与此有关。齐国君主办稷下学宫是为了争霸,然而齐国最终未霸,称霸的恰恰是对学术思想持否定态度的秦国。从历史发展看,秦国所走的并不是成功的道路,但齐国似乎也未取得成功。为什么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政治的成功?在战国中曾一度打算称东帝与西帝的齐秦两国堪称两个典型:齐国学术自由而秦国思想****,人们自然赞允齐国而非议秦国,然而结局却是那样地富于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