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4533400000178

第178章 战胜人性的弱点,细节是关键(9)

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女秘书真的那样做了,不仅使梁厚甫与局长无结交之机,日后梁厚甫得知局长被先行安排,定会对女秘书、局长,甚至那个总裁,都会有负面的评价。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其实会对以后的日子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个世界的构造就是这么奇妙。

这个并不鲜见的案例依然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事实上,一旦我们抱有侥幸心理,这样的人生将既没有发展也没有希望,实际上是看不见未来的。即使是运气好,大发横财。人生也不会有光彩。那样的财富也会在战战兢兢中消失殆尽。抱着侥幸心理的行为本身就是不光彩、不正当、不光明磊落的,因此得到的东西。不论是什么,都不能展现在世上,只能摆放在阴暗的地方。如果真的可以靠你的努力100%获得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冒着50%的风险去赌一把呢?不论从哪方面理解,这都是十分愚蠢的行为。J·P·摩根就曾说过:“不能参与赌博,如果你输了本钱,你就会想找回它;如果你赢了点钱,就还会想再赚点。最终,你将会成为一个身无分文的人。”

以侥幸心理来赌人生是过于冲动,不负责任,不经思考的幼稚行为,它比那些把人生寄托在一个冒险的行为上的赌徒更虚幻。依靠侥幸心理是无法实现美好人生的,依靠侥幸心理来获得财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遇上好运气,侥幸变成了现实,这样的人也只会沉浸在虚幻的生活里。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要总想着一帆风顺,不经受苦难,不付出辛苦就实现美好人生。正因为不想受苦又想过上好日子,你才会期盼哪一天会大发横财,沉浸在这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梦想里虚度你宝贵的人生。你虚度浪费的今天,正是死者昨天所祈祷的明天!不要再这样下去了,即使是再小的事情,也要通过正当的努力来达到成功。如果具有这种意识,即使你得不到意外的财富,你也会实现精神上的富裕和自由。而这种富裕和自由足以让你实现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有一个名叫乔治的美国人,刚过完他的50岁生日就去世了,死后他得以见到了上帝,他迫不及待地向上帝诉苦:“主啊,我在世上活了失败的50年,不仅短暂,而且您连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都没有给我,就因为没机会,我平庸地度过了痛苦的一生。”

上帝说:“是这样的吗?你认为哪些机会没有给你呢?”

“我的志向是像比尔·盖茨那样,成为IT精英和世界首富,我要建立电脑王国,我要住在西雅图市华盛顿湖畔的豪华别墅,我要……可是这些都没有实现。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您没给我机会,否则创立微软公司的就会是我乔治,而绝非比尔·盖茨了。”乔治说。

上帝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我们来做一次时光倒流的实验吧!”上帝开启了时空隧道,让乔治回到1975年。

那一年,乔治与比尔·盖茨同在哈佛大学就读,并且在同一个班。一天,他们的同学艾伦给他带来了那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乔治随手一翻,不耐烦地说:“怎么这本杂志连一张美女图片都没有呢?真没劲!”说罢,乔治将杂志扔给了比尔·盖茨,然后扭了扭肥胖的屁股与他的女友蹦迪去了。

乔治走后,比尔·盖茨拿起那本杂志阅读,他立刻被一篇关于第一台个人电脑的报道吸引住了。

当晚,乔治与女友在迪吧疯玩到深夜,而比尔·盖茨却彻夜难眠,他在思索着他的未来与电脑将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他作出了辍学创业的决定。比尔·盖茨与艾伦在乔治等一班同学的冷嘲热讽下创办了微软公司,并且一步步地壮大了起来。

上帝关闭了时空隧道,耐心地询问回到现实中的乔治:“看了你当初的表现后,现在服气了吧?”

乔治怨气十足地说:“不、不、不,这绝不能怨我,要怨就怨我的女友,如果不是她催命一样地约我去蹦迪,我一定不会忘了细读那本让比尔·盖茨找到财富的杂志。上帝,如果您让我做一家计算机公司的老总,我也会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肯定会的,我打赌!”

“好吧,那就让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时光又回到1975年,乔治与比尔·盖茨都创建了一家计算机公司。上帝安排艾伦为他们出谋划策。艾伦首先向乔治建议:“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家生产计算机软件的企业,我们就专门开发生产计算机软件吧!”

乔治坐在老板椅上,神气十足地说:“不、不、不,艾伦,尽管软件对计算机很有必要。但它只是附加品,而且其弊病是容易被人盗版、复制。你想想,那样我们赢利实在太难了。我们就生产硬件,压倒IBM公司与苹果公司。”

艾伦失望了,就找到比尔·盖茨,提出同样的建议。比尔·盖茨立即采纳,并于当天让公司全力投入到开发软件的工作中。不久,比尔·盖茨的杰作诞生了,公司发展壮大了。而乔治生产计算机硬件的销量连IBM一个小部门都比不上,当年就破产了。

上帝关闭了时空隧道。上帝还没有开口,乔治怨气更甚:“不,不,不,这绝不能怨我。如果……”

上帝打断了他的话:“乔治,我给了你几次机会呢?”

“两次,尊敬的上帝。”

“不,那只是你看见的而已,我给你的其实更多,只是你连领悟都没有领悟到,或者说,你没把我给你的机会当成是机会。只当成无聊的小事,不管怎么说,我是仁慈的,也是公正的。我把飞黄腾达的机会散播到全世界,每天每时每刻都有人抓住机会创造奇迹。可是你呢?至死都生活在抱怨、自负、享乐中,而抱怨、自负、享乐这些坏毛病就是你之所以不能成就大业的原因之一、之二、之三……机会只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善于发现的人存在的。如果你没有准备,也不懂发现,不去争取,那么就是给你再好的机会,对你来说也毫无意义。”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难道还不应该幡然醒悟么?侥幸只能带给人们无尽的痛苦和失败。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靠的也绝不是什么侥幸。而是在机会面前,敏锐地把握住,坚定地为之奋斗。

抛弃依赖性,让自己独立而强大

有一位读小学二年级的男孩,习惯赖床。每天早晨,妈妈都要好几次叫他起床,他总是不情愿地说:“再等会儿。”结果当然也就经常迟到,还不住抱怨是妈妈没把他喊醒,才害得他被老师责备,弄得大家都很生气。

这类事情周而复始,几乎天天上演,爸爸眼看事情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他告诉儿子:“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开始,自己起床。如果闹钟响了你还赖床,没有人会叫你,一切后果自己负责!”

其实爸爸心中有数,孩子只会跟父母撒娇,在老师、同学面前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怎敢老是迟到。

果然,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儿子就立刻起床,至今五六年过去了,孩子起床上学再也不用父母催了。有时候,父母还在睡觉,他早已经骑车上学去了。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类似的问题,父母就不得不思考孩子的依赖性是不是有点太强了。这不是对自己的孩子提过分的要求,而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客观存在的情况,那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大多数缺乏责任感,遇到一点困难就全丢给父母替他们解决,这种依赖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和以后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父母感觉孩子站在自己面前,个头甚至比自己还高大,可是依然像个刚出生的小鸟离不开父母,更谈不上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思考:

有几只五颜六色的风筝放飞在天空上,被鸽子们看见了,鸽子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感觉很害怕,就不敢出去了,于是向老鹰求助,请它当保镖,老鹰欣然同意了,然而老鹰进入鸽舍后,灾难发生了。

短短的一天之内,老鹰咬死了许多鸽子。这时鸽子才知道,风筝虽然看起来可怕,却不会伤害它们。鸽子想依赖老鹰保护,却没想到竟成为老鹰的食物。由此可见,自立自强最重要,外力不值得完全依赖。

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是,如果一个人可以依靠外力的保护,的确对具体的工作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先贤也曾说过“智者当借力而行。”然而恰恰是这种力量有时也是一把双面刃,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也可能伤害自己。尤其是当你形成了这种依赖别人的惰性之后,等于是把你的成功放在别人的左右之下。别人帮你,你就可以做事,一旦别人不愿意帮你,你就连怎么生活都不知道了。所以,无论是谁,都要克服依赖的心理,改掉自身的坏毛病,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诚恳地写道:“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只要人是活着的,他的前途就永远取决于自己,成功与失败,都只系于自己身上。而依赖作为对生命的一种束缚,是一种寄生状态。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要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首先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只能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美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从小就注意对儿子独立性格和精神状态的培养。有一次他赶着马车带儿子出去游玩。在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很快,猛地把小肯尼迪甩了出去。当马车停住时,儿子以为父亲会下来把他扶起来,但父亲却坐在车上,悠闲地吸起了烟。

儿子叫道:“爸爸,快来扶我。”

“你摔疼了吗?”

“是的,我自己感觉已站不起来了。”儿子带着哭腔说。

“那也要坚持站起来,重新爬上马车。”

儿子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近马车,艰难地爬了上来。

父亲摇动着鞭子问:“你知道为什么让你这么做吗?”

儿子摇了摇头。

父亲接着说:“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在任何时候都要依靠自己,没人会去扶你的。”

从那时起,父亲就更加注重对儿子的培养,经常带着他参加一些大型的社交活动,教他如何向别人打招呼、道别,与不同身份的客人应该怎样交谈,如何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气质和风度,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等等。有人问他:“你每天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怎么有耐心教孩子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谁料约翰·肯尼迪的父亲一语惊人:“我是在训练他以后做总统。”更没有料到,他的训练竟真的成功了。

其实,现在这些为人父母者,也完全可以像老肯尼迪先生这样做的。孩子的未来是无限的,谁也说不准他将来会做出什么样的宏图伟业!

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总想依赖他人来保障自己。那其实也就是把自己交给了他人,实际上将自己主动地陷入任人摆布的境地里,却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依赖的魔鬼总是会在你准备赤膊努力一番时引诱你。它会对你说:“不用了,你根本不需要。看看,这么多的金钱,这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你享受都来不及呢……”这些诱惑,足以抹杀一个人意欲前进的雄心壮志和心中的勇气,阻止一个利用自身的资本去换取成功的快乐,让你日复一日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以至于你到了垂暮之年,终日悔恨不已。

而且,这种不正确的想法和错误的心理状态,还会剥夺一个人本身具有的独立权利,将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拱手相让。使其依赖成性,靠别人而不想自己一个人走。有依赖,就不会想独立,其结果是给自己的未来埋下失败的伏笔。

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依赖实际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情感,社会学家指出,人类关系中的感情依赖对于人的社会生存是有帮助的。对于整个社会也是利大于弊。那些无情无义的人,虽然很独立,却容易陷入独断专行,唯我独尊的病态生活中。而且只有这种人才可能完全与感情依赖绝缘。没有人会想做这种人吧?所以,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感情依赖,强化自身的优势,培养自信和广泛的兴趣,培养内心的强势,化解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当你真正独立而强大,请再以温和的目光看待它。

不要带着成见去看人

在东周列国时期,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是一位辅佐君王的奇才。武王死后,成王年幼无知,由周公旦摄政。而成王的三位叔叔——管叔、蔡叔、霍叔,却企图阴谋陷害周公旦。他们散布流言,说周公旦图谋不轨。周公旦为避开谗言,隐居起来,不再过问政事,后来管叔、蔡叔谋反,事情败露,才使成王懊悔不已,亲自迎接周公旦归来。成王几乎错识了贤才。

东汉末年,王莽篡权之前,曾经极力伪装自己。他装作谦恭,礼贤下士,经常把家中的马匹、衣服和银两拿出来救济百姓,以至家中的钱财所剩无几;同时,他还常常在汉平帝面前坦言自己克己奉公,诚实待人。当他获得汉平帝的信任而大权在握时,便露出狰狞面目,专断朝政,最后亲自杀害了汉平帝,篡权自立,对百姓施予暴政,成为了一代暴君。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从上面的两个典故里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于手下人要有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必须通过“日观其德,月视其艺”的全面考察,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如果妄加推断,对谁都是不公平的。辨识人才既不能一俊遮百丑,也不能只见不足、不见长处。否则在不清楚其能力与德行的情况下,或者是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轻易地予以重任,这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看问题和衡量别人。而且不考虑其中的个体差别,这种方式当然是非常有问题的。要知道,我们的这种看法里面包括了多少偏见,多少傲慢,多少误解?我们每天就都是在用这样一个受到偏见和固执熏染的心,去看待周边的人和事,周边的世界。长此以往,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真实的客观世界,而只是我们内心的投影。这也是反动的唯心主义哲学盛极一时的深层原因。

一个人的心善良得如若天堂,则在他看来,他的周边亦是天堂。一个人的心恶如地狱,则他的周边亦是地狱。心是住宅,心里住满了天使,则周边的人亦是天使;心里住满了魔鬼,则周边的人亦像是魔鬼。

下面就是一个关于你和你邻居的故事,什么?你没听过?美国西部有一个城镇,老镇长经常在公路旁迎候到访的旅客。一天,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小镇,见到老镇长,问道:“老人家,我想找个地方定居,请问这是个什么样的城镇?住在这里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老镇长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说:“那你刚迁离的那个地方,住的又是哪一类人呢?”

年轻人答道:“噢,我真不想提起他们了。他们都是些自私自利,毫不友善的人。我跟他们住在一起,简直毫无快乐而言,所以才外迁呢。”

老镇长就对他说:“年轻的朋友啊,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其实这里的人和你说的没两样,你还是找别的地方居住吧!”

那个年轻人悻悻地走后,又来了另一位年轻人,他向老镇长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老镇长又依旧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刚迁离的地方,住的又是哪一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