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4533400000180

第180章 战胜人性的弱点,细节是关键(11)

扔掉虚伪的外衣,保持真诚

在大森林里有一只叫声很难听的喜鹊,不管到了哪里,都会先做一番这样的自我介绍:“不好意思,我这个人说话就是这么直,我就是直筒子性格,心直口快,爱讲真话,从来就不怕得罪人。”

他倒还真没撒谎,每当这只叫声难听的喜鹊碰到了让它不顺眼的事情,总爱唧唧喳喳一通,指责一气。比如说吧,要是他见了猪,他要斥责:“光吃不干的懒家伙,等着被杀了吃肉吧。”见了狗,他也要嘲讽:“尾巴卷上天的东西,吃你主子的剩饭吧。”见了驴,他还要戏谑:“蠢货,驴脾气,一根筋,推磨还要蒙眼。”就连见了和自己属于同类的麻雀,他要讥笑:“小不点儿,能把人吵死。”这么说来,这个森林里还真没有什么他能看得顺眼的事了。

不过,故事的转折点很快就来了,那天乌鸦总管大人下来巡视山林。喜鹊一听到这个消息,赶忙飞向前,笑脸相迎,喋喋不休地恭维乌鸦:“总管大人,我们太想念您了。见到了您,真幸运。总管大人,您的羽毛真美,你是天下最漂亮的鸟。总管大人,您的歌儿真好听,您堪称鸟王国的最佳歌星。”

乌鸦总管走后,一群鸟民围拢上来,七嘴八舌质问喜鹊:“爱讲真话的先生,今天怎么不讲真话了?”“乌鸦的羽毛真美吗?”“乌鸦的歌儿真好听吗?”喜鹊窘态百出,支支吾吾,答不出一句话来。公正的猫头鹰出来替喜鹊做了回答。“喜鹊先生,恕我直言。你的所谓直筒子性格,爱讲真话,有对象哇!在于自己无利害关系者的面前,你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能说;一旦到了关乎自己利害的对象面前,你就不敢讲真话了。”

故事里喜鹊可笑而可悲,他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虚伪,最后只能落得名声扫地,沦为人前笑柄。

在战火纷飞,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时代,涌现了无数的勇士与智者,他们的闪光智慧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让我们这些后人获益匪浅。这就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著名故事:当时官职齐国相国的一代名相晏子出使晋国完成公务以后,在返国途中,路过赵国的中牟,远远地瞧见有一个人头戴破毡帽,身穿反皮衣,正从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停在路边歇息。走近一看,晏子觉得此人的神态、气质、举止都不像个粗野之人,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寒碜的地步呢?于是,晏子让车夫停止前行,并亲自下车询问:“你是谁?是怎么到这儿来的?”那人如实相告:“我是来自齐国的越石父,三年前被卖到赵国的中牟,给人家当奴仆,失去了人身自由。”

晏子又问:“那么,我可以用钱物把你赎出来吗?”

越石父说:“当然可以。”

于是,晏子就用自己车左侧的一匹马作代价,赎出了越石父,并同他一道回到了齐国。

晏子回到家以后,没有跟越石父告别,就一个人下车径直进屋去了。这件事使越石父十分生气,他要求与晏子绝交。晏子百思不得其解,派人出来对越石父说:“我过去与你并不相识,你在赵国当了3年奴仆,是我将你赎了回来,使你重新获得了自由。应该说我对你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要与我绝交呢?”

越石父回答说:“一个自尊而且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不知底细的人的轻慢,是不必生气的;可是,他如果得不到知书识礼的朋友的平等相待,他必然会愤怒!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就可以不尊重对方;同样,一个人也不必因受惠而卑躬屈膝,丧失尊严。你用自己的财产赎我出来,是你的好意。可是,你在回国的途中,一直没有给我让座,我以为这只不过是你一时的疏忽,没有计较;现在你到家了,却只管自己进屋,竟连招呼也不跟我打一声,这不说明你依然在把我当奴仆看待吗?因此,我还是去做我的奴仆好,请你再次把我卖了吧!”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这番讲述,深知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赶紧出来对越石父施礼道歉。他诚恳地说:“我在中牟时只是看到了您不俗的外表,现在才真正发现了您非凡的气节和高贵的内心。请您原谅我的过失,不要弃我而去,行吗?”从此,晏子将越石父尊为上宾,以礼相待,渐渐地,两人成了相知甚深的好朋友。

晏子与越石父这个结交的过程说明:在给了别人帮助之后,千万不能自恃有功,傲慢无礼;受人恩惠的人,也不应该谦卑过度,丧失尊严。所谓不卑不亢,才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并让自己避免尴尬。要知道,这个社会就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的,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才成就了这个社会。所以,谁都有帮助别人的机会,谁也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难题,只有大家真诚相处,平等相待,人间才有温暖与和谐。而且这样做,首先获益的将是你自己。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克隆羊多利出生的那一年,美国一家著名的报社顺势做了一项民意调查:“你愿不愿意用克隆的方法获得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

民意调查的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只有6%的极少部分人欣然应允,76%的人则毫不动心:“我不要破坏自然。”有对夫妇回答:“我们领养了4个孩子,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和家庭背景。不要说‘完美’,他们相貌上、智力上都和完美有太大的距离。其中两个孩子,因为智力的障碍,需要长期耐心地辅导。但是,要是有人用完美的克隆儿和我们的孩子交换,我们只有一个回答:‘不!’”

接受“不完美”,如同接受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色彩,才有可能拥有多彩的人生。而且,生活中的几个“不完美”的斑点,正是让人谦卑、同情和珍惜的原因。也是这个世界得以延续的本质性的问题,假设这个世界一切都已完美,不需要我们任何的努力。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同时失去了希望,你除了无聊以外将没有别的感受了。

下面就是一个关于“完美的”悲剧。一个台湾的医生,在家门口附近开了一所私人医院。因为他的医术高超,又勤恳努力,到了不惑之年已是腰缠万贯,与他结交的也都是上层名流,门前常常是车水马龙。实在是一个完美的人,而且他自觉自己也拥有着一个完美的家庭:医生有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儿子是一表人才,眉清目秀,女儿则是婷婷如花。医生有个习惯,晚饭后散步,而且只要儿子陪同。每次散步,都是和独子广谈人生。他指点了江山,又指点自己盛名在外的医院,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要壮志在胸,切不可耽误。你的完美人生,我已经给你画好了蓝图:进最好的学校,然后进最好的医学院,然后到国外读书,回来后当第一流的医生!”

这样的散步,从儿子小学到中学毕业,果真功效非凡。儿子不仅听话乖顺,从不打弹弓扔石子,而且的确聪明过人,一直没有让家人尝过第三名的耻辱。进了台湾最好的医学院以后,他更是面目灿烂彬彬有礼,孜孜不倦加捷报频频,交往的都是未来俊杰。

可是到了大学问题就出现了,台湾有一项规定是每一个男儿都必须服兵役一年。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对于被儿子未来的绚丽映得满眼通红的爸爸来说,这实在是一件重大损失。为了让儿子逃避兵役,他急促奔走,频频拜见,不过还是丧气而归。

儿子出门上小岛服役的时候,医生劝慰自己:就算是完美人生中减去一年吧。他送儿子送到十里长亭,殷殷叮咛:“儿子,训练结束后你一定要找个墙角苦背英文单词。记住啊!”

儿子走的那一年,日子比一个世纪还长,医生给人看病的时候甚至精力有些不能集中。但是岁月毕竟如流水,看似不动其实在淌,转眼就逼近了期满的时限。突然有一天,有人送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医生的儿子不幸在军营身亡!

身亡的事情一直是个谜。军营上上下下地调查,只查出一次小小的口角。换了别人,睡一觉不忘,睡三觉也该忘了。可是医生儿子,偏偏眼睛盯着这件小事,忘记了远大前程,他一时隐忍不下,愤然举枪自饮。

一向生活完美无缺的医生如何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他日夜奔波,调查取证,非要查出“迫害”的线索不可。几年下来,他业务荒疏,服务下降。钱囊也日渐干枯了。他自己更是失魂落魄,眼神黯黄,日渐衰老。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把医院的招牌摘了下来。家门前的罗雀景致,他也无心理会了。又一年的冬天,郁闷已久的医生在家突发雷霆,砸碎了金贵的玻璃柜。老伴颤颤地将碎物拾到房外,可是转眼却被反锁在外。老伴顿觉不妙,奋力砸门,但是为时晚矣,只见火光如柱,又闻惨叫人声……

这是近十年前发生的一个真实的事件。当时的报纸大幅报道,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可是现在细想起来,难道这样的悲剧,不是依然在悄悄地酝酿、慢慢地发酵、升温,时时都有可能重演吗?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要是医生的儿子并不聪敏过人,甚至“不幸”天性调皮捣蛋、忤逆难管,哪天医生要是遇上某个病人,那人或因儿女不顺操心过度,或因自己的旅途艰难险阻,从而得了高血压或是肺气肿,医生肯定会生出深切的同情和感慨。他为人治病的同时,也会传递理解的温暖。

每一件事都要做得比别人强,让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没有缺点,事事都追求完美,万事都要拼命做好,表面上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但它却将把你自己陷入一种生活的瘫痪。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等待尽善尽美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懒惰的行为,一个人在为自己制定一些尽善尽美的标准时,本身就已经意味着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因为只有尽善尽美的时候才能执行,没有尽善尽美,当然就不去执行。不只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美,但需要不断追求,不断追求完美。但是在追求过程中,人们需要走出完美的误区,去善待你身边的人,善待你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短处,不走极端,从而获得轻松快乐的每一天,获得成功的人生。

这就如同生过病的人,才会对生命产生一种特别的敬意。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经历,所以善待。

一个绝对完美的爱人就像“完美”本身一样,只是一个概念,而并不真实存在,几乎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冲动,这种强烈的追求会使人充满理想,但一旦这种强烈的追求破灭,也会使人绝望。

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吗?当然,尽管你可能不承认,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会是十全十美的,它们或多或少都有瑕疵,而且基本上不会太少,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员,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凡事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使它更完美一些而已。如果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就会活得更快乐!

苛求完美会增加心理负担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人忙忙碌碌地过了一辈子,可是到了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做好,什么也没有留下,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非要等到所有情况都完美时,才肯动手去做,然而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也永远都不会是绝对完美的。一些人就这样在等待完美中耗尽他永远无法完美的一生。这是多么可悲,并且让旁人都觉得难过的事情。

下面让我们一起再看一个关于追求完美的故事:有一天,那个不知名的小城市里来了一位老人。这老人一看便知是来自远方的旅人,因为长期行走,鞋破了好几个洞。他背着一个破旧不堪的包袱,他脸上布满了风沙,老人的外表虽然狼狈,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论是行走或躺卧,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总会仔细观察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

老人的外貌与双眼组合成了一个极不协调的画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人们窃窃地说他不是普通的旅人,他一定是一个特殊的寻找者。

但是,老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一些好奇的年轻人忍不住问他:“您究竟在寻找什么呢?”老人说:“我像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发誓要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这么一个完美的女人。”

“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一个年轻人问道。

“找了60多年了。”老人说。

“难道长达60年的时间都没有找到过完美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呢?

“有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你要相信我,我在60年前曾经找到过。”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

“在60年前的一个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她的身上散发出非凡的光彩,就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她温柔而善解人意,她细腻而体贴,她善良而纯净,她天真而庄严,她……”

老人边说边陷入深深的回忆里。

年轻人更着急了:“那么,您为何不娶她为妻呢?”

老人忧伤地流下眼泪:“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不肯嫁给我。”

“为什么?为什么?”

“唉,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呀!”

在这个世界里,完美本来是一件好事,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虽然从没有人达到过完美的境界,却可以作为我们努力的标杆,一个度量衡。但是,如果我们错误地追求它,过分地要求完美,这时候的完美往往就成了一件可怕的事物,假如说你每做一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缺,那就会很自然地因心理负担的增加而不快乐,要知道,人生的各种不幸皆由追求完美而导致。当一个人要求别人对他好一点时,缺点便显现无遗。完美是一座心中的高山,你可以在内心中向往它、塑造它、赞美它,但你绝对不能把它当做一种现实存在的,能摸得着的东西,因为这样只会使你陷入无法自拔的矛盾之中,永不停歇的苦痛之中。

生活中许多人就像这位老人一样,也许不一定终身都在寻找一位最完美的伴侣,那只是一个比喻,也可能是在寻找一份完美的工作,或者要寻找一种完美的生活,然后日子就在这种寻找中如白驹过隙般流走了。知道吗,你什么时候开始寻找,完美也就从什么时候永远和你说再见。

苛求完美、过分计较细节,最大的危险就是反而会让我们忘了最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本来目的。

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因为苛求自己在职位上尽忠职守,而忘了继续追求发展,奠定升迁的根基;有人因为要求自己做全天下最体贴的父母,而忘了培养孩子一个独立的人格;有人因为苛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配偶而对伴侣的出轨百般包容;有人因为苛求自己符合完美的媳妇形象,而忽略了她这辈子重要的责任是活出自己。

完美可能是有很多种样子,但绝对不是讨好、不是低声下气、不是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更不是作践自己,委曲求全。那种姿态叫做卑微和丧失尊严,一旦有了那种行为,反而更是永远失去了成为完美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与其将力求完美的目标扩大,脚步放缓,心境放宽。与其强迫自己忘我地牺牲来满足别人,不如反过来在满足自己的需求中兼顾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