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论,在世界各国的GDP竞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2005年超过了英国;2008年超过了德国;2010年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媒体纷纷评论,这是世界经济新的篇章。美国《纽约时报》说,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里程碑;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这是世界发展史的重要章节;日本《朝日新闻》叹息,日本影响力开始黯淡;英国《金融时报》预言,世界将会适应这种新的方式。
汽车、手机的生产和消费已位居全球第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房价直追纽约、东京;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游客疯狂购物也让所在国的居民瞠目结舌。当中国快速晋升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奢侈品消费国,这很容易让自己,也让别人产生某种虚幻的错觉。
正如赵本山小品当中的台词——不差钱。中国人变得有钱了,但也并不是所有人变得有钱。中国还有 1.5亿人未达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尽管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但由于中国人口规模是日本的 10 倍,若以人均计算,中国人均GDP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
有专家指出,中国不算强大,而是肥大。肥大,不仅表现在没有多少力量,而且还隐藏着诸多致病因子。
具体到经济发展,就是含金量很低,科技创新没有多少,高增长靠的是出卖廉价劳动力和付出沉重环境代价来换取。环境严重污染、产品安全事故频发,恰恰是这种病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果按照 GDP 总值来计算,近现代史上一向被视作“积贫积弱”的中国,其实一直是个经济大国。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测算,1700 年到 1820 年,中国的 GDP 不但排名世界第一,而且在世界的比例最高达到了 32.9%。1923 年,中国的 GDP 仍然排名世界第二。即使是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也远高于日本,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很显然,当时的日本综合实力明显强于中国。[1]
我们常说发展是硬道理,但问题是发展的路径各有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无论是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还是对于廉价劳动力的压榨,都不能够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单纯从财富总量增长的角度看,根本无法区分实质的发展还是表象的发展。
有一种逻辑就是我们长期被人家欺负,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受尽了屈辱,所以国人有一种受辱之后的反击心态,将发展作为根本也就是顺理成章的。我们常常会说,等到我们强大了要如何如何,但是又简单地将这种强大等同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似乎我们不够强大,主要是没有实现现代化,与人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国家的强大似乎并不是人本身的强大,而是科技与经济实力问题,只要经济发达了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中国的历史一再表明,经济的强大并不必然能够使得一个民族变得强大。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往往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而是看不见的软实力,那么这种看不见的软实力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文化,有人说是创造力,有人说是科技实力,于是全民大力发展科技、发展文化、注重知识含量的提高。但是,这种文化也好、科技实力也好,也往往被物质化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其出发点与归宿还是经济本身、财富本身。这种以物质繁荣为目的的文化创造力,就变成了物质富裕的手段。也就缺乏了灵魂,不可能成为核心的动力。
根本性的问题是,人们颠倒了人与物质创造的关系,将社会的发展局限于物质层面,偏离开人本身去谈论发展,结果必然是人们变得越来越有钱,但是人本身却没有发生变化,甚至会在外部利益的追逐当中丧失了自我。
人本身才是目的,而物质创造仅仅是人本身的外在显现。物质财富的创造离不开人的价值创造,否则物质财富的积累就只能够依靠外在的掠夺。要么掠夺自然,要么掠夺他人,根本不可能为世界增加价值。
2010年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 15 年,认为这是产生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
报告还指出,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前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社会形态,是观察分析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而后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形态,是观察、认识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其中社会结构由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等多个指标构成。
社会结构实质上就是人本身发展状态的显现,人的发展必然要体现在人与人关系发展的层面上来。所以社会结构进步恰恰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实质性层面。可以说社会结构的发展才是一个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本质。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结构发展的背离,也说明了表面的发展与实质性发展的区别。经济发展不会必然带来人的发展和人与人关系的进步,以及文化的繁荣。往往只是变得比以前有钱了,但是人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如果真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对于财富的追求以前是遮遮掩掩的,现在则变得赤裸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