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是路小丙
45338500000031

第31章 得房地产广告则得天下

金融海啸的寒流中,我们都在说化危为机,环顾一下我身边,其实只有极少数的强者才真正做到了顺应时势、化危为机。比如说陆峰,还有米娜。

米娜去广告部后,一开始和主任老肖的关系挺好的,但随着她羽翼日丰,已隐然和主任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么一来,老肖难免就对她多了三分防范。

此时的广告部是一正两副的格局,另一个主管文教经营的副主任形同虚设,米娜把手下的金融、商贸版都经营得不错,但这些加起来都抵不过老肖手下的楼市版。

房地产广告在本城主要媒体的份额中占去了半壁江山,可以说“得房地产广告则得天下”,米娜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来奠定自己在广告部的江湖地位。就这样,盛峰地产这块“肥肉”走进了她的视线。

盛峰地产是在2009年年底强势入驻这座南方城市的,开发商提出的口号是,10年后,盛峰地产的房子不是天价就是无价。作为一个在全国很影响力的房地产公司,盛峰在本城开拓市场时却遇到了瓶颈,禅城人骨子里比较迷恋本土,因此对那些老字号出产的楼盘较为青睐。

当时的局面是,盛峰地产亟需借助纸媒打开局面,本报也亟需盛峰地产这样的广告投入来扩大影响。但这么大一块肥肉,自然人人都想咬一口。面对着前来谈广告的众多媒体,盛峰地产的企宣负责人一时不知如何定夺,只得让各家媒体都先拟一份宣传方案再说。

因为格外重视这次合作,陈社亲自指派广告部的三员大将前去谈判,老肖原本是不想让米娜分一杯羹的,但这小妮子事先就表态说:“我是去学学经验的。”老肖看她还算识趣,就不好再阻拦了。

到了谈判时,盛峰地产的负责人秦总让报社先简单说下宣传思路。

老肖拿出一沓厚厚的宣传方案,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汇报,从投放版面一直说到了优惠措施。

他这边厢忙着舌灿莲花,却没留意到那边厢的秦总早已听得皱了眉头。10分钟后,他终于忍不住打断了老肖:“肖主任,您这份宣传方案做得挺系统的,但是宣传手法都比较传统,敝公司的核心文化是创意为王,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也会考虑到对方能不能给予我们新的灵感。”

老肖正在支吾着不知如何应对时,在一边静静旁听的米娜发言了:“是这样的,肖主任刚刚说的只是整体思路,我这里还可以补充一下。”说着她也拿出了一份策划方案,老肖表面上仍然“嘿嘿”微笑,心里已经暗叫来者不善,这丫头看样子已做足了功课。

在秦总探询的目光下,米娜谈起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对盛峰有兴趣的媒体肯定不只我们一家,那么我们有什么可以吸引贵公司的呢?我觉得首先要改变一下观念。作为媒体,我们的优势不在于广告宣传,这是任何一家广告公司都能轻易做到的,而是要通过策划和报道,实现整体营销。”

一直昏昏欲睡的秦总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怎么个营销法,说说看。”

米娜侃侃而谈:“说白了就是报企联合,跨界营销,走广告专题化的道路。为了做好营销,本报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室,我们将采取一明一暗的宣传路线,其中,以发展商为主的一条明线,讲盛峰地产的优势,另一条线为暗线,讲房地产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的生活模式上的变化,目的是推出这样一个营销概念:选择盛峰,不仅仅是选择一套房子,而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我相信,本报有能力在房地产销售市场上引导潮流,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处于为企业广告作秀的状态。”

“听起来很不错!”秦总禁不住击节盛赞,“你的策划方案留下来,我回头好好看看。”

“呵呵,我写的只是营销方案啦。”米娜心里乐开了花,口里仍尽量保持着谦卑。

“小姑娘还挺有意思的,报企联合,不错的想法。”秦总笑了,“不过说到报企联合,我们是不是该和贵社的社长谈谈了?”

“那是敝报的荣幸。据分析,现在敝报的受众群体以白领和中产阶级为主,年龄大都在25~50岁之间,我们的读者群恰好是盛峰地产的潜在消费者。”

“不错,盛峰的房子恰恰是卖给50岁以下年轻有为的青年人的。”

两个人相谈甚欢,完全没有注意到沦为旁听者的老肖在一旁坐立不安,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

愉快的谈判结束时,秦总和米娜已俨然成了忘年交,而老肖的那份厚如汉语大辞典的策划书,他仅仅是出于礼貌翻了翻就丢到了一边。

告辞了秦总,出门后,老肖冷冷地对米娜说:“你不是来学习的吗?哪用得着啊,我看你的方案做得比我还详尽嘛。”

米娜不慌不忙地解释:“我那也是为了备不时之需嘛。”

老肖穷追不舍:“还有什么工作室,你可别瞎说,我什么时候批准你成立一个工作室了?”

“真对不起,没有请示你就擅做主张了,不过我们部门真的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工作室啊。”

老肖冷冷地撂下一句:“你说成立就成立啊,等你做了主任那天再说吧。”

看着他的背影,米娜在心里狠狠地问候了他祖宗十八代。后来她跟我说起这一出时,我还替她后怕不已:“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你把顶头上司给得罪了,小心他给你小鞋穿。”

“你懂啥啊,我这叫兵行险着,目光放得长远点,胆子不妨再大点,我米娜像个屈居人下的主么?”米娜看起来一点都不担心,“再说了,姐姐我怎么可能打没把握的仗哩!”

“啥意思?”

“等一段时间你就知道了。”她指使我说,“过两天去给盛峰地产的老总做个专访吧,记者这条线我就指着你了。”

“得,这还没升主任呢,就直接使唤我了,再说楼市有专门的记者跑,我不能踩人家的线。”

“瞧你,就这么点小出息。怕啥,有姐我罩着你。”

看着她目空一切的样子,我禁不住担心起来,真要等做了主任,米娜会不会沦为和刘文统一个德行呢?虽然她待我是不坏,但谁要做了她手下的小兵,日子未必比在刘文统手下好过。

米娜的自信果然不是没原因的。几天后,陈社召集广告部和采访部的员工开了个小会,在会上宣布,要成立一个房地产工作室,以后专门负责房地产广告的营销策划。瞧瞧,领导多时髦啊,他也不说宣传而是说营销了。

“盛峰地产的秦总打电话过来说,小米的方案做得不错,那以后这个工作室的业务,就直接归米娜负责了。”陈社的话隐隐在传递着一个很重要的讯息,与会人员都从中嗅到了什么,老肖看起来想要申辩什么,却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与米娜的容光焕发相比,他这个名义上的老大真是显得蔫头蔫脑了,况且这个名义又能维持多久?

我正在胡思乱想中,忽然听见米娜说:“陈社,工作室也需要采访部记者的配合,我想要路小丙过来帮我,她的写稿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我急急回应说:“这个不太好吧,要不让老汤去帮你,楼市这块一直是他在跟,他比我熟得多。”

“小丙,既然工作室需要你,你就帮帮小米吧,楼市这块你来跑就是。”陈社一锤定音。

“欢迎路小丙加入。”在米娜的带领下,广告部的小年轻们鼓起了掌,我尴尬得不知如何应对,眼光一转,发现楼市记者老汤的脸都黑了。

会后米娜埋汰我说:“送上嘴的肥肉你也不吃,白枉我抬举你。”

我心中暗想还是不要抬举我的好,老汤这会儿还不知道躲哪在哭呢。

经过半个月紧锣密鼓的策划,黄金盛峰的专题隆重推出,不是4个版,也不是8个版,而是足足12个版,除了部分软文外,大部分都是精彩抢眼的楼市新闻及评论,可读性很强,每版都打上了盛峰地产的标志。这一叠厚厚的“杂志”出版后,盛峰地产顿时火了!

盛峰地产当即追加了500万元的广告投放,而本市其他房地产公司也坐不住了,纷纷自动找上门来洽谈,而这些广告,自然都被新成立的房地产工作室收入囊中,老肖只有徒唤奈何。

米娜借此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顺势又推出了黄金车市、黄金商圈等系列专题,走的都是报企联合这条路线。凭着媒体优势,本报渐渐成了各大展会的联合主办方之一,风头一时无两,其他媒体难以望其项背。正所谓风借火势,火借风势,一加一的效果果然远远大于二。

连我都对米娜的策划能力五体投地。这小妮子得意洋洋地自夸:“本姑娘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吧,不然我的职场之路怎么能这么顺呢。”

我老老实实地点头:“以前我还以为你是喝酒喝来的哩。”

米娜说:“喝酒是技能,策划是才华,一个优秀的广告人是必须技能和才华兼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