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是路小丙
45338500000007

第7章 你被留用了

6月初的一天,林主任对我说,陆总有事找我。

从他一脸如常的微笑中,我辨别不出这个事是好是坏。两个多月的实习是否能换来正式的工作,我心中实在没有底。

乘电梯去陆峰所在的那层楼时,小小的电梯间里,我似乎能够听见自己咚咚咚的心跳。走到他的办公室门口,我深吸一口气,轻轻敲响了门。

“进来!”

我推开门,陆峰正坐在椅子上接电话,用眼神示意我先坐下。

这个电话显得无比漫长,我不知该如何掩饰自己的心急如焚。看见面前的茶几上有本书,就顺手拿起装模作样地看起来,其实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好不容易漫长的电话结束了,陆峰点起一支烟问我:“不介意?”

就算我再不喜欢闻二手烟味,也只得点头:“不介意。”

陆峰吐出一口烟:“说说你这两个月来的体会吧。”

我努力装出镇定自若的样子,开始长篇陈词。从祖庙路口扫街开始,一直说到对救人事件的处理,既突出了我对媒体事业的热爱,又不忘强调我已经能独当一面。

陆峰一双眼睛始终盯着我看,目光灼灼,嘴角习惯性地带着一丝略带嘲讽的微笑。

我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只得把目光聚集在他手指的烟上。我看着那烟灰越来越长,但是他并没有再多抽一口,甚至没有弹一下烟灰。

长篇陈词总算完毕了。

我望向陆峰。

“说完了?”

“说完了。”

“我想问问你,你知道楼下那个保安姓什么吗?”

我的神!这算什么问题?我每天辛苦写稿,哪有闲情去理会保安大叔姓甚名谁,何况他又不是什么帅哥!

我理直气壮地回答:“不知道。”

这个答案好像早在陆峰的预料之中,于是他又抛出了一个更具杀伤力的问题:“关于救人英雄那个稿件,刚刚有人打电话给我,说记者报道有失实之处,死者生前是否会游泳值得质疑。”

我气血往上冲:“这是有人在瞎说,陆总您别信他的!”

“好了。”陆峰按熄了烟,“这个问题我已经处理好了。”

我大松了一口气。

陆峰收敛了笑容:“现在我要说的是,实习期间你表现十分出色,如果你愿意,完全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所以,你被留用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做这一行?”

“你被留用了”五个字一下子击中了我,至于那后半句话我压根没仔细听,只是一个劲地说:“谢谢陆总,我会努力的!”

那天陆峰心情不错,见我翻阅了茶几上的那本书,于是多问了一句:“你平常很爱看武侠么?”

我这才注意到,那本小册子名为 《金庸小说看人生》,标题还是繁体字,看来是港版书。

“是啊,八岁就开始看金庸古龙了。”我心情大好。

他瞟了我一眼:“真看不出。小时候我爸老看武侠小说,我也跟着偷偷地看。”

“呵呵,我十几岁才开始看的。”我实在不想提到和父亲有关的事。“这本书喜欢的话就拿去看吧。”陆峰说。

我拿着那本书,感激涕零地出去了。

见我下楼,汤卓尔和米娜齐齐了扑上来,连声追问“怎么样”,我力图淡定地表述了事实,并不断告诉自己“要矜持,不要得意忘形”。

两位姑娘艳羡不已,不过还好,很快她们也相继被召见,并且都收到了一句“你被留用了”。只是据米娜所言,陆峰并没有问她诸如保安姓甚名谁的无厘头问题。我心中除了忐忑,还有一丝隐约的欣喜,这是否意味着,陆峰对我与对其他人不一样呢?

晚上,采访部为庆祝招入三个“猛将”(林主任语),特意在海鲜大酒楼摆酒庆贺。这是我第一次喝红酒吃鲍鱼,第一次体会什么叫做觥筹交错。我们三个都十分兴奋,感觉记者的生活真是挺光鲜挺上流社会的。

散席后,我们三个喝得都有点高了,可还有点没有尽兴。我提议找个地方继续喝,米娜积极响应:“好,咱们去高基街!”出乎意料的是,汤卓尔居然没有反对。

这时候我手机响了,我对着电话大声说:“你好?”

“路小丙你好,我是张家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

我脑子一时没转过来:“张家明?”

“大二的时候,我还替你点过到呢。”对方说。

我想起来了,张家明和我同级,大二时我们曾经一起上过思想政治课,他就坐我旁边。那时我总逃课,老师点名的时候,通常只有请张家明冒名顶替。有次老师随机点名,先点了“路小丙”的名,我恰好不在,张家明硬着头皮站起来喊了声“到”,老师倒是没计较路小丙是男是女,跟着继续点名:“张家明,张家明,请问张家明到了吗?”

张家明出于义气只好装傻,死撑着不吭声。没想到他后头一哥们在沉睡中被老师的高呼声唤醒,听见有人在叫“张家明”,立马大声说:“张家明,老师叫你呢!”全场哄堂大笑。张家明在一片笑声中无比尴尬地站了起来,气得老师差点内伤。最后的结果是,那年的思想政治,我和张家明通通补考了一次才过关。

如此患难之交,后来竟也慢慢疏远了。

我连忙装作无比亲热地说:“哦,原来是你啊,你在哪啊?”

“我在禅城。”原来在一个地方啊。

“那一起去高基街吃夜宵去,我请!”

“好的。”

15分钟后,我和张家明久别重逢。他还是老样子,穿着一尘不染的白衬衣,眼神清澈,笑容温和,和旁边乌七八糟的烧烤摊以及划拳吵闹的人群,显得要多不搭就有多不搭。

他乡遇故知,我格外兴奋,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姑娘我就要在这个城市扎根了。”

张家明不温不火地笑着:“上大学那时,你就说过想做记者啊,恭喜你梦想成真。”

我开心之极,拖着米娜的手去点东西吃,生蠔啊秋刀鱼啊羊肉串啊,点了一大堆,还要了八瓶啤酒。

“一人两瓶,喝不了打包啊。”我不由分说地给四个杯子倒满酒。

“我看你原本就有点醉了,不如我喝三瓶,你喝一瓶吧。”张家明笑眯眯的。

“那可不成。”我瞪他一眼,号召大家干杯。

结果,我和米娜的杯子空了,张家明喝了一小半,汤卓尔面前的酒基本上就是满的。

我和米娜正在兴头上,懒得去理这两个不干脆的人,索性将他们撂在一边,自顾自地玩骰子喝酒。斯斯文文的张家明,只好和斯斯文文的汤卓尔有一句没一句地扯淡,说些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鬼话。

酒过三巡,夏日的凉风吹过,油烟滚滚中传来卖唱女孩动人的歌声,真是个美妙的夜晚啊!可惜乐极生悲,不知是不是卖唱女的歌声过于嘹亮,突然楼上的一扇窗户打开,有人大吼一声:“夜夜这么闹腾还让不让人睡啊!”

紧接着,一个酒瓶掉了下来,准确无比地落在我面前的桌子上,当的一声,瓶碟俱碎。还好张家明眼疾手快,伸手将我拉在了一边,不然那玻璃渣子说不定就跳我眼睛里头去了。

“你没事吧?”我们四个人互相确定了一遍。

“没事,话说回来,半夜卖露天烧烤确实挺扰民的。”我扫了扫衣服上的玻璃渣子,压低声音问他们,“难道你们没发现这里面有什么新闻么?”

张家明莫名其妙,汤卓尔也没反应,还是米娜机灵,马上和我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色:“是个猛料,值得好好跟跟。”

汤卓尔气得顿足:“你们真是走火入魔了。”

入魔就入魔吧,我为新闻入魔我光荣。

本来说我请客,可张家明执意买了单,还打车将我们两个九分醉的妞和一个七分醉的妞送回了宿舍。

进屋前,我才想起来问他:“张家明,都快拿毕业证书了,你不在学校和同学们叙旧,跑这来玩干吗?”

“我来面试的。”

“什么单位?”

“美好公司。”

这公司的名头现在听起来如雷贯耳,那会儿也就一般般了。

我就没再追问下去。临睡时忽然想起,听同学说张家明早考取了湖南一家省直单位的公务员,莫非他不爱当官只爱发财,所以才南下淘金来了?

头痛欲裂,我没多想就睡了。

这事的后续是,我和米娜真的做了一个关于露天烧烤扰民的系列报道,并且还引起了城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城管邀我们一起去执法的时候,小摊贩们闻风丧胆,卖烧烤的桌子炉子收拾得一干二净。

“我们真能干啊,吃烧烤都能吃出好新闻来。”米娜又得瑟了。

我点头称是,暗想,记者的能量真是大,既能锄强扶弱,又能安民整治。

不过一个月后,那些被查封的烧烤档又重出江湖了,高基街上依然是十里油烟十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