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是一个成语。能解释成胸中有一根现成的竹子吗?胸中怎么能长竹子呢?显然不能,这样解释不对。
原来这个成语出自一个历史故事。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特别喜欢画竹子。他在院子的空地上种了许多竹子,不论晴天雨天,一有空就认真观察竹子,对竹子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有深刻了解。等他画竹子的时候,即使不看着竹子,也能画出他所熟悉的竹子的形态,画成的竹子惟妙惟肖,酷似真的竹子。文与可当时是远近闻名的画竹子的能手。同时代人晁补之,文章写得很出名,也擅长画画儿,特别佩服文与可画竹子的本领。晁补之曾经写过一首诗,抒发对文与可的称赞与仰慕。其中两行: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意思是说,文与可画竹子的时候,胸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完美形象,因而画得十分逼真。由此引申出,凡是处理事物之前已有成熟的主张和见解的,就说他“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人们相沿习用,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的意义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几个成分结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意义。有时,尽管知道成语里每个语素的意义,也未必能正确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例如:“胸有成竹”,字面意思是画竹子前胸中已有竹子的完美形象,实际含义是,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破釜沉舟”,字面意思是砸破饭锅沉下船,实际含义是,比喻下定决心干到底;“掩人耳目”,字面意义是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实际含义是,比喻以假相欺骗人。意义的双层性是汉语成语的重要特点,既有字面意义,又有隐含意义,其中隐而不露的意义,才是成语的真实意义。
讲个笑话:
“你爸爸在什么单位工作?”
“大概是在庙里。”
“难道他是和尚?”
“对。他常对我说,他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个成语,实际含义是,比喻做事敷衍塞责,缺乏主人翁的精神。如果照字面去解释,谁说自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谁就是庙里的和尚,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成语是一种定型的凝固的结构形式,不能随意变更或增减。例如“雪中送炭”不能说成“雪天送煤”,“鼠目寸光”不能说成“鼠眼有一点儿亮”,“东张西望”不能改成“南张北望”,“七上八下”不能改成“八下七上”,等等。请看下面的对话:
语文老师:哪有“半斤五两”这个成语,只有“半斤八两”的说法。
学生:考数学时,我答半斤等于八两,得了个“×”。
语文老师:记住,作文时还是采用老秤。
“半斤八两”是个成语。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与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新制一斤等于十两。为什么不能说“半斤五两”呢?不是“作文时还是采用老秤”的问题,而是因为成语是一种定型的凝固的结构形式,不能随意变动。
成语有很强的定型性,但也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例如“揠苗助长”现多改为“拔苗助长”,“光明正大”也可以说成“正大光明”。为了修辞的需要,有些成语也可以翻新、改造。例如“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走马观花”改为“下马观花”等。这些变通不但许可,而且增强了成语的活力和表达效果,为社会普遍认可。然而,这只能是大手笔偶尔为之,一般是不允许的。
现代汉语成语的数量很多,情况各异。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神话寓言,如“杞人忧天”(《列子·天瑞》)、“愚公移山”(《列子·汤问》);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晋书·苻坚载记》);有的来自诗文语句,如“教学相长”(《礼记·学记》)、“学而不厌”(《论语·述而》);有的来自宗教经典,如“五体投地”“借花献佛”;有的来自民间口语,如“四平八稳”“拐弯抹角”。汉语的成语大多数是“四字格”,也有非“四字格”的,如“莫须有”“贵人多忘事”“牛头不对马嘴”“黑云压城城欲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为数不多,所占的地位也不那么重要。
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的精华,言简意赅,表现力强。运用得当,可以丰富词汇,使语言精炼、形象。我们应当下苦工夫学习,正确地使用,提高自己说话、作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