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事艺术大全集
4547900000081

第81章 办事的语言艺术(4)

姑娘客气地说:“是呀,我也这么想,只是项链是种昂贵商品,我害怕自己选不好……”

售货员又说:“如果可以,让我帮您参谋一下……”

结果,这笔买卖顺利地做成了,买家卖家皆大欢喜。

这种方法不仅是做买卖的一种手段,还是寻找安全话题的交谈方法,完全可以用到交际场合中。

与人交谈时,有人感到拘束无比,羞于启齿;有人苦于没有共同话题,交谈无法继续;有人倍感尴尬窘迫,欲言又止,或话不成句;有人说话生硬,使人误解……诸如此类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安全性话题。究竟什么样的话题才是安全性话题呢?一句话,让对方舒服的话题就属于安全性话题,也就算把话说到点子上了。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人们说别人感兴趣的话,说对方爱听的话。

那么,寻找安全话题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讲话要因人而异

有些话题非常受人欢迎,无论是听的人,还是讲的人,都能有种满足感。但这类话题毕竟不多,而且多是一些轰动社会的新闻,根本不用等你来讲,他人便皆知了。

你在某一个场合讲了很受欢迎的故事,但在另一场合可能就大爆冷门。所以,认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情才值得谈的人,则会无话可谈。

2寻找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话题

确定交谈内容,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有些人喜欢与别人谈一些哲学理论方面的抽象话题,这样的话题,即便准备得很充分,但由于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样的话题,一般场合下,也会冷场了。

如能留意日常生活,那么,任何题材都可以成为良好的谈话资料。比如谈足球、篮球和羽毛球;或是谈生命、爱情、同情心、责任感、真理、荣誉;食物、饮料、天气也是可以谈的;可以谈到他人见解,也可陈述自我观点。

如果双方是初次相逢的陌生人,天气、籍贯、兴趣等最为保险。这些话题,不会触及个人隐私,有利于谈话的展开。例如:“你是哪里人?”“山东。”于是,可以列举山东一些优美的景观、发达的城市等。如此一来,双方就有话可说,谈话气氛也会逐渐好起来。或者,你还可以说:“今天天气真好,适合外出运动。你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对方可能会说:“我喜欢爬山……”然后,接着对方的话题,再进行下去。顺势类推,话题便可如泉涌般出现,甚至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3试探对方的兴趣爱好,寻找安全话题

人际交往中,只要主动、热情地同对方说话、聊天,在话语中逐渐摸索、试探,话题总有的是。

与人交往过程中,想了解对方的爱好和兴趣所在,以拓展谈话的领域,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必须使对方能够了解。比如:看到了一个雕刻,就说真像××的作品。或听见鸟唱,就说很有门德尔松音乐的风味。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要确定对方熟悉这方面才行,否则,不仅不能讨好对方,还可能让人误解你在自我炫耀。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不可胡乱说话,因为失业的人太多了,他们非常讨厌别人问及他的职业,诸如此类要尽量地避免。

若想知道一个人的职业,可以说:“阁下常常去游泳吗?”他说:“不。”你便可说:“整天都是很忙吗?每天上哪儿消遣居多呢?”

这种问法,也是想要得知他人职业的一种试探法,这样,就能得知对方的工作状况。如果对方的回答是每周或每天固定的时段,不用怀疑,肯定是有固定职业,反之,就不必再细问了。

先确定是否有工作,再问职业状况,进而就可以和对方谈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了。

一句话,让对方舒服的话题就属于安全性话题,也就算把话说到点子上了。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人们说别人感兴趣的话,说对方爱听的话。

说话要引人共鸣

语言可让别人对你改变看法,对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抓住听者的心,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如何才能抓住听者的心?

1.察言观色,了解对方心理

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还需建立在察言观色的基础上,尽管有矫揉造作之嫌,但却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因为少了察言观色,就会缺少原动力,失去有利优势,自然不能了解对方心理,更谈不上说出他人想听的话了。

例如,对一个刚刚失业的人来说,最讨厌听到的就是有关工作的话题。假如忽略对方所思所想,很可能说出不得体的话,使对方对你产生看法。此时,最应该做的,是尽力开导、安慰对方。借用一句歌词:“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自有安排;论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让对方重新振作起来,开创新的事业,还可以告诉他如今的许多成功人士也曾有艰辛的时期。这样,双方感情很快就会被拉近。

韩蕊是个自卑的姑娘,因为长相平平,不愿与人接触。一次,无所事事的她,参加了一个舞会。由于自卑,韩蕊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以致舞会进行了一半也没人邀请她跳舞。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李波的眼睛,他走到韩蕊面前,彬彬有礼地邀请她跳舞,韩蕊自然非常高兴,且十分乐意接受他的邀请。直到曲尽舞散,韩蕊仍然处于兴奋的状态中,李波见状又说:“你的舞跳得很好啊!为什么总躲在角落里呢?你不比任何人差,应该大胆地走出来,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生活才能更丰富多彩。”韩蕊听后,心中充满了感激。就这样,两个陌生人间的距离就缩短了许多。这恰恰佐证了察言观色的重要作用。

社交过程中,许多人大叹与人相处难于上青天。其实并非如此,只要具备察言观色的本领,就一定能把话说得更加动听,更能抓住听者的心。

2.把握时机,巧妙插入话题

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结交朋友的时机,一旦发现时机,一定要努力抓住。但是,前提是要让所说之话抓住别人的心。其实,要想把握住交谈时机并非难事。只要在适当的时机介绍、表现自己,再以恰当的话题介入交谈,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就能拉近双方感情,还有可能在言语上引起共鸣,获取收益。

王先生非常喜欢晨练,一天,他在晨练过程中,听到了一位女青年动听的歌唱。王先生停住了脚步,静静欣赏品味。片刻后,他很礼貌地对青年说:“你的歌声非常好听,你很有音乐天赋,你的歌声吸引了我。”女青年高兴地说:“谢谢,我是北京音乐学院的学生,已经学习音乐三年多了。”双方经过介绍,逐渐找到了共同点,即热爱音乐,向往音乐的圣殿,这样,双方都加深了了解,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实际交往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其交往,一定要因人而异。对待性格比自己更内向的人,要以轻松活泼的话题为主,如籍贯、天气等,千万不要跟对方谈论一些大的哲学道理或学术问题,这样,会给对方造成压力,为继续交谈制造障碍。与性格外向的人交谈,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交谈气氛,尽可能引起对方的谈话欲望。

与人交谈,无论熟人还是陌生人,都必须注意谈话内容的选择,尽量避免那些容易引起争议的话和尖酸、刻薄的词语。为此,当选择某种话题时,要特别留神对方的眼神和小动作,如察觉对方厌倦此话题,应立即转换话题。如果自己的言语伤害到了对方,必须立刻向对方道歉,请求对方的原谅。

3.交谈还要收好尾

告别语运用恰当,不但能为此次交谈画上圆满的句号,还可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对方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希望能再次与你交谈。如:在结束语中,加入这样的祝福话语:“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今天与您结识真是三生有幸,但愿能保持联系”“有什么能帮上忙的事情尽管开口,我一定拼死效劳”等。当然,听者听到这类语言也应有所回应,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谢谢你的盛情款待”等。这样,谈话双方的感情,一定会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为日后交往奠定基础。

其实,要想把话题深入下去,使双方产生共鸣,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谨遵上述几点。情要热,语要妙。情热,是指用满腔热情对待交谈对象,待人必须真诚;语妙,就是指用词得当、彬彬有礼,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切忌不顾及对方感受,自顾自地讲个没完;过分热情也会给人传递错误的信号,使对方认为你对他图谋不轨,从而对你提高戒备心理,这对深入话题、引起共鸣非常不利。

与人交谈时,只有抓住对方的心,才能把话说得更漂亮、动听,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知道,一句漂亮的话,如同一颗善意的“种子”,诚挚精心护理之下,定能开花结果。

确定话题之后,要做的就是使话题深入人心。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想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就必须想方设法使谈话内容引起双方共鸣。

说话方式要得体

1954年,日内瓦会议如期召开。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人,他对中国的政策始终持敌视的态度。他强令美国代表团的成员不准理睬中国人。第一次会议刚刚开始不久,杜勒斯便离开了,助手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将军接替了他。周恩来总理认为,杜勒斯的顽固只是代表团中的少数,于是,他决定与史密斯建立友好关系。

一次,周恩来在一家酒吧遇到了史密斯,他径直走向史密斯,彬彬有礼地伸出手。

史密斯为周恩来的举动大为震惊,不过史密斯很快就反应过来,他左手夹着一根雪茄,另一只手连忙端起咖啡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被拒绝的周恩来并没有因此放弃,他镇定自如地说:“打扰了,史密斯先生,希望我们能成为友好的合作伙伴,我真诚地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说完便告辞了。

最后一次全体会议时,周恩来正在会议休息室里与人谈话。这时,史密斯走到周恩来面前说:“周总理,您的外交才能非常令人钦佩,能与您结识,我感到非常高兴。”

周恩来风趣地回应道:“上次我们见面时,我不是首先向您伸出手了吗?”

临走时,史密斯笑着以手肘碰周总理的胳膊以示友好。原来,杜勒斯在日内瓦曾下过一道禁令——“不许同中国人握手”,由于禁令的限制,史密斯只能以“肘”碰“胳膊”的方式来表达友好。

那么,得体的说话方式有什么特点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表达清晰

与人交谈的过程中,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的说话方式,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抓住人心的第一步。那些说话颠三倒四、含糊不清的人,必须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尽量让别人轻轻松松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2.提出独到的见解

与人交谈时,人云亦云是不被提倡的,要从大处着眼,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并用朴实的言语,论证所提见解的正确性。这是展现自己才能而非卖弄的表现。当然,所提见解必须符合实际情况。

3.从小事说起

大而空的交谈是不被认可的。所以要从小事说起,并将理论与实

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说经验,谈做法,既不空言理论,也不夸大事实。如此才可令人信服。

4.讲实在话

与人交谈时,实实在在、毕恭毕敬的态度,是人们所提倡的。说话时,不必高谈阔论、婉言动听,只要言简意赅、精辟独到就可以了。通常情况下,几句简单朴实的话语就可道出问题的本质。

5.符合听话者的口味

有些人喜欢听婉转的话,应对其说些含蓄的话;有些人喜欢听亢直的话,应该对其说些激进之词;有些人喜欢听有学问的话,应该围绕学术话题说话;有些人喜欢拉家常,应该对其说些家长里短的话;有些人喜欢诚恳的话,应该对其说些朴实的言词。无论选择哪种说话方式,都必须符合听话者的口味,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6.态度平和

与人交谈过程中,话题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别人的评价,那将影响着一个人的形象与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好评,是增强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而这都离不开良好的说话方式。

交谈过程中,你会发现:当某人心平气和地与人交谈时,谈话气氛往往非常融洽。即使他说话时心不在焉,却依然能够让自己的表达清晰明了,从而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平和的心态能决定说话的质量,使听话者产生被尊重的感觉,这对赢得对方好感有很大好处。

7.与人说话时,要保持一种好心情

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保持好的心情非常重要。以良好的心情与人交谈,言语中自然会流露出轻松愉快,同时,也会感染对方,使其产生深谈的欲望。反之,那些自命不凡、说话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的人,必然会成为孤家寡人一个。

恰当的说话方式,能够给个人形象增光添彩,使其更加合乎情理。在正确的说话方式引领下,因语言表达出众而受人称赞,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话方式多种多样,究竟什么样的说话方式最容易让人接受,并无定规。只要能让对方接受,你便成功了,反之,即是失败。

说话时要注意风俗习惯

语言学问博大精深,语言文化会因区域差异而有所不同,往往同样一句话,却有着多种含义。有些自认为是辱骂性语言,而他人却可能认为那是一种敬语,反之亦然。所以针对不同的人,一定要根据对方的风俗习惯、语言忌讳来说话,只有这样才能让话产生别开生面的效果。

有个浙江人带着妻子到北方去做生意。

一天,妻子对保姆说:“这些衣服洗好后,要拿出去晾晾。”

由于口音问题,保姆听成了“浪浪”,“浪浪”一词,在北方明显有辱骂的意思。保姆听了,脸上顿时出现不悦的神情。

弄清原因后,妻子出口笑骂道:“堂客。”“堂客”一词在江苏、浙江一带,是骂人的意思,可保姆听了后,连忙鞠躬,道谢说:“太太,不敢当,不敢当!”妻子再次糊涂了,一问才知道,原来在湖北等地,“堂客”是对女人的尊称。

虽说这只是一个生活中的小笑话,但它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由于各地的语言差异,每个人要切记说话谨慎,千万不能触犯他人的忌讳,否则就会破坏辛苦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例如:有些地方把小男孩叫做小弟弟,但对于太仓人而言,对方会认为这是在骂他;有些地方把老年男子称作老先生,可是江苏嘉定却视之为侮辱之称;安徽人称朋友的母亲为老太婆,那代表了一种尊敬,可江浙一带,极其厌恶这一称呼;华南各地将女子叫做姑娘,那是一种尊敬,与小姐是同样的意思,而华北各省则会感到非常耻辱,因为华北各省认为“姑娘”是妓女的代名词。

与同事相处时,更应注意每个人的语言风俗。一个规模很大的单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事,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有这样一例:

小赵是西北人,小王是北京人。一次两人聊得正欢,小赵注意到小王的头发,便随口说道:“你头上毛长了,该理一理了。”

不料,小王听后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长了呢!”两人不欢而散。

毫无疑问,其主要问题就在于小赵的一个“毛”字上。小赵的家乡把头发叫做“头毛”,他来北京的时间不长,将方言在不知不觉中说了出来。而北京人却把“毛”看作是一种侮辱性的话,像“杂毛”“黄毛”等都是骂人的话。这才是小王发火的原因。

由于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以致说话上的忌讳各异。所以人际交往中,必须留心对方忌讳的话。如若不然,即使对方知道你是无心之谈,情有可原,但终究不免心里不痛快,因此应该特别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