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腊神话里,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力大无穷,没有人能够战胜他。安泰在和敌人决斗遇到困难时,只要向生育和抚养他的母亲——大地身上一靠,立即获得了一股新的力量,从而可以打败一切敌人。但他有个致命弱点,就是不能离开地面。后来一个敌人设法把安举到空中,切断了他获取力量的源泉,在空中把安泰扼死了。
这个神话富有深刻的哲理。如果我们把党的干部比做安泰,把人民群众比做大地母亲,那么,党的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应该不断从群众那里吸取丰富的经验、知识,获得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力量。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对其回答是区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理论原则问题。19世纪后期,俄国有些要求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起来反对沙皇的统治,他们以救世主自居,严重脱离广大工农群众,被人们叫做民粹派,他们中大多数人被警察逮捕了。后来他们仍不接受教训,单枪独马同沙皇斗争,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民意社,专门搞暗杀活动,以为只要把沙皇亚历山大第二干掉了,专制制度就会土崩瓦解。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第二果然被他们炸死。但炸死了一个沙皇,又出,一个沙皇。亚历山大第三不仅继承了皇位,而且进行了更残酷的统治,民粹派被彻底镇压下去了。民粹派的错误行为是受其错误的指导思想支配的。他们认为,群众是一群消极的群氓,好象阿拉伯数字的“0”,再加多少个“0”也没有实际意义。他们在世界观上的根本错误在于颠倒了个人和群众的关系。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人类历史不是几个英雄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国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身为党的基层干部的支部书记,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
(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是干百万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客观活动。一个领导者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和半成品,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厂起制造完成品的作用。人脑制成的这种完成品,究竟合用不合用,正确不正确,还得交给人民群众去考验。毛泽东同志把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把认识的规律和群众路线的方法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领导者的认识过程,就是依靠群众,与群众共同认识的过程,是总结群众智慧的过程。人们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而人们工作的发展过程是:群众——领导——群众。这两个过程的一致性,说明掌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科学的。
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是从广大人民群众中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而又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去贯彻、落实。因此说,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支部书记应提高对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在工作中善于走群众路线。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就是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这个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从群众中来”就是全面、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具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深入群众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掌握足够的真实的材料。领导者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并创造条件,让群众畅所欲言,以便收集到真实的情况。调查必须是全面的,包括多数人的意见,少数人的意见;赞成的意见,反对的意见;正确的意见,错误的意见。这样收集起来的意见才是全面的,材料才是丰富的。二是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形成系统的意见,进而制定出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由于收集来的意见、材料中,既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既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既有分散的、无系统的,也有较为集中的和系统的,等等。领导者的任务,就是要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和深化,使之形成正确、深刻和系统的意见。在分析研究中,必须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找出事物的客观规律。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不能从个人私利和面子出发,去任意剪裁和任意取舍群众的意见。
“到群众中去”,就是把集中起来的意见,即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方案、措施等等,拿到群众中做宣传解释,付诸群众的实际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得到检验和丰富、发展。“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实行政策、执行计划的过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意因时因地制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活动过程。不断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可以使领导者的意见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更完善。
三、关心群众生活,反对官僚主义
党的干部必须关心群众,注意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回顾我们党70余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方面什么时候做得好,我们的党群关系就亲密无间,我们党的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反之,什么时候我们做得不够,即关心群众不够,不注意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党群关系就紧张,党的工作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只有使群众从实际生活中,从切身利益中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谋利益的,才能使群众真心实意地跟着党走,把党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把党的工作当做自己的工作。这一点是我们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时,一刻都不能忘记的。
周恩来同志把“永远不与群众脱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作为自己的修养要则之一。他曾经说过:“总理,总理,我是全国人民的总勤务员。”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日理万机,操劳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同时又把人民的疾苦时时挂在心上。他关心群众的事迹,千千万万,流传很广,有口皆碑。举一件事,有一次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在百忙中参加身边一位工作人员的婚礼,满腔热情地勉励新婚夫妇要做到“八互”,就是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这是多么暖人心怀、富有教益的关怀啊!周恩来同志作为全国人民的总勤务员,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群众保持亲密的鱼水关系,经常注意同群众商量,充分发扬民主,是十分必要的。“千难万难,同群众商量就好办。”在碰到困难时,问计于群众,发动和依靠群众想办法就可以克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吸取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且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碰到的一些火烧眉毛的事情,好多情况是不注意同群众商量造成的。党的干部应养成同群众商量的习惯,当困难还没有形成,或者是小困难还没有发展成大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能依靠群众预见到困难的苗子,从而及时驱除和拔掉这个苗子。同时,经常主动地同群众商量,他们感受到尊重,就会热情关心我们的工作,向我们献策献计,确保我们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官僚主义是与党的群众路线相对立的一种恶劣作风。它的主要表现是: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好摆架子,官气十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思想僵化,墨守成规;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办事拖拉,不讲效率;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装腔作势,好说空话;强迫命令,动辄训人;专断独行,压制民主,甚至欺上瞒下,打击报复,专横跋扈,称王称霸,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官僚主义危害极大,它象蛀虫一样从内部腐蚀党的肌体,破坏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削弱党的战斗力。支部书记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不犯官僚主义的错误,而且要不遗余力地与官僚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