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经历的一生
有些动物度完一生需要经过十几甚至几十年,而昆虫的一生往往只在很短的时间里渡过。一个个体(无论是卵还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世代也就是从出生到死亡(非意外死亡)的整个发育过程。更确切地说,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从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经过,称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
不同昆虫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也不同,在一年内能完成的世代数也不同。有的昆虫一年只完成1代,就称为一化性昆虫。一年发生2代以上的,称为多化性昆虫。二化螟、三化螟的名称就是根据它们一年发生的世代数命名的。有的昆虫一年内能完成很多代,危害棉花的蚜虫一年之中可完成20~30代。另外一些种类完成一个世代则往往需要2~3年,最长的甚至能达到十几年,如婵需要十七年。
一只昆虫从卵孵化出来以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的变化,才能发育成性成熟的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昆虫经过长期的演化,随着成、幼虫态的分化、翅的获得,以及幼期对生活环境的特殊适应,发生了不少变态类型,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类型。
1.增节变态:增节变态是从多足纲演化来时保留下来的一种原始变态类型。在昆虫纲中唯有无翅亚纲的原尾目是以增节变态型式发育的。这种变态的特点是幼期和成熟期之间除了个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的差别外,腹部的体节数是逐渐增加的:初孵化的原尾虫腹部只有9节,以后在最后2节之间逐渐增加出3节,至全数12节为止。第12节是尾节,所增加的3节都是从第8节增生出来的。
2.表变态:这种变态类型无翅亚纲中除原尾目以外各目(弹尾目、缨尾目和双尾目)所具有的变态类型。表变态的特点是从卵孵化出的幼期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成虫的特征,在胚后发育中仅在个体增大、性器官的成熟、触角及尾须节数的增多、鳞片及刚毛的增长等方面有所变化,一般来说这些变化都不很明显。表变态的另一特征是在成虫期还继续脱皮。
3.原变态:这种变态是有翅昆虫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只有蜉蝣目才有这种变态类型。它的特点是从幼期转变为真正的成虫期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亚成虫期是一个非常短的虫期,有时还不到一个小时,它在外形上与成虫一样,也能飞行。
4.不完全变态:这种变态类型只有3个虫期,即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显现,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不完全变态与原变态的主要不同点为:成虫期不再脱皮,幼虫期为寡足型(只有3对胸足,无腹足)。最典型的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有:直翅目、等翅目、竹节虫目、螳螂目、蜚蠊目、革翅目、啮齿目、纺足目、半翅目、同翅目等。这些昆虫的幼虫陆生,称为若虫。蜻蜓目、绩翅目的幼虫水生,因而其幼虫比较特化,称为稚虫。
5.完全变态:这种变态类型有4个虫期:卵、幼虫、蛹和成虫。完全变态类的幼虫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与成虫完全不同,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例如,蝴蝶的幼虫为多足的毛毛虫,取食植物的叶子;成虫则是美丽的蝴蝶,大多取食花蜜和水。在全变态中,有一些昆虫的幼虫在各龄之间生活方式也是迥然不同的,因此,相应在体形、结构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别。这种发育过程显得更为复杂,所以另称为复变态。复变态是某些寄生昆虫所特有的现象。芜菁是复变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昆虫的数量惊人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昆虫。特别是在春暖花开以后,严冬降临之前的这段季节里,昆虫的数量特别多。我们除了饱受蚊虫叮咬与苍蝇骚扰之苦外,稍不留神便会有小虫飞进眼里,或被蜂类蛰痛,或被毒虫咬伤。即使是储藏起来的食品和衣物也常遭害虫的蛀食。另一些昆虫则令我们赏心悦目,例如蝴蝶被人们称为会飞的花朵;蝉被誉为大自然中的歌星;蟋蟀被称为忠勇大将军;还有酿蜜的蜜蜂、吐丝的蚕儿、发光的萤火虫、空中巡逻的蜻蜓、漂亮的花大姐等等。我们已经知道,目前已有名称的昆虫约有100万种。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到目前还不太清楚,估计在300~1000万种。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同一种昆虫的个体数量也很多,有的个体数量大得惊人。
那么,昆虫为什么会这样多呢?这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
飞行使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范围等方面都比陆地动物要技高一筹。
2.昆虫一般身体都比较小
(1)体小只需要很少量的食物就能完成生长发育。例如一张白菜叶能供上千只蚜虫生活,一粒米可供几头米蟓生存。
(2)体小便于隐蔽,在一片叶子反面便能躲藏成百上千的蚜虫、粉虱、蚧壳虫等微小昆虫;在一块砖下便可容纳数万只蚂蚁的一个家族;在一个树洞里,可同时有数十种昆虫、数百个个体共同生活。体小还可以让食物成为它的隐蔽场所,从而获得了保湿和避敌的好处。
(3)体型小对昆虫的迁移扩散十分有利。有翅昆虫可借助气流和风力向远处迁移。即使是无翅的种类,也可因其体小而借助鸟、兽和人类的往来,被带到其他的地方去,这样就大大地扩大了它们的生活范围,并且增加了选择适合于生存环境的机会。
3.食源广
昆虫口器类型的进化,特别是从吃固体食物变为吃液体食物之后,这就大大扩大了食物范围,并且改善了同寄主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寄主不会因失去部分汁液而导致死亡,反过来再影响昆虫的生存。昆虫的食料来源之广,可以说是遍地都是。从室内到室外,从禽舍到畜棚,从平原到山川,从菜地到果园,从农田到森林。从植物的根到茎,从枝叶到花果,从活的动物到死尸以及各种腐殖质,没有一样不是昆虫的食料,不过不同种类的昆虫都有各自的选择罢了。正可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昆虫不但食料来源广,有些种类的食性也非常杂,特别是植食性昆虫更为显著。有一种舞毒蛾能吃485种植物的叶子,日本金龟子能吃250种植物。反过来说,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害虫,苹果有400多种害虫,松树有170多种害虫,榆树有650多种害虫,柳树有450多种害虫,栎树有1400多种害虫。
4.昆虫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1)昆虫的生殖能力很强。一般昆虫一生能产数百粒卵,例如地老虎平均产800多粒。蜜蜂的蜂王每天能产2000~3000粒卵。白蚁的蚁后一生可以产几百万个卵,平均每秒产60粒。一对苍蝇从4月到8月的五个月中,它们的后代如果都不死,可以有一万九千亿亿只。在北京地区一只孤雌生殖的棉蚜自6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150天中,假设它的后代都能活着,就有六万亿亿个。由此可见,昆虫的生殖能力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相比的。
(2)生殖方式多种多样。昆虫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胎生和幼体生殖。
昆虫生活在哪些地方
从天涯到海角,从赤道到两极,从高山到深渊,从海洋、河流到沙漠,从草地到森林,从野外到室内,从天空到土壤,到处都能看到昆虫的身影。如此多的昆虫,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所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些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本能的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要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区分,昆虫大致可分为五类。
(1)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如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昆虫在空中活动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捕食物,求偶和选择产卵场所。
(2)在地表生活的昆虫:这类昆虫无翅,或有翅但已不善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有些善飞的昆虫,其幼虫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面生活。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包括与人类共同在室内生活的昆虫),也大部分在地表活动。在地表活动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多数,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的所在地和栖息处。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都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大多数种类的活动与迁移能力都比较差,白天很少钻出到地面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成为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4)在水中生活的昆虫:有的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划水的作用。
(5)寄生性昆虫:这类昆虫的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已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有些寄生性昆虫终生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依靠吸血为生,如跳蚤、虱子等。有的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马胃蝇。另一些昆虫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对人类有益,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称为生物防治。这些昆虫主要有小蜂、姬蜂、茧蜂、寄蝇等。在寄生性昆虫中,还有一种叫做重寄生的现象。就是当一种寄生蜂或寄生蝇寄生在植食性昆虫身上后,又有另一种寄生性昆虫再寄生于前一种寄生昆虫身上。有些种类还可以进行二重或三重寄生。这些现象对昆虫来说,是为了生存竞争的一种本能。
昆虫是怎样过冬的
秋末冬初之际,天气逐渐变冷,树叶凋落,地净场光,危害庄稼和在地面活动的虫子纷纷不见了,难道是被寒冷的气候冻死了吗?事情往往并没有那么简单。事实上每当寒冬来临,大多数昆虫便纷纷进入过冬期,不再活动了。无论昆虫在一年中能发生几个世代,当环境条件对它们生存不利时,就会有一段生长停滞的时期,这个时期往往是在酷热的夏季或严寒的冬季,因而通常称这段时期为越夏或越冬。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昆虫停滞生长发育实际上只有两种情况:一种为休眠,常常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随着气温降低,昆虫的体内便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体内脂肪和糖类等贮存物质的积累,水分含量的减少,呼吸缓慢,行为的改变等等。如果不良条件消除,他们马上又恢复生长发育。如温带或寒温带地区到了秋冬季,气温下降,食物也逐渐缺少,一些昆虫就进入了休眠状态。有的昆虫以特定的虫态休眠,有的则任何虫态均可休眠。如果把这类昆虫饲养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再给以充足的食料,它们一年四季都能进行繁殖。另一种情况为滞育,滞育常不是由不利环境条件直接引起,而是昆虫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当昆虫进入滞育后,即使给以最适条件,它也不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滞育一般有固定的虫态。据研究,光周期的变化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一般冬季滞育的昆虫,均以短日照作为引起滞育的信息,通常光周期长于12~16小时,即可继续发育而不滞育,这样的昆虫属短日照滞育型。而一些在夏季进入滞育的昆虫,则以长日照作为滞育的信息,一般光周期小于12小时,就可以继续发育而不进入滞育,这样的昆虫属长日照滞育型。另外还有一些昆虫属于中间型,当光周期过短或过长时均能引起滞育,仅在很窄的光周期范围内才不滞育。昆虫感受光周期的虫态往往是滞育虫态的前一虫态,如以老熟幼虫滞育的玉米螟,其临界光照虫态是第三、四龄幼虫。如何解除滞育呢?很简单,当昆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滞育代谢后就可自动将滞育解除。实际上,光周期、温度和湿度等是滞育的外在因素;而激素则是引起和解除滞育的内在因素。食物中的营养和含水量,也会影响昆虫的滞育。同一种昆虫,营养好的时候就很少有滞育的个体出现,而营养条件差时大部分会滞育。同时,同是一种食料,由于含水量不同,也会影响到滞育。
选择越冬场所
昆虫能否安全度过冬天,场所的选择起着很大的作用。选择得好就能够安全过冬,选择不好,不是被冻死,就是被天敌寄生或鸟兽吃掉。因此,了解昆虫的越冬场所、越冬方式和习性,便于保护越冬益虫,防治越冬害虫。
选择过冬场所的首要条件是保暖,因此昆虫经常是隐藏在遮盖物下,尽量避开露天状况。这些地方的温度要比露天场所高,变化也不太明显。潜入表土以下过冬的昆虫,利用土壤的温度保暖。树皮下面和建筑物的缝隙,也能起保暖的作用。有的昆虫就将卵产在植物皮下和茎秆中,利用植物组织中的温度过冬。
第二个条件是有适当的湿度,这样就能防止因冬季干旱而造成的大量死亡。过冬的昆虫苏醒以前必要的湿度是昆虫体内有机质顺利解脱过冬状态的必须条件。因为湿度是恢复虫体水分平衡所必需的。干燥的环境不但不利于昆虫过冬,而且还影响着过冬后幼虫的化蛹,成虫的羽化和卵的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