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西医结合诊治心力衰竭
45652300000004

第4章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1)

心力衰竭属中医的“心悸”“怔忡”“喘症”“水肿”“胸痹”等范畴。初期多为心气或心阴不足,久之心气亏虚或阴损及阳而逐渐出现心阳虚,久病及肾、心肾不交、肾阳不能温煦脾阳,终致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出现浮肿、水汽上逆犯肺而气喘咳逆。心主血脉,心气虚则不能推动血脉畅行,淤滞而出现唇甲紫绀、舌质紫暗,脉涩、结代等症。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病位涉及五脏,以阳虚气弱、心脉淤阻、饮邪上逆、凌心壅肺为主。

(第一节)中医心脏学的概念

中医心脏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心脏形态解剖、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以及中药学、方剂学等知识。脏象学说、形态解剖是研究心脏疾病发生、传变及病变位置的基础。心脏的生理功能是辨识、治疗疾病的根据。心与其他脏腑,如心与肺、心与肝、心与脾、心与肾、心与脑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脏与脏,脏与腑有关气机的升降出入、血液的运行等因素的观察,均是预测疾病变化的重要依据,对认识疾病、治疗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心脏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对认识心系疾病甚为重要,寻找到病因,方能对因辨证,达到治疗的目的。掌握病机,方能审机论治,控制病势。病因多从先天因素、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内生因素(如痰饮、淤血)及正气亏虚的致病性质和特点去论述;病机多从本虚标实、气滞血淤、气血虚衰、痰饮内停等角度描述病证的变化。

心脏病证的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它是收集临证资料、获得病情信息的手段,为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综合、作出病症性质的判断奠定基础。因此对“四诊”方法掌握是否正确与准确,关系到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在运用诊法时,应注意“四诊合参”。因为四诊能从不同角度了解病情,且四诊之间不能相互取代,只有“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提示出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心脏病证的辨证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等辨证方法。在临床中可单独使用,亦可联合使用。八纲辨证又是其他辨证方法的基础,它可指导辨识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的性质。脏腑、气血津液辨证方法常用于心系内伤疾病之中,它可以提示出病位、病机、病势等。六经辨证多用于心系病证之有外感病证者,亦可以指导内伤心病的辨识,且对于病证的传变过程的动态观察有一定意义。

心脏病证的治则,是在辨证基础上确立的治疗原则。治则为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脏腑气血,区分标本缓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法为具体治疗方法,以心脏病各个阶段出现的主要症候表现为依据,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及其他诸法的活用包罗其中。在确定治则和选择治法时,首先要全面衡量病人的病情、体质、病势、四时、气候等方面,其次需要分清主证、次证、兼证之间的关系,还需掌握各种治法的适应范围和禁忌,做到“法中有法”和常法与变法的有机结合。

对有关心脏病证方剂的运用,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药物为基础,其组方原则必须符合治法,尤其应掌握方剂中药物或剂量的加减。此外,对中药的气味、功能、剂量、炮制、配伍、归经等基本知识,以及药物的特殊功能和药物间特殊固定的配伍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掌握。

(第二节)中医心脏学的病理生理

一、心脏解剖

(一)传统医学的认识

1.心脏形态和位置心脏位于胸中,在外有心包围护。心的形态和位置,古代医家早有描述。《类经图翼·经络一》曰:“心居肺管之下,隔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心尖像圆,形如莲蕊……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传统医学对脏的功能的认识,是贮藏的意思,也就是属于藏精气的器官。作为心,并不完全是指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实质脏器,同时还包含生理学、病理学的概念。因此,心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中的心脏,既有类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所以还包括了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即是此意。

心脏与人体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手少阴心经就通过经络的循行,把心与体表、内部脏器沟通起来。心经起于心中,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有分支从心系分出,上挟食道,连于目系;有直行的经络从心系上肺,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经掌后锐骨,至小指内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以完成心与小肠的表里联系。

2.心包形态和位置心包又称为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虞传《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说:“其心包络,实乃裹心之膜,包于心外,故曰心包络,其系与三焦之系连属。”心包络,又称为膻中。赵献可《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说:“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于其中。”

心包通过自身的经络(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有分支从胸中分出,横行至腋下3寸处(天池),又上抵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至掌中(劳宫),循中指出其端(中冲);尚有分支从掌中分出后,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完成了通过经络心包与三焦表里的联系。

二、中医心脏学的病理生理

《灵枢·邪客》和《灵枢·口问》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灵兰秘典论》称“心为君主之官”,并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在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为阳脏。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其次,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应虚里,在液为汗,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心功能系统。故《素问·六节脏相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这是对心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明代万历年间,欧洲医学传入中国,中西医理论有所汇通。对“心”的生理功能亦作了中西汇通的尝试,把心与脑的功能联系起来。张锡钝曰:“心者,血液循环之枢机也”,“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清陈梦雷提出“心”包括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主血脉”是指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的心脏功能,“主神明”则是指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脑功能。因此,中医学所认为的“心”功能远非单纯解剖学所指心脏之功能,而是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系列功能的综合概念,包括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脏功能,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因素,以及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等一系列功能活动。

(一)心的功能

1.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血,指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血液的生成源于饮食,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为水谷精微,然后通过脾气升清散精,上输于肺脉,经心阳化赤为血。故《侣山堂类辨》曰:“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为血。”《医碥·血》曰:“血色独红者,血为心火之化。”可见,血为中焦之汁,但与心相关。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心生血”之说。脉,即血脉,又可称经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中焦之汁化赤为血,必须通过经脉运载,才能营运于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器官的作用。故《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五味论》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血液只能在脉管内运行,且脉管对其中运行的血液和营养,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的方向,按着既定的轨道运行而不溢出脉外。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诸血者,皆归于心。”《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心者,其充在血脉。”可见,心、脉、血三者密切关联,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属于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故《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

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是推动心脏活动的动力,是精气化生的能量性物质,为血液运行的动力。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心脏血脉之气也。”古人认为,血属阴而主静,气属阳而主动,血不能自行,必须依靠气的推动。《血证论》曰:“运血者即是气也”;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亦曰:“气行血乃流”;《仁斋直指方》也指出“人以气为主,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心气推动血液,使血液充盈于脉管,运行不止,环周不休,从而把水谷精微运往全身,起营养组织器官的作用,同时不断使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心气的盛衰,与心搏的强弱、节律以及气血的运行等皆密切相关。心气充沛,才能保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心脏才能进行正常的舒缩活动,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血液的正常运行,还有赖于血液本身对脉管的充盈和脉道的通利。所以,心主血脉的功能,也就是血液在脉内正常循环的实现,必须以心气强健、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心脏的搏动、面色、脉象等方面的变化反映出来。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则心搏均匀有序,不疾不徐,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即可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心气不足,推动血行的动力不足,出现心悸、面色无华、脉虚无力等;二是心血亏虚,脉道不充,证见心悸怔忡、面色晄白或淡白无华,脉象沉细弱微等;三是心血淤阻,血脉运行不畅,症见心前区憋闷疼痛、心悸、面色灰暗、口唇青紫,脉涩滞或结代不整。可见,中医学认为临床的心血管疾病多为心及其所主血发生障碍所致,从中医心的论治现代心血管疾病往往可获良好的疗效。

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宰脏腑组织和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活动的外在表现,如人的形象、表情、眼神、语言、动作等,通常也称其为“神气”,他们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状态,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素问·移精变气论》所以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就是指的这种广义的神。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即指狭义的神。

《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也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若心主神明的功能失常,失去主宰和调节的作用,则可出现《灵枢·口问》所说的“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病变,甚则危及整个生命活动。所以古人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说。故历代医家将人的有机体喻为一个天地,心为其主,统辖着人体每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活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各有不同的功能,但他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中医藏象学中则将人的神志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是有其理论根据的。

(1)中医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并认为人的神志活动是以五脏的精气作为物质的基础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因此,古人将人的神志归属于五脏。故《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2)认为神志活动产生的场所在于心,人的神志虽归属于五脏,但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有接受、担任之义。意思是说“心”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的信息并可作出反应,进行神志活动。在生理情况下,心藏神,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的信息,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故古人习惯称“心”为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孟子·告于上》说“心之官则思”,《易·系辞上》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诗·小雅·巧言》的“他人之心,予忖度之”等等,大凡都是这个道理。此外,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之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是与心藏神而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表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因此,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睡眠安稳。反之,若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表现为心神不宁的精神萎靡、神思衰弱、反应迟钝、健忘迷蒙多睡;或者表现神明被扰的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甚则精神错乱、狂躁妄言、谵语、昏迷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3)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于血液,而全身的血统属于心,所以“神志”也归心主。《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骨》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本神》亦曰:“心藏脉,脉舍神。”表明心主神志的活动必须在血的濡养下才能实现,必须依赖心主血脉的功能。维持心主体功能的要素有两个方面,即心阴和心阳。心阴有滋养心神,充实心脉的作用;心阳则能温通心脉,保证血脉运行畅通。心阴与心阳相对平衡协调,共同维持着心的主体功能活动。一般来说,心主血脉是心气和心阳作用,心主神志则主要是心血和心阴作用。心阴与心阳二者的关系,是既分工又协作,相辅相成的。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与心主神志的功能也密切相关。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中循环全身,为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故心主神志的生理病理与血液盛衰有关,正如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说:“血盛则神明湛一,血衰则神气昏蒙。”心的气血充足,则肺腑活动协调,四肢百骸灵活,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反之,则可造成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临床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往往伴有心悸、心慌、脉细涩或结代,甚至出现神志不清的症状,显然是与气血运行受阻,心失所养有关。

明代赵献可对心的大脑功能曾提出过不同的见解,“即以心为主,愚谓人身别有一主,非心也。当与十二官平等,不得独尊心之官为主。”又说:“若有物可指,有形可见,人皆得而知之矣,惟其无形与无物也,故自古圣贤,因心立论,而卒不能直指。”赵氏这一认识,虽有所发展,但尚未认识到真正神明之心是人的大脑皮质。

(二)心的连属功能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所谓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反映于面部的色泽变化。人体的面部是血脉比较丰富的体表部位,是人之荣华色泽表现部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因此,心脏气血的盛衰常可影响面部的色泽。心气旺盛,脉络满盈,则面色红润,显示健康的神采光泽;若心阳气虚损不足,心血虚少,则面色淡白无华甚或滞暗,心血淤阻,则可见面色青紫,心血暴脱。气随血亡,则面色改变更为明显。正如《灵枢·决气》所说:“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荣色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