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西医结合诊治心力衰竭
45652300000005

第5章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2)

2.在液为汗液,是人体津液经过阳气的蒸化,从玄府(汗孔)排出的液体。故《素问·阴阳别论》亦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温病条辨·杂说·汗论》亦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出,腠理闭,则无汗。开阖有节,则汗液排出有度。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下源,均为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有“汗血同源”之说,而血液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液”之称。所以,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十·汗》说:“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张景岳谓:“心主血,汗则血之余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亦说:“五脏化液,心为汗。”

就汗与血的关系而言,出汗过多,可以伤津耗血;反之,津亏血少,则汗源不足。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所以,汗出过多的病人不宜用耗血药物,血虚津亏的病人不能用汗法。再者,心阳虚,表卫不固则自汗;心阴虚,阴不敛阳则盗汗;心阳暴脱,则可大汗淋漓。反之,汗出过多,也可耗伤心的阳气。

3.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司味觉,故《世医得效方》曰:“舌为心之官,主尝五味”;舌的另一功能是表达语言,故《灵枢·忧无言》曰:“舌者,音声之机也。”

舌与心的内在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心的气血通过经脉流注上荣于舌,使舌得其养,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及其生理功能。所以,《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心中,系舌体。”《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其二是心要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其意识思维活动,而舌的活动是构成声音——语言的重要条件。所以,唐王冰说:“心别是非,舌以言事。”表明舌的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活动。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主舌,在窍为舌。”

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脉极其丰富,故临床可通过诊察舌的颜色、形态和语言功能等,了解心的功能是否正常。一般来说,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清晰流畅。若心的阳气虚衰,心血亏少,则舌质淡白胖嫩;心之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炙,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淤阻,则舌质紫黯,或有淤斑。若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可见舌卷、舌强、语蹇或失语等症。

4.其应虚里《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表明“虚里”脉与宗气的关系十分密切。“虚里”,是心脏投射在体表的部位,位于左乳内下方,心尖冲动之处。“脉宗气”,是说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其有推动心脏冲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可以推动气血的运行。凡气血的运行,脉的搏动,皆与宗气有关。故触诊“虚里”脉,可以测候宗气的盛衰和心脏功能的强弱,对判断疾病的吉凶生死有重要意义。若虚里脉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节律一致,是宗气内守,心搏正常的表现。如按动微而不显,是宗气内虚;不用手按,即可望见其动应衣,或戒律紊乱,是宗气外泄,心搏太过之象;若搏动躁急,引衣而动或动而弹手,洪大搏指,则是宗气大虚,属危重证候;若搏动消失,是宗气绝,故曰死证。

5.与小肠相表里心为脏,属阴,主里;小肠为腑,属阳,主表。心与小肠之间有经脉沟通。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关系。故《灵枢·本输》曰:“心合小肠。”

心合小肠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心阳对小肠的温煦作用,使其能分别清浊,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以滋血液化生之源,助心血化生,从而使心有所主,神有所归。在病理上,心与小肠相互影响传变。如心火炽盛,可以循经下移于小肠,影响小肠泌别清浊、主液的功能,引起尿少、小便赤涩刺痛或尿血等证候。传统医学将此谓之“心火移热于小肠。”如《血证论》说:“心者……与小肠相表里,遗热于小肠则小便赤涩。”反之,如小肠有实热,亦可循经上熏于心,出现心烦、舌赤,甚至口舌生疮等症。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说:“病苦身热来去,汗不出,心中烦满,身重,口中生疮,名曰小肠实热也。”此外,小肠虚寒,日久则可出现心血不足之病证。

(三)心的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居膈上,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故为阳脏。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一方面发挥温煦作用,保持心脏本身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温通血脉,以维持整体的生命活动,使其生机不息。所以,古代医家把心喻之为人身之“日”。如高士宗《医学真传·头痛》说:“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阳,日也。”唐容川《血证论》也说:“心为火脏,烛照事物。”

心阳的上述生理作用,反映了心为阳脏的生理特性。举凡水谷精微的腐熟运化、水液代谢的调节,心阳均起重要作用。若心阳虚衰时,常见胸痹心痛、水肿,甚则四肢厥冷、息短气微、昏迷、脉微欲绝等;情志因素致心火亢盛时,则常见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尿赤等症。心本属火,过热常可引起心的病变,故心恶热。因此,温热病邪最易影响心脏而病热,热甚则心血受伤,心神被扰。

2.心与夏气相通应唐代王冰曰:“心通于夏,气合太阳,以太阳居火之中,故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表明心与夏气相通应。古代医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分析天地、四时、寒热等自然现象,并联系人体脏腑功能特点,以阐述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与自然变化的规律是相应的。《灵枢·邪客》也说:“人与天地相应也。”如以季节、气候而言,“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别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由于心为阳脏,心阳有温煦作用,又有阳热的特点,故心在五行属火。在四时中,夏属火,故说心通于夏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所以一般来说,心脏疾患,特别是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在夏季缓解,其自觉症状亦有所减轻。

3.心包络的生理功能心包络,简称心包,又称之为膻中。《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属于心包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亦称之为脏。心包络围护于心脏之外,犹如心的屏障,有保护心君,“代行心令”的功能,所以,《灵枢·灵兰秘典论》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医宗必读》也说:“今考心包藏居膈上,经络胸中,正值膻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实臣使者。”《血证论》曰:“凡心之能事,皆心包络为之,见证治法,亦如心脏。”心包络尚有“代心受邪”的作用,古代医家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即心为君主之官,一身之主宰,从无受病之理,如果邪气侵及心脏,首先是包络受病。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这一传统思想,对后世医家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神昏、谵语等心主神明功能障碍的病变,也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心包络的病证,在治疗上也是从心而论。事实上,心和其他脏器一样,也是可以直接受邪的。如《素问·痹论》就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含于心”,可发为“心痹”。

(第三节)心脏与他脏的生理病理联系

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在结构上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而在病理上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一整体系统是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纽带,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进而完成机体统一功能活动。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一、心与肝

(一)五行联系

心属火,肝属木,二者之间存在着母子相生关系。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病在肝,愈于夏丙丁火。心火为肝木之子,故肝木病而逢夏季火气旺盛之时,可借火气之胜以克金,使金气不能制木,则肝木之气可望渐复。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心病者,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其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病逢春,得母气之护可逐渐好转,而一日之中逢平旦木时,病情亦较稳定。

(二)结构联系

手少阴心经其分支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其直行者,从心系出而退行过肺。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属行肝络胆后,过膈循喉,上连目系;其分支从肝出过膈交注于肺。由此可见,心、肝二经通过目系和肺相互沟通。

(三)功能联系

肝为风木,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其疏泄功能体现有三:即调畅气机、调畅情志和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其藏血之功能具体而言,是指其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之作用。心与肝之间的功能协调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1.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人体之血液,化生于脾,贮藏于肝,运行于心。正常的肝脏藏血功能,可以保证心脏运血之需,且可调节维持其适度的循环血量。反之,心脏运血功能正常,才能使肝脏藏血正常,二者相互作用,协调平衡,以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之需。现代医学认为,肝脏为人体最主要的贮血器官之一,人静卧时,肝脏血流增加25%,整个肝脏(包括静脉)系统,可贮存全身血容量之55%。在急需时,肝脏可提供1000~2000ml血液,以保证足够的心排出量。肝脏调节血量的功能受神经、激素的控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而言,也受cAMP和cGMP的影响。由于凝血因子II、IV、VII和凝血因子I可由肝细胞合成,故肝脏藏血功能也与其调节血液凝固的作用相关。由此可见,血液循环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

2.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类之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主宰于心,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然而,精神情志活动也与其他脏腑相关,而肝之疏泄功能对其影响甚大。“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即是谓此。其对神志活动之影响,实质上也是通过调达气机、和畅气血而得以实现的。现代医学认为,精神意识活动是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反映。中医学肝之主谋虑等功能,与现代医学肝脏的概念和功能不能等同。当然,现代医学也指出,肝与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如维生素A之95%贮存在肝内。

(四)病理影响

心与肝之生理功能既然相互协调,在病理状态下亦必然相互影响。

1.血液运行方面肝失所养,心失其运,均可相互影响,而致血运失常。心血不足可致肝血亏虚,肝血不足反致心血亏虚。因此,临床上常见心慌、心悸之心病症状及头晕目眩、爪甲不荣、手足麻木、颤抖等肝虚症状并存。肝失疏泄(疏泄不及),常致气滞而血淤,发生胸闷疼痛等症;疏泄太过,血失约束,破溢脉外,而见出血、淤斑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若堵塞肝脏血管或破坏肝实质,导致供血不足,可致脑细胞立即损害、痉挛抽搐,甚则死亡。肝脏损害,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其解毒功能削弱,去甲肾上腺素被假性介质取代,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发生血管蛛、肝掌等肝不藏血现象。而心脏功能不全,又可导致肝脏淤血肿大、胸肋胀满不舒等表现。

2.精神情志方面肝气郁结,每致心情抑郁,黯然不乐;若郁久化火伤阴,则可见心烦易怒、头晕目眩、心慌易惊等。而神思过度,心火偏亢,也可导致肝升太过,肝火上炎。故临床上心火旺与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表现为心烦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研究表明,肝阳上亢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现象,以交感神经功能偏亢为主,反映肝阳上亢患者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的尿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3-甲氧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中枢去甲肾上腺素代谢产物3-甲氧-4-羟基苯乙二醇硫盐酸含量降低,血浆cAMP、cGMP含量升高。应用平肝潜阳方药后,上述指标随临床症状好转而趋于正常,说明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协调时,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功能才能正常实现。

二、心与脾

(一)五行联系

心属火,脾属土,二脏之间存在着火土相生的母子关系。病在心者,愈于长夏。火脏心病,得逢其子土脏脾旺之长夏,乃可借脾土之旺气克之水脏,水受克而不能制火,则心火之气可望渐复。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病在脾,春不死者,持于夏,起于长夏。脾土之病,最忌肝木肆虐,如春季木旺之时未逢凶险,到夏季火旺之时,得母气之护而可望转佳;待延至本气自旺之长夏,则更易复健。

(二)结构联系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隐白穴,沿下肢内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继而上穿膈孔,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其分支从胃而出,上膈入注心中,交手少阴心经。另外,心经分支亦挟食道而上行。二者经络直接交注,更复毗邻而行,在经络结构联系上不可分割。

(三)功能联系

脾为湿土,主运化水谷津液,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以升为健,升清是其运化功能的体现,与胃之降浊相反相成,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及敷布过程,乃气血生化之源泉。

心与脾之间的功能联系主要体现在血液之生成与运行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沿脉道运行以敷布全身;脾为气血生成之源,且又可统摄血液运行脉中,以保证足够的血量来源和正常的运行。脾之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量充足,则心有所主。其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运脉中而不逸出脉外。现代研究表明,祖国医学脾胃之功能基本属于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生理范畴,其运化功能即消化吸收营养代谢,影响着机体其他系统的生理活动,如免疫、造血、肌肉运动等。

(四)病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