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二脏在病理上亦常互为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可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也会导致心血不足。临床上故可常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心脾两虚之征象。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常有肝脏功能之改变,肝功能检测虽多为正常,但其肝脏和胰腺的贮备能力及应激能力不足。可伴有血清异柠檬酸脱氢酶和乳酸氢酶活性降低,空腹血糖偏低,血清甘胆酸水平下降,有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现象等,反映了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较差。进而推论,脾不统血之出血倾向,可能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障碍相关。另一方面,心血管系统之功能失调,同样可以导致消化系统之功能障碍,如胃肠静脉淤血,常可见到腹胀、纳差等表现。因此,中医心脾相关的观点是有一定客观基础的。
三、心与肺
(一)五行联系
心属火,肺属金,二脏之间存在着火金相克之关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病在肺者,甚至夏,日中甚。肺金之病,最忌心火炎灼,故肺病常甚于心火旺盛之夏季,一日之正午。另一方面,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若金气过亢,心火不能制约,反受其侮,则心火受制而为病。
(二)结构联系
心肺同居上焦,其位互为毗邻。手太阴肺金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过膈属肺,至喉部,横出腋下,沿上肢内侧至拇指之端。而手少阴心经之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沿上肢内侧下行至小指。由此可见,二者脏器相邻,经络相通,结构联系密切。
(三)功能联系
肺为燥金,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其主气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与呼吸之气,尤其体现于宗气之生成。其通调水道之功能乃是依赖其宣发肃降之性,对体内水液代谢起调节作用。而其朝百脉之功能,乃指全身之血液均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之呼浊吸清,运布全身之过程。
心与肺之间的功能联系,主要是心主血与肺主气的关系,实际上是气血相互为用、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由宗气之作用而得以实现。宗气是由肺吸入清气与脾胃吸收之水谷精微组合而成,蓄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贯心脉而行呼吸。其贯心脉之功能,可以辅佐心气而推动气血之运行。故而气血运行、视听触觉、心动强弱及其他生命活动,皆与宗气之盛衰密切相关。因此,心脏运行血液之活动,有赖于肺脏呼吸功能,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宗气贯心脉而助血运。而肺之主气功能,亦有赖于心脏主血功能之正常,盖气之所附者血也,血行失常,则气无所附。血运正常,气得以载而布达全身。
中医学肺概念及功能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医学颇为接近,尤其是在心主血运,肺司呼吸方面。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循环系统分为大、小循环即是指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后,进入肺脏,通过肺脏之呼吸功能作用,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经过气体交换后再行回流入心,而后输于全身,以保证各器官之需要。因此,肺主气与心主血的生理功能协调性基本可以从现代医学角度得到证实。
(四)病理影响
心肺二脏之间病理联系主要反映于气血之关系失衡。若肺气虚衰,主气功能及宣肃失常,一是宗气形成不足,难以贯心脉而助血运;二是气机调节障碍,升降反常,而血液运行因之受制,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至唇青、舌紫等血淤现象。然心血不足,心阳不振,淤阻心脉等,也可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出现咳喘、胸闷等肺气上逆征象。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如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导致肺脏淤血,可出现咯血、胸闷气促、缺氧等呼吸系统病变体征和症状。而阻塞性肺气肿,也可逐渐加重心脏负担,进而导致心肺同病的肺源性心脏病。
四、心与肾
(一)五行联系
心属火,肾属水,二脏之间存在着水火相克关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按五行乘侮规律分析,火气偏旺者,常可灼煎水气,所谓反侮是也。而水火相济,火温则水不寒,水濡则火不亢,若有失衡,则水火不济,常有偏盛偏衰之异常。故肾病者,忌热食、温灸等易于灼伤阴精之饮食和措施,可用苦温之品温化寒水,贵在调之以平。而心病者,甚于冬,夜半甚,此谓水气克火也。
(二)结构联系
心与肾,其位分居上、下焦。其结构联系依赖于经络沟通。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沿下肢内侧上行,于股内侧缘入脊内,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与膈,入肺,沿喉咙,至舌根。其分支从肺中出,络心,注胸中,交手厥阴心包经,其经别散布于心内。
(三)功能联系
肾属寒水,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与二阴。其所藏之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般将其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前者对机体各组织起滋润濡养作用,后者则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推动温煦作用。其主水之功能表现为其气化作用对机体水液代谢的主持调节;而其纳气作用则体现了呼吸运动中肾脏封藏功能的重要性。
1.心阳与肾阴的关系心居上焦,其性主动,以阳为主;肾居下焦,其性主静,以阴为主。心火下降以资肾阳,温煦肾阴,而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以资心阴,濡养心阳,而心火不亢。此即所谓水火既济,心肾相交,乃机体阴阳平衡的一项重要保证。
2.肾阳(命火)与心阳(心火)的关系命门之火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命火充足,则心阳旺盛,血运调畅;而血运调畅,又可充实命门真火。
3.心藏神,肾藏精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精气充沛是神志活动的正常保证。神机旺盛,是精气生死的重要保证。
现代医学认为,心与肾之间的联系亦十分密切。研究表明,当肾动脉血压下降和肾血流量减少时,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引起肾素释放,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循环血量回升,血压增高。当肾脏血量供应得到保证后,肾素分泌受到抑制,以保持体液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由心脏分泌的心房钠尿肽,除扩张血管外,尚可作用于肾小管,抑制水钠重吸收,具有强大的利尿排钠作用,当机体细胞外液钠增加时,回心血量增多,心房压力升高,使心房钠尿肽生成和释放增强,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肾脏,利钠利水而减少回心血量。由此可见,心肾二脏相互影响,共同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血量,其生理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四)病理影响
心火不足,则命火亦微,而肾水难以温化,见肢冷水肿等症;若寒水上凌心肺,又见心悸、喘促等象。若肾阴不足,难于上济,见心火独亢,表现为心悸而烦、失眠多梦等症。可以看出,心肾之间的病理影响是决定于二者之生理功能联系的。现代医学认为,肾脏病变如肾结石或急性肾炎等,常可引起高血压,即肾性高血压。而心血管系统病变如高血压病肾动脉硬化等,肾脏血液供给不足,导致肾素释放增多,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分泌增加,进一步加剧血压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第四节)中医心脏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发展,对中医心血管疾病常见症候的规范化诊断、生理病理及临床辨证施治和病证结合研究进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中医心血管病学的理论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一、关于心血管病常见症候的规范化诊断和生理病理状态的认知
(一)血淤证
在血淤证的规范化诊断研究方面,不仅从中医临床症状、舌、脉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规范,且结合现代医学理化检查如宏观、微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血栓形成状态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进行了探索,为中医临床冠心病研究领域血淤证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量化标准。研究表明血淤证与血小板活性增高、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I增高和血中的脂质(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有直接的关系。血淤型冠心病患者测定全血比黏度,大都高于正常。提示血液流变学的障碍可能是血淤型冠心病的一个病理生理学特征。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的很多临床表现都与中医的“淤血证”相似。临床上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按照中医“淤血证”的治法,往往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特别是在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增强人体纤溶酶系统活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证明中医的“淤血”在心血管病发生上有重要的作用。
(二)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
心气(阳)虚证的规范化诊断研究除采用传统中医辨证方法而外,也有些研究采用了现代医学的一些指标。与血淤型的改变在血液流变学方面不同,气虚型主要改变在血液动力学方面。心气虚患者的射血前间期(PEP)、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P)明显延长,左室射血时间(LVET)明显缩短,PEP/LVET比值增大,LVET/ICT比值减小。此外,心气虚存在左心室功能减退,至少有潜在心功能不全。在性激素水平方面,心气虚证型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浆性激素水平较男性正常人增高。
(三)阴虚心火旺证
阴虚心火旺的患者,其尿儿茶酚胺均高于正常值,提示阴虚心火旺的患者大多数有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增强的情况。采用黄连泻心火治疗后,可使患者尿儿茶酚胺相应的降低。
(四)痰浊证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其中有一型属痰浊证。其诊断以症状、中医望诊舌象、脉象为标准。具有痰浊证的冠心病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无痰浊的冠心病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数与痰湿亚型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与痰热亚型呈高度负相关。另外痰浊型冠心病人兼挟的虚证与高密度脂蛋白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有密切相关性。
(五)肾虚证
致动脉硬化指数的升高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下降,可能与冠心病肾虚型辨证有一定的关系。肾虚型的血脂常有升高,可能与垂体功能低下有关。
二、中医心血管临床病证结合于治则治法的探索
1970年以来,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主要采用的研究思路是“病证结合”。病是指现代医学的病名,证则是中医辨证。就是说,对现代医学有金标准、诊断明确的疾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
下面以冠心病的病证结合研究与治则治法研究为例,略述此方面的探索。
1980年订立了“冠心病中医辨证的条例”,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气滞血淤。它们与心、肾、肺、肝、脾的虚损关系密切。标实包括血淤、痰湿、气滞、寒凝,其中以血淤和痰湿为常见。其常用治则治法如下。
(一)益气活血
常用于气虚血淤所致的冠心病,时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如益气活血注射液由人参、黄芪、当归组成,注射后能使心痛明显减轻,增加运动里程。抗心梗合剂由黄芪、党参、黄精、丹参、赤芍、郁金六味药组成,该药临床结合西药治疗心肌梗死,在降低病死率方面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其他益气活血的方药如舒心宁、舒心口服液、扩冠冲剂等,治疗冠心病皆有良好的疗效。
(二)活血化淤
是针对多数冠心病患者具有血淤证而设,如冠心Ⅱ号(丹参、红花、赤芍、川芎、降香)、血府逐淤胶囊、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降香组成)等,适用于心绞痛发作频繁以及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三)益气养阴
适用于气、阴两虚的患者,代表药物为生脉散类制剂。
(四)益气温阳
适用于阳气虚损的患者,代表方强心饮,以黄芪、附子为主药,治疗阳气亏虚的心血管疾病,多有一定疗效。
(五)芳香温通
这类制剂的特点是能迅速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制剂中多为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一类芳香性药物与温性药物同用,以达到温通行气、祛淤止痛之效。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心痛气雾剂、宽胸气雾剂等皆属这类制剂。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虽然不同的治法方药有不同的作用,但总的看来有以下主要作用。
1.降低血黏度,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
2.减少实验性心肌梗死的范围,减轻脑下垂体后叶素引起的缺血性心肌损伤;
3.增加血浆6-kefo-PGFa含量;
4.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减少血浆TXB2.6-TG、PF4含量;
5.改善左心室功能;
6.减少体外血栓的重量和长度等。
三、临床研究方法、手段的提高
(一)临床科研设计水平的提高
随着临床流行病学(DME)、循证医学(EBM)等学科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引入,随机、对照、盲法、重复等原则在中医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得到推广,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水平有较大提高,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更具有科学价值。
(二)研究手段的提高
在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的基础上,许多现代医学研究手段为中医心血管病学研究所用,如心电图、超声技术、活动平板、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扫描等技术的运用,大大丰富了中医心血管病学的研究手段。20世纪60~70年代,冠心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是以临床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和患者对硝酸甘油类药物反应及消耗量为主要依据。由于这些指标受患者精神状态、个体差异、环境因素及原发病的影响较大,其诊断和疗效的可靠性颇受怀疑。临床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不具备典型心绞痛症状者占50%~60%,包括心肌梗死,亦有相当部分患者没有胸痛症状。冠心病患者在心绞痛不发作时绝大多数为正常心电图表现,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只在40%左右。随着现代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心电监测技术的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扫描、心电图次极量级运动试验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普遍应用于临床,使冠心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可靠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基本上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由于中医临床科研机构条件的限制,中医药防止冠心病的疗效观察方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科研结果的科学性。近年来许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单位开始用核素心肌扫描、次极量心电图运动试验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ST-T改变次数、总发生时间等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提高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另有一些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将血管造影技术用于中西医结合冠心病防治的研究,并结合中医药的现代药理作用开展工作,明显提高了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水平。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发展
如前文述,传统中医的临床研究主要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现代中医心血管病学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以“病证结合”为主要思路,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表明这一思路是可取的,有必要继续深入下去。临床还有许多研究采取以符合某证候作为研究的纳入标准,这样研究的目标朝向就更集中,也不失为一种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