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五官科手术技巧
45661600000006

第6章 临床耳、鼻、喉疾病手术(5)

(2)意识到重要的环境声,如铃声、交通噪声和家属口音等。

(3)使唇读能力大大改进,能区别光凭唇读难以识别的“b、t、p”辅音。

(4)病人讲话的声调、辅音清晰度和自我音量控制有明显改进。

(5)语言识别力是很低的,无论是单导或者任一种多导都不能使病人的语言识别力提高到正常水平。单导能明确识别语言的声时、节律和声调;多导能提供高频音高识别力。

(6)与助听机相比,同经数月训练后,语后聋的识别率得分,电子耳蜗远较助听机为高。

①窄频带噪声听阈:术前250~8000Hz的气导阈在100~120dB,术后为30~55dB,较使用助听机(最大输出)的听阈低15.7dB;②环境声识别力:环境声有雷声、吹口哨、敲榔头、吸尘机和牛叫等。二组电子耳蜗植入者分别为76.7%和67%,而戴助听器者只有45.6%和14%;③MTS测验:经康复训练的电子耳蜗植入者,其词识别力为43.3%,词重音识别力为83.3%。而助器者分别为10%和30.5%;④辅助唇读能力:电子耳蜗植入者的唇读能力明显提高。少数植入者经过训练后,不用电子耳蜗也能继续维持良好的唇读能力。

单导圆窗植入系统具有不损伤中、内耳结构,感染危险性极少,可更新换代,植入新一代装置等优点。此外还可识别唇读很难区别的浊音和清音(“ba”和“pa”)。但蜗外装置的频率识别范围多在400~500Hz。所以其音高变化的识别范围只与成人浊音(喉音)的基频一致。

2.术后康复训练。听觉严重减退可造成互通困难。语前聋还存在一个语言贫困问题,具体表现为发声不良,清晰度差,无词句概念,词汇量不足。语前聋者根本不识词的声学特性,因此不能理解言语副特征。语后聋者不存在上述问题。但聋久者由于失去听反馈可造成发声不良和清晰度差。此外,语后聋也有社会心理失常情形,例如孤独和回避社交等。

术后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听视和听语理解力来补偿听觉缺陷。通过互通训练和咨询来调剂或者解除社会心理的压力。简言之,术后康复训练就是听觉训练和互通训练两个过程的综合。

注意事项

1.注意及时处理和避免以下并发症。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皮下血肿,出血部位多在头皮和腱膜的切口处。皮下血肿必须及时清理,以防感染发生。有出血倾向的,缝合切口前应置负压引流管。

个别病人可能对缝线材料(丝线、肠线或者尼龙线)、橡皮引流条或者负压导管(聚氯乙烯)等过敏,术后发现应及时撤除,否则会导致继发性感染。最麻烦的是继发性感染一旦发生,植入装置就很难存留。尽管植入装置本身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在已感染的组织内,就会同异物一样,没有生物性递降分解能力,只有去除后,感染才能被控制。

内耳开放后,脑干四周的脑脊液经过耳蜗导水管和内耳外淋巴隙漏至鼓室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极罕见。即使发生,通常也没有严重后果。如果鼓室内有隐匿炎性病灶或者存在咽鼓管炎症或者阻塞,则有可能继发迷路炎或者脑膜炎。通常阶内电极多为纤维鞘膜包围,脑脊液可自行停止。

阶内电极植入可破坏迷路功能,造成术后眩晕。眩晕可在数日后逐渐消失,如果对侧迷路功能不正常,则会造成长时期的平衡失常。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原因是植入部位在耳蜗部分,不直接影响平衡感受器,而且极聋病人平衡感受器的功能多数是原来就很低落。

后期并发症可能有中耳炎或者乳突炎,在咽鼓管正常的成人植入者,是极少并发中耳乳突细菌性炎症的,但在儿童植入后,发生这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大些。在乳突后鼓室进路植入术中,导线脱出体表外的可能性较少。某些学者将导线通过外耳道皮下进入鼓室的手术方法已被淘汰,主要原因是导线很容易穿破皮肤暴露在外耳道内。导线一旦显露体表,感染就不可避免地接踵而来。

2.失灵原因。失灵是指接收器失去功能,不能工作。接收器结构愈精细复杂,失灵的机会就愈多,失灵原因有:误用煮沸或者高压消毒;牵动导线造成盒内焊点脱开;接收器盒脱离骨槽,使植入电极移位;植入时钳镊导线破坏其绝缘层,形成短路或者漏电,水气从导线绝缘层与金属之间的隙缝进入盒内,以及元件质量不高等。此外,植入对象存在贬低效果,造成失灵假象。特别是年轻聋哑人已习惯于他(她)们集伙中的手势语,大脑皮质中“学习”新声的能力远低于幼儿。不满足于清晰度低的声音而归绺为之“失灵”。对康复训练积极性不高而术前愿望又过高的病人也会有上述类似情况。

(孙岩孔庆东陈丽艳王文一)

(第三节)鼻部的解剖

鼻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构成。外鼻位于面部中央。鼻腔是位于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其上、后、旁由左右成对的鼻窦环绕,与前颅窝、中颅窝、口腔和眼眶紧密毗邻,仅由一层薄骨板相互隔开,所以严重的鼻外伤可伴发其四周结构的外伤,鼻疾病亦可向邻近器官扩散。鼻窦开口于鼻腔,两者黏膜互相移行连为一整体。

一、外鼻

外鼻由骨、软骨构成支架,外覆软组织和皮肤,略似锥形,有鼻根、鼻尖、鼻梁、鼻翼、鼻前孔、鼻小柱等几个部分。

1.外鼻的骨性支架。由鼻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组成。

鼻骨左右成对,中线相接,上接额骨鼻突,两侧与上颌骨额突相连。鼻骨下缘、上颌骨额突内缘及上颌骨腭突游离缘共同构成梨状孔。

2.外鼻软骨性支架。由鼻中隔软骨、侧鼻软骨、大翼软骨、小翼软骨等组成。各软骨之间为结缔组织所联系。

大翼软骨左右各一,底面呈马蹄形,各有内外两脚,外侧脚构成鼻翼的支架,两内侧脚夹鼻中隔软骨的前下构成鼻小柱的主要支架。

3.外鼻软组织。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皮肤较厚,且与皮下组织及软骨膜粘连紧密,并富有皮脂腺、汗腺,为粉刺、痤疮和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当疖肿炎症时,稍有肿胀,疼痛较剧。

外鼻的静脉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内、颈外静脉,内眦静脉与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相通,最后汇入颅内海绵窦。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当鼻或者上唇(称危险三角区)患疖肿处理不当或者随意挤压,则有可能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颅内并发症的危险。

二、鼻腔

鼻腔为一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同鼻中隔分隔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包括鼻前庭及固有鼻腔两部分。

(一)鼻前庭

位于鼻腔最前部,由皮肤覆盖,富有皮脂腺和汗腺,并长有鼻毛,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黏膜交界处称为鼻阈。

(二)固有鼻腔

通称鼻腔,有内、外、顶、底四壁。

1.内壁。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及犁骨组成。

鼻中隔软骨膜及骨膜外覆有黏膜,前下部黏膜内血管丰富,由鼻腭、筛前、上唇及腭大动脉支密切吻合形成毛细血管网称为利特尔区。此处黏膜较薄,血管表浅,黏膜与软骨膜相接紧密,血管破裂后不易收缩,且位置又靠前,易受外界刺激,是鼻出血最易发生的部位。

2.外壁。鼻腔外壁表现极不规则,有突出于鼻腔的三个骨质鼻甲,分别称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各鼻甲内侧面和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为总鼻道。上、中两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称嗅裂或者嗅沟。

(1)上鼻甲:位于鼻腔外壁的后上部,位置最高、最小,因前下方有中鼻甲遮挡,前鼻镜检查不易窥见。上鼻甲后上方为蝶筛隐窝,蝶窦开口于此。

(2)上鼻道:内有后组筛窦开口。

(3)中鼻甲:系筛骨的突出部,中鼻甲中常有筛窦气房生长,使鼻腔上部显着缩窄。中鼻甲前端外上方的鼻腔侧壁有小丘状隆起称为鼻丘,是三叉神经、嗅神经所形成的丰富的反射区。

(4)中鼻道:外壁上有两个隆起,后上方为筛窦的大气房名筛泡,筛泡前下方有一弧形嵴状隆起名钩突,筛泡钩突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称为半月裂孔,其外方有一弧形沟称筛漏斗,额窦多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前上部,其后为前组筛窦开口,最后为上颌窦开口。

(5)下鼻甲:为一独立骨片,附着于上颌骨内壁,前端距前鼻孔约2cm,后端距咽鼓管口约1cm,为鼻甲中最大者,约与鼻底同长,所以下鼻甲肿大时易致鼻塞或者影响鼓管的通气引流。

(6)下鼻道:前上方有鼻泪管开口,其外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壁较薄,是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

3.顶壁。呈狭小的拱形,前部为额骨鼻突及鼻骨构成。中部是分隔前颅窝与鼻腔的筛骨水平板,此板薄而脆,并有多数细孔,呈筛状,嗅神经经此穿过进入前颅窝。外伤或者手术时易骨折致脑脊液鼻漏,成为感染入颅的途径。

4.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构成,后1/4由腭骨水平部构成,两侧部于中线相接,形成上颌骨鼻嵴,与犁骨下缘相接,底壁前方近鼻中隔处,两侧各有一切牙管开口,腭大动、静脉及腭前神经由此通过。

(三)鼻腔黏膜

按其组织学构造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分为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两部分。

1.嗅区黏膜。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内侧面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组成。其固有层内含分泌浆液的嗅腺,以溶解有气味物质微粒,产生嗅觉。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其中央轴突汇集多数嗅细胞嗅丝,穿过筛板达嗅球,四周轴突突出上皮表面,成为细长的嗅毛。

2.呼吸区黏膜。除嗅区外,鼻腔各处均由呼吸区黏膜覆盖,该区黏膜属复层或者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其纤毛的运动主要由前向后朝鼻咽部。黏膜内含有丰富的浆液腺、黏液腺和杯状细胞,能产生大量分泌物,使黏膜表面覆有一层随纤毛运动不断向后移动的黏液毯。黏膜内有丰富的静脉丛,构成海绵状组织,具有灵活的舒缩性,能迅速改变其充血状态,为调节空气温度与湿度的主要部分。下鼻甲上的黏膜最厚,对鼻腔的生理功能甚为重要,所以手术时不宜过多去除。

三、鼻窦

鼻窦为鼻腔四周颅骨含气空腔,按其所在颅骨命名为额窦、筛窦、上颌及蝶窦,共4对。各鼻窦的发育进度不一致,初生儿只有上颌窦和筛窦,到3岁时额窦和蝶窦才开始出现,各鼻窦形状,大小随着年龄、性别和发育状况而有所不同。

临床上按其解剖部位及窦口所在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其窦口均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者窦口在蝶筛隐窝。

(一)上颌窦

在上颌骨体内,为鼻窦中最大者,容积约15~30mL,形似横置的锥体,锥体之底即上颌窦内侧壁,锥体尖部在上颌骨颧突处,15岁时窦的大小几与成人相同。

顶壁即眶底,所以眶内与窦内疾病可相互影响。顶壁有眶下神经及血管的骨管通过。

前壁中央最薄并略凹陷称“尖牙窝”,上颌窦手术多经此进入,尖牙窝上方有眶下孔,为眶下神经及血管通过之处。

后外壁与翼腭窝相隔,上颌窦肿瘤破坏此壁侵及翼内肌时可致张口困难。

内壁为鼻腔外侧壁的一部分,后上方有上颌窦窦口通入中鼻道,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薄,经此行上颌窦穿刺术。

底壁为牙槽突,常低于鼻腔底部,与上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以菲薄骨板相隔,有的磨牙的牙根直接埋藏于窦内黏膜下,所以牙根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反之,上颌窦炎症或者肿瘤的侵犯亦常引起牙痛、牙松动等症状。

(二)筛窦

位于鼻腔外上方和眼眶内壁之间的筛骨内,呈蜂房状小气房,每侧10个左右,气房大小、排列及伸展范围极不规则,两侧常不对称,有筛迷路之称。筛窦以中鼻甲附着缘为界,位于其前下者为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中鼻甲后上者为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实际上前、后组筛窦很难截然分开。

筛窦顶壁位于筛板之外侧,为前颅窝底部。底壁前部是上颌窦上壁的内侧缘,后部是腭骨的眶突。外壁菲薄如纸,为眶内侧壁的纸样板,所以筛窦或者眼眶炎症可相互感染。

(三)额窦

位于额骨内,出生时还未形成,一般至3岁开始出现,成年后才完成,但其大小、形状极不一致,有时可一侧或者两侧未发育。额窦的前壁为额骨外板,较坚厚,内含骨髓,后壁为额骨内板,较薄,与额叶硬脑膜相邻,有导血管穿过此壁入硬脑膜下腔,所以额窦感染可经此引起鼻源性颅内并发症。底壁为眶顶及前组筛窦之顶,其内侧相当于眶顶的内上角,骨质甚薄,急性额窦炎时该处有明显压痛,额窦囊肿破坏此壁可使眼球向外、向下方移位。额窦开口于窦底内侧,经鼻额管通入中鼻道前端。内壁为分隔两侧额窦的额窦中隔,上段常偏曲。

(四)蝶窦

位于蝶骨体内,一般3岁才出现,成年发育完成,形状大小不一。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侧,两侧常不对称。顶壁与前颅窝及中颅窝相隔,顶壁凹陷形成蝶鞍底部,所以可通过蝶窦行垂体肿瘤取出术。外侧壁有视神经压迹和颈内动脉及上颌动脉、三叉神经上颌支压迹。后壁为蝶骨体。前壁与筛骨垂直板及犁骨后缘相接。下壁即后鼻孔与鼻咽顶。蝶窦开口位于前壁的上方,通过蝶筛隐窝。

四、鼻及鼻窦的血管及神经

(一)动脉

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及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其行径分布如下。

(1)眶下动脉:经眶下孔到鼻腔外壁前段、上颌窦。

(2)腭大动脉:出腭大孔经硬腭向前入切牙管到鼻中隔前下部。

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中隔支、上唇动脉、腭大动脉、鼻腭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构成丰富的动脉丛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二)静脉

鼻腔下部静脉汇集成蝶腭静脉,进入上颌静脉,最后汇入颈外静脉。前部静脉导入面前静脉,鼻腔上中静脉则沿筛前和筛后静脉导入眼静脉,最后引流于海绵窦。

(三)神经

1.嗅神经。由鼻腔嗅区黏膜内的嗅细胞神经纤维集合而成,通过筛板而达嗅球,嗅神经由管状鞘膜所包围,此管状鞘膜与硬脑膜相连,因此嗅黏膜受到损伤和感染,细菌即可经嗅神经鞘膜感染到颅内,引起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2.感觉神经。主要来自三叉神经的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

眼神经经鼻睫神经分出筛前神经,分布于鼻中隔和鼻腔外侧壁的前部。

上颌神经在翼腭窝形成蝶腭神经节,分出鼻后上神经和鼻后下神经,前者分布于鼻中甲以上部分的鼻腔及鼻窦,后者分布于中鼻道以下的鼻腔。

上颌神经还分出上牙槽神经后支及眶下神经,前者分布于上颌窦及牙槽;后者分布于鼻前庭、鼻底及下鼻道前段。

3.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纤维:使鼻黏膜血管收缩,分泌液减少,由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岩深神经、翼管神经、蝶腭神经节分布于鼻腔内的血管和分泌腺。

(2)副交感神经纤维:使鼻黏膜血管扩张,分泌液增多,由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和翼管神经到蝶腭神经节,节后纤维再分布到鼻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