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改革教育制度,王安石等变法派还改革了科举制,整顿了各级学校,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限制了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减少了中、上级官员、皇室的某些特权,减轻了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的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也加强了封建国家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文字狱
中国明清时期因为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编造罪名以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明文字狱最早发生在洪武7年(公元1374年)。当时苏州知府魏观把自己的新府衙修建在张士诚宫殿的旧址,高启作《上梁文》中又有“龙蟠虎踞”四字,因此触犯明太祖朱元璋忌讳而遭遇杀生之祸。洪武17年以后,又先后发生多起因上贺表、谢笺引起的文字狱。据载因当时勋臣不满于朱元璋重文轻武,于是进谗言“文人善讥讪”,朱元璋从此对天下奏章产生疑忌。洪武29年礼部颁行谢表式后,才不再发生以贺表、谢笺获罪之事。但洪武30年南北榜案中,考官因所进试卷中有“一气交而万物成”及“至尊者君,至卑者臣”,被认为讥讽朝廷,有凶恶字而获罪。明初文字狱贯穿洪武一朝,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推行文化专制统治所采取的极端手段,并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效法。
清代文字狱,一般以康熙2年(公元1663年)的庄廷《明史》案为开始,也有追溯到顺治5年(公元1648年)毛重倬等仿刻《制艺序》案的,下限则是乾隆53年(1788)的贺世盛《笃国策》案。在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间,文字狱多达上百起,而且愈演愈烈。
文字狱是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工具。清代前期文字狱的泛滥成灾,遏制言论,禁锢思想,造成了“万马齐喑”的严重历史后果;它极大地桎梏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助长了阿谀奉承、诬告陷害之风,是历史发展中的浊流。到乾隆末年,一方面清廷已经通过文字狱达到了预期目的,另一方面,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清代统治者面临着比反清思想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自成幼时因为家境贫寒而替人牧羊以减轻家里负担,稍识一点文字。曾担任过银川的驿卒。崇帧3年(1630年),自成因为裁减驿卒而失业,又因借贷被侮辱,于是投不沾泥张存孟部农民军参加起义。后投闯王高迎祥。崇帧九年,迎祥在陕西盩厔(今周至)战败被杀害,自成继称自己为闯王。此时自成声势远不及另一支农民军张献忠部。崇帧11年冬,自成在潼关战败,潜伏陕南山区。次年出山再起,一度被困于奉节鱼腹山(今四川境内)。后突围,再度潜伏商雒山(今陕西商县)中。当时河南灾荒严重,农民纷纷暴动。自成经陕南商州突出武关,转战河南,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农民群相争附,声势迅速扩大,数量扩大到数百万,成为农民军主力。14年初下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14、15年发动三次开封战役,歼灭中原明军主力。16年在襄阳(今湖北襄樊)称新顺王,建制设官。同年9月在河南汝州(今河南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部主力,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建元永昌。不久挥师东征,接连攻克太原、大同。崇帧17年2月19日攻克北京,崇帧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灭亡。起义军胜利后骄傲轻敌,生活腐化。明朝将领吴三桂勾结满族贵族,放其入关,自成在山海关之战中惨败,退出北京,率残部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永昌2年(1645)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其部队由刘宗敏、李来亨等率领南下,联合南明抗清。
山海关之战
此战为中国大顺农民军同清军之间的一次战役。顺治元年(明崇祯17年,1644年)3月初,明朝政府令辽东总兵吴三桂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率军队入关守卫北京。吴三桂统领数十万军民入关,20日至丰润,获悉北京已被大顺军攻占,于是犹豫不前。李自成令吴三桂之父吴襄写信劝降,吴三桂拒降,急回山海关。李自成亲率大军经密云、永平,东攻山海关,又派唐通另领轻兵从一片石(今河北山海关北)越关外,以阻截吴三桂与清军联合。李自成大顺军列阵关内,北自山南至海,对吴三桂形成包围态势,吴三桂悔恨交加,向清朝乞求援兵。清廷对关内蓄意已久,当时摄政王多尔衮正领兵夺取关外地,行至翁后(辽宁省阜新附近),得知吴三桂的请求,立即应允。以英王阿济格、豫王多铎为前锋,几万清军连夜赶赴山海关。军至关门,吴三桂领亲信等到多尔衮面前称臣迎降。当时大顺军与吴三桂军酣战正急,清军两翼铁骑同时驰入,万马奔跃,矢石如雨,大顺军阵中坚动摇。李自成登高岗观战,见清军已与吴三桂联合,势难抵御,策马下岗而走。众军随之崩溃。清军乘胜追击,大顺军战死及自相践踏而死者数万人。李自成经永平退回北京。山海关之战为清朝长驱直入北京并建立对全国的统治扫清了道路。
统一台湾
台湾的统一发生在中国清代康熙年间。康熙初年,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已经接近尾声,只有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占据台湾,仍奉明正朔。康熙6年(1667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上疏要求早日进军台湾。由于条件不成熟,清廷对台湾的郑氏政权及其部属仍采取招抚政策,同时厉行海禁,切断郑氏和内地的联系。
13年,郑经乘三藩叛乱之机,联合耿精忠出兵福建,15年,耿精忠兵败降清,清军攻打郑经。19年,清军占领厦门,郑经率领残部退回台湾。郑经病死后,由长子郑克臧监国,郑经部将冯锡范杀郑克臧,立郑克塽为延平郡王,由此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深。这时,三藩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石刻像叛乱已被平定,清政府下令吏、兵二部速拟对台湾进剿方略。闽浙总督姚启圣力荐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帝接受姚启圣的建议,在施琅离京赴任之前,两次召见,面授机宜,强调剿抚并用。22年6月,施琅经过充分准备,统率清军水师2万多人,大小战船300余只,向澎湖进发。郑军守将刘国轩仓促应战,经过激烈战斗,郑军溃败,刘国轩逃回台湾。郑克塽得知澎湖失守消息后,极为惶恐,施琅派人前来招抚。康熙帝为了消除郑氏集团的顾虑,答应只要归降,从前违抗之罪全部赦免。八月,施琅率领清军登陆台湾。郑克塽带领文武官员缴册印投降。台湾从此在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闭关政策
在对外关系中,中国清政府实行控制贸易及断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闭关政策。清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政策。以乾隆22年(1757年)为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前期禁海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后期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乾隆22年,清廷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厉行闭关政策,只准在广州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建立广州十三行以实行垄断。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此外,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他们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廷的活动。同时,清政府对出洋贸易的中国人也有种种严格限制。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1840年,英国终于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改变在贸易中不利地位,向中国偷运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进行了英勇战斗。但由于清政府奉行妥协方针,终于导致战争的失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中,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惊醒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
1856~1860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战争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侵华战争。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辛酉政变
清代咸丰11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因为发生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又称北京政变。
咸丰10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带同皇后钮钴禄氏、贵妃叶赫那拉氏及皇子载淳等仓惶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咸丰11年(1861年)7月,咸丰皇帝病死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咸丰帝临终前留下遗诏立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等八大臣辅政,同时规定分赐皇太后及皇帝的“同道堂”、“御赏”玺为下达圣谕的符信,一切军政事务由辅政大臣处理。但叶赫那拉氏权欲薰心,一心想掌握清朝的大权。首先,她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和其掌管的“同道堂”印章,取得了皇太后干预朝政的权力,接着,她和恭亲王奕等勾结,依靠外国侵略者的支持,预谋除去辅政大臣,最后达到掌管清朝大权、实行垂帘听政的目的。咸丰11年,叶赫那拉氏利用咸丰梓宫运回北京的时日,于9月30日发动政变,逼令载垣、端华自杀,将肃顺斩首,其他辅政大臣被革职查办。东西两太后(即慈安、慈禧)于11月1日在宫内养心殿的“东暖阁”实行垂帘听政。从此,慈禧掌握清朝统治大权达48年之久。因咸丰11年(1861年)是农历辛酉年,因此,此次政变称为“辛酉政变”。
洋务运动
清朝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历史上将之称为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咸丰6年至10年(1856~1860年),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经过四年的酝酿和争论,决定“两害相权取其轻”。首先把“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国和捻军镇压下去,而后再设法抵御被认为是“肢体之患”的外国侵略。为此,清政府开始实行“自强新政”,主要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在这方面,以对外国侵略者退让妥协的策略,争取其军事上的支援,加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军事力量。当时主张办“洋务”的一批贵族和官僚,被称为“洋务派”。其中主要人物,在中央有奕诉、桂良、文祥,在地方官僚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了适应形势需要,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以奕诉为首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办理外交事务为主,同时开展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活动。
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中华文明开始具体地进入到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中,改变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闭关自守的格局。但毕竟它只涉及社会的皮毛,没有触动社会制度的本身。随着中国在中日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因国情等各方面的原因与西方差距太大而以失败告终。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发生在农历甲午年(1894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封建王朝向清政府求救。日本竭力劝诱清政府出兵,同时它也借口保卫侨民,派大批军队在朝鲜登陆。朝鲜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向日本提出,双方立即从朝鲜撤军。日军不仅不撤,反而大量增兵,并向驻朝鲜的清军发动突然袭击,挑起战争。
这时慈禧太后正在准备庆祝六旬大寿,根本不积极筹防备战。朝鲜前线的清军毫无作战准备,日本一进攻,便节节败退,战火很快烧到了中国边境。与此同时,日本的海军在黄海也对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了海战。中国舰队毫无准备,完全处于不利地位。虽然北洋舰队顽强拼搏,但是还是不敌日军强劲的火力,最后北洋舰队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在这场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充分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爱国气节。
甲午海战结束不久,日军便兵分两路侵入中国:一路越过鸭绿江;另一路在山东荣成登陆,包围威海卫,击溃了残留的中国北洋舰队。清朝统治集团一片慌乱,只得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屈膝求和,签订了《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二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各种工厂;默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匡、李莲英跪请太后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发兵救驾。事后,被袁世凯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