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前,接受民众和领导的检阅。群众游行的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100多年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历史的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时期,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成为独立统一的国家,极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鼓舞了世界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历史人物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原地区在夏朝以前历史的一个笼统称呼。“三皇五帝”在不同的史家看来有不定的定义。但普遍来说,“五帝”的争议相对比“三皇”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史记》有《五帝本纪》。以下是“三皇五帝”几个常见的定义:
1.神人说
“神人说”的支持者认为“三皇”是指人世初期的三位神皇,分别是“天皇”、“地皇”、“人皇”。而五帝,则是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尧陶唐氏和帝舜有虞氏。
2.部族说
另一个说法,指“三皇”其实是古时候三个先进的民族,分别是有巢氏、燧人氏以及伏羲氏。而五帝,则是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尧陶唐氏和帝舜有虞氏。
3.君主说
第三种说法,认为“三皇以道治,五帝为德化”。所以“三皇”是古时三位有道的君主,分别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及黄帝有熊氏;而“五帝”则是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盘古
传说在还未开辟天地之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不清。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一万八千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盘古用他那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千万年的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又轻又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并渐渐散开,变成蓝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浊的东西慢慢地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盘古很怕天地再合拢起来重新变成以前的样子,他就用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天地也随着他的身体每天盘古开天辟地增高一丈。这样又过了18000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90000里那么长了。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可是,盘古也累死了。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因此,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黄帝
黄帝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中最精彩的就要数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了。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都先行发明,并得到发展,他的功劳被后世所称赞,被称为华夏的“人文初祖”。有关黄帝的历史资料十分稀少。
炎帝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叫做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他的母亲叫做任姒,一天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目前史学界同时支持另一种说法,即黄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西侧,炎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东侧,两部落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阪泉也就是逐鹿(两者是指同一地点,皆在泰山周围)决战,黄帝战胜了炎帝,并将其流放于南方(后召回),开创了华夏一统的局面。
尧
尧,姓尹祁,号放勋,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由于受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
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古帝王之一。始见于《楚辞·天问》、《国语》、《左传》等书。尧、舜禅让,是流传很广的故事。《山海经》神话中有“帝尧”之名,但在古帝世系中却没有,说明他在最早的神话传说中地位不高。但在儒、墨两家文籍中,尧是古代的圣王,儒家对他尤其推崇。《论语·泰伯》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尚书》还专门编撰了一篇《尧典》来颂扬他的政绩和德行,以及传位与舜“光被四表”的盛业。但《竹书纪年》等书则说“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在战国末年编成的古帝世系《帝系》篇里,尧被编为黄帝曾孙帝喾的第三子。《世本》还说“帝尧为陶唐氏”,但《吕氏春秋·古乐》历叙古帝,陶唐氏位在黄帝前,而尧则在黄帝后第三位,可知二者原非一人。《史记》沿用《世本》的说法,史籍中遂称尧为“唐尧”,与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名号一致,成了战国后期流传下来的“二帝三王”历史系统中的唐帝。另外,在《五帝德》中,尧又被编为古代“五帝”之一。
传说时期的“帝”字指上帝,“帝某”常指某一天神。恩格斯指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神”。帝尧就是这样一个氏族、部落的宗祖神,但也有可能为该部落一个杰出首领神化而成。就尧、舜传说故事来看,当时应属父系家长制氏族部落联盟的盛期濒临解体前的时期。尧、舜只是军事民主制中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而不是帝王。
舜
舜为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古帝王之一。姚姓,名重华,史称虞舜。从《楚辞·天问》的神话看,舜应为商代的始祖神,与商代卜辞高祖夔相当。王国维认为,“夔”形讹为“俊”,《山海经》中遂写作“帝俊”;又由声类同而作“喾”,《山海经》亦见之,则为帝俊的分化之一;又分化为舜。自郭璞以降及近代学者据“俊”“舜”音转及各种资料,已确认舜即俊。后来历史文献中“俊”已不见,唯见分化出的“舜”和“喾”,但又各演化为不同的历史人物。然在《国语·鲁语》中舜仍为商族的始祖神,与原始神话及甲骨文所载商代原始祖先资料相符合。《孟子·离娄下》说舜“东夷之人也”,《墨子·尚贤中》也说“舜耕历山”,则其为东方鸟夷族的商代始祖神是可信的。
《礼记·祭法》中商的始祖神改成喾。《帝系》中喾声名显赫地一身兼为挚、尧、商、周四族共祖,舜则降成与喾并立的颛顼世系中的一个裔孙。但在儒、墨两家学说里,尧、舜、禹却成了三代以前道德勋业最盛的三个圣王。尤其儒家把他们标榜为万世楷模的典型圣王,尧未能做到的举用八元、八恺,放逐四凶,及任命禹治水等盛业,都由舜来完成。人们称他为虞帝,号有虞氏,姓姚,《楚辞·离骚》且以“重华”为其名。传说舜从小受父、弟迫害,历尽磨难。后受尧识拔,摄行政务,终至膺受历数为天子,最后又南巡而身死,葬于苍梧之野。自汉以后传说他所到之处几乎遍及华夏各地。但《孟子》说他“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迁于负夏(今河南濮阳),卒于鸣条(今河南开封境)”,则一生行踪没有超出黄河下游。
禹
西周文献《诗》、《书》中的古代天神。相传商、周族人都居住生息在他所敷布的土地上。鲧治水失败被刑后从腹中育出了禹。禹治水成功,娶涂山氏女,生子启。后来启代益为君主,建立了夏王朝,禹遂为夏宗神。《国语·周语下》则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郑语》称之为“夏禹”。
《天问》中和鲧、禹同时提到的另一个神是共工。“共工”和“鲧”可能是同一神名的分化,而共工(鲧)是姜姓族的宗神。姜姓族即羌族,亦即当时的西戎(其族自称羌被称戎)。禹之为夏宗神,实际是由先为西戎的宗神来的,故曾称为“戎禹”。羌族是九州之戎的一支,曾步其前辈黄帝族的前进路线,东进创造了夏文化,形成为夏族。禹也由原来羌戎的宗神成为夏的宗神。夏族把自己的宗神宣扬为敷布土地,奠定山川的天神,商、周也都一致尊信。而羌戎的另一支四岳族为夏的姻亲氏族,曾协助过禹,它的宗神鲧(即共工)遂亦为夏族所尊奉。当二族宗神安放在同一祭坛时,因鲧的时间在禹前而排列在前,遂演化成父子关系,并附以动人的神话传了下来。
在春秋文献中,禹的业绩除敷土、治水之外,又增加了划分九州的传说。战国文献中,禹还被崇奉为社神。而到儒、墨两家着述中,禹和尧、舜被推崇为古代实行禅让的三个圣王。儒家编《尧典》颂扬他们,并称禹为平水土的“伯禹”;又将一篇地理名着加工成《禹贡》,作为记载他治水分州的经典。《墨子·兼爱》则宣扬他治水的盛业。还有人编造了他辛苦治水十余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禹遂成了从茫茫洪水中拯救人民的“大禹”,受舜禅位而为天子。
周文王
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古公亶父死,季历继位,后又传位于昌。昌即位后,礼贤下士,周国势日强。昌和九侯(或作鬼侯)、鄂侯(或作邘侯)一起,任商代三公。商王纣杀九侯、鄂侯,昌不满,为崇侯虎所谮,被囚于羑里。得释后,昌向商献洛西之地,请除炮烙酷刑,得任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当时商王朝内部矛盾剧增,政事日非,诸侯逐渐归附于周。西伯昌曾使虞、芮两国争讼和解,提高了威望。他在位时曾多次用兵,先伐犬戎获胜,继因密须(在今甘肃灵台西南)侵犯阮(今甘肃泾川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北)一带,出兵灭密须,使周的西北方得到巩固。随后又向东发展,战胜黎国,引起商贤臣祖伊的恐慌,告纣,但纣未加警惕。不久,周又伐邘(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逼近商王畿边境。最后,攻克崇国(在今陕西长安西北),并在其地修建新都丰。西伯昌自岐邑迁都于丰,后卒于程(今陕西咸阳东北),葬在毕(今陕西咸阳东北),相传在位50年。西伯昌晚年,周的势力已非常强盛,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终身没有称王。其子武王伐商后,始追称他为文王。
周武王
中国周代第一代王。姬姓,名发,周文王子。文王长子伯邑考为商王纣杀害,立发为太子。文王死,太子发继位,将周都从丰迁到镐,即宗周(今陕西长安西北)。武王继承文王事业,即位第二年,观兵于盟津(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传有800诸侯不期而会,要求伐纣,但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还师归周。随后,纣继续淫乱,商统治阶层分崩离析。于是,武王起兵,联合西方及西南方国部落,渡过盟津,与诸侯相会,并作《太誓》,谴责纣的罪恶。甲子日凌晨,周师与诸侯兵陈师于商郊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又作《牧誓》,号召决战。这时纣也发兵抵抗,进行会战。武王命太公率先犯敌,大军随即冲击,纣军纷纷倒戈叛纣。纣见大势已去,逃登鹿台(一称南单之台)自焚而死。武王进入商都,商灭亡。武王灭商后,分其王畿为邶、鄘、卫,设三监(纣子禄父、管叔、蔡叔,一说管叔、蔡叔、霍叔)加以治理。继而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99国,有652国向武王臣服。武王分封了一批宗室功臣,如太公封于齐,周公封于鲁,召公封于燕等;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武王选定伊水、洛水一天王簋内铭文拓片,铭文记述武王灭商、祭告文王的事迹带,准备建立新的都邑,但不久卒。其子成王继位,周公辅佐,终于和召公一起建成了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
周公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群臣忧惧,卜求先王救助。“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愿以自身替武王之身,且称曰:“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及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周公毅然挑起了“摄行政当国”的重担,并且教诲开导成王。
周公就是以其终生辅国安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式的事业。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也源于周公。自东汉以来,人们常以“周、孔”并称。唐韩愈则把周公列入儒家道统的关键人物之一。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为避难逃到鲁国。年少时“贫且贱”,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茛弘,学琴于师襄。中年始授徒讲学,50岁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参与国政。后来,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终不见用。晚年,返鲁致力教育,修订古籍。其弟子相传先后有3000人,贤者72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政治思想上,重视“礼”,强调“仁”,主张“克己复礼”,即遵守周朝传统的贵族等级制度。提出“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名份,不得逾越。提倡以“仁”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是以达到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为目的。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的命题。首创私人办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将教育科目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设置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鄙视“学稼”、“学圃”。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基础上,他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他与弟子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屈原
(约公元前339~公元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屈瑕的后代,代表作有《楚辞》。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九歌》11篇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