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射就是射弓箭,原始社会中的狩猎工具到奴隶制社会成了战争中最主要的武器,弓箭的制做技术也有了改进,箭头由石制变为铜制威力增大,射箭成为军事训练中主要的体育内容。除了在战争中的射外,西周时期,还设立了“礼射”,这是一种礼仪教育,礼射分四种,大射:天子行的射礼;宾射:诸侯朝拜天子时的射礼;燕射:天子与群臣宴会娱乐时行的射礼;乡射:乡大夫在乡里饮酒时行的射礼。到了唐代,演变成骑射,这是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的古代军队中的主要作战技艺,骑兵中有专门“骑而能射”的“越骑”,步兵中有专门掌射的“步射”,另外就是弩射。唐代的弩有很多种,如:伏远弩、擘张弩,角弓弩、单弓弩等,每种射法均由武艺最好的人教习,使唐代的骑射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辽、金、元三代都极重视骑射。他们的基层组织就是军事单位,也是行政单位和生产单位。“上马则准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人人皆兵,个个善射。每逢节日,他们便举行骑射比赛,契丹族“刻木为兔,分朋走马射之。”女真人行“射柳”,即在球场插柳两行,在一定距离内射之。蒙古族还有“射草狗”的传统活动。
角抵
角抵是古代一种较力游戏,类似今天的摔跤,是通过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来决出胜负。角抵起源于上古时的蚩尤民族头上长着的角,耳鬓旁长着的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其实便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活动。它们主要是一种力量型的较量,通过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来分出胜负输赢。角抵也是古代武术搏击的一种形式,汉代角抵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也较高。
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据古籍记载:“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由于秦始皇怕民众起来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到了汉代时期,角抵活动十分普及。到了唐宋时期,角抵戏更是盛及朝野,其游戏色彩也更浓,当时它经常是作为一种百戏的形式出现在皇廷、官府、军队和民间集会等场合中。
蹴鞠
蹴鞠在春秋战国时期从民间开展起来,到了汉代不仅流行于民间,还在军中和宫廷、贵族府邸中流行开来。军中蹴鞠在汉代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有载:“伎巧者(指蹴鞠)——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三胜者也。”意思就是说,蹴鞠这类的活动,是用来锻炼士兵,使他们的手脚灵活,会用兵器,能攻善守,配合默契,有利于战阵。汉代将领霍去病,在固守边塞,战士情绪低落时,常常和战士们一起蹴鞠,振作士气。当时的汉高祖刘邦也非常喜欢蹴鞠,把蹴鞠列入皇帝校阅军事训练的内容,汉成帝也很喜欢蹴鞠。
宋代的蹴鞠继承了唐代的单球门和无球门踢法。单球门踢法:这种踢法民间和宫廷都有,民间多在节日表演,宫廷多在皇帝宴会或祝寿时举行。南宋的蹴鞠者还有自己的组织称“园社”或“齐云社”,这是一种专业性的行会组织,这是都市经济文化发达的产物。宫廷内还养有蹴鞠手,在皇帝祝寿或庆典时表演娱乐。单球门蹴鞠法的踢法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立在球场中央的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队员分立两边,每队10余人,各有正队长1人,副队长2人。开赛时以鸣笛擂鼓为号。左队队员先互相“小筑数遭”,即互相颠传数回,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小筑数下”,“待其端正”,再传给正队长,正队长用力一脚将球踢过门去。右队接球后,用同样的方法把球踢回来。如对方踢过来的球正而稳,本队队员不经过互相传颠随即一脚球踢过去也可以。踢过门者为胜,否则为败。胜赏负罚。无球门踢法:无球门之蹴鞠多为一般场户,宫廷民间都很流行。有些人还因善蹴鞠而升官发迹,高球便是。
秋千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流行于各地。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比赛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
秋千比赛中规定,只限女子参加,分别设单人、双人和团体赛,项目分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高度比赛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来计算成绩,触铃比赛是以在规定的高度上和时间内运动员触铃的次数来计算成绩。比赛场地为20x8米的长方形平坦地面,秋千架高12米,起荡台高1.3米。在高度比赛中,每个选手有6次试荡机会,而在触铃比赛中则只限1次。秋千运动不仅是一项精彩的竞赛运动,更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同时,它也有益于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
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游戏,一般都在春风和煦的二、三月进行。风筝的技艺全在做工,从扎细竹骨架,到糊以纸绢,涂以彩绘,调准提线,系以长线,各道工序十分讲究。南宋时风筝制作工艺相当发展,放风筝在杭州成为盛行的娱乐游戏。当时已有放风筝比赛活动,比赛常在春游时进行,地点在西湖断桥一带,比赛方法据《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载:“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绝线者为负”。意思是指两根或数根风筝线绞在一起,以先绞断者为输。
风筝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北京地区的放风筝活动很有名,近年来,一些边远地区也纷纷举行放风筝活动。1981年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文化馆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筝演放会;同年,包头市少年宫也举办了青少年放风筝比赛。1980年5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风筝学会─北京风筝学会。之后每年国内都举办有较大规模的风筝节。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山东潍坊。放风筝活动在欧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很流行,经常举办国际性的风筝放飞大赛等活动。
六博
六博,又称作六储、陆博,是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古老博戏。六博的出现,比中国象棋要早得多,大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战国时期已相当流行。秦、汉是我国多种游戏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六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上至贵族官僚,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乐于此道,成为宫廷和民间喜闻乐见的棋戏之一。
一套完整的六博棋,一般包括棋局、棋子、箸,即后世所称的骰子。六博最初是一种带有比赛性质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赌博手段。在中国,随着六博赌博化趋势的加强,在博法上原先六筹得胜的计算容量,已无法满足博徒心理。人们的注意力和胜负判断则主要集中在掷箸这一步骤上,“博”与“赌”渐渐合为一体。这样一来,失去了大众化的六博在汉代以后逐渐呈衰势,进入晋代后便销声匿迹了。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六博戏也随之传播出去。东晋、十六国时已传至印度,但是,在隋唐以后,传至国外的六博戏也逐渐消失了。
象棋
早期的象棋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同时它也是一种象征当时战斗、训练智力的游戏。中国象棋,起源于战国,南宋时大体定型,明、清时期得到普及发展,民间流传广泛。
象棋各种棋子的走法:
帅(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仕(士):仕(士)是帅(将)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车(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投壶
投壶是从射礼演变而来的,一些诸侯或贵族不善射箭,为了不失礼节而用箭矢向宴会用的酒壶投准,以代射箭。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
投壶在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当时的文者倾向于内心修养,投壶这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正适合他们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以投壶为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左传》曾记载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君主,举行投壶之戏的事。
秦汉以后,它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在流传过程中,游戏的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宋代司马光曾着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宋代以后,投壶游戏慢慢衰落下去,仅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前278年投汩罗江而死,人民每年端午的时候举行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例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浓厚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体育运动。1984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五禽戏
五禽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并且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一般说来认为是汉代的名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也有人认为是华佗整理改编的五禽戏,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五禽戏由5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同时要配合正确的气息调理。
百戏
“百戏”是我国古代歌舞、杂技的总称,“百戏”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古代社会它主要是供人娱乐休闲的民间体育活动,百戏中的一些内容,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体育”范畴,还有一些虽不属于体育,但却包含着体育的因素,与体育关系十分密切。《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至南北朝时,“散乐”与“百戏”合称“散乐百戏”,涵盖面更加广泛。宋代习惯上沿用“百戏”指所有民间技艺但已呈现分化的趋势。唐代和北宋时的百戏十分流行,北宋汴梁每逢节日,都要举行歌舞百戏盛会。元代以后,百戏节目有所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后百戏这个词逐渐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