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瓶尔小草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70厘米;根状茎短,圆柱形,向下生出不分枝的细长肉质根,向上生出具总柄的二型叶或单一的营养叶。单一的营养叶具长柄,叶片长2~6厘米,宽3~10毫米,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网状,不明显;叶纸质,淡绿色,光滑;从总柄上生出的营养叶较小,无柄;孢叶出自营养叶基部,具5~7厘米的长柄,叶片狭缩成线形,特化成具两行孢子囊的穗,长2~3厘米,顶端具小突尖,具孢子囊15~23对;孢子圆形,具细网状纹饰。
狭叶瓶尔小草分布于黑龙江帽儿,吉林长白山、安图、抚松、靖宇,辽宁桓仁,内蒙古库伦旗,河南商城、新县、桐柏、内乡、西峡,陕西岚皋、佛坪、周至、太白,湖北京山,江西庐山、永丰、井冈山,云南中甸及贵州平伐。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长白山的狭叶瓶尔小草本种喜生于低温、湿润的山地草坡或温泉附近,并具有喜湿和耐瘠薄等特性,适应性强,石砾地或石缝也能生长。在东北可耐-40℃的低温。瓶尔小草为厚囊纲的小型成员,对研究蕨类系统发育有一定价值,同时也是一种中草药。
玉龙蕨
玉龙蕨是我国特有品种。一般分布在西藏、云南及四川三省区毗邻的高山上,常生于冰川边缘及雪线附近,分布较散。
玉龙蕨为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或直立或斜升,连同叶柄和叶轴密被覆瓦状鳞片;鳞片大,卵状披针形,棕色或老时苍白色,边缘具细锯齿状睫毛。叶片线状披针形,具短柄,一回羽状或二回羽裂;羽片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钝头,基部圆截形,无柄,边缘常向下反卷,两面密被小鳞片,鳞片披针形,长渐尖头,边缘具细齿状长睫毛。孢囊群圆形,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无盖。
本种主要分布在高山冻荒漠带,由于强烈的寒冻和物理风化作用,地形多为裸岩,峭壁和碎石构成的流石滩,即高山冰川下延的地段。高山热量不足,辐射强烈,风力强劲,昼夜温差大,气候严寒恶劣。流石滩常处在冰雪覆盖和冰冻状态,仅有短暂的暖季(7~8月),当地表解冻消融后,在碎石和隙间零星散生的玉龙才茁壮成长。本种仅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分高山的雪线附近,由于其为稀有植物,因此对研究蕨类植物的形态和功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宽叶水韭
宽叶水韭只分布于云南、贵川的极个别地区。因为修筑水库、挖池塘,所以其适于环境逐渐缩减。现只有昆明、寻甸、平坝三地的局部地段的小溪、沼泽地残存着少数宽叶水韭。若不加以保护,此种极有可能濒临灭绝。
本种为多年生本,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短而粗,肉质块状,略呈三瓣,基部有多条白色须根。叶多数,丛生,草质,线形,半透明,绿色,长20~30厘米,宽5~10毫米,横切面三角状半圆2形,本种为沉水植物,常生于山沟小溪中或水流较慢的浅沼泽地。生存环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薄膜隔为4条和纵行气道,内有长2~4毫米的横向隔膜,叶基部向两侧扩大呈阔膜质鞘状,腹部凹入,其上有三角形叶舌,凹入处生长圆形孢囊,无膜质盖。植株外围的叶生大孢子囊,内生多数灰色粉末状小孢子。
该植物分布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14.7℃,1月平均温7.7℃,极端最高温约31.5℃,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相对湿度73%,宽叶水韭为沉水植物,常生于山沟小溪流水中或水流较慢的浅沼泽地,在1米多深的流水沟中也有。沉水的植株生长良好,生于浅沼泽地的植株较矮小,叶露出水面。与假蹈、圆叶等植物组成沼泽群落。4~5月发叶,7~8月在叶基部着生孢子囊,至9~10月孢子成熟。
水韭属为水韭科唯一生存的孑遗属,本种在我国分布极窄,为稀有植物,对研究类植物系统演化及东亚植物区系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扇蕨
扇蕨在我国西南地区亚热带地林中广泛分布,森林的砍伐致使其分布区日益缩减。
扇蕨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达75厘米;根状茎粗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棕色,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缘有细齿,覆瓦状排列。叶远生,柄长30~45厘米,无毛,基部关节不明显;叶片扇形,鸟足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全缘,中央的长10~30厘米,宽2.5~3厘米,两侧的向外渐缩短;叶纸质,绿色,上面光滑,下面疏生棕色小鳞片,叶脉网状,主脉隆起,细脉连续成六角形网眼,并有分枝的内藏小脉。孢囊群圆形或长圆形,生于裂片下部紧靠主脉。
中华双扇蕨叶大扇形,奇特雅致,配置林缘、路旁颇相宜。
扇蕨分布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节交替明显,年平均温15℃左右,1月平均温约8℃,7月平均气温0℃,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昼夜以及晴雨天之间温差较大,一般相差10~15℃。土壤多为石灰岩风化形成的褐红壤,有较厚的腐殖质层。扇蕨喜阴耐湿,生于常绿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下或沟谷地在段。秋冬季孢子成熟。
扇蕨是中国特有的珍奇蕨类植物之一,对蕨类植物分类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已经受到世界各国蕨类学者的重视。
鹿角蕨
鹿角蕨是我国近年来在云南发现的新记录植物,为热带和雨林中的附生植物,分布区极狭窄。森林的严重破坏使附生母树常遭刀斧之灾,生态系统失调,鹿角蕨也就难于存在。
鹿角蕨为多年生附生草木,根状茎肉质,短而横卧,有淡棕色鳞片。叶2列,二型,基生叶(腐殖叶)厚革质,直立或下垂,无柄,贴生于树干上,长25~35厘米,宽15~18厘米,先端截形,不整齐3~5次叉裂,裂片近等长,全缘,两面疏被星状毛,初时绿色,不久枯萎,褐色,宿丰;能育叶常成对生长,下垂,灰绿色,长25~70厘米,分裂成不等大的3枚主裂片,基部楔形,下延,几无柚,内侧裂片最大,多次分叉成狭裂片,中裂片较小,两者均能育,外侧裂片最小,不育,裂片全缘,通体被灰白色星状毛,叶脉粗突。
鹿角蕨分布区为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年平均温22.6℃,1月平均温15~17℃,极端最低温不低于5℃,极端最高温39℃;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80%。常附生在以毛麻楝、楹树、垂枝榕等为主体的季雨林树干和枝条上,也可附生在林缘、疏林的树干或枯立木上。鹿角蕨以腐殖叶聚积落叶、尘土等物质作营养。雨季开始,在短茎顶端上长出新的腐殖叶能育叶2片。上一年的腐殖叶在当年就枯萎腐烂,而能育叶至第二年春季才逐渐干枯脱落。本种系新分布于我国稀有植物种,分布范围极为狭窄,此种的出现,对研究蕨类植物区系有科学意义。其植株形态奇异美丽,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植物。
中国蕨
中国蕨分布地区狭窄,仅生长在云南西部及四川北部少数地区,零星散落在裸露的石上或矮灌丛岩缝。极为罕见。
中国蕨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8~2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黑色,有棕色狭边,全缘。叶簇生,叶柄长10~18厘米,亮栗黑色,下部疏被鳞片;叶片五角形,长宽近相等,约7~10厘米,近三等裂;中央羽片最大,长6~9厘米,中部宽3~4.5厘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突然收缩成三角状耳形,并呈楔形下延而与侧生一对羽片相连,羽状深裂;侧生羽片三角形,长3.5~6厘米,不对称的二回羽裂,羽轴上侧的裂片较下侧的为短,全缘;下侧基部一裂片特长,约3~4.5厘米,宽1~1.5米,羽状深裂达小羽轴的狭翅,向上的裂片全缘或有一、二粗齿;叶脉在未回裂片上羽状分叉,下面粗凸,栗色,彼此接近而成瓦楞形,上面略下凹;叶干后革栗色,彼此接近而成瓦楞形,上面略下凹;叶干后革质,褐绿色,上面光滑,下面被腺体,分泌白色蜡质粉末。
本种分布区的气候属于西部亚热带的高原季风类型,有焚风而形成干热气候,雨量少(仅600~700毫米)。土壤大都为红褐土或石灰化的石灰土,石粒多,土层瘠薄,地表裸露。多见于华西小石积、车桑子、薄叶鼠李、马鞍羊蹄甲,以及扭黄茅等耐干热的矮灌木丛内。在冬春漫长的缺水季节,中国蕨子囊形成于4~5月,孢子于9~10月成熟。
中华水韭
该种又称为华水韭,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局部地区。随着农田生产建设和养殖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变迁和水域消失,中华水韭在许多地方已经消失了。
本种为多年生沼泽植物,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略呈2~3瓣,具多数二叉分歧的根;向上丛生多数向轴覆瓦状排列的叶。叶多汁,草质,鲜绿色,线形,长15~30厘米,宽1~2毫米,内具4个纵行气道围绕中肋,并有横隔膜分隔成多数气室,先端渐尖,基部广鞘状,膜质,黄白色,腹部凹入,上有三角形渐尖的叶舌,凹入处生孢囊。孢子囊椭圆形,长约9毫米,直径约3毫米,具白色膜质盖;大孢子囊常生于外围叶片基的向轴面,内有少数白色粒状的四面形大孢子;小孢子囊生于内部叶片基部的向轴面,内有多数灰色粉末状的两面形小孢子。
本种分布区属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1月平均温为2~7℃,7月平均温为27~29℃,降水量1000~1500毫米。主华水韭要生长在浅水池塘边和沟淤泥土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6.5。主要伴生植物有节节划、糯米团、莲子草、水秀及鳢肠等。孢子期为5月下旬至10月末。
水韭属是水韭科中唯一生存的遗属,属于拟蕨类,也就是小型叶蕨类,可是它既不同于其它成员如卷柏、木贼,也不同于其叶长而成线形,没有复的叶脉级织的种类。所以在系统演化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笔筒树
笔筒树不仅属于地球远古时代残留的树蕨类植物,对古植物的研究有价值,而且亦是研究台湾与大陆植物地理关系的好材料。该植物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对象。
以前,该种在中国只知产于台湾省,1982年在厦门大学自来水池附近的沟发现一株,这是中国大陆的首次记录。
笔筒树为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大,最高可超过10米,胸径达10~15厘米,茎外皮布满落叶后留下的大型叶柄斑痕,形成菱形的花纹,十分美观,这是识别该植物十分明显的外部特征。叶集生于茎顶,大型展开的叶片和拳卷状的嫩叶构成大型蕨类植物的特有景观。叶身长矩圆形,长1.5~2.7米,宽0.6~0.8厘米,与桫椤一样三回羽状深裂。叶羽片长披针形,羽状深裂,长10~15厘米,宽1.5~2.2厘米,具尾状尖头,叶基平截。孢子囊群生叶背侧脉分叉处。
本种树干高,无直根系,具数不定根,喜气湿度大,土壤湿润的环境,常生长在山沟。在厦门,生长在以台湾相思为主的阔叶林下墓地被雨水侵蚀的2米深的沟中,坡向南偏西,坡度15°。笔筒树分布在台湾1500米以下山区,因配子体生长困难,幼苗稀少,现有植株应加以保护。在大陆新发现的分布区,更应倍加珍惜。森林群落高约15米,群落覆盖度达70%。土壤肥沃,含砂量大。当地春季多阴雨,夏季常有台风和暴雨,气温和湿度均适合孢子体植株生长。唯秋季冬季多晴少雨,生境干旱,但沟中相对湿度大,又可避风防寒。经观察,孢子囊群生长期约4个月,孢子叶一年长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但无配子体生长环境,所以无幼苗。
笔筒树是蕨类植物中少有的种类,高大挺拔,树形美丽,树冠有如巨伞,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园艺观赏植物。大陆只有厦门一株,对研究大陆与台湾植物区系的关系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