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代数学王国(上)
45711200000011

第11章 《算术》

公元1世纪,《九章算术》问世,它标志中国数学系统理论的产生。从此,奠定了后世数学研究的基础内容和理论形式。作为中国数学成熟的标志,《九章算术》还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及其特点。

宋本《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的内容

现传本《九章算术》由246个数学问题及其答案和术文组成,按算法分属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章。前六章定的是实用名称,“使学者知事物之所在,可以按名以知术也”,后三章“义理稍深,应用亦较狭,故从其专术得名”。各章名称的涵义和基本内容如下:

“方田”,是土地形状的特称,说明该章专讲各种形状地亩面积的计算,设问38题,提出21术,涉及的数学内容主要是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方法。

“粟米”,是谷物品种的特称,说明该章专讲各种谷物之间的换算,设问46题,提出33术,涉及的数学内容主要是比率算法。

“衰分”,意为按比率分配,说明该章专讲分配问题的解法,设问20题,提出22术,涉及的数学内容仍是比率算法,但难度较粟米章的比率算法要高,是它基础上的发展。

“少广”,名称比较奇特,中国古代称长方形的底、高为广、从,长方形面积给定后,广、从之间存在着广多从少和广少从多的关系。所以按定义而论,“少广”就是“广少而从多,需截多以益少。”说明该章专讲给定长方形面积或长方体体积求其边长的方法,设问24题,提出16术,涉及的数学内容主要是开平方和开立方。作为这类问题的扩充,该章的最后提出了两题已知球的体积而求其直径,即所谓“开立圆”问题。

“商功”,意为工程大小的估计,说明该章专讲开渠作堤、堆粮筑城等工程的计算和用工多少的确定,设问28题,提出24术,涉及的数学内容主要是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

“均输”,意为平均输送,说明该章专讲按人口多少、路途远近、谷物贵贱推算赋税及徭役的方法,设问28题,提出28术,涉及的数学内容主要是在衰分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率算法。

“盈不足”,是中国数学的一种专门算法——盈不足术的代称,说明该章专讲盈不足(包括两盈、盈适足、不足适足等)问题的算法,以及将一般算术问题化为盈不足问题的方法,设问20题,提出17术,涉及数学内容主要是假设法和基于直线内插思想的比率算法。

“方程”,指由数学排列而成的方形表达式,演算“方程”。的方法称为方程术,说明该章专讲列置和演算“方程”的方法,设问18题,提出19术,涉及数学内容主要是与线性方程组相当的理论和正负数运算法则。

“勾股”,指直角三角形,说明该章专讲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理论,设问24题,提出22术,涉及数学内容主要是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从上述内容简介中可以看出,《九章算术》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实用性强,以及以算为主、数形结合的特点。这个特点在全书的体系结构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九章算术》的体系

《九章算术》的体系是中国数学理论体系的典型代表。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是:以题解为中心,在题解中给出算法,根据算法组建理论体系。所以说,《九章算术》的理论体系是以题解为中心的算法体系。以题解为中心指的是这一理论的中心内容是问题及其解法;算法体系则指建立理论体系的依据和核心是算法。

从表面上看《九章算术》的分类依据似乎有两个:一是按问题的应用属性分类,如关于土地面积的计算归成一类,署名方田;关于谷物换算方法归成一类,署名粟米等等。二是按算法分类,如以介绍盈不足术、方程术、勾股术为主要内容的问题及题解分属三类,署名盈不足、方程和勾股等。其实,这是个表面现象。《九章算术》分类原则仅一个,即算法。《九章算术》的体系也仅一个,即算法体系。所谓实用体系的说法既不确切,也不符合《九章算术》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九章算术》中的不少问题是为了全面完整地表现算法而编制出来的,这些问题的应用属性完全由《九章算术》的作者所决定,应用属性不成其为分类原则。

近年来中算史家对《九章算术》的算法体系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发现《九章算术》不仅分类合理,体系完整,而且结构严谨,充分表现了中国数学特有的形式和思想内容。

整个《九章算术》包括了四大算法系统和两大求积公式系统。四大算法系统是分数算法、一般比率算法、组合比率算法、开方算法;两大求积公式系统是面积公式系统和体积公式系统。其中算法是主体,求积公式服务于算法,起表现算法的例解作用。四大算法系统和两大求积公式系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九章算术》完整的理论体系。

《九章算术》的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不区分几何、代数等分支,算术这一名称包括了中国数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按现在数学的分支来区别中国数学的内容和成就是有些困难的。但不这样做,也会给认识中国数学带来不便。本书仍采取将《九章算术》的成就分成算术、代数和几何三个方面叙述的办法,以方便读者。

1.《九章算术》的算术成就

《九章算术》的算术成就包括分数运算、各种比例问题和盈不足术三个方面。

分数运算《九章算术》中的分数内容主要在方田章,其中有“约分”、“合分”(加法)、“减分”(减法)、“乘分”(乘法)、“经分”(除法)、“课分”(分数的大小比较)、“平分”(求分数平均数)等。“约分”和现在的约分一样。为什么要约分,书中说,因为“不约则繁,繁则难用”,所以要约分。约分的方法是:“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可半者半之,即如分子分母均为偶数,则可先以2约分。不可半者,则采用更相减损术先求等数(即公因子),然后用等数约之。副,另放一旁的意思。

现在通常采用的分数写法,开始于明末西洋笔算传入中国之时,当时曾有将分母放在分子上的记法。直到清末新式学校中的算术课本才采用现在的写法。

各种比例问题 在《九章算术》衰分章、均输章、勾股章中都有不少比例问题。

《粟米》章一开始就列举了各种粮食的互换比率。“粟米之法:‘粟米五十,粝米三十、粺米二十七、米二十四……’”这就是说:谷子五斗可换糙米三斗,又可换九折精米二斗七升,八折精米二斗四升……粟米章内许多粮食之间的兑换关系均按这个比率计算。如:

粟米章第1题:“今有粟米一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它的解法是:“以所有数乘所求率为实,以所有率为法,实如法而一。”这里,所有数是粟米1斗(10升),所有率是5,所求率是3.于是依术10×3÷5=6升。这种算法叫“今有术”。“今有术”就是比例,是从关系式:

另外,还有现在所谓的复比例问题和链锁比例问题,也都用“今有术”解决。比例分配问题也可用“今有术”解决。如衰分章第2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所食)。马主曰,我马食半牛(所食)。今欲衰偿之(按一定比例递减赔偿)问各出几何?”依照羊主人、马主人的话,牛、马、羊所食粟相互之比率是4:2:1,就是用4、2、1各为所求率,4 2 1=7为所有率,粟米50升为所有数,以“今有术”演算得牛主人应偿4450“今有术”是从三个已知数求出第四个数的算法,7世纪时在印度为婆罗摩笈多所知,称之为“三率法”。后来三率法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仍保持三率法的名称。欧洲商人十分重视这种算法,叫它为“金法”,意思是赚钱的算法。可见欧洲人对这种算法的推崇。

《九章算术》的几何成就包括面积与体积计算,勾股问题以及勾股测量三个方面。

面积与体积 面积与体积的计算起源很早,《九章算术》将它放在第一章,另外,商功章内有体积计算问题。

我国古代的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是直接从测量田亩的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几何图形的名称从田地的形状得来。如“方田”、“圭田”、“直田”、“邪田”(或“箕田”)、“圆田”、“弧田”、“环田”等,分别表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弓形、圆环等。

《九章算术》对上述各种图形都有计算公式。

如“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意思是,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是底长之半乘高。

前四句是讲正负数的减法,后四句是讲加法。显然,这是完全正确的。筹算怎样来表示正负数?刘徽有一个说明:“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这句话是说,同时进行两个运算,若结果得失相反,那就要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用红筹代表正数,黑筹代表负数。不然的话,将筹斜放和正放来区别。

这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做出的对正负数的明确区分。

世界上除中国外,负数概念的建立和使用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希腊数学注重几何,而忽视代数,几乎没有建立过负数的概念。印度婆罗摩笈多开始认识负数,采用小点或小圈记在数字上面表示负数。对负数的解释是负债或损失,只是停留在对相反数的表示上,尚未将负数参与运算。

欧洲第一个给出负数正确解释的是斐波那契,他在解决一个关于某人的赢利问题时说:“我将证明这问题不可能有解,除非承认这个人可以负债。”

1484年法国的舒开给出二次方程一个负根,卡当在1545年区分了正负数,把正数叫做“真数”,负数叫做“假数”,并正式承认了负根,不过,这些思想都没有在欧洲引起足够重视。直到18世纪有些数学家还认为负数这个比零小的数,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