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实用土单验方
45724500000013

第13章 开窍药

凡具有通关开窍回苏作用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开窍药善于走窜,功能通窍开闭,苏醒神识,主要适用于热病神昏,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病出现卒然昏厥的症候。临床常用以作为急救之品。

开窍药一般用于神昏内闭的症候。但闭症有寒闭、热闭之分,寒闭者多见面青身冷、苔白脉迟;热闭者多见面赤身热、苔黄脉数。治寒闭宜温开宣窍,须配袪寒药同用;治热闭宜凉开宣窍,须配清热药同用。

本类药物,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久服泄人元气;而且辛香走窜,对于大汗亡阳引起的虚脱及肝阳上亢所致的昏厥,都应慎用。

麝香

“来源”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别名”香脐子、寸香、元寸、当门子、臭子。

“处方用名”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用法用量”内服每次一厘至五厘。本品气味芳香,内服只宜配入丸、散剂,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产地采收”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陕西、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主归心、脾经。

“功能主治”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的作用。主治温热病热入心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胎死腹中、胞衣不下等证。

麝香活血通经,已成为现代药理研究所证实,故孕妇忌用,以防止流产。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麝香主含麝香酮,少量降麝香酮,还含有胆甾醇、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卵磷脂、尿素、无机盐(铵酸、钙酸)等。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具有强心作用,但对心率一般没影响。可以兴奋子宫。还具有抗炎作用,对初、中期炎症作用最为明显。“常用单方”

“方一”

麝香0.15~0.25克

“用法”取上药,研末。直接敷于神阙穴上,外贴胶布固定,然后点燃艾卷,隔布灸至肛门排气为止。为提高疗效,可同时针刺内关、足三里,强刺激并留针30分钟。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行气止痛。主治肠梗阻。

“疗效”据董连荣等记载,应用本方有一定效果。如用本“方一”2小时无效者应改用其他疗法;凡脐部有湿疹、溃烂者禁用本法。

“来源”录自《家庭偏方秘方验方大全》

“方二”

麝香1~1.5克

“用法”取上药,研成细末,紫皮蒜捣成泥。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正午时刻,先将麝香均匀撒敷在第七颈椎棘突到第十二胸椎棘突宽8分至1寸的脊椎中线长型区域内,继将蒜泥覆上,60~70分钟取下。

“功能主治”通络止喘。主治支气管哮喘。有一年以上反复发作哮喘史,常因气候转变受寒或其他因素诱发,发作时有严重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疗效”据阮德贞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84例,观察不满二年者72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9,4%,显效率为80.5%。随访二年以上共112例,远期总有效率达95.5%,显效率达78,6%。

“来源”陕西中医,1983.4(3):81

“方三”

麝香0.15克

“用法”取上药,活鳝鱼1条,用铁锥刺鳝鱼头部,取滴出之血30滴,加入麝香调匀。涂患部,每15分钟涂1次,3~4小时后洗去。

“功能主治”除风活血通络。主治肢体肌肉麻木不仁。

“来源”录自《穴位敷药疗法》

“方四”

麝香0.3克

“用法”取上药,敷脐心。

“功能主治”通关窍。不射精症。

“来源”录自《中医男科证治》冰片

“来源”冰片为龙脑科常绿乔木龙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称“龙脑冰片”,亦称“梅片”。

“别名”龙脑冰片、机制冰片、艾片。

“处方用名”冰片、梅花冰片、梅片。

“用法用量”内服每次0.3~0.9克。本品气味芳香,内服只宜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适量。

“产地采收”龙脑香主产东南亚地区,我国台湾地区曾有引种。艾纳香主产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龙脑冰片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机制冰片以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为佳。本品易升华,香气易走失,需置容器中密闭保存。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等。

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冰片的主要成分为树脂和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并可通过体温中枢而解热。冰片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很轻,而有轻度止痛和温和的防腐作用,并有消肿作用。其抑菌作用对猪霍乱弧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作用。还有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冰片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成细末,加入3~4倍蒸馏水,混合调匀。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擦浴全身皮肤和颈部、腋部、腹股沟、腘窝、肘窝部表浅大血管等处,以皮肤发红为度。

“功能主治”退热降温。主治高热。

“疗效”据熊家平报道,应用本方治高热多获良效。不仅退热效果快,在凉爽身体、减轻或消除高热带来的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方面,优于酒精擦浴,而且无酒精擦浴后怕冷的副作用。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7,(6):247

“方二”

冰片30克

“用法”取上药,浸泡于500毫升的白酒中。将药酒外涂疼痛处,每天涂10余次。局部溃烂处禁用。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止痛。主治晚期癌症疼痛。

“疗效”据裘钦豪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0例,疼痛缓解33例,无效7例。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6.(11):517

“方三”

冰片末少许

“用法”取上药,将红皮白心萝卜削如手指头大小,用竹针在萝卜上端刺一小孔,孔内放冰片末少许。右侧头痛塞右鼻孔,左侧头痛塞左鼻孔,吸气3分钟。

“功能主治”开窍止痛。主治剧烈头痛。

“来源”录自《祖传秘方大全》

“方四”

冰片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加凡士林、香粉(妇女化妆用品)适量,调匀成膏。用时取药膏如钱币大,外敷于患侧面部及合谷穴,外用纱布固定,3小时后取下,隔天1次。

“功能主治”通络治痹。主治面神经麻痹,表现为患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眼不能闭合、面肌松弛,不能鼓腮、嘬嘴、口水流出、食物易停滞患侧。

“疗效”据李晓龙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数次痊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8,(10):471石菖蒲

“来源”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别名”山菖蒲、昌阳、水敛草、药菖蒲。

“处方用名”石菖蒲。

“用法用量”干者3~10克,鲜者10~15克,煎服。

“产地采收”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以条粗、断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秋、冬两季挖取根茎,除去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将原药洗净杂持,捞起润软,切0.2~0.25cm顶头片,晒干。

“炮制研究”本品宜置通风干燥处保存。

“性味归经”辛苦而温,归心、脾、肝经。

“功能主治”豁痰开窍,和中辟浊。用于痰浊壅闭,神识昏迷,高热神昏,癫狂痴呆,耳目失聪及湿浊中阻,胸腹服闷,噤口痢疾等症。

阴虚阳亢、烦燥汗多、咳嗽吐血、滑精者慎用。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石菖蒲主含挥发油,另含有少量氨基酸及糖类等成分。石菖蒲水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还具有镇静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石菖蒲15克

“用法”取上药,水煎服。

“功能主治”祛湿通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甚则变形。

“来源”录自《风湿病单验方大全》

“方二”

石菖蒲200克

“用法”取上药,用1000毫升60度左右的白酒浸泡,密封,15天后启用。每天早晚各饮2~3小杯。1000毫升药酒可服1个月。

“功能主治”祛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表现为肩、背、关节疼痛,痛无定处。

“疗效”据胡明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9例,除1例无效外,其余皆获疼痛消除或减轻之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2.(2):82

“方三”

石菖蒲200克

“用法”取上药,分40次,每天3~4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主治”息风涤痰、化湿健脾。主治痫证。属肝风挟痰者。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可持续几分钟,醒后疲乏。

“疗效”据张化南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例,效果满意。

“来源”吉林中医药,1990.(6):21

“方四”

石菖蒲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末口服。

“功能主治”解毒。主治食牛肉中毒。

“来源”录自《家庭实用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