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祖传药浴
45725000000006

第6章 药浴治疗男科疾病

阳痿

阳痿是指阴茎萎软不举或举而不坚,以致影响正常性生活,亦称为阴痿、筋痿。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素问·痿论篇》曾对本病的病因进行论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可以说,禀赋不足,少年手淫,过早婚育,纵欲太过,导致肾气损伤是引起阳痿最常见的病因。其他如过食醇酒厚味,导致湿热下注亦可引起阳痿。

临床所见,阳痿的发生除极少数为器质性病变引起外,绝大多数为功能性病变所致,经适当治疗是可以恢复的,如果由于发热、过度疲劳、情绪不佳等因素造成一时性阴茎勃起障碍,不应视为病态。

方一

“组成”黑附子、蛇床子、紫梢花、远志、菖蒲、海螵蛸、木鳖子、丁香各6克,樟脑4.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为散,贮瓶备用,用时,每取本散15~20克煎水,温洗阴囊处。每日洗2次,多洗更佳。

“功用”温经祛湿,壮阳举萎。

“适应证”阴湿阳痿、房事不举。

“说明”方中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有壮阳温肾之功,配以蛇床子等祛湿之品,对肾阳虚损而一致寒湿内盛所出现的阳痿确有较好的疗效。

方二

“组成”菟丝子、蛇床子、韭菜子、棉花子、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阳起石、肉苁蓉、大小茴香各12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取汁弃渣,倒入盆内,趁热熏洗会阴及阴茎、阴囊,待药温后浸泡阴茎,每日2次。

“功用”温肾壮阳。

“适应证”阳痿。

“说明”方中菟丝子、蛇床子、韭菜子、棉花子等均有壮阳起痿的作用,古书取名为“五子衍宗丸”,治疗男子阳痿而所致的不育症,再加温肾之品如仙灵脾等,其壮阳起萎作用更强。

方三

“组成”苦参、蛇床子各50克,黄柏、黄芩、防风、荆芥、海风藤、百部、白鲜皮、夜交藤各15克。

“用法”上药加入清水煎熬取药液,趁热先熏蒸阴茎、会阴部,待药液温时浸洗阴茎至水凉。每日1或2次。也可配合口服汤液药进行治疗。

“功用”清热燥湿。

“适应证”阳痿伴阴囊发痒及湿疹者。

“说明”本方取苦参、黄柏、黄芩等清热燥湿,主要用于治疗阳痿因肝经湿热下注而成者,再配伍百部、白鲜皮等杀虫止痒,故可兼治阴囊湿疹。

方四

“组成”川芎、细辛各15克。

“用法”上药每晚水煎,坐浴20分钟,同时也可配合口服中药,以及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

“功用”行气活血。

“适应证”阳痿。

“说明”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有明显增强血液循环作用,故可治阳痿。

方五

“组成”丁香、麝香、官桂、露蜂房、川椒、煅牡蛎、吴茱萸、零陵香、木鳖子、马兰花、韶脑、白矾灰、紫梢花、蛇床子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每次用30克,加水1 000毫升,煮沸后去渣,趁热淋洗少腹、阴茎、会阴处。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功用”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适应证”阳痿。

“说明”本方药物多为芳香通窍之品,药虽繁多,但作用力强而专,对因寒或瘀血阻塞经络而致阳痿不起者较为适宜,并有快速见效的功效。

方六

“组成”牡蛎粉、蛇床子、干荷叶、浮萍草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20克,加水1 000毫升,煎3~5沸,过滤去渣,淋洗阴茎。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功用”潜阳固涩,温阳通脉。

“适应证”阳痿。

“说明”肝阳亢盛,上浮而不下潜,以致阳事无用,故方中取牡蛎潜阳固涩为主药,再配伍蛇床子温肾祛寒,干荷叶引药直达病所,浮萍草祛风通络,故对阳痿有一定疗效。

方七

“组成”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20克,阳起石25克,柴胡15克。

“用法”将阳起石先煎30分钟,然后去渣加入其余药物煎煮30分钟,取汁,擦洗少腹部。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功用”温阳补肾。

“适应证”虚证阳痿。

“说明”方中巴戟天、淫羊藿等均为温肾壮阳之品,阳起石即硅酸盐类矿物,主治阳痿不举。再配柴胡理气并引药入肝经,使之更好发挥药效。

方八

“组成”五倍子2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煮30分钟后,倒入盆中,趁热熏洗龟头;待药温40℃时,再浸泡龟头5~10分钟。每晚熏洗1次,15~20日为1个疗程。

“功用”温经通阳,收敛止泻。

“适应证”阳痿。

“说明”五倍子功专收敛,原为治疗遗精、盗汗、久泻之佳品。本方取此治疗阳痿,是专治因精液下泄过多而久不愈,以致阳痿不起者,故对阳痿伴有遗精者较为适宜。

遗精

遗精是指男子在非性生活时发生精液外泄,其中有梦而遗称梦遗,无梦而遗称滑精。需要注意的是,成年男子偶有遗精,多为“精满自溢”的生理现象,不需治疗,患者也不必紧张。倘若遗精频繁,每周1或2次以上,甚至见于非睡眠时,则属病理表现。其病因正如《丹溪心法》一书中所说:“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欲不遂,精乃失位,输精而出者;有欲太过,滑泄不禁者。”说明本病多因劳心太过,郁怒伤肝,恣情纵欲,嗜食醇酒厚味皆可影响肾封藏精液的功能。

方一

“组成”艾叶300克。

“用法”将艾叶装纱布包内,放进热水池浸泡半小时后,进入药池洗浴20分钟,每日1次。

“功用”温经止遗。

“适应证”肾虚所致的遗精。

“说明”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有治疗遗精之功,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方二

“组成”黄连、肉桂各5克,知母、黄柏、五倍子、菟丝子各10克,仙鹤草、煅牡蛎、煅龙骨各30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后,趁热熏洗会阴部及阴茎、阴囊。每日2次,临睡前取药液加温浸洗两足。

“功用”交通心肾,止遗固涩。

“适应证”遗精。

“说明”本方系“交泰丸”加味,方中黄连泻火,肉桂补火,寒热并用以交通心肾,故适宜于心肾不交所致的遗精。再配伍牡蛎等,以增强其止遗作用。

方三

“组成”仙鹤草30克,黄芩、丹皮各10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后,熏洗会阴部,以每晚睡前1次为官。

“功用”凉血止遗。

“适应证”遗精。

“说明”仙鹤草功能下气活血,现代药理学实验证实,本品为强壮收敛之品。配伍黄芩、丹皮清热凉血,故对因阴盛内热扰动精室所致的遗精有一定疗效。

方四

“组成”五倍子200克。

“用法”将五倍子煎汤取汁,擦洗小腹部。每次20分钟,每日3次。

“功用”收敛止遗。

“适应证”遗精。

“说明”五倍子有收敛止遗精之功效,并为临床实践和药理学实验所证实,其所含的鞣质确有良好的收敛作用。

方五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黄连、栀子、炮姜、山茱萸、煅牡蛎各等量。

“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放入浴池内,可洗浴30分钟。每日1次。

“功用”养阴,清热,止遗。

“适应证”阴虚火旺而致的遗精。

“说明”方中当归、白芍、生地黄等养阴益血,再配伍黄柏、黄连、栀子以增清热凉血之功,山茱萸、煅牡蛎固涩止遗。

早泄

早泄是指性交时射精过早,所谓“过早”,并无确切的时间界限,严格地说,是指男方尚未与女方接触,或刚接触发生射精,以致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

早泄是性功能障碍的常见症候,多与阳痿、遗精相伴出现。中医认为,精液的藏泄,为心、肝、肾诸脏协同管理。如果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常,约束无能可导致过早泄精;或少年手淫,纵欲伤肾,以致封藏失固,皆可引起早泄。

方一

“组成”蛇床子、地骨皮、石榴皮各12克。

“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熏洗阴部,并用手擦洗后,于性交前洗泡阴部。

“功用”温中,下气,止泄。

“适应证”早泄。

“说明”蛇床子功能温肾固涩,再配伍地骨皮滋阴凉血,石榴皮收敛而止泄,故对早泄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方二

“组成”五倍子、芡实各20克,生牡蛎、生龙骨各30克,金樱子10克。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煎熬30分钟,过滤取汁,再加适量温开水倒入盆内,趁热熏洗阴部,等药液温后浸洗龟头,每晚1次,15~20天为1个疗程。

“功用”收涩止泄。

“适应证”早泄。

“说明”方中诸药均为收涩止泄之品,合用之,其收敛作用更强,对早泄日久不愈者较适宜。

方三

“组成”杜仲20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2克,淫羊藿、首乌各21克。

“用法”上药水煎,待温后下半身浸浴或坐浴,每日1次。

“功用”补肾止泄。

“适应证”早泄。

“说明”杜仲入肝补肾治早泄。菟丝子、淫羊藿为温肾壮阳之品,枸杞子、首乌则能补肾益精。

方四

“组成”硫黄20克,蒺藜、吴茱萸、穿山甲(代)各10克,巴戟天25克,细辛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待温后下半身浸浴,每日1次。

“功用”补肾止泄。

“适应证”早泄。

“说明”硫黄秉纯阳之精,主虚损泄精,配伍蒺藜等以增加补肾止泄的作用。

方五

“组成”五味子、黄芪、党参、韭菜子各20克,干姜10克。

“用法”上药水煎后加黄酒500毫升,下半身浸浴,每日1次。

“功用”补肾止泄。

“适应证”早泄。

“说明”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配伍党参、黄芪等补益之品,其效更强。

阴囊湿疹

阴囊湿疹又称“绣球风”或“肾囊风”,临床上以阴囊瘙痒,抓破后流黄水,结痂,久而皮肤变厚,皮上生赤粟样疙瘩,甚至感染化脓为特征,亦属湿疹范畴。《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疮候》说:“肾荣于阴器,肾气虚,不能制津液,则汗湿,虚则为风邪所乘,邪害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瘙之则生疮。”说明本病多因久坐潮湿之地,被湿气所浸,湿郁化热,或下焦湿热被风邪所袭,致风、湿、热三邪客于阴囊所致。

方一

“组成”川椒、杏仁各10克。

“用法”上药煎汤温洗患处。

“功用”燥湿解毒。

“适应证”阴囊湿疹瘙痒明显者。

“说明”川椒能破一切幽暗阴毒之物,杏仁亦能解毒杀虫,临床上用本方治疗,其有效率可达90%。

方二

“组成”煅龙骨、透骨草、黄柏、川椒、苍术、地骨皮、羌活各1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先熏后洗。

“功用”燥湿收敛,祛风解毒。

“适应证”阴囊湿疹。

“说明”方中煅龙骨有较强烈的燥湿收敛作用,同时还能清热泻肝,是为主药;透骨草、川椒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解毒;黄柏、苍术清热燥湿,地骨皮凉血解毒,羌活祛风胜湿。诸药合用,有燥湿收敛、祛风解毒功效,故可治疗因风湿热所致的阴囊湿疹。

方三

“组成”鱼腥草40克,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各20克,明矾、食盐各6克,硫黄12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文火煮至1 500毫升,滤出药渣,另放于清洁的器皿中,以备下次再用。将煎出之药液置于净盆中,坐于其上趁热先熏,待凉后约洗半小时,每日可熏洗2或3次。每剂分3次用。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燥湿。

“适应证”阴囊湿疹。

“说明”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功能清热解毒,并有除湿作用。配伍苦参清热燥湿,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燥湿祛风止痒,明矾、食盐收敛燥湿,硫黄解毒。诸药合用,清热解毒、祛风燥湿。

阴肿

男子生殖器肿胀可由多种因素而致,一般多由感受风邪,或虫咬感染,或患丝虫病,或跌打损伤导致血络破损等,均可引起局部气血瘀滞,瘀血内积阴茎、阴囊而成。治疗上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法。

方一

“组成”芒硝60克,地龙30克,青黛、明矾各5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后,熏洗阴茎,每日2~5次。龟头嵌顿者要及时复位。

“功用”清热散结,活血消肿。

“适应证”阴茎水肿。

“说明”芒硝能破血,除邪气,利大小便,地龙功能活血消肿,青黛清热燥湿,明矾燥湿消肿。诸药合用,清热散结,活血消肿,故可用于阴茎水肿。

方二

“组成”蛇床子9克,雄黄6克,明矾8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沸取汁,趁热熏洗阴茎、阴囊。每日1~3次,每次20分钟。

“功用”祛风燥湿,解毒消肿。

“适应证”阴茎水肿。

“说明”蛇床子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临床上用治急性渗出性皮肤病,能使渗出明显减少,炎症消退,再配伍雄黄、白矾解毒消肿,故可治疗阴茎水肿。

方三

“组成”麻黄150克,黄连、蛇床子各100克,乌梅1颗。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水煎数沸,去渣,热浴患处。每日3次。

“功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适应证”阴茎水肿。

“说明”麻黄功能祛风利水,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方中黄连、蛇床子均有清热燥湿之功。

方四

“组成”威灵仙、砂仁壳各10克,蛇床子、当归尾、大黄、苦参各15克,葱白8根。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

“功用”利湿,通络,消肿。

“适应证”阴茎水肿发痒。

“说明”方中取威灵仙利湿消肿为主,辅以砂仁壳理气,蛇床子、苦参燥湿,大黄清热解毒,当归尾活血消肿,葱白则有通络、引药下行的作用。

方五

“组成”栀子35克,白酒50毫升。

“用法”将栀子捣碎,浸泡在白酒中(以浸过药面为度)半小时即可。用时以煮沸消毒过的鸭毛蘸栀子酒涂洗患处,每日数次。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适应证”阴茎水肿。

“说明”栀子功能利小便而祛湿热,药理学研究表明,栀子有抗菌消炎作用,并能加速软组织愈合,配白酒以增其活血消肿功效。

方六

“组成”蝉蜕15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洗浴患部。

“功用”疏风,散热,利水。

“适应证”阴茎水肿。

“说明”蝉蜕治皮肤疮疡风热,煎汤洗治小儿阴肿,即可肿消痛止,说明本方治疗阴茎水肿确有较好的疗效。

方七

“组成”透骨草60克,鲜樟树叶、松枝各30克,生姜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汤取汁熏洗患处,每晚1次,每次15分钟。

“功用”祛风燥湿,活血定痛。

“适应证”阴茎水肿。

“说明”透骨草能疗热毒,配伍诸药,可治肿毒初起,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定痛的作用。

方八

“组成”大黄、丹参、川芎、艾叶、赤芍、丹皮、茴香、葱各15克,白芷、木香各7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取汁,熏洗阴囊血肿的部位,每日3或4次。

“功用”清热消肿,活血通络。

“适应证”阴囊血肿。

“说明”方中用药以寒热并举为特点,取大黄、丹皮、丹参、赤芍等清热凉血消肿,以茴香、葱、艾叶、木香等温散邪结,行气化瘀通络。

方九

“组成”红花、积雪草、半夏、骨碎补各12克,甘草6克,葱须15克。

“用法”上药用水2碗煎沸,加醋30毫升,再煎沸后取汁,熏洗患处,每日3或4次,每次10~15分钟。

“功用”活血,解毒,消肿。

“适应证”阴囊血肿。

“说明”积雪草主大热,恶疮、痈疽,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甙类能治疗皮肤病,能促使结缔组织血管网增生,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瘀血吸收。

方十

“组成”威灵仙50克。

“用法”将威灵仙鲜品捣汁,加水200毫升,浸洗阴茎。

“功用”通经活络。

“适应证”阴茎外伤血肿。

“说明”威灵仙功能通络消肿,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对平滑肌有明显兴奋作用,并能促进血液循环,故对阴茎血肿有较好的疗效。

子痛

子痛是以睾丸肿痛为主要症候,与西医的急慢性睾丸炎、附睾炎相类似。《证治准绳》说:“是厥阴之经,环阴器,抵少腹,人病此者,其发睾丸胀痛,连及少腹。”说明本病的发生与肝经有关,多由感受寒湿,湿热下注,外感风热或肝经郁热而致。

方一

“组成”黄芩、黄柏、山栀、大黄、青黛、丹参、丹皮、威灵仙各15克,马齿苋、艾叶各20克。

“用法”上药煎水2遍,过滤取汁,倒入盆内,趁热熏洗外阴,每日1或2次。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睾丸炎、附睾炎。

“说明”方中黄芩、黄柏、山栀、大黄均有清热解毒之功,青黛、丹参、丹皮凉血活血,威灵仙、艾叶除湿消肿,马齿苋则为外科疮疡炎症的常用良药。

方二

“组成”七叶一枝花60克,红花10克,制乳香、没药各15克。

“用法”上药水煎后熏洗患处,每日2次。

“功用”清热利湿。

“适应证”湿热型子痛。

“说明”七叶一枝花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再配伍红花、制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其消炎作用更强,故对湿热下注而致局部瘀血内阻之附睾炎有较好的疗效。

方三

“组成”白芷30克,萆薢、蛇床子、小茴香各15克,甘草10克。

“用法”上药煎熬后取汁将药液置于盆中熏洗、坐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功用”燥湿消肿。

“适应证”慢性睾丸炎。

“说明”白芷功能祛风燥湿,消肿止痛,配伍萆薢、蛇床子以增其利湿功能,甘草能调和解毒。

方四

“组成”丹参、赤芍各30克,夏枯草15克,川椒、桂枝各9克。

“用法”上药煎后取汁熏洗阴囊。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功用”清热,凉血,消肿。

“适应证”慢性睾丸炎。

“说明”方中丹参、赤芍凉血消肿;夏枯草清热散结,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川椒、桂枝温经通络,并能引药直达病所。

方五

“组成”桉叶、千里光各150克,松树叶(针)100克。

“用法”将上药用清水洗净后,放入沙罐内,加水1 000毫升,煎20分钟,过滤取液,待温后用洁净小毛巾浸洗患处。如此洗几次后再浸透毛巾,拧干,热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功用”抗菌消炎。

“适应证”急性附睾炎。

“说明”桉叶在临床上常用于外科消毒、抗感染,其煎剂可代替碘酒、乙醇消毒,药理学实验证实本品对革兰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结核杆菌,临床实践表明,运用本品治疗外科各类炎症,均获得一定效果。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指睾丸鞘膜腔的浆液积存过量,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大多是单侧性,但也有双侧性者。本病属于中医“水疝”的范畴,俗称“偏坠”或“偏气”。

本病按其病原因分为原发性鞘膜积液和继发性鞘膜积液两种,原发性者病因不甚明确;继发性者是丝虫病、附睾炎、睾丸肿瘤等疾病的继发病变。在丝虫病流行区,丝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发病率较高。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阴囊内逐渐出现增大的肿物,多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有波动感,透光试验可透过,阴囊皮肤不红不肿不热,自觉阴囊胀感及下坠感,一般无疼痛,肿胀过大时则妨碍行动。并使阴茎缩入皮肤内,可影响排尿与性交,尿液长期污染阴囊,可发生湿疹。

方一

“组成”五倍子、白矾各12克。

“用法”上药水煎,待温后浸洗阴囊,每日2或3次,每次约20~30分钟。

“功用”散寒燥湿,收敛消肿。

“适应证”鞘膜积液。

“说明”五倍子为化痰渗湿、降火收涩之剂,外治能祛风除湿杀虫,配伍白矾燥湿收敛,其作用更强,故可用于鞘膜积液的治疗。

方二

“组成”肉桂9克,煅龙骨、五倍子、明矾各15克。

“用法”将上药捣粗末,加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待温后浸洗阴囊30分钟,2日1剂,连用8剂。

“功用”燥湿,散寒,消积。

“适应证”鞘膜积液。

“说明”肉桂,散寒,利气,补肾,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所含的桂皮油有强大杀菌作用。

方三

“组成”大黄35克,芒硝65克。

“用法”上药沸水中浸泡5分钟,先熏后洗也可坐浴,每日2次。

“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证”阴囊鞘膜积液。

“说明”大黄、芒硝均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其作用软坚散结,尤其是大黄的活血化瘀之力,可与其他活血药相比美。

方四

“组成”车前子35克,荔核20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待温后洗浴阴囊。每日1剂,每日洗2次。

“功用”清热,理气,消肿。

“适应证”睾丸鞘膜积液。

“说明”车前子功能清热利湿,散血消肿。药理学实验证实,本品对炎性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荔核能理气散积,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